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略”与被“关注”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xiann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举一亲历,那是2010年的教师节,贺卡、鲜花、祝福的话语……使校园充满浓浓的节日气氛。每位教师脸上洋溢着被感恩的幸福,同事间偶尔比比谁的礼物多。我也不例外,收到的贺卡、鲜花也不显寒酸,大多是本班的学生送的,也有上届的毕业生托人送来的。这时,和我搭班的周老师高兴地走进我办公室说:“你班的范安琪可真有心意,都毕业了还记得给我送贺卡,况且我只教了她两年。”我心想:“范安琪,我好像没收到呀。”但为了面子,我说:“是啊她们那些孩子是不错的。”后来,其他几位任课老师都向我提及此事,夸赞“范安琪”的人情味。我心理很不是滋味,因为我那堆贺卡里并没有她送的。我想,我是带她三年的班主任呢,就这么漠视我?难道我以前管她太严了,她仇恨我,故意忽略我?哪能做到让每位学生信服呢?我只能自我安慰。一周过后,我清理抽屉突然发现一份贺卡下面署名是涓秀的字体“范安琪”。我认真看了日期,正是2010年的教师节祝福。原来我收贺卡还没来得及看名字就随手塞进了不常用的抽屉。此时我五味杂陈,是我错怪了她,哪是她忽略了我这个堂堂的班主任呢?而是我忽略了她的一颗感恩的心啊!我自责不已。
  贺卡虽小,却体现了范同学对我的关注和我对她的忽略,更说明我们人人都需要被关注。
  是的,被忽略的常常是不重要的、可有可无的,被关注的往往是耀眼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谁都不愿做多余的人,都有被关注被需要的渴望,这样才体现自我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教师面临的是学生群体,尤其要重视每个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及成长成才,这是他们的权利。
  一、被“忽略”
  在学生群体中,被忽略的大都是中等生或被教师认为“无药可救”的学生,他们默默无闻,成绩不拔尖,发言时没自信,能力不出众,但他们不闹事,不碍眼,显得很安全,但也常有不受宠的失落感。
  其实,如果长期被忽略将导致以下深层次的更为严重的后果。第一,由于长期不受重视,会越来越不自信,逐渐形成自卑心理,以后不管做任何事情都放不开手脚。第二,老师不管不问,同学也视其可有可无,渐渐地他就会对集体缺乏归属感与荣誉感,甚至和他类似情况的同学结成帮派,搞不团结,这将极大危害班级的凝聚力。第三,更为严重的是长期不受重视,心存对优秀学生或强势群体的仇视,一有机会就加以报复,做出偏激行为,为其以后的不良社会行为埋下了隐患。
  二、被“关注”
  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被尊重的权利,况且每个孩子都是上天赐予的天使。教师应关注每一个天使,让他们成才成人,这是教育目的所在。
  学生被老师关注后,首先觉得自己有价值、有自信、有尊严。哈佛大学每年的毕业典礼上都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校长亲自给每位毕业生颁发毕业证书,这看似是小事,但传达了校长对每位毕业生的祝贺,更重要的是尊重。我也曾在工作中尝试过关爱每位学生,期中期末等大考过后,我都会单独找每位学生谈话,少则五分钟,多则达半小时。上届毕业生中,他们在我办公室门口排着长长的队伍,期待与我的谈话,觉得到了陈老师那儿就可以获得力量,不害怕任何困难。这一谈下来就是两三个小时,我和学生们都无怨无悔,他们的进步就是我的骄傲。
  此外,如果全体同学都得到关爱,那么学生对班集体的归属感会更强,更爱“家”,这有利于形成班级凝聚力,也是打造优秀班集体的重要基石。学生长期被关注也可以培养他们积极健康的心理,乐观自信地学习、生活。
  由此可见,“被忽略”的背后隐藏着许多后患,而“被关注”的结果将是孩子的成长与进步。用我们的爱心洒向每一株花草,因为他们将是社会的栋梁,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既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随着素质教育、新课改的全面推进和深入,如何切实有效地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我将結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谈谈我的几点粗浅方法:  1.驾驭教材,组织预习  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是人类生活的浓缩,内涵极为丰富,包括了自然、社会的各个方面。因此要求教师课前必须吃透教材,认真备课,并且要根据所教
期刊
我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公司发言人代表或者领导人在答记者问时那妙语连珠的回答,一方面源于他们快速的反应能力、高超的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也源于在答记者问之前他们根据具体情况提前预测了记者们的问题和准备了如何去回答,两者相结合才会给观众们留下沉稳睿智的印象。但是对于答记者问并不是每一次每一个问题的回答都是那么完美无缺的,甚至会出现敷衍了事或不知所措的时候,这又源于他们也不是神仙圣人,并不能预测到记者们所有的问
期刊
