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来源 :祖国·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ldingmanz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想象是人在已有的表象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是构成思维能力的重要因素,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想象力是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也知道,语文教学是沟通心灵的艺术,它不应只是机械地传授语文知识,而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发挥想象,促进学生更好地感悟语言,理解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阅读能力。因此,语文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对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积累语言,提高语文素养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想象力;课堂教学
  早在古希腊时代,亚里斯多德就指出:“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力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这正如阿基米德说的:“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把地球撑起来!”语文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也明确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小学语文的教学任务是在听说读写等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智力,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则是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
  因此,语文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对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积累语言,提高语文素养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现结合本人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
  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指通过教师与学生围绕教学工作有意义的双边活动,使学生从必然的束缚和压抑中解放出来而形成的一种精神环境和课堂气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使师生之间配合默契、心情愉快,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是激发学生思维活动的催化剂;是激发学生打开知识闸门,产生回忆、想象的马达;是让学生思维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进行思维发散、迸发智慧火花的引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态度要亲切、热情、充满信心,要尊重学生的主见,把自己视为学生的朋友和同志,让心灵贴近心灵,用尊严赢得尊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主体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展,有利于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有利于教学内容的正确贯彻和实施,有利于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良好的创新力和想象力。学生对课堂产生的感情,首先在于教师对教育有着执著的追求,并在课堂中倾注自己的爱。教师由对教学的美好认识而引起强烈的感情活动,并在学生身上倾注自己的感情,学生才会因此释放自己,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潜能,从而使课堂和谐发展。
  二、充实表象内容,丰富想象基础。
  表象是头脑中所保持的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映象,人对这些映象进行加工改造产生新形象就是想象。可见,想象是以丰富的表象为基础的。表象越丰富, 其想象越开阔、深刻。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学生的头脑中就必须有可供“加工改造”的表象。多观察事物,积累知识和生活经验,是培养想象力的前提。
  1、学会观察。叶圣陶先生说:“想象不过是把许多次数、许多方面所观察得到的融合为一,团成一件新的事物罢了。假如不以观察为依据,也就无从谈起想象的作用。”大自然是神奇而丰富的世界,我们应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观察自然,接触社会,感受生活,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并在观察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发展好奇心和广泛的兴趣爱好,逐步打开学生想象的大门。例如,组织学生参观展览、名胜古迹,引导学生观察东升的红日、秋日的田野,欣赏悦耳的音乐、迷人的图画等等,使他们增加头脑里的表象储备,为想象提供取之不尽的素材。
  2、重视积累知识和生活经验。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想象的活动始终是对感觉与知觉所给予的那些材料的改造,想象力是在过去知觉的基础上的一种新的形象的创造力。丰富的想象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受。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应教育学生热爱生活,关心生活,引导他们积极参加科技、文艺、体育等活动,引导他们在生活中捕捉形象,积累表象,为发展想象力创设良好的条件。同时,还应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和记忆力的培养,因为学生有了广博的知识,才便于发现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并受到启示,触发联想和想象,产生知识的迁移和连结,最终达到认识上的新飞跃。
  三、利用电教多媒体,拓宽想象力。
  多媒体对学生想象力的训练、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极为有利的。想象不是凭空的,它需要有所依托,需要不断地刺激。多媒体的运用,可以更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顺利进入有效创新。我们知道,视觉对人的刺激远远深于听觉,但如果把视觉和听觉加起来,那么起到的效果就会更好,而多媒体的运用的好处,就在于它能够更好地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教育学家告诉我们:人们从听说获得的信息能够记忆的约占25%。如果同时调动听,视觉,就能接受信息的65%。在语文教学中,如果充分发挥录音,录像,幻灯,投影,电视等电教多媒体的优势,将声音、形象与讲授有机结合,形成立體教学氛围,可以大大丰富学生想象空间。由于小学生视野的的局限,在思维上无法认知一些视觉上不曾见到过的事物,利用电教多媒体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有着教师直接用语言描述无法替代的作用。如《北京亮起来了》这篇课文中有一些比较抽象的词语,如“华灯高照”、“光彩夺目”、 “绚丽多彩”、“金碧辉煌”等。老师在教学时如果能适时播放北京夜景的录象,那么学生就较容易把握这些词汇。学生头脑中因为存在北京夜景的表象,就可以引起其他相关的想象,进一步体会到北京夜景的美。又如教《画风》一课时,老师可以请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然后一边播放风的声音,一边轻轻地对学生说:“在风中,许多事物都发生变化,路上、小溪边、阳台上,人们的服装……”。学生随着声音融情入境。这时的风声既渲染气氛,又使学生产生了相关的画面,进行了联想,激发了想象。
  四、强化训练,提高想象力
  能力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展示出来。训练是一切学科都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问题的训练,才可以使所学知识得以巩固和强化,语文学科也同样如此。训练时采取一题多变和多题归一的方式,对知识进行深化并提高分析能力和解答技巧,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创新性。一题多变是培养学生思维想象力的有效方法。在一个知识点的基础上,改变问法、改变材料或改变因果关系,使之变为更多的有价值的有新意的问题,可以使更多的知识得到应用,从而获得一题多解的效果,使学生的思维能力随问题的不断变换而得以提高。在许多问题当中,进行分类分析,抓住问题的共同特征,掌握解答相同问题的规律,达到解答一题则弄通一片的效果,从而总结出自己解决问题的独特方法。这样通过变化题型,能够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良好的训练与提高。   训练时一定要有恰当的数量,最好以一个单元为标准,不宜过多或过少。太多,学生做起来困难,会产生厌倦;过少,则达不到培养思维想象力的目的。
  训练时要以质量为主,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允许想象离奇些,不要抑制他们的想象。教师不能因其想象离奇不合情理就横加指责,如果这样,想象力便永远不會提高。教师一定要注意给予适当评价,对其不合理之处要晓之以理,细心纠正,对其思维想象力要及时鼓励。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起到激励作用,激活其思维,开发其深藏的想象力。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看到母鸡孵蛋,相信自己的身体也可以孵出小鸡来;看到气球上天就想象人吃了苏打片,肚皮里有了“气”,人也可以腾空,虽充满稚气,但其中就蕴含着让人惊讶的“想象”元素。事实上许多有成就的人物,其共同点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惟其如此才会做出傲人的成绩。
  五、注重课外实践,丰富想象力
