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中的方程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shuae5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材分析
  
  1.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确定本节课的目标如下:
  (1)知识技能目标;
  (2)数学思考目标;
  (3)解决问题目标;
  (4)情感与态度目标。
  2.重点和难点
  结合教材设计意图,确立本节课重点是创设问题情境,恰当地引导学生探究出具体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难点在于如何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寻找相等关系,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方程模型。
  
  二、教法分析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根据本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采取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组织教学。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会”固然重要,但“会学”更显得关键,因此本节课我非常重视学生“主体性”因素的培养。
  
  三、学法分析
  
  “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学生只有自己学会学习,才能做到举一反三,无师自通。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上述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对如何设未知数的探索过程,使学生领会自主探索的学习方法;通过小组猜日期的游戏,不仅使学生体会到探索的乐趣,还使学生领会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法;根据方程中设未知数方法的不同,使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多样性的学习策略。
  
  四、教具与学具
  
  1.多媒体课件、视频展台。
  2.每位同学准备一份日历。
  
  五、教学程序
  
  (一)师生互动,激趣导入
  首先以游戏方式(大屏幕),教师背对日历找学生到讲台前面圈出日历中竖列上相邻的三个日期,把它们的和告诉老师,由老师很快说出这三天的日期,再换两组数试试,老师也能很快地说出答案。接下来问学生:“你们知道老师有什么决窍吗?你们想试一试吗?”从而引发学生思考,学生经过思考后可能有三种解答方案:①逐列求和(碰数);②算术方法:用和除以3得中间的数,再加上7,减去7得上下的两个数;③方程解法:因为学生已经有了有关方程知识的储备,个别同学可能想到用方程解决。当然,无论学生用什么方法得到答案,教师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接着运用恰当的激励性语言说:“请问同学们想知道这里边的奥秘吗?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数学乐园。”从而点题,教师板书课题:日历中的方程。
  这样的设计,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能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浓厚兴趣,成功地激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和探求之心。
  (二)例题示范,巩固提高
  例题和习题的教学是学生对探索知识的反馈过程,只有在实际运用中,才能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自身能力,因此这个环节首先安排两人一组做猜日期游戏(大屏幕),请在各自的日历上任意圈出一个竖列上相邻的4个数,两人分别把自己所圈出4个数的和告诉同伴,由同伴求出这4个数,然后换另一种框架形式:正方形圈出日历上2×2的4个数,把它们的和告诉同伴,由同伴求出这4个数。教师给予充分的活动时间,再次提升学生探究的热情,教师巡视各组,查看求解情况。然后依据游戏提出设问:如果用正方形圈出的4个数的和是76,你所求这4天分别是几号呢?从而呈现例题。采取尝试求解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首先让学生自己分析问题,寻找等量关系,尝试书写步骤,然后由教师引导并板书规范步骤,从而起到示范作用。
  (三)归纳总结,畅谈收获
  课堂小结不应停留在本节课简单的重复和概括上,更要注重前后知识的联系,这里我让同学们自己说看法、谈收获,留一些时间让学生交流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指出该注意那些问题?经历怎样的思维过程?教师再给予必要的、及时的启发和补充。这样的设计能充分再现学生获取知识的亲身体验和直接经验,在互动中享受成功的喜悦。
  (四)课外研讨,迁移创新
  课外作业不应该停留在课内问题的重复训练上,应该具有一定的创造性,这里我安排了两个创新性问题做为同学们课外研讨的作业:
  问题一是课堂内容的延伸和发展。(大屏幕)学生可以根据卡上的数字找出规律,顺利地由日历中的规律迁移到卡片中的规律上来。
  问题二是对本节内容的再创造过程。(大屏幕)翻书的页码离学生的生活很近,他们每天都翻,可是从来没有注意到,加深了学生对“生活处处有数学”这句话的理解和认识。
  在探究的过程中体验方程模型的构建过程,实施多媒体教学,改善学生认知环境,形象直观。在实际的教学中,可根据授课对象的不同,从容量和难度上加以适当调整,因材施教。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其他文献
一、创设情境,示范引路,激发朗读欲望    1. 创设情境。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根据课文内容,选配一段相应的音乐来烘托,渲染气氛,或播放录像、投影,再现文中所描写的场景,让学生入情入境,在欣赏中激情,从而自然而然的去读。如教学《威尼斯的小艇》最后一段时,我将画面投放到屏幕上,再选放了一段舒缓的音乐,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想威尼斯夜景的静寂。学生在音乐的烘托下,感受到夜的恬静和古老城市的美,于是沉浸在
期刊
