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忆:在时间一侧融化百花

来源 :广州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jianl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栏目主持:吴义勤(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著名评论家)
   陈培浩(文学博士、韩山师范学院副教授、青年评论家)
  主持人语:
  王安忆:在时间一侧融化百花
  
  中国当代文学的后四十年,王安忆的地位相当特别,几乎无人可比。当代作家中很少有如王安忆般始终敏感并内在于时代的精神潮汐的,她的写作几乎串起了一部新时期文学史。当伤痕文学和知青文学出现时,她写出了《本次列车终点》;当寻根文学出现时,她写出了《小鲍庄》;当先锋文学出现时,她写出了《流水三十章》《纪实与虚构》;当身体写作兴起时,她写出了《小城之恋》;当城市文学兴起时,她写出了《长恨歌》;当女性写作兴起时,她写出了《富萍》《米尼》;当农村进城的底层文学兴起时,她写出了《遍地枭雄》;当反思启蒙兴起时,她写出了《启蒙时代》;当全球化导致的身份危机被普遍关注时,她写出了《匿名》;当“新城市文学”被文学界再次呼唤时,她又写出了《天香》……
  谈论王安憶的经典性,不能脱开现实主义。王安忆始终强调“我的长处是在写实”。王安忆阅读量惊人,而且很早就建立了自身相对稳定的小说观。她追求通过步步为营的叙事逻辑营构建立文学的物质外壳,向内体察人物的精神尊严和心灵世界,向外见证城市与时代的文化意味和内在转折。像王安忆这样具有写作自觉,并且近四十年始终保持着旺盛创造力和写作水准的作家并不多。在进入改革开放年代之后,以往种种革命现实主义的清规戒律被打破,现实主义在当代化的进程中通过对古典主义、现代主义等中西文学资源的吸纳而显露出更加丰富的面貌。因此,讨论作为经典作家的王安忆,一个重要的议题正是探讨她的“写实主义”对中国当代现实主义艺术边界的探索和拓宽。
  谈论王安忆的经典性,也常离不开都市文学的视角。在上海书写方面,1990年代以后的王安忆是自觉的。《长恨歌》和《天香》都是为上海精神立传的作品,如果不是无意识,她何以要在《长恨歌》(1995)书写多年以后再写一部《天香》(2011)呢?王安忆的上海叙事乃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可是,当大众阅读严重绑架并窄化了她的上海叙事时,当她要到处解释她和张爱玲的区别、她对上海的理解时,她便做出了拒绝性的反弹:“当人们要我解释上海的时候,我就说我不是上海的代言人,我没写过上海,我只能这样。”可是,她当然是有意书写上海,《长恨歌》写的是上海的风俗画卷和市民精神秉性。大众只看到“海上旧梦”和“民国怀旧”,没有看到她隐含的批判和反讽。于是,她一面否认“写过上海”,一面继续书写上海。她写的多数人物,都生活于上海,至少是从上海出发。可是这不够,她不仅要书写上海的今生,还要书写上海的前世,于是便有了《天香》。如果说《长恨歌》是以人涉城的话,《天香》则是以园涉城、以城涉史,体现的都是王安忆相当宏大的视野和抱负。但无论是《长恨歌》还是《天香》,人更多是作为“类”存在。可是到了《考工记》,陈书玉虽也代表着某类人,但他作为“个体”经受历史风雨的淬炼和“考工”的特征要超过了“类”的性质。
