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区的文化创新:“新通道”设计与社会创新项目

来源 :公共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689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新通道”源起背景
  在一些偏远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区,虽然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但却拥有非常独特的自然资源以及大量隐形文化资产。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下,他们的传统社区被现代生活方式深深影响,两者的文化碰撞使得他们的文化特征正一天天地被消磨,这不仅仅体现在建筑和服饰等一种显性方面,在习俗、生活方式、交流方式等方面,也在趋向同质化。文化的多样性与生态的多样性同样重要,它是一个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条件。多样化的本土知识构成了这个多样化的全球世界。因此,“新通道”设计与社会创新项目试图通过使用以社区为中心的设计和参与式的方法,来保护当地生态与社会资本,力求实现从落后的农耕文明社区,不经历资源消耗型的工业发展阶段,直接“蛙跳”进入以文化和信息为中心的创新社区。
  二、“新通道”项目对象及参与者
  从2009年起至今,八年来项目组在教育部、地方政府、学校领导、美克美家等企业的支持下,相继完成了“新通道”、“疆域”“酉歌行”“花瑶花”“雅安”“三江源”“呼伦贝尔”的多期设计与社会创新夏令营活动。在湖南通道、重庆酉阳、隆回花瑶、四川雅安、新疆喀什、青海玉树、内蒙古等地,来自15个国家的300多名师生在村头,田间、毡房、草原、小学与当地居民同劳动,与当地儿童共欢笑,完成了大量的非物质文化数字影像纪录片、原生态音乐录制、建筑环境与景观设计、文创产品设计及儿童美术创作等工作,与当地居民形成了良好的互动,保护并促进了当地自然、社会、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过程中,还联合香港理工大学、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米兰理工大学,四川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新疆师范大学等院校,组建了跨学科联合设计与社会创新网络。
  三、项目目标
  通过联手当地居民、政府、外部资源,建立跨学科的创新团队,构建基于网络信息的平台与设计创新联盟,为传统文化开启对话并创造创新的可能。在这里,设计作为一种被认可的方式,以更加灵活的形式在社会创新的各个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持续在多个地点的社会创新实践,“新通道”项目组希望保护传统文化,根据社区自身的文化资产来发展可持续的产业,为社区建构公共环境来重构社会凝聚力,促进跨文化的对话。以“本土化、国际化、当代化、数字化”为原则,整合不同专业和学科团队,通过非遗文化保护、村镇规划与生态旅游开发、产品与服务系统设计等方法,建立一个基于网络的、国际化的设计与社会创新联盟,参与式地促进当地文化与产业创新发展和地域再生,保护并促进当地自然、社会、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四、项目工作方法论
  1、以社区为中心的设计
  社区是一个有机而综合的系统,它包含的意义超越了系统内部所有个体的总和。因此,当着手对社区进行设计时,需要将其视为一个有机整体。项目组将每一个“个人”置于“社区”中,探索如何从社区的资源和社会需求来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基于对本地背景与知识的根本解读而产生的探索,可以帮助产生为全社区带来福祉的解决方案。
  2、协同设计
  曼兹尼(Ezio Manzini)将社会创新描述为“一个改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新的想法不断地从待解决的问题的直接相关者身上产生”。在“新通道”项目中,来自不同社会部门的参与者,包括政府、非政府组织、公司、当地人,都被调动并活跃于创新的过程中。设计师承担了组织者的身份,整合自然资源、文化资源、行为资源、知识资源和组织资源于一个平台上,来促进协同设计的过程。
  3、参与式设计
  通过与社区中的居民一同创造,项目组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并鼓励他们參与到创新的过程中。所有的项目组成员都深入沉浸于社区中,从一个文化持有者的角度去探索、生产并分享真实的“本地知识”。
  五、设计内容
  1、社区研究与文化研究
  社区研究组采用人种志、田野调查的方法,对社区的人口结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消费方式以及组织结构进行研究。通过走访,深入了解当地居民的生活。并通过一系列讲故事(story-telling)的方式将其趣味横生地表现出来,如绘制自然人文资源地图、手绘连环画、数据可视化等,研究成果可成为其他组别产业研究与产品设计的基础。
