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地墓沉思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b3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使

  这是一座黑色大理石墓地。
  墓地简朴、肃穆。一块长方形大理石墓体,一盏长明灯,就是它的全部。
  黑色墓台上纤尘不染,明亮鉴人。印度人精心守护着它,犹如守护自己珍贵的心脏。一串串美丽的鲜花敬放上面,在次大陆骄阳的映照下,显得分外绚丽灿烂。
  71年了,前来瞻仰的人流依然不断。他们扶老携幼,赤足虔敬地在沙地、草坪上走过,伫立墓前,静静地合十祈祷。没有喧哗,没有嬉闹,连孩子的脸上都是静穆。从喃喃的语言、面部特征和衣着上,可以看出他们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教派,虽然信仰不同,但他们都走到一起来了,因为这里埋葬着一位圣人,他的理想是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之间友爱相处如兄弟。他的理想,也是他们的理想。
  人流中有许多外国游客,他们同样赤足轻行,同样肃穆礼拜,因为这里安息的不仅是印度人民伟大的儿子,也是全人类的儿子。在战争不断、暴力弥漫的岁月里,他坚韧不拔地追寻着人类最宝贵的信念,他要向全世界证明,在这个星球上,还存在着比武力更强大的力量,比生命更崇高的东西,那就是真理和爱。
  黑色墓体正面,镌刻着两个金色铭文:“噢,罗摩!”
  71年前,圣雄甘地念诵着它,倒在了血泊中。
  1948年1月30日下午5时,当白布素裹、赤足木屐的甘地走向晚祷会场,微笑着向热爱他的民众致意时,一位挺身向前、双手合十的青年却掏出了罪惡的手枪,连发三枪,刺杀了这位可敬的老人。
  “噢,罗摩!”这是甘地留在世间的最后一句话。罗摩是印度教大神,可以把它解释为:“噢,神啊!”
  可是,谁又能明白这最后的叹息中所包含的一切?
  5个月前,历经数百年蹂躏的印度刚刚宣布独立。1947年8月15日零时,共和国第一任总理尼赫鲁满怀豪情地庄严宣布:“在这午夜钟声敲响之时,在这全世界都还在睡梦中时,印度,将在获得生命和自由中醒来!”当第一面橙、白、绿三色国旗在德里上空升起,整个印度都为之沸腾时,甘地却正独自前往教派冲突激烈的孟加拉邦。
  在这举国狂欢之日,这位“印度独立之父”却满怀悲怆!
  他无法接受印度分裂的事实。建立一个独立自由的印度,为自己的同胞赢得在自己的土地上做主人的权利和尊严,那是他一生的企望啊!为了这个理想,他褪下了洋服,放弃了南非年薪10万英镑的律师职业,捐赠出全部家产,返回印度。从此,白布裹腰,策杖赤足,如古代的苦行僧般走遍他饱受苦难的祖国。他先后18次绝食,无数次入狱,然而,当独立曙光初现时,迎来的竟是印度因历史和宗教原因而分裂成两个国家的局面!

  也许无人知晓这是怎样一种痛苦,但人们知道,平生憎恶暴力至极的甘地,甚至恳求最后一任英国总督蒙巴顿勋爵说:“请您拒绝分裂印度,即使这一拒绝招致一场血流成河的战争。”极度绝望之下,他甚至说,“您可以把整个印度送给穆斯林,但千万不能割裂她。”最后,自知回天无力的甘地深含痛苦地叹道:对印度的分裂,是一次冷酷的“活体解剖”。有谁知道,对于甘地这样的“古典英雄”,祖国的分裂就如同是他自己的肉身在经历一场锥心断骨、痛彻肺腑的撕裂!
