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反思不仅能总结教学中的长处,使教学经验理论化;且能发现教学中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本文通过《化学2》“乙醇”教学实践,从“生活化素材”选择依据、精选和加工方法及课堂教学使用策略三个层面,进行反思总结,探讨“生活化教学”的认识。
关键词:化学教学 生活化素材 选择;加工与使用 乙醇
新课标基本理念指出:“从学生已有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且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在教学中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开阔思路,运用化学知识分析解决有关问题。
1 生活化素材的选择依据
生活化素材往往具有真实性、时代性等特点,有着许多特定的教学功能,诸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诱导学生开展积极的思考和探索等。当我们面对丰富多彩的生活化素材时,选择什么样的素材才是较为理想的?应如何选择?我们在这些方面进行了分析。
1.1 素材要基于学生知识经验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视角是多元的,因此,围绕某一教学主题的生活化素材也具广泛性和丰富性。素材的丰富性并不意味着任何素材都有教学价值,首先应考虑选择的素材能否得到学生的认同,具有学生认同感的素材才能激发和支持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发展,激发生学运用化学知识去思考相关问题。这就提出了素材选择要从学生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真正实现生活化素材、学生经验和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
1.2 素材要联系教学核心内容
课标中规定“乙醇”教学内容要求:“知道乙醇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且提出活动探究建议:“实验探究乙醇的主要化学性质”。从内容标准的角度思考,我们选择的“生活化素材”必须有承担化学知识的教学任务,即素材中必须有足够关于乙醇性质的内容,这就是说“生活化素材”要联系学科内容,凸现学科特色,才能真正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寓于生活”。
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可选择性补充以下素材:①药用消毒剂碘酒、酒精清洗黏胶残留物——良好的有机溶剂;②生活中便洁的固体燃料——乙醇的可燃性;③酒精检测仪的工作原理——乙醇氧化反应;④酿酒成醋和陈年老酒格外香——乙醇氧化、酯化反应等;来源于生活真实场景,且承载着乙醇性质知识及其应用的素材。
2 生活化素材的精选与加工
2.1 生活化素材的精选
当我们拥有大量围绕主题的粗选生活化素材时,我们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哪些素材是我该真正进入课堂教学的?”,Jackie Acree Walsh,Beth Dankert Sattes著作《Quality Questioning》中,关于介绍威金斯和麦克塔 “什么是值得教给学生的?”的“问题环”策略(如下图1)可以给我们很好的启示。他们指出:学科内容,学生个人现实知识经验(个体知识),来自外部世界的知识(其它学科)三者的重叠区域,即使在学生遗忘大量细节后还能保留的重要观点和持久理解的内容,就是我们课程或学习单元的核心教学内容。
借鉴思考,在乙醇的教学中我们选择了浙江名酒“女儿红”酒的商标说明书作为了本课时教学载体“生活化素材”,进行教学设计和实践,收到非常良好效果。素材选择的依据总结为以下几点:
(1)“女儿红”酒有蕴含悠久的人文历史价值和饮食文化价值,契合教学主题,并且“女儿红”酒对浙江学生可以说是耳濡目染。
(2)商标说明书基于学生生活经验,识读商标是一种生活常识和生活习惯,也是化学课堂生活化教学中一个组成部分。
2.2 生活化素材的加工
内涵丰富的生活化素材除了本身精致外,更重要的是教师对素材的精雕细琢式加工,这样才能真正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转变我们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课时教学中,我们进行了以下尝试:在乙醇可燃性教学环节,以生活中固体酒精燃料使用为起点,评析酒精燃料优点,引导探讨石油危机解决思路——秸秆变废为宝生产乙醇燃料;再通过网络新闻,以文字数据及柱状图组合的方式,了解我国化学工作者在替代性燃料乙醇生产上的科技发展和贡献,通过上述材料的整合,融入科技、人文、价值观成分,丰富教学教育内涵。
3 生活化素材的课堂使用策略
在教学实践中,围绕新课程课堂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思路,力争生活化素材的使用方式不拘泥于一格,采取了以下一些使用策略。
3.1 素材导入,明确认知目标
引课中,我们从学生熟悉事物——常见的厨房调味剂“料酒”话题出发,通过展示女儿红酒的精美图片和商标说明书,提出:酒的主要有机化成分是什么?它分子组成、结构如何?酿酒通常用那些原料?酒酿制作过程中又包含那些化学变化原理?酒精(乙醇)又有哪些性质和用途?等一系列认识乙醇的问题,让学生明确课时研究的对象和需要达成的认知任务和目标。
3.2 素材解读,掌握核心知识
围绕酒的话题,通过对酒商标说明书内容条目的剖析,挖掘蕴含在生活中有关乙醇的化学知识,形成课堂教学主线。同时通过师生、生生在解读过程中的思考、讨论交流、实验探究等活动,帮助学生主动构建乙醇性质的核心知识体系。
3.3 素材拓展,拓宽学科视野
“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教学要素、环节的有机结合,丰富课程内容,是转变教学和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发展的重要课程理念”。也是培养学生在信息时代收集、分析、处理和利用信息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时在乙醇可燃性教学时,适时拓展“我国成为世界第三大乙醇燃料生产国,我国在植物秸秆生产乙醇燃料等生物质能利用上的科技进展,我国在乙醇替代汽油上尝试”等网络新闻和时评文章;在乙醇氧化反应(还原性)片断,拓展“酒后乙醇在人体中氧化的生化机理及过量饮酒危害”的生物学解释,不仅丰富了课程内容,还拓宽了学生主题知识的学科视野,并且为学生的自主学习途径创设了平台样板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2,32-33.
