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圣陶先生说过: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点缀,而是生活本身。其实文化或者艺术并不总是高傲地立在象牙塔内,那么它做了什么呢?它使孤独的个人为自己说不出口的痛苦找到了名字和定义,使鼓励的个人打开深锁自己的门,走出去找到了同类。作者会发现他的痛苦和喜悦是可以与人分享的,个人因而产生归属感。目前,初中生作文水平还不能达到顺畅优美的表情达意的水平,仍需要加强能力的培养。鉴于此,本人想针对初中学生作文中有情难表或词不达意的现象,谈一下自己的陋见。
一、初中学生作文过程中“形之于心”却难“形之于手”的原因。
1.“为赋新词强说愁”,有写作的内驱力。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写道“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初中生处在一个由少年向青年过渡的阶段。在这一时期,自我意识逐渐增强,由此而敏感起来,开始爱美,很在意同学的小议,老师的评价。在迈往成熟的道路上,挫折总是难免的,青春年少岁月中的一阵毛毛雨,也可能在内心掀起惊涛骇浪,又加上此时性意识的觉醒,难免会有些小秘密、小伤感,此时他们就有了表达自我的愿望。在西方文艺理论史上“文学即情感”的概念很早就曾有人提出过。有人认为文字的艺术不是模仿自然,而是表现心灵与情感。当热情激动灵魂时,诗人就借助文字来宣泄内心的情感。《毛诗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也是说情感内驱力在写作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2.“形之于心”却无法“形之于手”的直接原因。
(1)学生“囊中羞涩”。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方式逐渐多元化,更有甚者完全丢弃了传统的方式。这样一来就很少有机会接触到优美的文字段落,积累量减少了很多;再则,电视的普及掠夺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仅靠“啃”点教材来补充“营养”,显然是力不从心的。
(2)教师作文引导方面存在弊端。一是作文教学缺乏科学的训练体系,缺乏好的作文教材。二是重作文练习的数量而轻质量。其三是教师本身素质令人堪忧。对广大农村初中的语文教师来说,上阅读课,凭着一本教参,尚能对付;上到作文课,由于囊中羞涩,就难免捉襟见肘了。其中不少老师自己从来不写文章,或者写不好文章,写作中的甘苦一无所知,指导学生写作当然是盲人骑瞎马了。
二、如何做到从“形之于心”到“形之于手”,我的思考与对策有以下几点:
1.指导学生做好语文积累。
(1)积累字词,丰富词汇。中学阶段,中学生积累字、词,除了课本中的生字、词须掌握外,在课外阅读中也不应忘了积累字词。应养成爱查字典、词典的习惯,还应准备好笔记本,阅读中遇到生字,不能视而不见,而要随时随地地查、记,并能摘句、造句。
(2)积累美句、美段、美文,训练语感。积累字、词是为了直接使用,通过对这些优美的句子、段落或文章的反复吟咏感悟一种情感,揣摩一些语感,使自己也学着去描摹。对于这样的句、段,除了摘抄在专门的本子上外,还应反复地朗读并能达到背诵为最好,以使自己在语言表达之时,能做到张嘴即出,信手拈来,为己所用,为自己的语言增色。
(3)积累古诗文,增强文化底蕴。常读古诗文,能背诵古诗文。我们的语文教材逐渐增大了古诗文的容量,新的语文课程大纲中初、高中也推荐了五十首(篇)古诗文诵读篇目。因此,我们中学生们要培养诵读古诗文的兴趣,不能视之为“增加负担”。
(4)积累鲜活的材料与典型的事例,建立“材料库”。在语文积累当中,课外阅读是最重要的一环。对于刚开始课外阅读的中学生来说,应该说凡是有意义的、健康的书籍、报刊都可以阅读,多多益善;当然,还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自己的知识层次、能力程度有所选择,会更有效果。
2.教师改进作文训练体系与方法。
现行的作文训练一般是穿插在阅读教学的各个单元中进行,似乎处在一种附庸的地位。实际上,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应该有它独立的教学训练体系。各个单元可按照从说到写,从述到作,从单项片断练习到综合成篇练习的模式进行编排,每次训练目标单一。一学期中片断练习应多于成篇练习,多作分解性的练习,设置台阶,最终使成篇练习达标。应该承认学生的作文练习有别于文人的创作,不应该一开始就要求学生写成篇的文章;学生的练笔也不应该一开始就进行创作,应允许学生模仿。在作文训练的具体方法上,要改变过去那种“出题→指导→写作→批改→讲评”循环往复的不变的流程,而代之以更加灵活的“开放型”的训练步骤。将作文训练放到社会、学习、生活的大环境中去,让学生置身于日常生活与具体活动中,为解决实际问题,为了“用”而练习写作;或者是把作文训练干脆变成一项具体活动,在活动中,应活动的需要而完成一系列写作训练。这种“开放型”训练模式,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强化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为各种实际需要而写,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强化了动机,其训练效果自然是很理想的了。
