职业化师资队伍建设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影响研究

来源 :教育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q_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职业素质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师是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主体。本文在对高职院校开展职业素质培养的必要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高职院校教师在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中的作用分析,论述了如何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建设职业化的师资队伍,从而促进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完善和提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生 职业素质 教师
  
  职业素质是指从业人员具有的与从事具体职业相关的、对职业活动起关键作用的内在品质和能力。职业素质要素除了包括职业岗位直接要求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还应包括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所在行业的行业眼光、知觉能力、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以及较好的专业智能和创新潜能等。面对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职院校在重视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的基础上,应更加重视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教育,这是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
  1 高职院校开展职业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对学生开展职业素质培养不仅是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的重要内涵,也是高职院校提升办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更是凸显高职教育特性、发挥高职教育作用、促进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1.1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具有较高技术理论水平和较强开发能力,能够学习和运用高新技术知识,创造性地解决生产经营与管理中的实际问题,能熟练掌握某一特定职业技术,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这一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应定位于职业技能的培养,以学生的职业发展为核心,培养学生基本的职业素质和能力,使其成为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生力军。
  1.2 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是高等职业教育属性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现代生产的发展,要求高职院校培养一种新型劳动者,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他们应该具有较强的胜任力、适应性和应变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只有这样,高职院校才有可能生存、持续发展下去。否则培养的学生职业素质不高,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就业率低,则会严重影响学校声誉,那么学校的发展必定会受到影响。
  1.3 高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是高职学生适应岗位要求、与其他类型和层次的高等院校学生错位就业和发展的内在需求。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最能反映和体现高职教育所培养的学生内在的特征,也是区别于其他高等教育所培养人才的重要特质。只有通过加强学生职业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提升学生职业素质水平,才能实现高职院校毕业生与其他大学毕业生在就业中的错位竞争,也才能满足高职院校学生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的内在要求。
  2 高职院校教师在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高职院校教师在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是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考者,主导整个职业素质教育的方向。
  2.1 引导学生树立职业道德意识。高职院校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职业道德意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操守与行业道德规范的对接。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和培养,要溶入到职业所要求的道德操守中。一方面应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职业道德知识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正是形成良好职业道德的基础;另一方面应在专业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和行业实习实践等方面融入行业特色职业道德教育,通过直接的或间接的、讲授式或渗透式教育,帮助学生成长为一名有较高职业道德修养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同时以纪律意识教育为核心,严格纪律约束,根据职业道德规范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自强、自立意识。
  2.2 指导学生夯实职业能力。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高职生的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能力成为谋职必备的重要条件,高职生比普通大学生的优势在于高职生具备适应某一职业岗位的职业能力。加强职业能力的培养是高等职业教育立足社会发展的关键,通过职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明确岗位的技能要求,提高学生技能的同时使学生对职业形成感性认识。职业能力中的基础是岗位技能,它是直接影响学生能否顺利顶岗、胜任岗位资格的基本素质要求;对岗位技能的举一反三、学习创新等应用发展能力反过来又提升了岗位技能的水平,形成基本职业能力,这也是学生从业后企业进一步要求的,在职业活动中起支配和主导作用,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可转移性;随着学生向岗位的深度、广度发展,企业要求其有更强的适应社会职业转换、推动企业发展的综合能力要求,这也是企业所期待职业人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的职业核心能力。
  2.3 帮助学生融入职业文化。不同的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会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该文化又被企业的职业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不断演化,有些被职业人内化为职业文化。高职院校在培养不同行业的职业人时,应将各行业特有的企业文化作为学生的职业素质内涵之一。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将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适度融合、有机培育,使高职毕业生走上岗位时自觉地认同所在企业的价值理念,模范地遵守其规章制度,快速融入到所在企业的文化环境中。
  3 加强高职院校职业化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主体,他们对职业素质教育的态度及实施能力,直接决定职业素质教育的实施效果。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建设高素质、高水平的职业化师资队伍,是全面推进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
  3.1 多渠道多方法,提高教师职业素质。按照高职院校教学的要求,积极创造有利的条件,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应用各种有效方法提升教师职业素质。一是,以高职高专教师“双师素质”培训基地为平台,有计划地选派中青年教师参加培训,提高专业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加速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步伐。二是,选派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到发达国家和地区进修学习,提高教学水平和职业技能,将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带回学校。三是,定期安排中青年专业教师到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顶岗锻炼,使教师了解自己所从事专业目前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在教学中及时补充讲解生产中的新技术、新工艺,并要求获得相关的中级及以上专业资格证书。同时还可以就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与企业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探讨,从而提高推广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四是,在专业实践中运用“产学研”结合跟踪高新技术,以科研促教学及双师素质的培养。