  谈论王安忆的经典性,也不能忘记她“站在时间一侧融化百花”的精神姿态。一方面,她与时代同行,但她在精神姿态上并不完全同步于时代大潮,毋宁说,她是站在时代的道旁,站在时间的一侧。她不是“临水照花”式的怀旧与自怜,而是在与时代同行中保持着与时代的精神间距和疏离观察,这是所谓“站在时间一侧”;而所谓“融化百花”是指她的写作中所包含的思想和精神资源。从“知青下乡”写到“农民进城”,王安忆趋时并未滑向媚俗,关键就在于她是一个“融化百花以自成一体”的继承性作家。她的“写实主义”中罕见地兼容了中国左翼文学、十九世纪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红楼梦》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叙事及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的抒情话语等资源。这为她创生出一个别人颇难企及的视野和格局,使她清晰地区别于张爱玲,也清晰地区别于其母茹志鹃而始终是一种“共和国”新时期文学的代表性作家。
  王安忆一次次用长篇艰难地为这些无法参与历史大潮的凡人造影立心,是因为在她的文学观中,疏离于时代大舞台之外的凡俗人心自有其曲折幽深和朴素尊严。无论是《长恨歌》还是《考工记》,作者的姿态显然都是怀旧的。怀旧是一种感伤的美学,怀旧者首先是见证,看世家子弟的命运一径向下,见证历史沧桑中普通人在波涛中辗转的人情隐忍和不能抵消的尊严。她的小说布满世事沧桑的小小切片,它们是不同命运轨迹重叠又分岔的注脚,收藏了平凡生命中为数不多的刻骨铭心瞬间,道尽了人心在爱与矜持间的迟疑、自重、辗转和沧桑。王安忆那么喜欢写疏离于大时代之外的普通人,既源于新文学的人道主义立场,也是一种审视大历史的怀旧式审美。凡人不该被归零,他们值得被记取。这种为人而歌哭的写作立场也是最能引发读者的隔代共鸣的。
  本期邀请青年评论家程旸贡献高论。他的文章《个人的都市性——谈王安忆,兼与金宇澄比较》提出的“个人都市性”概念,颇有新意。他认为如果我们研究王安忆时,“仅仅把都市的共同性强加在她身上,而不顾及她个人的都市性,就不能说真正进入王安忆的小说世界,也很难谈出真正的问题来”,也是真知灼见。不妨这样说,一个作家在公共性以外的个人创造性越充分,他/她在时间中的耐磨性,或所谓经典性潜力就越大。
其他文献
《木棉花开》是《广州文艺》杂志2008年第4期发表的一篇报告文学。这篇描写任仲夷在广东改革开放历程的文章一经面世,便迅速红遍大江南北。全国各大媒体出人意料地出现了一股自发的宣传热潮。除了上千家报刊转载外,还先后获得第四届徐迟报告文学奖(2009年8月)、“新中国六十年优秀中短篇报告文学奖”(2009年12月)。那一年,《木棉花开》作者李春雷一炮而红,任仲夷的名字再次红遍大江南北。  一  作为当时
期刊
在我和诗之间  我血肉的心脏与你隔着多远的距离  扑通扑通,这是心跳的声音  一面对,便要去追赶  那里聚集着安静的众贤  我活在脆弱之地,被俗务纠缠  在尘埃中,黑暗、易朽  我知道你的存在:明亮而宽阔  在我和诗之间,隔着千山万水  我听见你在召唤,隔着千山万水  你如此清澈、深沉,像高处的光  你要我跟随那节奏  在我和诗之间,就隔着一层纸        我未醒来,你依然隐匿  你正盛开,一
期刊
那时候我很穷,落魄潦倒,囊中羞涩,即便到鸡毛小店拿五块钱买一袋袋装硅酮美白霜,都让我小心翼翼、前思后想。多年以后,我依然记得整个世界跨入千禧之年的那场零点狂欢,不同肤色的人们,以相同的方式,迎来了不可思议的21世纪。即便身逢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依然渺小。跨世纪的我难以兴奋,忧患重重。假如将我比作贺兰山下毗连成片的葡萄庄园里那些神秘的赤霞珠,那么,2000年对我个人而言,并非一个好的年份——我恰好在世
