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心不古万象乱,尤其是"文革"期间对“儒释道”的批判与破坏,导致而今道德沦丧与社会乱象。一味的追求发展,强调经济,一切向钱看,破坏易,建设难。爷爷一辈所犯的错误,孙子一代品尝历史的苦果。本文以当今社会弊端现象为例证,对学校道德教育进行探讨反思,同时指出目前学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倡议在学校弘扬中华正统人性的教育。
关键词:人性;道德;倡议
一、站在正统人性的高度认识学校道德教育
近代以来西方文化价值对中国文化价值,进行了致命的冲击。先是"自由、平等、博爱",接着是"科学、民主、人权",后来是"竞争、革命、战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掩盖或淹没了"仁、义、礼、智、信"等等,所谓"封建礼教"。而历史现实是,"旧礼已废,新礼未立",导致两三代人文化价值的迷失,徘徊在精神和内心世界的十字路口,不知何去何从。尤其是"文革"对“儒释道”的批判与破坏,导致而今道德沦丧与社会乱象。一味的追求发展,强调经济,一切向钱看,破坏易,建设难。爷爷一辈所犯的错误,孙子一代品尝历史的苦果。
二、 正统人性的含义
众所周知,《三字经》开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强调了人的天性,即人性,可见善性就是人的根本。人刚生下来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这时候善良的本性,大致都很相近,没有多大的差别。等到长大以后,因各人的环境不同,所学习的也不同;在好的环境人就会变好,在不好的环境人就容易学坏,于是性情开始有了差别。假如在这个时候,不给他适当的教导,学了种种不良的习惯,他原本善良的本性,就会渐渐变坏;而教导的方法,最重要的就是必须专心一致,不可边做边停,才能使他有完整的学习,这是中华正统文化的人文理念。
三、当今社会的弊端现象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中最宝贵的一部份便是对神佛的信仰。唐朝太宗为得佛法,遣玄奘和尚不远万里去往天竺求取真经;南朝梁武帝甚至放弃皇位,多次出家修行;就是远在北疆的满人,也曾在公元1562年(顺治帝)迎请西藏大喇嘛赴皇宫讲经说道。至于儒、道两家的创始人孔子和老子,就更是备受尊崇,万世香火不断。为何汉代文、景两朝,唐代贞观能为人称道千百年呢?为何那时的社会风气这样祥和完善呢?正是因为人人心底有信仰,有心法的约束。古人讲“举头三尺有神灵”,就是对神的敬畏。人有了敬畏之心,自然不敢为所欲为,社会道德标准自然会有大幅度的提高。这是占了极大的比重。而今天,对神明的敬仰被扣上“愚昧无知”的大帽子,人们缺乏信仰,什么都想干,什么都敢干;更有甚者将宗教场所视为作恶发财的佑护地、财源地,没有了信仰的约束,也就没有了道德的约束,法律、法规也就成了空架子。“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替代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古训,人们自然就狂傲自负,霸气十足。
四、学校的弊端现象
学校场所是学生接受后天教育的重要场所,看看我们的教育是不是“教之道,贵以专”?而实际教学效果却是这样:学生认识上的特点:道德观念十分模糊.是非善恶不分;情感上的特点:有疑惧心理与对抗情绪;意志上的特点:意志薄弱,缺乏自制力,不能用正确的思想约束自己的行为;行为习惯上的特点:品德不良学生有不少坏习惯,有逞能、显胜心理,缺乏劳动和学习习惯,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自觉的学习态度,在集体中不愿受纪律的约束;有的学生对自已既自尊又自卑;凡此等等。
五、在学校弘扬人性道德教育的倡议
中国的道德---中华美德,是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文化价值观,重建立"礼仪之邦",重在新一代的道德教育,帮助他们从精神上富裕起来,让他们体内流淌中华道德血液,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社会良知们的历史责任。因此,我们要站在中华正统人性文化的高度认识学校道德教育,让中华文化、中华美德成为学校教育之灵魂十分重要、迫在眉睫、任重道远。