“形之于心”到“形之于手”,就是从“心”到“手”的过程,把心中的情感转化为语言、文字符号,再用“手”写出来,落到纸上。这是每个初中语文教师的职责。教师应给学生的情感插上一双飞翔的翅膀,带他们飞出青春的沼泽地。
一、初中学生作文过程中“形之于心”却难“形之于手”的原因。
1.“为赋新词强说愁”,有写作的内驱力。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写道“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初中生处在一个由少年向青年过渡的阶段。在这一时期,自我意识逐渐增强,由此而敏感起来,开始爱美,很在意同学的小议,老师的评价。在迈往成熟的道路上,挫折总是难免的,青春年少岁月中的一阵毛毛雨,也可能在内心掀起惊涛骇浪,又加上此时性意识的觉醒,难免会有些小秘密、小伤感,此时他们就有了表达自我的愿望。在西方文艺理论史上“文学即情感”的概念很早就曾有人提出过。有人认为文字的艺术不是模仿自然,而是表现心灵与情感。当热情激动灵魂时,诗人就借助文字来宣泄内心的情感。《毛诗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也是说情感内驱力在写作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2.“形之于心”却无法“形之于手”的直接原因。
(1)学生“囊中羞涩”。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方式逐渐多元化,更有甚者完全丢弃了传统的方式。这样一来就很少有机会接触到优美的文字段落,积累量减少了很多;再则,电视的普及掠夺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仅靠“啃”点教材来补充“营养”,显然是力不从心的。
(2)教师作文引导方面存在弊端。一是作文教学缺乏科学的训练体系,缺乏好的作文教材。二是重作文练习的数量而轻质量。其三是教师本身素质令人堪忧。对广大农村初中的语文教师来说,上阅读课,凭着一本教参,尚能对付;上到作文课,由于囊中羞涩,就难免捉襟见肘了。其中不少老师自己从来不写文章,或者写不好文章,写作中的甘苦一无所知,指导学生写作当然是盲人骑瞎马了。
二、如何做到从“形之于心”到“形之于手”,我的思考与对策有以下几点:
1.指导学生做好语文积累。
(1)积累字词,丰富词汇。中学阶段,中学生积累字、词,除了课本中的生字、词须掌握外,在课外阅读中也不应忘了积累字词。应养成爱查字典、词典的习惯,还应准备好笔记本,阅读中遇到生字,不能视而不见,而要随时随地地查、记,并能摘句、造句。
(2)积累美句、美段、美文,训练语感。积累字、词是为了直接使用,通过对这些优美的句子、段落或文章的反复吟咏感悟一种情感,揣摩一些语感,使自己也学着去描摹。对于这样的句、段,除了摘抄在专门的本子上外,还应反复地朗读并能达到背诵为最好,以使自己在语言表达之时,能做到张嘴即出,信手拈来,为己所用,为自己的语言增色。
(3)积累古诗文,增强文化底蕴。常读古诗文,能背诵古诗文。我们的语文教材逐渐增大了古诗文的容量,新的语文课程大纲中初、高中也推荐了五十首(篇)古诗文诵读篇目。因此,我们中学生们要培养诵读古诗文的兴趣,不能视之为“增加负担”。
(4)积累鲜活的材料与典型的事例,建立“材料库”。在语文积累当中,课外阅读是最重要的一环。对于刚开始课外阅读的中学生来说,应该说凡是有意义的、健康的书籍、报刊都可以阅读,多多益善;当然,还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自己的知识层次、能力程度有所选择,会更有效果。
2.教师改进作文训练体系与方法。
现行的作文训练一般是穿插在阅读教学的各个单元中进行,似乎处在一种附庸的地位。实际上,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应该有它独立的教学训练体系。各个单元可按照从说到写,从述到作,从单项片断练习到综合成篇练习的模式进行编排,每次训练目标单一。一学期中片断练习应多于成篇练习,多作分解性的练习,设置台阶,最终使成篇练习达标。应该承认学生的作文练习有别于文人的创作,不应该一开始就要求学生写成篇的文章;学生的练笔也不应该一开始就进行创作,应允许学生模仿。在作文训练的具体方法上,要改变过去那种“出题→指导→写作→批改→讲评”循环往复的不变的流程,而代之以更加灵活的“开放型”的训练步骤。将作文训练放到社会、学习、生活的大环境中去,让学生置身于日常生活与具体活动中,为解决实际问题,为了“用”而练习写作;或者是把作文训练干脆变成一项具体活动,在活动中,应活动的需要而完成一系列写作训练。这种“开放型”训练模式,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强化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为各种实际需要而写,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强化了动机,其训练效果自然是很理想的了。
“形之于心”到“形之于手”,就是从“心”到“手”的过程,把心中的情感转化为语言、文字符号,再用“手”写出来,落到纸上。这是每个初中语文教师的职责。教师应给学生的情感插上一双飞翔的翅膀,带他们飞出青春的沼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