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自主学习,培养创新能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1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指导——自主学习”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育教学,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这是一种重视学生主体的教学方法,符合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必须改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的要求。”
  “指导——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尽可能挖掘每个学生的内在潜能,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创造,培养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能力。因此,我认为在“指导——自主学习”教学方法的探究中,必须做到以下幾点:
  一、激发以“兴趣”为核心的非智力因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也是创新的火花。
  兴趣在学生学习活动中起着定向、调节、维持、强化的作用。它是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的原动力和前提,是一种带着浓厚情绪色彩的定向活动。不少学生数学学不好,实际上并非智力低下,而是由以“兴趣”为核心的非智力因素不良影响所致。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先培养非智力因素。只有具备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才有可能。我的做法是:根据学生实际挖掘教材中的兴趣因素,运用直观教学手段、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耐心启发诱导,使他们树立正确知识价值观和明确的学习目的性,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
  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一课时,先要求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三角形,分别量出三个内角的度数,做猜角游戏。任学生报出两个角的度数,让老师猜出第三个角的度数是多少?经过几次试验,大家都被老师能准确说出答案而惊奇了,我适时点拨:大家想不想知道老师用的什么方法呢?这时,学生急于知道答案的学习兴趣已被“猜角游戏”激发,自然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知识上,紧接着让学生通过计算和拼角操作,自己获得答案。这样,学生的思维就被激活了,主动性得到发挥,质疑、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二、精心编拟自学提纲,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也是创新的前提。
  自学提纲是学生思维的指路灯,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重要途径。教学中应抓住教材难点和关键,针对学生疑难之处和所教知识重点、富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探索空间,提前分发给学生,起到自学思维的导向作用。开始时,让学生在教师正式授课之前按自学提纲在课前或课内自学课本。例如教学“乘方”一课时,我拟的提纲是:①什么是乘方?②怎样计算乘方?③为什么要学习乘方?学生带着这几个问题认真学习,然后针对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小组里交流和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提交全班讨论,鼓励学生大胆生疑、勇于发问。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逐步从依赖自学提纲过渡到不依赖自学提纲,最后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学。把疑难问题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善于提问和质疑的能力,培养创新观念。许多创造发明都是从质疑问难开始的。
  三、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主动学习机会,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也是学生创新的天地。
  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多让学生掌握学习主动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要求教师尽力创造好的学习条件,营造主动学习氛围,让学生表现自我。我的做法是:1.尽量为学生提供多样、典型、生动的感性材料,让学生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2.简化教师讲解,留有充裕时间放手让学生交流、操作,自主思考,发现规律;3、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充分相信学生,鼓动学生各抒己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例如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一课时,“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个定理的描述不容易理解,非常抽象。教学时,我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随便请两个学生上台,出示准备好的两个教具(用木条钉成的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让两个学生同时拉动三角形和四边形木条绑的线,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两个图形有什么变化。这时,学生兴趣正浓,一定会想:怎么会同数学定理连在一起呢?此时此刻,我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学生把观察的情况经过交流讨论,共同得出三角形的形状没有变化;而四边形则发生了变化,不具有稳定性。