  2、视觉传播设计
  项目组对通道及周边侗族文化区有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民间美术、手工艺等进行深入考察,并通过现代平面设计的实验方法,探寻一种本土视觉元素与国际沟通和接轨的可能性。“侗族剪纸与刺绣多媒体书”的创作,完全颠覆了传统书籍设计的概念,运用了影像记录、镭射雕刻、增强现实(AR)技术,也运用了大量的传统手工艺完成,这样完美地将传统纸张、纪实影像、互动体验、剪纸与刺绣作品结合在一起,创造了一种全新的“非遗与传统手工艺”的跨媒体呈现方法。在书的生产过程中,传统手工艺人参与制作,这本书不仅成为一个国际文化传播的新媒体作品,也成为驱动“社会创新”的力量,为传统手工艺人创造新的劳动机会,增强文化自信心,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优化文化生态。
  3、影像设计
  “新通道”项目的拍摄以及音频工程任务足以当地民俗文化为主的纪录片项目,其中主要拍摄任务为记录“新通道”项目进程,以及对通道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记录和保护。这些影片和音乐一方面实现了对当地非物质文化的影像保护,同时也以真实的形态反映出了当地还存在的社会问题。这些影像和音乐还作为通道和外部世界连接和沟通的媒介,吸引社会资源,解决当地问题。
  4、空间环境设计
  项目团队在对通道县坪坦乡进行村落走访与调研中,观察到当地村民与自然空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互关系是引人注目的。当城市的空间发展导致了越来越冷漠的人际状态时,通道村民还沿袭着公共生活的习惯。公共空间在此是多见的、亲近的,如风雨楼、鼓楼等。在横岭、高步、高团三个村落,团队还发现了村民儿童与水的互动关系。水系是村落的重要生活保障,也是村民和儿童的主要娱乐嬉戏地。然而河道的环境现状不容乐观,河滩长期无人清理,乱石杂草丛生;社区的生活、娱乐、社交功能也并没有能够很好地体现,如没有供妇女洗衣洗菜的合适位置,儿童戏水的方式单一,缺乏可直接抵达河岸的景观设施等。因此,设计团队希望通过对村落公共空间的协同设计,来影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连结。   在初步定义问题后,团队便邀请当地村民共同参与到空间设计的过程中。团队是与他们一起重构(design with)公共空间,而非为他们设计(design for)。设计师通过与村民共同生活体验,社区公共生活需求调研,社区传统交流方式,娱乐方式调研,地形实地勘察等工作,提出初步构想,并邀请各村村民投票决议,确定建设方案。施工过程发动并组织当地手工艺人、村民与设计师协同合作,通过群体性的创造活动提高村民在社区建设中的参与度,使村民在利用本土工艺材料美化公共生活空间的过程中,获得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同时加强社区共同体的存在意识与凝聚力。整个设计过程由于村民的参与而充满活力。
  5、产品设计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它包含了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任何其他的作为社会中一员需要掌握的能力和习惯。”一种文化的独特性与差异性以不同的深度体现在不同的方面,其中“象征(symbol)”是最表象的体现,包括了蕴含特定意义的产品、图像、语言等处于最外层的文化表象。对于地域文化而言,这些物品成为了最直接、最具象化的载体,承载了特定土地上的时代与文化的印记。然而,现代工业制造的迅猛发展,对通道的地域文化的冲击十分强大,这具体体现在村民们对生产生活用品的选择上。因此,如何正面地代入本地化与全球化的观念,将设计代入到地域文化中,形成地域文化的再创造与复兴,是工作的重点之一。
  一方面,团队以设计师的角度去挖掘当地具有价值的文化符号,利用当地丰富的资源为本土文化、服务和生产发展做设计;同时唤醒本土地域文化的保护与创新意识,强化地域文化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这部分体现为本地生活用品与生产工具的再设计。另一方面,设计师作为传达者,将反映在侗族各层面的设计语言用新的语言传达出来,发出作为少数族群文化亦可在设计上创造独特价值的声音。这一部分表现为文化纪念品的创新设计。
  社区研究与设计小组通过田野考查、实地观察与用户访谈,搜集整理了当地衣食住行、物与非物、形色材等方方面面的素材,充分了解与挖掘当地生活形态、生产与消费方式的需求,归纳总结成本土设计知识系统的资源库,凝练成六个关键字——形、材、构、色、艺、用。以这六个方面进行设计发响,设计生产了一系列针对本地居民和局外人两个不同对象的文化创意产品。
  6、构建地域品牌