何谓自能读书,当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依靠学生自己的能力来读书。按照叶老的观点,自能读书当属学生“不待老师讲”“达到不需要教”的读书活动。这一观点的丰富而深刻的内蕴是什么?叶老并不明示。  一、如何解读自能读书的实质  笔者认为,从阅读教学的本质和宗旨方面看,自能读书是指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在教的相机启导下,充分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以读促思,自能通解,积极主动地感悟并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深入理解课文内
期刊
很多学生常发出如此感慨: “作文,想说爱你不容易!”先贤孔子说得好:“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有深刻的立意,有新颖的素材,有精巧的构思独独缺少了靓丽的语言,就如同好物品没有好的包装,再好的东西也会黯然失色。那么运用哪些语言技巧可以改善学生作文的语言境况,让学生的文字轻舞飞扬呢?  一、修辞添彩法  1.用新颖形象的比喻、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的描绘震撼读者。比喻往往给人以比较具象和形象的感觉,使得语言更具
期刊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行,新课程理念、新课标思想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渐渐显示出来。作为语文教学的主阵地——课堂也悄然发生了许多变化:学生的自主时间多了,想象的空间大了,表达与交流的机会多了,课堂气氛热闹了,多媒体演示也变得丰富多彩了。可是在我们激情演绎着新课程理念所带来的变化之时,透过那些变化我们不难发现语文课堂教学依然有许多令人堪忧的问题。一是课堂教学目标不明确;二是对教材文本探究肤浅;三是班级小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应该是充满生命的活力的,充满了人文关怀、探索知识魅力的。  学习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学习内驱力,是学好语文的诱因。当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时,他们才会乐意去学习,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集中的注意和敏锐的感知。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形成学习动
期刊
语、数、英是每一个省高考的必考科目,理所应当在学校教育中受到高度重视,语文一直被认为是唯一一个教学与考试成绩不成线性关系的学科,因此,并没有得到作为国语所应受到的关注。为什么语文教学与高考语文出现脱节现象?为什么许多人平时基本不学语文的同学却也与其他平时努力学习的同学考差不多的成绩呢?为什么语文考试的区分度没有英语大?  从语文这个学科自身的特点上来看,它是一门语言类学科,也就是一种工具性学科,外
期刊
没有人希望自己被忽略,可是在现实的生活中,许多人可能都有过被忽略的经历。我们在教学工作中,注意力常常集中在那些优生和顽劣的学生身上,从而不经意地忽略一些老实本分、无突出特点的学生。高中生在生理上渐渐趋于成熟,但在心理上,仍然需要师长的呵护与关爱,他们渴望沟通交流,渴望得到理解,不少学生因为得不到老师的赏识,缺少沟通交流的机会,以致失去了很多进步与发展的机会,他们的学习潜力也在无形之中慢慢被扼杀了。
期刊
在备课中,我翻阅了人教版语文教材配备的教参资料,也上网查阅了一些资料,这些地方几乎都把焦仲卿定位为一个“不敢直接抗争,只能消极反抗,忍辱负重”的人。这样的评价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  我们分析、评价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一定不能把他们从所处的历史文化大背景中脱离出来,更不能用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和现代人的行为习惯去分析和要求他们。否则,再鲜活的人物也会变成一具腐尸,毫无价值。因此,我认为冷静、客观、公正、
期刊
语文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学科,它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具有重要作用。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课文内容中丰富的思想教育因素,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经常受到多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所以思想教育工作的渗透显得尤为重要。  一、因文诱导,从实际出发,从课文出发  一般说来,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从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开始。因而老师必须根据课文固有的德育因素,从“效度”着眼,从学生实际出发,加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