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对学生的认知偏差

来源 :班主任之友·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562609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常会不由自主地对学生产生许多认知偏差,从而导致师生关系不融洽,影响教育效果。
  一是“第一印象”。所谓“第一印象”,就是人们初次见面时,其仪表、言行等外部特征给对方留下的印象。班主任对学生的认知,最初是从学生的外貌、衣着、言谈等外部特征获得的。班主任对学生产生第一印象后,就会先入为主地影响到对学生的评价。由于第一印象具有表面性、片面性的特点,因此常常导致班主任对学生的评价不正确。如有的学生各方面的素质都不错,只是与班主任初次接触时表现得不出色,或不自觉地暴露了自己的短处,就会使班主任对他留下不好的印象。班主任在日后的工作中,就会因第一印象对学生产生偏见。第一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在初次接触时,因为互不了解,所以彼此都充满着期待和新奇感,对对方的言行举止特别敏感,产生的印象自然特别深刻。所以,班主任在工作中,要避免受第一印象的干扰,不要将第一印象作为评价学生的依据。
  二是“晕轮效应”。所谓“晕轮效应”,就是人们直视强光源时,会感觉这个光源体形成的“晕轮”向周围弥漫扩散,使周围一大片区域被笼罩得跟光源体一样耀眼夺目。“晕轮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表现就是:有的班主任在认识和了解学生时,会不由自主地关注学生的某种突出品质,并因这个品质的影响而看不到学生的其它方面的品质。如某个学生具有聪明、灵巧、勤奋、坚定、热情的品质,另一学生则具有聪明、灵巧、勤奋、坚定、冷酷的品质,当前者热情的品质突出而后者冷酷的品质突出时,班主任就会对这两个学生产生完全不同的印象。“晕轮效应”容易使班主任产生“一俊遮百丑”或“一丑遮百俊”的错觉,导致对学生的错误评价。“晕轮效应”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一个人某一方面的品质的信息量大而其它方面的品质的信息量小,信息量大的品质往往掩盖了信息量小的品质。所以,班主任在工作中,要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防止“晕轮效应”的影响,避免对学生产生以偏概全的评价。
  三是“社会刻板印象”。所谓“社会刻板印象”,就是人们头脑中存在的对某一类人的固定印象。在人们看待他人时,常常会从年龄、性别、职业、地区、民族等方面进行归类,并根据已有的对这类人的固定印象,作为评价他人个性的依据。如班主任常认为男生独立性强、果断勇敢,女生温顺细心、依赖性强等。一般来说,“社会刻板印象”是人们在交往中了解认知对象的捷径,常言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某一类人处于相同的大致社会生活、经济条件、文化水准,会产生许多共同特征,但是,由于个体生活经验的差异,致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同一群体中的个性差异有的相距很远,甚至截然不同。比如说,有的男生温柔细心,也有的女生坚定果敢。“社会刻板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人的思维规律的影响,人的思维总是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若没有充分掌握某一类人的全面感性材料就做出概括,就会形成不符合这类人的实际特征的印象,依据这种印象去评价他人,就会产生偏差。班主任受“社会刻板印象”的影响,容易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对学生产生错觉。所以,在工作中,班主任要防止“社会刻板印象”的影响。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别是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生活经历和生活环境,才能公正地评价学生。
  四是“近因效应”。所谓“近因效应”,就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认知对象最后给人留下的印象往往具有较强烈的影响,这种影响会否定人对认知对象的一贯了解。比如一个一贯表现优秀的学生突然犯了错误,班主任会不自觉地认为问题很严重,从而否定这个学生以往的一贯表现。又如一个平时表现一般的学生,突然做了一件好事,班主任往往会对其刮目相看,并因此肯定该生以往的一贯表现。这种对学生忽好忽坏的评价,正是“近因效应”的典型表现。“近因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近期因素在时间上的优势,它与第一印象在时间上正好相反。如果说第一印象主要产生于陌生人,“近因效应”则主要产生于熟悉者。班主任在工作中要注意克服“近因效应”的影响,避免因一时一事而全盘否定学生的一贯表现。
  总之,班主任要坚持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原则,深入细致、全方位地了解每个学生,尽量避免对学生产生认知偏差,当好学生的知心朋友,从而提高教育的目的性,增强教育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贵州普安县盘水一小 郑 毅)