  在对通道地区手工艺进行考察中,侗锦作为侗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手工艺之一,吸引了设计师的注意。它色彩丰富、做工精细,图案种类繁多,而侗锦所代表的侗族地区的历史和传统习俗也是意义深远。曾经,织锦是侗族姑娘学习的第一门手艺,出嫁前她们通常织上几担子侗锦作为自己的陪嫁。侗锦不仅会用在服饰上,更是会出现在生活、信仰、劳作、娱乐等方方面面的物品上。然而,由于村里青年劳动力的流失,留守在村落里的人口出现断层,织锦这门手工艺的传承也日渐弱化。并且,由于侗锦没有能够为村民们带来足够的商业价值,导致织锦这项手工艺逐渐被淘汰。
  因此,如何延续侗锦的产品基因,让设计赋予侗锦新的生命,运用传统技法来创造顺应潮流与节奏的新产品是关键所在。与此同时,如何吸引仍拥有织锦技艺的织娘,调动其积极性,引导当地人用发展的眼光来发现侗锦的价值,建立他们对自身地域文化的认同感与信心,更是迫在眉睫。
  首先,文化研究领域专家与设计师在通道地区的多个村落进行了多次的侗锦知识培训,吸引了数百名织娘的参与。通过对其文化价值、艺术价值以及商业价值的介绍,让织娘们对平日里熟悉的侗锦有新的认识。并在当地收购多台织机,于坪坦乡设立侗锦创新开发基地,为织娘们创造一个开放的织锦平台,并且为设计师与织娘们提供了协同设计的空间。设计师在向织娘们学习织锦的原理,并对侗锦的图案、色彩等进行研究后,双方一同对新产品提出设计猜想,织娘们对产品进行快速的试验。在双方的互动刺激下,充分调动织娘的灵感和创造力,设计出了一批具有现代感的新纹样与款式,并建立了客制化设计品牌“梭说”——一个以侗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主的生活服饰类创意轻品牌。在“梭说”销量逐步攀升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织娘重拾了这份手工艺,一些背井离乡的侗乡人也回到故土。
  7、多媒体与信息设计
  这一团队旨在通过使用影像、音乐、交互游戏、虚拟现实等多种现代途径来连接本地与外部,一方面给传统注入新的成分与活力,另一方面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问题的解决。依据本地的需求,团队为当地村民以及在外打工的人群搭建了平台,提供一个及时和全面的信息平台。为了侗锦的保护以及设计创造,构建了侗锦数据库。设计并上线了“新通道”“疆Home+Style”等多期项目的应用程序,扩大影响和传播。
  “新通道”团队还尝试对传统侗戏进行新编,通过外部人与当地村民的学习与合作,加入新型的表演与表现形式,用全新的演绎方式来唤起村民的热情。在对《邹霞与崔相郎》的改编与排演中,项目成员与当地人共同探讨,在传统侗戏的基础上,增加了多样的布景设计,并带入了全新的交互式道具,加入了对灯光与投影的巧妙运用,为侗乡人的公共娱乐带来了新的形式,实现了文化的再创造与创新。
  结语
  “新通道”项目成果获得了第二届CSR中国文化奖最佳创新实践奖、2011年度中国企业十大典范公益项目、日本G·MARK社区研究奖、宋庆龄与陈香梅基金会最佳实践创新奖、大学生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以及全国工业设计大赛一等奖等数十项重要奖项。先后在2015年米兰国际文化创客设计联展、米兰世博会湖南周主题展览、北京国际设计周、亚洲绿色设计周、深港城市设计双年展、香港设计曹商周、法国青年电影节上亮相。项目成果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吸引了英国、法国,意大利、韩国等国际资源的参与,成为国际文化交流、非遗文化保护与公益扶贫的示范性项目。
  在多年的实践中,“新通道”项目逐渐形成了设计师参与社会创新的基本方法,坚持深入的田野调音与参与式的方法,深入挖掘居民需求,引导当地入主动参与创造,设计师则以文化持有者内部眼光来参与设计;构建可持续设计网络,将当地居民、设计师、政府、非政府组织、机构、高校等各個单元连结起来,利用平台与网络,分享基于社区的社会创新,又吸引更多的外部资源解决社区内部的问题。
  在城市逐渐趋于同质化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在地方寻找到我们的根本,以社区为中心,用设计来创造基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引导一种文化可持续的生产与生活方式。通过系统的社区研究和设计参与,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社区的地域再生方法,促进文化和产业平衡发展。
其他文献
意大利公共艺术家爱德华多·特雷索尔蒂(Edoardo Tresoldi)以其融合当地公共空间特点及历史渊源的特定场域装置作品而享巷全球。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包括《思考》(Pensieri,意大利萨普里,2014)、《西旁托教堂》(La Basilica di SiponCo,意大利曼弗雷多尼亚西旁托考古遗址公园,2016)、《合唱》(Corale,意大利卡拉多南方艺术节,2016)、《原型》(Arch
期刊