  而更让他无法接受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宗教之间的相互仇视、相互憎恨,大规模的暴力冲突和流血事件连绵不断。当人们在德里红堡为独立而欢庆时,78岁高龄的甘地正在加尔各答的一处陋室中绝食,老人企图在人生的最后日子里,以他一生都在践行的非暴力主义的道德力量,来平息愈演愈烈的宗教冲突。
  奇迹出现了!当旁遮普邦5万多军队都无法遏制骚乱的浪潮时,单枪匹马、独身一人的甘地,却在孟加拉邦阻止了仇杀。他的对手——英国总督蒙巴顿——也不得不感叹:“未来数百年间,印度乃至全世界再也不会出现像他这样出类拔萃的人物。”
  甘地貌不惊人,干瘦、矮小,似乎是他那贫穷而苦难祖国的一个注脚。可是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让见过它的人难以忘怀。那里面有智慧、勇气、意志和力量,有雄健的灵魂和山一般的坚韧。就是这样一位瘦弱的人,曾迫使南非白人当局不得不颁布《印度人慰藉法》,给予印度侨民以应有的权利与尊重;就是这样一位坚持自纺纱线、自制土衣来抵制英国洋布的人,访问英格兰棉纺城兰开夏时,因此而失业的棉纺工人却为他的勇气和真诚欢呼喝彩;就是这样一位“穿着半露脚爪的鞋子”的人,一路风尘地走进了英国总督府,走进了白金汉宫。
  他的取胜法宝是什么?人说“沙堤格拉赫”就是他的传世至宝,就是他征服世界的强大武器。“沙堤格拉赫”,意即“真理的力量”,是他非暴力主义的源泉。它并非弱者的武器,在它面前,一向自恃强大的殖民帝国也感受到一股逼人的力量,被迫坐在了谈判桌前。半个多世纪后,他们为他在英国国家的最中心位置——伦敦的国会广场,竖起一尊青铜雕像。
  然而,终生倡导非暴力的人,却倒在了暴力的枪口下;为民族独立奋斗了一生的人,却在独立到来之际离去……
  甘地的葬礼在神圣的朱木拿河边举行,百万民众迎候他的灵柩。熊熊燃烧的大火持续了十四个小时,之后,就一直燃烧在这黑色大理石墓地的长明灯中。
  71年了,长明灯中的火从未熄灭。
  71年了,甘地也从未离开过印度。
  他的肖像随处可见,他的名字频繁出现,他的语录常被引用,他的传奇故事也已转化成新的神话,甚至他的土织白衣都成为政客们的最爱,成为无私奉献和服务的标记;他的手摇纺车被赋魅,成为思想修炼的瑜伽,成为修行与净化的象征。是的,甘地无处不在。他活在深沉爱戴他的民众心里,也活在政治家们将其抽空后的象征符号中;他活在那段可歌可泣的伟大运动中,也活在新生印度走向现代化的艰难步履中,活在关于其现代意义的持续激辩中:
  在走向共和的今天,传统村社主义的“罗摩之治”,还能够召唤回来吗?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用纺车去战胜机器的故事,还能重演吗?
  在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印度,仍以“古代情感、怀旧记忆”将贫困转化为田园牧歌式的美好,还有可能吗?
  时移世易,甘地还在,而他亲切称呼为“婆罗多母亲”的祖国已经改变,“黑水”之外的世界已经改变。
  是的,甘地属于一个特定的时代,不可复制,不可重现。然而,他对祖国和人民深沉的爱,对和平与真理的不懈追求,他的伟大人格、不朽精神和惊人的道德力量,就如同眼前的这盏长明灯,永远不会熄灭。
  “噢,罗摩!”
其他文献
段雨辰  高二刚分到新班,我仍经常沉浸在旧的关系网络中,在一种“举目无亲”的悲凉中无法自拔,幸运和快乐都微乎其微,更多是一种手忙脚乱的不知所措感。熬过了一周,失魂落魄地站在学校对面的小店买炸鸡排,又想起英语课上做的有关“emotional eating”(情绪化进食)的阅读理解,我一口气叹出了声。店主问我要什么味道的炸鸡?我小声说要甘梅和黑胡椒味。店主又问起我后面排队的同学,一个熟悉的女孩子声音对
期刊
主持人:李克  李克 中学特级教师,西安高新教科院副院长,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  定位自己是一个冷静的理想主义者,不沮丧,不埋怨;能坚守初心,能奋己之力。定位自己是一个中华文化的传承者,相信文可化人,堅守高中语文课堂28年。开栏语  人过五十,总是不自觉地想以前的事情。  我还上小学的时候,父母就退休了。我们住在关中一个叫三原的县城里。那时候没有如今的各种休闲方式,于是只要有新电影,父亲就领着