[2]毕华林主编.化学教育新视角[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32-33,163-165.
[3]刘彦译.优质提问教学法——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24-25.
关键词:化学教学 生活化素材 选择;加工与使用 乙醇
新课标基本理念指出:“从学生已有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且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在教学中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开阔思路,运用化学知识分析解决有关问题。
1 生活化素材的选择依据
生活化素材往往具有真实性、时代性等特点,有着许多特定的教学功能,诸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诱导学生开展积极的思考和探索等。当我们面对丰富多彩的生活化素材时,选择什么样的素材才是较为理想的?应如何选择?我们在这些方面进行了分析。
1.1 素材要基于学生知识经验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视角是多元的,因此,围绕某一教学主题的生活化素材也具广泛性和丰富性。素材的丰富性并不意味着任何素材都有教学价值,首先应考虑选择的素材能否得到学生的认同,具有学生认同感的素材才能激发和支持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发展,激发生学运用化学知识去思考相关问题。这就提出了素材选择要从学生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真正实现生活化素材、学生经验和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
1.2 素材要联系教学核心内容
课标中规定“乙醇”教学内容要求:“知道乙醇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且提出活动探究建议:“实验探究乙醇的主要化学性质”。从内容标准的角度思考,我们选择的“生活化素材”必须有承担化学知识的教学任务,即素材中必须有足够关于乙醇性质的内容,这就是说“生活化素材”要联系学科内容,凸现学科特色,才能真正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寓于生活”。
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可选择性补充以下素材:①药用消毒剂碘酒、酒精清洗黏胶残留物——良好的有机溶剂;②生活中便洁的固体燃料——乙醇的可燃性;③酒精检测仪的工作原理——乙醇氧化反应;④酿酒成醋和陈年老酒格外香——乙醇氧化、酯化反应等;来源于生活真实场景,且承载着乙醇性质知识及其应用的素材。
2 生活化素材的精选与加工
2.1 生活化素材的精选
当我们拥有大量围绕主题的粗选生活化素材时,我们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哪些素材是我该真正进入课堂教学的?”,Jackie Acree Walsh,Beth Dankert Sattes著作《Quality Questioning》中,关于介绍威金斯和麦克塔 “什么是值得教给学生的?”的“问题环”策略(如下图1)可以给我们很好的启示。他们指出:学科内容,学生个人现实知识经验(个体知识),来自外部世界的知识(其它学科)三者的重叠区域,即使在学生遗忘大量细节后还能保留的重要观点和持久理解的内容,就是我们课程或学习单元的核心教学内容。
借鉴思考,在乙醇的教学中我们选择了浙江名酒“女儿红”酒的商标说明书作为了本课时教学载体“生活化素材”,进行教学设计和实践,收到非常良好效果。素材选择的依据总结为以下几点:
(1)“女儿红”酒有蕴含悠久的人文历史价值和饮食文化价值,契合教学主题,并且“女儿红”酒对浙江学生可以说是耳濡目染。
(2)商标说明书基于学生生活经验,识读商标是一种生活常识和生活习惯,也是化学课堂生活化教学中一个组成部分。
2.2 生活化素材的加工
内涵丰富的生活化素材除了本身精致外,更重要的是教师对素材的精雕细琢式加工,这样才能真正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转变我们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课时教学中,我们进行了以下尝试:在乙醇可燃性教学环节,以生活中固体酒精燃料使用为起点,评析酒精燃料优点,引导探讨石油危机解决思路——秸秆变废为宝生产乙醇燃料;再通过网络新闻,以文字数据及柱状图组合的方式,了解我国化学工作者在替代性燃料乙醇生产上的科技发展和贡献,通过上述材料的整合,融入科技、人文、价值观成分,丰富教学教育内涵。
3 生活化素材的课堂使用策略
在教学实践中,围绕新课程课堂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思路,力争生活化素材的使用方式不拘泥于一格,采取了以下一些使用策略。
3.1 素材导入,明确认知目标
引课中,我们从学生熟悉事物——常见的厨房调味剂“料酒”话题出发,通过展示女儿红酒的精美图片和商标说明书,提出:酒的主要有机化成分是什么?它分子组成、结构如何?酿酒通常用那些原料?酒酿制作过程中又包含那些化学变化原理?酒精(乙醇)又有哪些性质和用途?等一系列认识乙醇的问题,让学生明确课时研究的对象和需要达成的认知任务和目标。
3.2 素材解读,掌握核心知识
围绕酒的话题,通过对酒商标说明书内容条目的剖析,挖掘蕴含在生活中有关乙醇的化学知识,形成课堂教学主线。同时通过师生、生生在解读过程中的思考、讨论交流、实验探究等活动,帮助学生主动构建乙醇性质的核心知识体系。
3.3 素材拓展,拓宽学科视野
“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教学要素、环节的有机结合,丰富课程内容,是转变教学和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发展的重要课程理念”。也是培养学生在信息时代收集、分析、处理和利用信息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时在乙醇可燃性教学时,适时拓展“我国成为世界第三大乙醇燃料生产国,我国在植物秸秆生产乙醇燃料等生物质能利用上的科技进展,我国在乙醇替代汽油上尝试”等网络新闻和时评文章;在乙醇氧化反应(还原性)片断,拓展“酒后乙醇在人体中氧化的生化机理及过量饮酒危害”的生物学解释,不仅丰富了课程内容,还拓宽了学生主题知识的学科视野,并且为学生的自主学习途径创设了平台样板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2,32-33.
[2]毕华林主编.化学教育新视角[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32-33,163-165.
[3]刘彦译.优质提问教学法——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