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rande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幼儿期是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注重这一时期各种习惯的培养,是为他将来成功的走向社会垒下的第一块坚实的基石,而良好的习惯不可能是一朝一夕就养成的,更不是教师强制性命令或者强制性措施就能行的。让每个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在愉悦中养成良好的习惯,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共同培养,相互渗透。教师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进行一步一步地引导,在潜移默化中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
  一、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必要性
  1 、社会、家庭对幼儿良好习惯形成的影响
  幼儿生活在各自不同的环境,环境不同造就他们不同的思想品质、性格特征。幼儿不良行为的根源不在自身,而在于现实社会中不良环境。幼儿年龄小,明辨是非的能力差,如吃喝玩乐,抽烟喝酒,用钱赌博,互相攀比等等不良的社会风气,会让他们产生错误的认识,影响良好的习惯。幼儿时期是人生的最初阶段,可塑性极强,是最适当的养成良好习惯的时期,是培养幼儿种种健全心理的时期,抓住幼儿期这个黄金季节,帮助幼儿从小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将会使他们终生受益,这对提高人的素质乃至整个国民的素质具有重大的意义。
  家庭是孩子的避风港湾,是幼儿学习、模仿角色行为的重要场所,在家里模仿父母的行为,家里人的传统习惯、生活作风、思想品德等对孩子个性、习惯和品德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孩子是否诚实、文明、健康等无不与家庭的熏陶和父母的潜移默化有关。
  2、学校教育对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重要意义
  幼儿期是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注重这一时期各种习惯的培养,是为他将来成功的走向社会垒下的第一块坚实的基石。习惯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自然的、不知不觉、不加思索的行为。习惯是一个人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和倾向。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在一定的情景下自然而然的“自动化”地表现出来。儿童学者告诉我们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
  3、良好的习惯是所有教育活动的基础和目的
  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因此,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是以后成长的基础,无此基础,一切便无从谈起。
  二、幼儿良好习惯的主要表现
  1、良好的时间习惯
  幼儿因为年龄小,时间观念不是很强,他们总是觉得自己还小,要学习的时间还早,做事情没有合理化的时间表,东一榔头西一棒,一件事情没干完、干好就干下一件事,结果什么事情都没干好。根据幼儿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有针对性的使孩子干事情有时间观念,养成在什么时候干什么事情的好习惯。
  2、良好的生活习惯
  由于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少,他们从事活动的能力,以及控制自己、协调自己行为的能力都很差,而且非常的好动,喜欢摆弄,注意力和兴趣都不能持久,让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尤为重要。
  3、良好的礼貌习惯
  在我们中国一直有着礼仪之邦的美称,“请、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这些礼貌用语深入人心,但是能坚持应用在平常生活中却是越来越少。这就需要从仪表训练、语言训练、行为训练做起,使幼儿懂得文明礼貌,做到习惯用文明语言。
  4、良好的遵纪习惯
  遵纪守法是每个人的义务,幼儿因为年龄小,没有遵纪守法观念,但是模仿力很强,有人做坏事他就学着做。有些不仅模仿教师的语言,而且会模仿教师的行为,在学校里,教师要以身作则,培养幼儿遵纪守法意识,养成良好的遵纪习惯。
  三、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策略
  1、通过教师的爱,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爱”是个很广泛的定义,教师对幼儿的爱和家长对孩子的爱是不完全一样的,家长的爱渗透了太多的骨肉之情,爱护有加,一不小心会滑入“溺爱”的旋涡。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用爱心浇灌祖国的幼苗,用“爱”去滋润每个幼儿的心田,其中包含足够的关心,但是最重要的是信任每个幼儿,童心是纯洁的,也是可贵的,它需要我们用心去理解,用心去描绘,千万不要冷嘲热讽地挖苦孩子,也不要置之不理的孤立孩子,更不要当众对孩子大声呵斥。要尊重孩子的人格,要有一颗童心、一颗爱心,而且还要有耐心、细心和恒心,不能刺伤孩子的自尊心,因为每个孩子都是天真无邪的,只要你去“融化”他、“感化”他,才能使所有的孩子在教师的关爱下健康成长。