第三届高山艺术节  2019年2月1日,2019年高山藝术节“海拔1049”(Elevation 1049)在瑞士高山小镇格施塔德拉开帷幕。高山艺术节由卢玛艺术基金会(Luma Foundation)创办于2014年,其名字源自高山小镇所在的海拔高度,旨在通过艺术促进社区与高山地区的交流。今年,第三届高山艺术节由内维尔·韦克菲尔德(Neville Wakefield)和奥林匹亚-斯卡里(Olymp
期刊
摘要:本文围绕弗里斯兰德的社区公共艺术观念进行讨论,其“开放社区”的概念纽带性地将自然、社区、历史与人文精神相连。弗里斯兰德通过公共艺术形式塑造社区文化并打破社区之间的界限,同时以自身独特的地理位置的“水文化”作为切入点,设立了多个与“水”密切相关的公共艺术项目,并邀请当地人参与到创作过程中,使得艺术项目真正与“社区”发生关联。  关键词:欧洲文化之都:公共艺术;开放社区  “欧洲文化之都”(Eu
期刊
杭间,艺术史学者,批评家,资深设计策展人。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美术馆馆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装饰》杂志主编、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系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理论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曾担任“仁:设计的善意——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总策展人,“作为启蒙的设计——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包豪斯藏品展”总策展人,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开馆系列展览总策展
期刊
摘要:自获得特纳奖以来,格兰比四街改造更新项目引起了广泛关注,但现有的研究主要以Assemble团队为主要入手点,分析该项目更新方式与意义。本文试图超越Assemble的单一主体和参与年限,更全面地探讨当地居民自下而上的实践和艺术家外来介入的相互关系,并从所有权的角度分析社区土地信托基金会模式对该项目的支撑作用,在此基础上展望其未来的发展可能。  关键词:城市更新;公众参与;公共艺术;住房所有权;
期刊
摘要:本文围绕第三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的“品质空间”板块进行讨论。策展人方晓风从六个关键词入手,在公共性层面上以具体案例对“品质”进行解读,将品质的内涵视为一种内在价值体系的从粗放到精微、从经济到人文、从炫技到关怀的转变。设计通过善意来定义品质,推动“新时代”的“新生活”,向世界传达一个更均衡更全面发展的中国形象。  关键词:品质;公共艺术;公共性;建筑设计  2019年1月11日,经过
期刊
一、低俗文化  低俗文化(Low culture)是一个贬义词,泛指受广大群众追捧的各种流行文化,时下流行的食品外卖、八卦杂志及畅销书均是这种文化的产物。近代的浪漫主义运动是最早重振低俗文化的运动之一、如曾经广受批评的中世纪骑士文学就在浪漫主义运动的推广下重新焕发光彩。当代美国人杰夫·昆斯(Jeff Koons)则是低俗艺术的代表人物,他创作于上个世纪90年代的作品中充斥着低级趣味和色情描绘。  
期刊
摘要:贝内代托·布法利诺是法国当代活跃的青年艺术家,近年来以多产高质、创意独特的公共艺术作品颇受关注。本文通过对布法利诺2007年至今的作品进行梳理,详细分析了其最具知名度的几件作品,并总结出他对工业产品艺术化、公共空间娱乐化等两大创作手段,最终尝试解读布法利诺的创作思路、风格和艺术语言,走进布法利诺与众同乐、玩物有志的艺术世界。  关键词:公共艺术;法国艺术家;贝内代托·布法刹诺;游戏艺术  贝
期刊
何人可教授是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院长、设计引擎(Design Engine)创新联盟发起人、教育部高等学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设计学组)成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特邀副会长,并担任德国红点设计奖、日本GMARK设计奖评委。他翻译的丹麦建筑师扬·盖尔的著作《新城市空间》《交往与空间》《公共空间·公共生活》,是建筑和城市规划专业以及研究公共艺术、城市公共
期刊
近年来,在上海,公共艺术已成为构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10年起,“静安国际雕塑展”以双年展的形式呈现,至今已是第四届。每一届的展览水平、知名度和公众参与度都在不断提高。“静安国际雕塑展”折射出整个上海在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定位和新追求。  一、立足新静安的公共艺术面临新挑战  2016年,上海“撤二建一”成立新“静安区”。“十三五”期间,静安区将聚焦居住、出行与城区面貌等三大短板问题,发起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