期刊
子夜降临,狂风乱至。一个孩子又开始了对黑夜不可名状的恐惧。  数不清的黑夜一次又一次地如期而至,漆黑的空间里尽显阴冷,处处藏着诡异。小孩蜷缩在床角,惊恐地望着最后一点点光亮被夜色吞没。不敢闭眼,不敢入睡,不敢翻身爬起,再哭喊着叫上“妈妈”。“你已经是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了!”小孩默念。可是,心中的忐忑不安,尤如与困兽在作垂死搏斗,假寐的双眼皮儿跳个不停,心里慌兮兮的。  时间在风的陪伴下飞快地行走着,
期刊
二零一五年的暮春,桃花谷的桃花纷纷扬扬落了一地,跫然而去,随水漂零。  粲然的夭夭之态不禁映入脑海。风来一袖香,漫天的桃花恍如着了粉嫩烟霞的神女施施而来,粲然一笑,若有若无的嫣然的香气飘浮,比一品阁的凝露香还勾人心魄。桃花就是这样的,一颦一笑,一抚一悲,媚态微露,桃花开在枝头,也开在心上。  算来也有多年没见过连绵的桃花了,桃花谷虽有其名,却也是空占其名,山水溪石野草蒼树为主,只是有几株消瘦枯槁的
期刊
陌上次第花开,草薰风暖,但见日日车如流水,开往春天,人都怕辜负了姹紫嫣红、十里春风。不得已困守城中的人,是否会从来自山上、来自原野的风里,嗅到春天的味道,因之心生惆怅?陆游的诗句“惟思买春困,熟睡过花时”(《乙丑元日》)倒合了我的心思:探春不得,索性借了“春困”的由头睡过去,免生恼恨。  这样满怀忧闷的“春困”当然并不美好。诗词中写到“春困”,也多与感伤、无聊的情绪有关,常用“厌厌”(懒倦)与“恹
期刊
杨雨沁  浅雾云霭环绕在西安城的上空,成群早起的鸟儿穿行其间,隆重地拉开了一天的帷幕。钟楼的古钟每个小时准时响起的清脆而有穿透力的钟声,像有形的烟雾一般窜进西安城内的各大深巷之中,填满了空气的缝隙。还没来得及熄灭的街灯投下影影绰绰的光晕,供这轻雾在城市上空跳跃旋转。一个巷子接着一个,错综交织,让整个古城变得曲折婉转。  冬日里的一天,放学回家的我把书包朝沙发上一扔,卸掉了一身的“枷锁”,一步跨出温
期刊
亲爱的李嫣然小姐:  你好啊!  今天是我陪你的最后一天了。很开心遇到你,这一年,我陪你做了好多事情呢!我陪你参加中考体育加试,和你一起中考,度过了毕业季,也迎来了新朋友;与你漫步在平遥古城,同家人一起在西安旅游。真幸运这些都是我陪你完成的,这可让15她们羡慕死我啦!  马上就要离开你了,我还真有点舍不得,可是我知道,人都是要长大的,你不可能一直在原地打转。你会遇到更多的人,会拥有更精彩的生活……
期刊
最喜欢老家房前的那片菜园,菜园里的那片绿,是我心中最美的颜色。  打我记事起,爷爷就生活在乡下老家,我问他为什么不和我们住在城里,爷爷笑着说:“因为你们城里没有我喜欢的绿色。”“我们小区有树有草,到处都是绿,怎么能说没有绿色呢?”我追着问。“那不一样。”爷爷总是摇摇头,背着手走出院门,来到房前的那片菜地里。  节假日,我们总会驾车回到爷爷的老屋。老远地,我就看见爷爷立在那片绿油油的菜园里。他戴着一
期刊
五尺窄巷,青石若响,稚子鹤发,小家炊灶。  老巷是上世纪的土房,无外饰,土坷垃许多。各家的房子整合为又深又窄的巷弄,有点像京城的胡同,纵横交错,常有被弄得晕头转向的人问路。也许正是它这样的特点,外人大都不乐意涉足,以至于无论外面的城市如何车水马龙、纸醉金迷,巷子里头都是一成不变的祥和。  巷中有人家,一妪一保姆,户為落地窗,其色湛蓝,天阴时,常映有碧天雪云,楼影幢幢。如若余辉盛满,则可渗入窗内,暖
期刊
在步入正题之前,先请你思考两个问题:首先,宝黛钗三人的关系真的只有三角恋那么简单吗?然后是我们都知道红楼梦给主要人物都写了判词,那么红楼梦的判词真的仅仅只评价了人物的命运吗?  好了,现在让我们进入正题。一起来探讨一下“大时代下的红楼梦——明清国运与阶级”。  首先要说,红楼梦是一个鬼故事。没错,你没有看错,就是鬼故事。我们想说的是,红楼梦就是个鬼故事。其实,关于鬼故事也是有出处的。就是李少红版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