  3.2 创新学校机制,激励优化教师队伍。高职院校需要对教师培训工作进行精心设计、科学安排,同时创新学校机制,让优秀教师“脱颖而出”,从而提高全校教师的职业素质。一是,安排专业教师承担实践教学任务,指导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在建设专业实验室、教学工厂过程中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贯彻以老带新的组合方式,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组织能力。二是,定期开展以教学研究和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校本培训。根据本校本专业的实际需要,制定双师素质教师培训计划,定期聘请有关专家对教师进行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方面的培训,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操作能力,在教师间开展观摩课、专题讲座和研讨活动,让其掌握教学、实践的基本技能和教材教法研究的基本方法。三是,鼓励教师参加相关的职业资格考试。制定相关政策,鼓励部分教师取得某些相应等级的职业技术资格证书。
  3.3 聘用企业或科研单位优秀人才,充实兼职教师队伍。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对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已经不再是一项权宜之计,而是一项改变学校教师结构、适应人才培养和专业变化的需要,加强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联系必须长期坚持的任务。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在企业、科研单位和其它院校聘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方面有高超技术应用能力的人员,作为高职院校的兼职教师,并与其签订聘用合同,鼓励兼职教师的积极性,在教学中不仅指导学生,而且大幅度的推进兼职教师指导学院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从而促进本校专任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
  总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还要做好其他方面的工作:一是改革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借鉴发达国家高职课程设置开放性的先进经验,做到职教界和企业界密切结合,听取企业界对课程设计的意见,合理定位课程目标,适时修订课程,更新课程内容,保证高职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能及时反映科技成果在生产经营中的应用,并保证学生对工作岗位的“零距离”适应。二是,强化高等职业院校职业实践活动。教师在传授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给学生提供各种机会参与职业实践活动,通过抓好各专业课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组织学生参加专业技能大赛或设计大赛、开展第二课堂以及做好毕业生的实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三是,搞好高等职业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实践锻炼的机会。(基金项目:本文是江苏省教育厅2009年度高校哲学社会基金指导项目《高职院校基于学生职业化发展的实效性研究》(09SJD880073)成果。)
  参考文献
  1 谭满益等.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 2008;29(13):38~41
  2 盖晓芬.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要义与路径选择[J].中国高 教研究,2009(8):82~83
  3 黄志纯等.构建工学结合三级平台拓展校企合作多维空间—— 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创新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探索[J].中国 成人教育,2007(11):130~132
其他文献
【摘 要】 古典诗词鉴赏在中学语文教学及高考中都占有重要地位,本文着重从语言、形象、情感、意境、风格乃至艺术手法等方面,引导学生对古典诗词进行审美鉴赏,旨在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审美感受能力,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审美鉴赏素养。  【关键词】 古典诗词 审美鉴赏 语言 形象 情感 意境 风格    古典诗词鉴赏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文的教学要求是:“在诵读中感受和体
期刊
现代信息技术以开放性、综合性、及时性和高效性等优势进入课堂,打破了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束缚,使教育的内容、手段和方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教育信息化的实现成为各个学校提升教育科研内涵的重要举措。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强调增强学生参与、合作、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我认为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把握以下几点:  1 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生因为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
期刊
独特的思维能力是指个体独特的而非人云亦云地分析条件和问题并解决、剖析问题的能力,幼儿时期又是培养和锻炼独特的思维能力的最佳时期,而幼儿的科技游戏有一定的趣味性、安全性、操作性,它能让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幼儿独特的思维能力。  1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幼儿大胆思维  思维和语言是不可分,没有语言就不可能有理性思维。  1.1 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语言表达能力是丰富
期刊
教材简析:《石灰吟》是苏教版小语第十二册课文。这首诗托物言志,在赞颂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同时,更以此表现诗人不怕磨难的精神,抒发诗人不怕牺牲的气概,进而表达诗人坚守高洁情操的信念。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通篇流露作者磊落刚直的英雄正气。诗作者于谦,为明代名臣,民族英雄,其仕途坎坷,命运多舛。《石灰吟》是诗人一生之写照。  教学目标: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②学会生字,理解古诗中词、句
期刊
面对愈演愈烈的幼儿园生存竞争,开办特色教育是不少幼儿园的竞争策略,也可以说是一种避开正面竞争的策略。但真正的从幼儿发展方面来考虑的,真正为幼儿发展负责却为数很少。但是什么是幼儿园特色,怎样办有特色的幼儿园,目前大家都在探索和实践中。基于从事幼教工作多年的经验,现就谈谈自己对幼儿园特色教育的理解和看法。  1 对当前幼儿园特色教育的反思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儿童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
期刊
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  教学目标:①通过教学,加深学生对等可能性事件的认识,学会用几分之几来描述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加深对游戏规则公平性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②能按指定的要求设计简单的游戏规则。③培养学生有逻辑的思考问题,有条理的表达思路。  重点难点:通过活动,使学生体验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的关系。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期刊
【摘 要】 《上海市学前教育纲要》指出:“儿童是独立的、发展着的个体,只有在主动活动的过程中,儿童才能充分体验自身的存在价值,更好地获得发展。”因此,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必须把以幼儿发展为本作为教育活动的指导思想,要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发展特点实施教育。而提问策略正是反映教师教育的能力与艺术的一个方面,教师如何有效地设计教学中的提问,是开发幼儿智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心理品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主动性;发挥学生学习物理的独立性;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能力。  【关键词】 学习方式 转变 要学 能学 会学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基础教育课程最主要的内容。学习方式的转变本质上说就是把传统的学习方式转变为现代的学习方式,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作为重点,强调把“自主、合作、探究”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探究以自主为前提,而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合作又是必
期刊
学校文化是学校特有的历史底蕴、精神风貌、文明氛围、群体追求、价值取向、办学成就等人文精神元素的一种综合体现,是一所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根本标志,它影响着学校的办学境界和品位,是学校的灵魂和生命力。因此,切实打造学校文化,充分发挥其在学校发展提升中的独特作用,是学校走内涵发展道路的根本选择。办学实践表明,没有学校文化的不断发展丰富和充分利用,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校发展和提升。基于此认识,结合学校文化
期刊
鸡西实验中学初中部的课程改革己走过了一年的历程。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工作的不断推进,形势的不断发展,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日益凸显。课改促进了我校基础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带来了课堂教学的变化,带来了学生们生动活泼地成长。一年来,初中部的全体教师与时俱进,在学习中实施,在实施中探讨,在探讨中研究,在研究中迈向了一个崭新的天地。现将一年来的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总结如下:  1 大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