其他文献
作为一名小学低年级班主任,我不仅要对孩子们的班级生活进行管理,还要管理他们的家庭生活,最近有些家长都要求我这个班主任对孩子在家里看电视的活动进行“封杀”,这家庭又不是班主任的地盘,再说看电视也不是绝对的坏事,就算我下了“封杀”令,孩子们能服气吗?可对有些看电视过火的孩子家长管不了,我这个班主任不帮着管管也不行,哎,真叫人左右为难……差不多周密思考了一个星期,一套解决方案终于出炉了。  “孩子们,最
期刊
上课铃响了,很多同学都是直到老师走进教室才慢吞吞地把书掏出来,看到这一情况,我先告诉学生学习用具的摆放时间及位置,然后每排安排一个“学习用品摆放检查员”,负责监督和提醒大家做好课前准备,在前两个星期我协助检查员检查,等这一做法成习惯后,我再放手让检查员全权处理。为了帮助学生养成习惯,我也身体力行,以身示范,每次讲课前,我都会把讲台上的东西,摆放整齐,我的办公桌每天也都保持清洁和整齐,如果学生走进办
期刊
在如今知识经济的时代,人们比以往需要更多的知识来提升自己,传统而有限的课堂时间显然不能满足小学生的求知欲。由于小学生处在智力和体力发育的关键阶段,如何让小学生在积极快乐的心情下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提升自己的心灵境界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阅读正是应对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通过阅读课或课外时间的阅读,小学生可以从中获得丰富的间接经验和知识。这些间接的经验和知识对于涉世未深、充
期刊
组织学生慰问敬老院是我校一项传统活动,已坚持二十多年了。以前活动通常由学校少先队统一组织,现在改为以班级为单位自主开展活动。每年总有几个班主动积极报名,延续这一传统。前些年,这类活动在上半年举行,通常是在三月份作为学雷锋做好事的活动。现在改在下半年九九重阳节,作为一种敬老志愿者活动。我班年年参加慰问敬老院的活动,今年也不例外。我们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准备:  一是向同学们介绍志愿者活动常识。志愿者是不
期刊
狮子节    我拿着挂历和学生一起认识节日。问:“6月1日什么节啊?”学生大声地说:“儿童节!”我颇感欣慰,又问:“9月10日什么节?”孩子们看了看挂历,无人回答,我有点着急,就指着“师”启发:“这是‘师’字,想想是什么节?”学生再一次大声回答:“狮子节!”天哪!孩子们把“教师节”歪解成“狮子节”了,老师有狮子那么凶恶吗?    中秋节    中秋节要到了,我对学生说:“明天是中秋节,是一家团圆的
期刊
曾经有一段时间,因为工作的不如意,我感到特别的失意和落寞。  连我的最爱——音乐,也无法抹去我心中的忧愁和悲伤。每到傍晚,我常常站在阳台上看着远处的天空发呆,看下了班的人们忙着往家赶,看放了学的孩子们聚在楼下兴高采烈地玩耍,看对面阳台的老太太一丝不苟地给她的宝贝花草施肥浇水……他们的生活是这样的宁静和幸福,可这一切与我无关。  不善言辞的朋友在电话里听到我近乎绝望的诉苦后,从千里之外给我寄来了维塔
期刊
我是一个很容易被感动的人,尤其与孩子们相处,我常常被他们的小小举动感动……  孩子们正在写词语,我在巡视中,忽然抬头,发现后窗玻璃上贴着一个胶贴玩偶:小猫坐在雪橇上滑雪,好可爱!再仔细环视四周,发现每一扇窗的玻璃上都贴着一个不同姿势的小猫,孩子们知道我喜欢这些小玩偶。那一刻,有一种感动在我心头涌动。  快上课的时候我走进教室,在讲台上玩耍的几个孩子自觉地走向自己的座位。有一个女孩儿(学习成绩很差)
期刊
宣誓是神圣与忠诚的代名词,宣誓是向社会公众展示宣誓者形象的一种权威方式,也是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得到实现的形式之一。宣誓在很大程度上具有非常明显的政治意义、社会意义和法律意义。宣誓也是宣誓者向全社会公开承诺和展示其责任的一种形式,这种责任的公开宣示使广大社会公众可以在知情权满足的基础上对宣誓者履行职责情况进行合法监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经历宣誓这样的仪式,如入党宣誓,就职宣誓,运动员宣誓,结婚宣誓等
期刊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班规的概念很模糊,他们天性好动、好自由,规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束缚和负担。但是,集体化的生活和学习,又要求孩子从小接受一种规则教育。因此,对我们小学老师来说,我们是在戴着镣铐唱歌,既要顺应孩子的天性又要在规则教育的夹缝中对孩子进行规则教育。  通过我多年的探索,我摸索出了用童谣制定班规、用游戏推广班规、用加法养成守纪习惯的办法,让那些死板的规则教育鲜活地走进孩子的心灵。    一、
期刊
“阳光”小启    初见小启,他给我留下了开朗、乐观、能干和威信极高的“阳光”男孩的印象。同学们推选他为班长和语文课代表。这个整天快快乐乐、办事利落、认真细致的男孩成了我得力的助手。    “阳光背后”的小启    “疯狂盗笔”  10月初,班里接连出现了文具用品失窃的现象,我虽然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但是没能发现盗窃的“黑手”。于是,同学们自主组织了课间和午休的值日,但失窃事件还是频频发生。当同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