期刊
每日在地铁上摇摇晃晃,无数次越过珠江到城市中心上班,挨挨挤挤的人潮和密不透风的院墙似乎把诗意和清新都封锁了起来。总是需要一些出口,或者说一些理由,把日益疲惫和倦烦的自己打捞,去呼吸一点新鲜的空气,去走走不一样的路途。  去沙湾的念头就是在这样百无聊赖的通勤时间里诞生的。起因是偶然看到的一篇微信推文——《遇见——800岁的沙湾古镇》,文章介绍了肇基于南宋时期的沙湾古镇,如今作为“广东音乐之乡”“中国
期刊
已是年过七旬的古稀老人,至今生命中仍存留一个悬念,究竟是何种基因与细胞组合,营构了我青少期如此之多的梦幻?越剧小生、电影演员、歌唱家、苏式机械师……初二时,在公安劳改战线工作的小舅父,为了提升家庭的背景及身份,硬生生要送我去当兵,可体检第一关因磅重不足当即出局。  直至上高一时,遇到同班同学胡敦伯,才确立了最终的梦。1961年一个月色明晃的秋夜,在校园门口花坛前,敦伯滔滔不绝谈文学,鼓励一起当作家
期刊
明月初升,一线薪火通往山顶。  人世早已消失我的影踪。  弦歌恰似绝唱,宏誓犹如轻响。   ——《绝唱》  胡里杰,2013年7月16日  上周一一大早,我才在吃早飯,就接到李副电话,说邱玉浩被发现溺死在新西河里面。听到这个消息,我有些意外,星期天晚上我离开办公室的时候,他还和张向东、苏宏他们几个在单位里加班,怎么会突然间溺亡在新西河里面?  上周三如期召开的那个大型会议是按新来的市委书记要求举办
期刊
人差不多到齐了。大伙聚在一棵老槐树下,显得既兴奋又紧张,对接下来的事情充满了浓烈的期待。“007怎么还没到?”有人发问。“猴急个啥,他在给咱们准备弹药。”另一个接话。一个瘦高的毛头喉咙痒痒的,本想对着广阔的天地吼点什么,但这里距离病院大门仅一箭之遥,他怕影响睡梦中的病友,更怕暴露目标,只好强忍住,却忍不住朝结满苔藓的树身飞了个旋风脚,差点滑脱。结果点点槐花玉蝴蝶一般从树梢头应声飘落,树下的人都接受
期刊
何谓灵魂?我们经常使用灵魂这个词,并且乐此不疲地使用它,仿佛在这个高于一切肉体的词汇中,我们就能卸下从视觉里看过去的满天乌云的沉重和灰暗。很多时辰,这个词,仿佛是一个存在而又看不见的偉大的神,在引渡我们从此岸到彼岸。  这是我置身怒江大峡谷的一个早晨,我走在江岸——一条铺满砾石的岸滩。我蹲下去,触抚脚下的砾石。一群小学生背着书包过来了,他们边走边说话,声音节律仿佛在唱歌。有的孩子一边啃着苞谷洋芋,
期刊
中国当代作家中,阎连科先生可能是颇具争议的一位了。我在朋友圈见过这样一条,全文如下:“毋庸讳言,古今天下文学中,我唯一心知其好却读不进去的,就是阎连科老师的作品。”对阎连科作品的判断存在两个极端,喜欢的认为这是世界级大师的作品,不喜欢的则认为一无是处。更有意思的是这两个极端之间,几乎没有沟通的可能性,双方的结论都下得斩钉截铁,带有不容置疑的权威感。对作品的判断之外,又有一个趋同的共识,阎连科是个值
期刊
雷燕在德国科隆的居留,因目睹了一场可怕的骚乱,只得寿终正寝。那一夜,她拉起窗帘,从没人留意的缝隙,看着窗外的一切:火车站前的广场上,一群男人狂笑着追逐另一群女人。乍看以为他们彼此熟悉,像是酒后的放荡不羁,实际上,那是让陌生女人屈辱、绝望的性侵。那一夜的景象令她震惊,彻底刺伤。没多久,就搭飞机回南京了。为了挽回那一夜带给她的惊恐,心灰意冷,她上街买了五瓶老年份的上等雷司令,是贵腐甜白葡萄酒。  她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