语文大师吕叔湘先生曾经指出:语文教学“关键在于一个‘活’字”。他又指出:“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从中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活”是语文教学法的精髓,“活”是打开语文教学之  门的钥匙。那么如何让课堂教学之水“活”起来,如何才能“一石激起千层浪”──有效激活语文课堂教学呢?    一、激发兴趣形成学习动机,是激活课堂的前提    教学是一种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在教学过程中
期刊
语言学习从听开始,儿童的言语过程是先听后模仿的过程。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口吃的人到一家鸟店买了只鹦鹉,一周过后他又来到店里,抱怨那只鹦鹉说话口吃并要求退换。此故事虚实无须考证,笑过之余着实悟出一个道理:学习语言以听为先。学生学英语虽非“鹦鹉学舌”,但听的作用同样不容忽视,教师只有注重听力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才能使学生真正学好英语。本文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简述中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听力的几
期刊
所谓个性,就是一个人的各种心理特征的综合,或者说个性就是一个人的基本精神面貌。良好的个性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良个性只能限制、阻碍人的发展。因此教师必须对学生的个性进行深入研究,以便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个性,摒弃不良个性。赫德曾经说过:“创造型的学生最显著的特点是拥有自己的个性,而拥有个性的人才能在社会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首先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期刊
摘要:幼儿园集体教育活动,是我国学前教育普遍采用的一种教育形式。对教育活动进行预先设计,对教育活动设计的要素进行科学系统地分析、合理安排,形成活动设计方案,是有效开展教育活动的前提。  关键词:幼儿园集体教育活动 教学设计    当前,在全国幼儿教育改革的浪潮中,组织幼儿教师开展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的研讨活动,对提高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教学组织能力和教学评价能力尤为重要。我们结合幼儿教师和本地教育的特
期刊
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指有创见性的思维,是人们运用已有的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按照客观规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是创造者以敏锐的感觉,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矛盾,提出问题,产生强烈的探索动机,经过想象、推理和判断,获得新的独特认识的过程。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更新,如何结合生物学科特点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加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下面谈一下笔者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
期刊
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是对学生进行良好心理品质、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确思想方法,以及法律意识、社会发展常识和基本国情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中涉及到一些深奥抽象的概念、原理等方面的知识,教材内容较为抽象,学生学习起来很吃力,加上学生学习动机、目的不明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普遍不喜欢上思想政治课,极大地影响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已成为目前思想政治课教学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
期刊
“创造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江泽民同志的这些话说明没有创造就会落后,就会难以在世界竞争中立足。在现代体育高度发达的今天,如果体育运动没有新的技术、战术的发展,没有新的训练手段、方法,没有新的管理模式,没有创造精神的教练员、运动员,体育运动的发展就会停滞不前,就会在世界大赛中难以立足。然而,中国体育的现状并不乐观,大多数运动项
期刊
摘要:为弥补教材的不足,本文讲述了总线控制技术的发展、定义、控制对象、主要功能、数据类型、维修方法等。  关键词:总线控制 技术 教学过程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新技术、新集成电路在电视机中广泛应用,使得电视技术更新换代之快令人咋舌。然而电子电器专业的《电视机原理与维修》课程的教材内容却远远滞后于电视机技术的发展,成为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的瓶颈。因此作为教师就必须及时地给学生补充新器件、
期刊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人力的摇篮。教育在培养民族精神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因此,我们要更新教育观念,向学生渗透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品质。    一、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的创新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创新的源泉、思维的动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引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动机问题。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教师应抓住学生的这些心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