  想象是源于生活的,是建立在现实生活基础上的,并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中国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这一形象虽然是想象的产物,但在现实中可以找到它的“原型”,它是猴子与人的结合体,生活中是客观存在的,但“孙悟空”这个个体有时想象的结果,现实中找不到这样的猴子。这说明想象与生活关系密切,想象需要一定的知识为支撑,那么,这样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对此,我认为,注重实践,提高想象能力。
  1、注重社会实践
  理学家朱熹有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就告诉我们,要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只限于课堂,只限于课本,那就太狭窄了。世间的一切变化会引发人的情感变化,思维的变化。正如古人所说的,心之所动,物使之然也。因此,要引导学生利用各种机会走进大自然,去观察山川河流,去观察草木鱼虫;引导他们接触社会,去体验生活,感受人世间的苦与乐;引导他们在生活中捕捉形象、积累知识。这样,不但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知识,而且让学生为自己插上想象的翅膀。
  2、阅读课外作品
  语文教学时,要求学生多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积累妙词佳句,懂得文章的谋篇布局,而且可以间接地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为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打下基础。因此,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对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很重要的。如中国的《西游记》、《聊斋志异》,外国的《鲁滨逊漂流记》、《一千零一夜》等文学作品,这不但有助于知识储备才,学会一些想象的方法,而且有助于开启学生智慧、培养学生想象力的。
  爱因斯坦说:“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而想象力是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像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每个学生的精神世界都是一本丰富、独特、耐读而且是不容易读的书。只有放飞想象的翅膀,让其思维自由自在地驰骋,思维才会产生强大的内驱力,才会变得更有灵感。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语文课程标准》2001年7月
  [2] 张香竹.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 009.
  [3] 张晓辉.小学语文教学激发学生想象的探讨[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0,(13)
  [4] 黄有德.小学语文教学学生的想象力培养[J].中国科研创新导刊,2010,(12)
其他文献
“班主任”是对我国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级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的总称。他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在学校,与学生接触最多、联系最直接、最广泛的就要算班主任了。  一、班主任工作职责  毋庸置疑,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坚力量,肩负着教育学生的重任,科学、规范的班级管理对培养学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学校的各项规
期刊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社会环境、生活方式和思想道德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也给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学校德育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日趋加剧,学校德育的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关健词】德育;工作模式  以推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必然要求。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 成部分,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期刊
【摘 要】培养学生的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基础,养成良好学习方法是学好英语的关键,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造一种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内动力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主动地位,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学生;轻松快乐;学英语  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初步建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让学生在看看、说说
期刊
【摘 要】中学化学是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基本能力的重要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在化学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初中化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利用化学实验;训练学生发散思维;利用日常生活现象。  【关键词】初中化学;学生;创新能力  21世纪科技技术发展迅猛。知识的应用和创新成为了知识经济时代的
期刊
语文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着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唤醒主体意识,落实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全面提高语文素养。那么,小学语文教学应如何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呢?  一、 转变教育理念  理念决定行为,有什么样的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不同的教育行为,就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平时我们听课往往习惯于坐在教室的后面,看教师怎么讲;到日本去听课,
期刊
【摘 要】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性质的学科,本身具有一定的枯燥性,造成了很多高中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缺乏兴趣,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校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激发高中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兴趣,无论对学生本人还是对学校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高中学生;英语教学;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英语学习的导向,兴趣在整个英语学习的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俗语说,教人
期刊
【摘 要】书写是我们语文教学活动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也是最基础的内容。特别是学生的写字姿势、写字技巧、写字速度更是我们指导的重点。《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中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端正、规范、整洁。对于小学生来说,写字不仅可以巩固识字,还可以陶冶情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运用的主要基地。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下面就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谈个人的体会。  一、诱发学生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好奇心是少年儿童的天性,他们常常会在学习过程中提出奇怪的问题,这种好奇心就是“创新”的潜在能力,是创新意识的萌发,是保证他们探索问题的动力。少年儿童
期刊
【摘 要】数与形是数学中的两个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研究对象,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非。”“数”与“形”反映了事物两个方面的属性。  【关键词】相互转化;数形结合;以形助数;以数解形  中学数学研究的对象可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数,一部分是形,但数与形是有聯系的,这个联系称之为数形结合,或形数结合。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数形结
期刊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学习上的创新意识,成了课堂改革的旋律。所谓学习上的创新意识是指学生在自觉掌握前人经验的同时,努力创造新经验的意识。小生学的创新欲望是很强的,她们往往会用发展的目光来看待自己的学习成果,并试图依靠自己的努力来增添新的独特的内容,但现行的应试教育极大地抑制了他们的创新欲望。语文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来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下面笔者这一问题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