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历史教师要明确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绝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高中历史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核心素养的养成策略。高中历史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需要结合学生的基本特征加以分析,使学生真正地掌握历史知识,在相对客观的角度上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让学生的历史素养稳步提升。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基于历史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关键词:高中历史;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引言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必须正确理解与掌握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成为了重要的教学目标。学生应在积累基础知识、提高考试成绩的同时展开探究性学习,以科学严谨的眼光看待历史、分析历史,从历史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1历史核心素养
1.1唯物史观
就是要从唯物辩证的角度去看待历史上的种种事物,认识到历史的变化和前进是遵循着一定的规律的。因此,在学习中应客观理解历史人物与事件,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反思历史的经验教训。
1.2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最显著的一个特征,是其他学科不具备的素养之一。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对学生学好历史,提高历史学习能力十分重要。在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能够在叙述中国和世界历史的过程中,正确使用与历史时空相关的概念与术语,学习借助大事年表、古今中外的地图等方式进行叙述。
1.3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素养要求学生可以在历史资料中对其进行正确的理解和分析,并可以灵活的运用可信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情况[1]。
1.4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指的是一种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其中主要涉及到了民族精神、科学精神、民族文化和世界意识等方面的内容,要求学生在正视历史的过程中也可以具备一定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民族精神自豪感。
2基于历史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2.1运用全新的历史教学理念
以往高中历史教学中,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将教学的重点和思路都放在了学生的应该能力和实践成绩上,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忽略学生历史思维的培养,进而导致高中历史教师对于核心素养的关注度较低,使学生得不到核心素养方面的锻炼。所以,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首先,就是要让相关的高中历史教师明确学生培养的核心,认识到核心素养对于学生历史科目学习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核心素养的融入,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自主探索的水平不断得到提高,进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2.2根据核心素养设计教学目标
高中历史教师教学前需要明确教学的目标,尤其是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设计,既需教师对基本的教学内容有充分的掌握,也要研读新课程标准,深刻领会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才可以保证教学目标设计的合理性。例如,在设计《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一课的教学目标时,需要考虑到“历史价值观”的培养,所以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首先需要让学生去比较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下的经济体制改革;其次,要通过让学生认识福利制度,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与人生观。这样的教学目标设计,才能将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合理融入教学中,使其与新课程标准有效结合[2]。
2.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展历史学科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优化教学的成果,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兴趣关键点,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学习实践,并合理地使用灵活的教学手段,确保学生的高中历史学习成果更加优化,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水平和成效。纵观当前多数历史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多是处于自身的角度加以实践,沿用了传统的教学思路,未能结合学生的视角设计教学的全部过程,使学生在枯燥乏味的学习中逐步失去了学习的兴趣,甚至在课堂上无法集中注意力,对历史课产生了排斥的情绪。历史知识本身就是抽象化的个体,教师若是采取了枯燥的教学模式,将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教师可以结合现代化教学思路,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快速地进入学习实践中,理解历史知识学习的具体方案。
2.4设置问题情境
高中历史学科在经过长时间学习与探究后,可能会形成相对固定的历史学科的学习模式与历史研究的思维定式,教师要学会按照学生历史探究的思维死角,创设历史问题研究的情境,在历史课堂上让学生学会开拓对于重大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分析思维与视野,指导学生从多个角度锻炼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与水平,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教师应当为高中学生挑选出部分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历史文献或资料,为高中生创设研究歷史问题的具体情境,引导高中学生从多个事件或空间维度中、站在不同社会阶层的立场上去分析、研究特定时期内历史事件的背景,让高中学生提升史料认证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2.5利用案例评价培养家国情怀
评价历史案例是教学的关键环节,它有助于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史实,培养学生的历史价值观和家国情怀。例如,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古希腊民主制、古罗马的罗马法体系制度都曾经创造过辉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评价世界各国不同文明制度并存的现象及不同文明的差异。学生通过比较三种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人文背景、经济背景,得出结论:多种文明并存是历史的必然,各国的文明没有优劣之分,它是当地政治、经济、地貌、人文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6依托核心素养开展多元评价
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基础,学生的成绩好就认为核心素养的培养效果显著,反之则不好。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是不科学、不合理的,只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无法评价他们历史技能的掌握、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情况。基于核心素养构建多元评价模式的过程中,不仅要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应该有学生之间的互评与学生的自评。在评价方式上除了考试以外,还要有各种实践活动,以及要结合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这样才能更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对自己的不足有清晰的认识,为他们核心素养的发展提供支撑。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课程的改革,新的教育形式已经出现,为教育界树立了新的核心价值观,为教育界开辟了新的篇章。因此,高中历史学科应将培养学科核心素养视为重点目标,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总结,解决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时遇到的种种问题,力求有效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谭嵩香.浅谈高中历史课堂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00.
[2]向婷婷.浅谈高中历史课堂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文艺生活·下旬刊,2019:241.
