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馆的细节

来源 :杂文月刊(选刊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ister6352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美国的餐馆里,无论大小,无论中餐西餐,客人入座之后,如果是带着小孩来的,服务员拿着笔本前来問客人点餐的时候,会同时拿来一小盒蜡笔和一张纸。蜡笔一般只是四色,顶多六色,纸是白纸或纸上印有黑色线条的图案,让孩子用蜡笔在上面填空涂颜色。如果来的是两个或更多的孩子,他们会多拿来几盒蜡笔和几张纸,分给每个孩子一份。这些蜡笔和纸张是免费的,用完餐之后,可以随身带走。这几乎成了所有餐馆的规矩,就像必备餐巾纸一样习以为常。
  前不久,在圣路易斯市一家德国餐馆里吃饭,正赶上星期天,客人很多,服务员忙得脚不拾闲,一时忘记了给孩子拿蜡笔和纸。开始,我还以为这家餐馆没有这项服务呢。两个孩子已经习惯进餐馆就等着蜡笔和纸张,可以随手画画,打发等餐的时间。餐座上没有这两样玩意儿,一下子像是少了碗碟刀叉和调料瓶一样,显得桌上空荡荡的,两个孩子有点儿坐不住了。我忙叫来服务员,指着身边毛了爪儿的两个孩子,问有没有蜡笔和纸张。服务员连声道歉,转身拿来了蜡笔和纸张。
  餐馆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让孩子不忘画画儿,抓紧时间随时随地学习,而是在等候上菜之前这一段时间里,让孩子手里有个“抓挠”,别猴子屁股坐不住,到处乱跑,捣乱。在餐馆这里,这样做的目的,比家长的想法更实际、更明确,是为了孩子的玩,而不是学习。
  在中国餐馆里,没有见过有这样的服务。其实,蜡笔和纸张,成本不高,却让孩子在等餐时可玩,让家长多了一种体贴的温馨之感。中国餐馆常会高悬“宾至如归”的匾额,却往往忽略了投入小收益大的这样一点。不是舍不得,是想不到。所以想不到,是人们更愿意想那些宏观、大的方面,容易忽略这样小小不然的点滴之处。却往往是这样的细枝末节,润物无声,最见功夫。
  在圣路易斯德国餐馆的经历,让我想起,前两年孩子来北京,在北京餐馆的一段经历。那时,我常常带他们去一家上海风味的餐馆。餐桌上,摆着一个小方盒,盒子里放着一叠七厘米宽十四厘米长的浅褐色的小纸条,此外,还有一支铅笔。这是供客人填写要点的菜品的,纸条的一面印着很多小格,让客人填写座号、菜品的编号和需求的数量。
  可能是在美国的餐馆里的蜡笔和纸张,让他们习惯以为这就是给他们画画儿用的纸笔呢。两个孩子,一个人从身边的方盒里拿出一张纸、一支笔,就在纸的背面开始画画。这纸条太小,哪里是够他们施展拳脚的天地呢?不一会儿,他们就从方盒中抽出了一张又一张的纸条,在上面龙飞凤舞。本来盛放着厚厚一叠纸条的方盒,很快就像渗水池一样,水流得所剩无几。
  这时,服务员走了过来,先是看看孩子趴在桌上画画,发现了画画的用纸,再一看方盒中的纸条愈来愈少,二话没说,探身上前,猿猴轻舒长臂一样,将两个孩子身边桌子上的方盒全部拿走了。
  没有画画儿的纸了,哥哥先大声哭了起来。弟弟还小,瞅着哥哥发愣,不知如何是好。邻座的客人,纷纷侧目,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赶紧起身,从别的桌上的方盒里取出纸条,给小哥俩送来,哥哥才不哭了,接着在纸上画,一直到饭菜送来。
  下一次,再来这家餐馆吃饭,小哥俩记吃不记打,又习惯性地从那小方盒中取出纸笔画画。为防止上次哥哥的哭声重现,不让服务员心情迫切地把纸条拿走,我赶忙对他说:“你先画张画儿,送给那位服务员阿姨。”
  那时,他刚学会画熊猫,便在纸条上画了一只熊猫,等服务员过来时,送给了她。
  服务员一看,很高兴,对他说:“画得真好。”又问他:“你几岁呀?”
  他立刻告诉人家:“五岁半。”
  孩子得到了夸奖,服务员得到了尊重,两相齐美,彼此相安无事,再没人来查看方盒中的纸条是否在迅速减少。
  那年夏天,孩子回美国之前,奶奶从他们在那个餐馆里画的画中,挑出了两张,一张是一棵柳树上升起一轮红太阳,另一张,孩子说,是一头大肥羊的身上飞着一只小鸟。奶奶说:“这两张画得好,你们涂上颜色,我替你们粘在画本上,是这次来北京的纪念,好不好?”