  2、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环境不仅包括物质环境,同时还包括心理环境,良好的心理环境能让幼儿得到充分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幼儿生活经验的积累。在进餐教育中,通过餐前引导,帮助幼儿巩固用餐习惯,认识即将食用的食物,使幼儿在进餐前做好心理准备,孩子在对以前不熟悉或不太爱吃的食物有了充分的了解后,心里不再恐惧,能尝试着接受各种食物。
  3、通过表率的作用,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幼儿喜欢模仿成人,成人的良好行为习惯是具体形象而直观的示范。幼儿的模仿力极强,在幼儿园里他们模仿的主要对象是教师,教师在幼儿的眼中是最伟大、最有权威的偶像,言行举止具有很大的感染力。
  4、创设情景教育,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在培养幼儿学穿衣的活动中,利用走廊,创设了“衣宝宝的家”,提供小衣架和衣橱,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要自由挂取、摆放,并在相应的地方贴上幼儿折叠摆放衣服的照片,提示和引导幼儿挂衣服和折衣服,幼儿在家中经常看到,但自己又很少实践,为幼儿提供了与家庭相似的环境,让幼儿在挂挂、折折中提高拉拉链、扣纽扣、折叠衣服等生活自理能力。
  5、利用家园互动,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要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不能只停留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还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与家长达成共识,取得教育孩子协调的一致性,共同对孩子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在幼儿园进餐时,老师有时不能顾及到每个孩子,设计进餐表请家长配合,关注幼儿在家里的进餐情况,同时指导家长不要过分训斥孩子,或对孩子的无理要求百依百顺,而一定要采取正面引导的方式。老师和家长对幼儿的点点进步采取积极鼓励的方式,满足孩子的愿望,激发幼儿的动力。老师和家长对孩子的进餐情况进行交流和沟通,根据孩子的进餐状况,调整教育方法,培养良好的习惯。
  总之,幼儿阶段是一个人习惯养成教育的关键期,习惯不好,则终生受其害。家庭是儿童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和教师要相互沟通,及时了解幼儿在家和在校的情况,有的放矢,家庭教育与儿童的成长同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不同实习阶段男女护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校三所附属医院实习男女护生各50例,应用SAS(焦虑自评量表)以及SLSI(学生生活应激问卷
一、参与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  参与式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建构主义等为指导,以教师指导学生的参与式学习全过程为基本特点,以培养学生参与式、创新、探究的精神与能力为目标,由统一设计、同步推进的教师教的程序和学生学的程序有机组成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是师生双方进入教学活动,自主地、主动地、创造性的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倾向性表现行为,其实质是在教学中解放学生,使之在一定的自为性活动中获得主体性的发展。  二、传
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是重要中药,分布在四川、甘肃、青海、西藏等地山区。近年我在河南省伏牛山区的老界岭、石人山等海拔1800米以上的山沟及岩间阴湿处发现有掌叶大黄
纳米氧化锌因其纳米尺度而具有诸多大尺度颗粒不具有的特殊性能,它作为杀菌剂、农药残留检测应用材料和核心磁性材料添加剂而被广泛应用在农学药学领域。然而,纳米氧化锌作为一
大豆疫霉(Phytophthora sojae)侵染大豆(Glycine max)引起的疫霉根腐病是威胁全世界大豆生产的毁灭性病害之一,大豆和大豆疫霉的互作符合基因对基因学说,合理利用大豆的抗病基
本文主要研究了淡足侧沟茧蜂Microplitis pallidipes Szepligeti对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的选择以及对健康和感毒斜纹夜蛾的识别行为,同时还研究了学习行为对其选择行为的影响,
广泛地开展课外阅读,充分地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让课外阅读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件趣事,将课内知识和课外阅读充分地结合起来,实现阅读生态化、生活化,才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
目前,水稻种子生产在追肥上主要是以氮、磷、钾营养元素为主,随着氮、磷、钾肥施用水平的提高,微量元素巳成为限制水稻产量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复合晶1号”微肥含有十几
河北农科院玉米群体改良课题组以群体改良为基础,在改良进程中坚持双向选择(配合力和产量两个方面),综合评价(材料的内在潜力与利用的可行性),自交测交同步、铡用结合,多点
值得写特写的人物类型 1、在持续好几天的新闻中出现的人物。 2、即将要在地方、全国以及国际上担任要职的人——或刚刚退离要职的人。 Worth to write a close-up of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