[3]林春宇.历史教学家国情怀素养培养探究[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0(24):25-27.
关键词:高中历史;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引言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必须正确理解与掌握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成为了重要的教学目标。学生应在积累基础知识、提高考试成绩的同时展开探究性学习,以科学严谨的眼光看待历史、分析历史,从历史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1历史核心素养
1.1唯物史观
就是要从唯物辩证的角度去看待历史上的种种事物,认识到历史的变化和前进是遵循着一定的规律的。因此,在学习中应客观理解历史人物与事件,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反思历史的经验教训。
1.2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最显著的一个特征,是其他学科不具备的素养之一。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对学生学好历史,提高历史学习能力十分重要。在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能够在叙述中国和世界历史的过程中,正确使用与历史时空相关的概念与术语,学习借助大事年表、古今中外的地图等方式进行叙述。
1.3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素养要求学生可以在历史资料中对其进行正确的理解和分析,并可以灵活的运用可信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情况[1]。
1.4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指的是一种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其中主要涉及到了民族精神、科学精神、民族文化和世界意识等方面的内容,要求学生在正视历史的过程中也可以具备一定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民族精神自豪感。
2基于历史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2.1运用全新的历史教学理念
以往高中历史教学中,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将教学的重点和思路都放在了学生的应该能力和实践成绩上,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忽略学生历史思维的培养,进而导致高中历史教师对于核心素养的关注度较低,使学生得不到核心素养方面的锻炼。所以,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首先,就是要让相关的高中历史教师明确学生培养的核心,认识到核心素养对于学生历史科目学习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核心素养的融入,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自主探索的水平不断得到提高,进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2.2根据核心素养设计教学目标
高中历史教师教学前需要明确教学的目标,尤其是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设计,既需教师对基本的教学内容有充分的掌握,也要研读新课程标准,深刻领会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才可以保证教学目标设计的合理性。例如,在设计《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一课的教学目标时,需要考虑到“历史价值观”的培养,所以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首先需要让学生去比较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下的经济体制改革;其次,要通过让学生认识福利制度,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与人生观。这样的教学目标设计,才能将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合理融入教学中,使其与新课程标准有效结合[2]。
2.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展历史学科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优化教学的成果,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兴趣关键点,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学习实践,并合理地使用灵活的教学手段,确保学生的高中历史学习成果更加优化,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水平和成效。纵观当前多数历史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多是处于自身的角度加以实践,沿用了传统的教学思路,未能结合学生的视角设计教学的全部过程,使学生在枯燥乏味的学习中逐步失去了学习的兴趣,甚至在课堂上无法集中注意力,对历史课产生了排斥的情绪。历史知识本身就是抽象化的个体,教师若是采取了枯燥的教学模式,将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教师可以结合现代化教学思路,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快速地进入学习实践中,理解历史知识学习的具体方案。
2.4设置问题情境
高中历史学科在经过长时间学习与探究后,可能会形成相对固定的历史学科的学习模式与历史研究的思维定式,教师要学会按照学生历史探究的思维死角,创设历史问题研究的情境,在历史课堂上让学生学会开拓对于重大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分析思维与视野,指导学生从多个角度锻炼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与水平,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教师应当为高中学生挑选出部分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历史文献或资料,为高中生创设研究歷史问题的具体情境,引导高中学生从多个事件或空间维度中、站在不同社会阶层的立场上去分析、研究特定时期内历史事件的背景,让高中学生提升史料认证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2.5利用案例评价培养家国情怀
评价历史案例是教学的关键环节,它有助于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史实,培养学生的历史价值观和家国情怀。例如,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古希腊民主制、古罗马的罗马法体系制度都曾经创造过辉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评价世界各国不同文明制度并存的现象及不同文明的差异。学生通过比较三种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人文背景、经济背景,得出结论:多种文明并存是历史的必然,各国的文明没有优劣之分,它是当地政治、经济、地貌、人文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6依托核心素养开展多元评价
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基础,学生的成绩好就认为核心素养的培养效果显著,反之则不好。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是不科学、不合理的,只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无法评价他们历史技能的掌握、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情况。基于核心素养构建多元评价模式的过程中,不仅要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应该有学生之间的互评与学生的自评。在评价方式上除了考试以外,还要有各种实践活动,以及要结合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这样才能更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对自己的不足有清晰的认识,为他们核心素养的发展提供支撑。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课程的改革,新的教育形式已经出现,为教育界树立了新的核心价值观,为教育界开辟了新的篇章。因此,高中历史学科应将培养学科核心素养视为重点目标,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总结,解决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时遇到的种种问题,力求有效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谭嵩香.浅谈高中历史课堂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00.
[2]向婷婷.浅谈高中历史课堂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文艺生活·下旬刊,2019:241.
[3]林春宇.历史教学家国情怀素养培养探究[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0(24):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