  孩子用彩色铅笔在画上涂上了颜色,浅棕色的背景,衬托着彩色铅笔的痕迹,有点儿仿旧的效果呢。
  如今,重看这两幅画,觉得很有意思。有意思不是在于他们画得好,而在于两个国家的餐馆里,关于小孩子画画儿的不同经历以及关于餐馆细枝末节的不同感悟。
其他文献
读过木心作品(尤其是《文学回忆录》)的读者,都会惊讶他学识的渊博。惊讶之余,免不了发问:木心怎么知道得这么多?  早在1984年,木心在接受《联合时报》采访时,就坦诚地说:“我所知道的都是常识而已。来美国(1982年,五十多岁的木心自费赴美国留学)手头没有书了,全凭记忆来对付……少年在故乡,一位算是世界著名的文学家的‘家’,满屋子欧美文学经典,我狼吞虎咽,得了‘文学胃炎’症,后来想想,又觉得几乎全
期刊
孝是中国文化核心的价值观念之一,是为人之本、道德之根。反观如今社会,子女不赡养父母反为争夺财产打得头破血流、空巢老人独守空房等现象时有发生,“常回家看看”竟需要法律来强制要求,种种“孝文化”的缺失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孝一直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比如,汉代通过“察举制”或“荐举制”选拔人才,最重要的标准就是“孝廉”,因此也有“举孝廉”一说。什么是“孝”呢?当时的重要标志就是,父
期刊
我想,莫言虽然后来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但是他也不会因此而忘记给他文学营养的北国山河地脉,还会像马拉松长跑那般,续写出更富有中国品位的好作品来的。  我与莫言很少通电话,除非有事要谈。偶然通电话时,他总劝我写写家族史。我说我不能,因为多年来让我梦里也相思的东西,反倒成为一条茫茫的驿路。人生坐标和生活经历的不同,决定了各人笔墨驰骋的领域。  从莫言发表《透明的红萝卜》开始,特别是他的《红高粱》问世之后
期刊
北方人被嘲讽不论什么年节都吃且只吃饺子。齐如山论证过:北方乡间的大灶大锅,少也煮六七斤水,平时吃饭主要是将主食与菜共同烩煮蒸焖,炒菜于柴火于人力都非常不经济。饺子就成了解馋的最好食物。凭良心说话,饺子就是很好吃,如果皮儿劲道馅儿满,肉嫩味浓汁水足,瓜甜菜爽虾肉脆,没缩成一个小干丸子,有油酱香但还没被酱油香油淹死,还要蒜泥捣得稠又碎,挂碗带釉,而且没有汪着半碗香油。  这样的饺子在饭馆尤其是南方的饭
期刊
读杨绛,脑子里不断迸出“家学”二字。钱锺书眼中的“才女贤妻”,自家、夫家、闺蜜家,与之有关的蛛网状的那一串:杨氏、钱氏、陈氏,但凡我知晓的文化名流们:杨荫杭、杨荫榆、钱玄同、钱基博、钱穆、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陈衡哲、陈少梅等等从小博览群书,是家学渊源的人。  不断读杨绛,对民国那一代的“文化世家”现象,兴趣越来越浓厚。我不断地思索,杨绛之后,还能不能出现钱锺书眼里“最才的女、最贤的妻”?这是很
期刊
一直到十八九岁,我都不知道自己将来会是什么样。我爸演戏的时候,我经常躲在一边看。那时,我觉得自己可能一辈子都是忠实观众吧。  我最大的特点是两个字:一是蔫,一是缩。我不像我爸,他敢当着一千多人的面上台指挥,我打死也不敢。只要有什么活动让我出席,我就本能地往后缩。如果出席的人有十几个,我就本能地坐在最边上,图个清静。出席活动,快到大厅门口时,我最紧张,好像一开门就会被机枪扫射似的。但老这么惯着自己,
期刊
中国古代史是“治乱循环”的历史,也是“顺淘汰”与“逆淘汰”交替的历史。“顺淘汰”即“优胜劣汰”;与之相反,“逆淘汰”就是“劣胜优汰”。“顺淘汰”创造治世和盛世,“逆淘汰”必然导致衰败与乱世。  若政治清明,正气充盈,朝中多是有德有才之辈。若遇朝政昏暗,得意者多是溜须拍马的贪婪之徒,不肯同流合污者则被边缘化,洁身自好者,或“隐于朝”,消极地等待新时机;或干脆辞官,“隐于野”,远遁山林;而以自杀来抗争
期刊
飞机已经滑行了,身边这个戴眼镜的中年黑汉子还在打电话:“李总吧,我马总。我大概四点半能到,你定的房间是不是投资大厦旁边的那一个?两间?好的、好的……这样,听我说,你和赵总住一间,我和张总一间……什么事?……行,晚上再议一下……他们不方便来的话,我们先吃我们的……”断断续续的讲话中,我听到了4个“总”:李总,马总,赵总,还有一个张总。我原来以为,一个老总出门,总要有几个跟班的,都当老总了,怎么会两个
期刊
记得童年时,我家的堂屋里是供着先人的灵牌的,大人们把那叫“先人牌”。房屋是祖传的瓦屋,一共四间,靠西第二间就是堂屋,正中的灵牌整齐地摆了一排,依次是祖父、曾祖父、高祖父以及旁系的先人们。那时我还未上学,也不识字,不懂得辈分的排序,更不理解这里面的宗教的、伦理的奥秘,但隐隐觉得一种神秘,一种对时间的畏惧,一种生命传递的深奥秩序。  每当逢年过节,比如除夕、中秋夜,我们兄弟姐妹都要在父母带领下,向先人
期刊
《擺渡人》(克莱儿·麦克福尔作品)的故事并不复杂,一个不快乐的15岁单亲家庭女孩迪伦,决定坐火车去看十年没有见过面的父亲,火车在一处隧道中发生了倾覆事故,迪伦挣扎着爬出车厢,走出隧道,遇到了专门等着她出现的摆渡人,化身为男孩的崔斯坦,崔斯坦看上去最多比她大一岁,皮肤黝黑、身材高大,有着浅黄色头发、冰蓝色眼睛、鼻子上有一排雀斑。这个神奇的男孩催眠般注视着迪伦的眼睛说:“跟我走。”就这样,迪伦跟着崔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