  通过学生实践、交流讨论,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弄懂了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区别;既充分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性,又留给了学生选择余地和探索空间,营造了创新天地。
  四、指导学生思维的求异性,突破定势、打破常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核心,也是创新的关键。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当解题的一般思路受阻时,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打破解题中的固有模式的常规想法,对题目、计算公式进行变式思考,以寻找解题的突破口。例如已知正方形的面积为20平方分米,它的内切圆面积是多少?同学们如用常规想法要先求半径,而已知正方形的面积是20平方分米,要求半径则需用到开方。因此必须打破常规想法,只要知道半径的平方就可以直接求圆的面积了。圆的面积就是3.14×5=15.7(平方分米),让学生多求异。要求学生在求“变”、求“新”中学习知识,获得思维发展,让学生读与别人不同的话,用与别人不同的方法,提与别人不同的问题等,培养学生灵活思维方式,养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学习方法。如在教学中多设计一些与例题相关的变式题,或者设计一些一题多解、简便算法等,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必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信心和能力,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达到让学生学会学习的目的,形成和培养、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造就新世纪的栋梁之材。
其他文献
“文是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文成于思”,这些说法无不说明作文是心灵的写照,认识的再现,感情的流露。当代心理学家认为,当人们对所从事的活动感兴趣,形成一种探求的愿望,就会积极、主动、愉快地从事活动,而且会收到最佳效果。因此,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我们要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吃透课标对作文教学的要求,十分注重根据学生的心理、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从培养学生作文兴趣入手,以“引起兴趣,激发
农村学生相较于城里学生而言,他们的生活中可感知的新鲜事物少,视野较窄,可供阅读的书籍匮乏。在教学中,我發现农村小学生普遍存在对作文不感兴趣、作文水平低的问题。通过几年的不断探索,我认为提高农村小学生的作文水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留心观察,引导学生捕捉素材  1.1观察应该发挥多种感官的功能。做到眼看、手摸、口问、耳听、脑想,从各个方面了解事物的特点,全面、细致、深入地认识事物,在头脑中
摘 要: 凝聚环是同调代数研究的经典环类之一, e-凝聚环是对凝聚环的推广.本文分析用特殊模的同态模刻画了交换的e-凝聚环.  关键词: e-凝聚环 同态模 正合列  凝聚环是同调代数研究的经典环类之一.对凝聚环的研究,起源于1960年Chase,S.U. 的文章[1], 但真正提出并使用凝聚环这一概念的是 Bourbaki[2],此后许多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和推广了凝聚环[3-5].受此启发
写作是一种综合性极强的高级心智活动,写作能力是语文水平的综合体现。正因为写作综合性强、智能水平高,其形成和发展才比较缓慢,培养难度比较大。一些学生谈作文色变,作文课上“
期刊
在传统的写作教学中,教师普遍面临学生写作兴趣不高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写作教学质量的提升。为了帮助学生走出写作困境,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引燃学生写作兴趣的“导火索”。  一、创设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小学生受到年龄与自身发展的限制,在学习中会更加倾向于感性认知的刺激。但是,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容易忽视学生这一特点,教学时直接给出作文题,毫无铺垫,学生面对冰冷、生硬的题目,只能生编硬套,导致写出
期刊
摘 要: 在中职院校数学教学中,一些教师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而对教学效果产生极大的影响,甚至影响到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经常存在忽略后进生的问题,不利于中职院校教学的长期发展。253教学模式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也可以说是对学生因材施教,尤其对后进生学习的进步有着极大的作用。  关键词: 253教学模式 数学教学 应用优势  引言  253教学模式是近些年在中职院校较新颖的一种教学模式
摘 要: 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关键阶段,学生承受着各种压力,需要教师给予有效指导。高中数学是必修课程,数学成绩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升学,教师应该采取各种措施优化数学教学效果。本文对新课改下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进行分析。  关键词: 新课改 高中数学 教学效率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高中数学教学模式逐渐发生转变,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仍旧存在许多问题制约着数学教学效果的增强。因此,数学教师需要合理定位自己
光阴荏苒,中国共产党成立已经68年了。68年的业绩是辉煌的,68年的道路又是不平坦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十年更不平凡。回顾这十年的历程,面对当前的现实,不能不使人
摘 要: 新课标强调教师要把课备好,要求教师备课要因课程内容、教师个性的不同,呈现出丰富、灵活的新形式,改变教学低效的现状。教师通过学习与交流,不断提高课程研究能力,从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数学综合素质服务。另外,高中各个阶段的复习方法、内容也要有所区别,应归纳整理学生的纠错簿,针对存在问题,根据实际情况,教师要不断地调整和改进教学计划、教学方法,加强培优补差工作。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