(一)唤醒人性引导善念。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呢?显而易见,学校教育应该着手从人的根本做起,唤醒人性、维护人性、提升人性,即引导善念。因为人的善性是与生俱来的,首先我们自己要认识善念,过去老百姓常说:“要积德啊积德,不可缺德”,打开尘封的记忆,不作虚伪有为之事,行善积德,有了德,方能受人尊敬,与人和睦相处。善念是一种道德意识,是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因,来源于追求真理、正义和光明的崇高信念。“湛湛青天不可欺,未曾动念已先知”,天地神明无时无地不在鉴察善恶,有人因一念的诚善,就暗中蒙神赐福;有人因一念的邪恶,就明显遭天谴罚,往往不必表现于事实,而祸福已感应。因为善恶只在心念之间而已。当老师的随波逐流、附炎趋势、人云亦云没有正念,何谈善念教育。遇到问题一味的向外推,把自己放在问题之外,不知自己也是问题的内外因素,从而加重造成教育的混乱局面。可见人的善念十分重要,就在于自己的主意识。人的一念可以铸成大错,造业招天谴;也可以成就善举,积德享福报。善恶出自一念之间,天地可鉴。上天明察秋毫,天理制约一切,因果循环,善恶报应,毫厘不差。
(二)学生品德不良的矫正措施。分析和了解了品德不良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产生品德不良的原因后,我们要在教育上采取有力的预防与矫正措施是十分重要的。那么怎样对学生进行不良品德的矫正呢?具体说来,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并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了解他们不良的道德行为的动机。驱使学生干出反道德行为的动机,常常比较隐晦复杂,不易了解,而且同样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在不同的学生身上,又可能有不尽相同原因。2.培养并利用他们的自尊心。自尊心是一种要求受到社会和他人尊重的情感,是自我意识的表现。自尊心能促使学生珍惜自己在集体中的合理地位,保持自己在集体中的声誉,它是学生积极向上,努力克服缺点的内部动力之一。3.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集体荣誉是个人意识作为集体成员的荣辱和责任的感情,集体荣誉感是推动人们珍视集体荣誉,互相团结,战胜困难,创立功勋的一种力量,也是克服个人缺点与错误的内部动力。集体荣誉感是集体主义意识的具体表现,是学生在争取和保持集体荣誉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4.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恢复自信心。丧失自信心是大部分品德不良学生的一种心理特点。品德不良的学生,自卑感强。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和各种闪光的思想苗头,对他们多鼓励表扬,使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和进步,增强改正错误的信心。5.提高他们辨别是非能力。是非观念薄弱或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是品质不良学生犯错误的原因之一。因此,形成是非观念,提高辨别是非能力,是使学生自觉纠正错误行为和坚持正确行为的重要心理因素。6.抓住醒悟的关键时机,促使矛盾转化。品德不良学生的转变,一般要经历醒悟、转变、反复、巩固、稳定过程,教师要抓住学生醒悟的良机,对他们的微小进步给予及时肯定、鼓励和帮助,他们在进步过程中出现反复是正常的现象。7.引导学生锻炼与诱因作斗争的意志力,巩固新的行为习惯。学生已形成的不良行为习惯要改变是不容易的。为了矫正错误行为,既要改变内部错误观念,也要尽量注意控制不良诱因的影响,因此,在矫正错误行为的初期,切断诱因是必要的。8.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措施。学生的错误行为与不良品德,由于年龄、个性及错误性质的严重程度不同,其行为表现方式也是不尽相同的,为了有效地解决具体对象的不同特点,应采取多样而灵活的教育措施。
总之,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认识天性,尊重人性,研究学生不良思想品德的形成及其矫正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学生的世界观尚未定型,可塑性很大,在不良环境下容易变坏,在有利的条件下也可以变好,我们一定要做好防止和矫正学生的不良品德的教育工作。品德不良的学生并非不可救药,但也要看到对他们的教育是一项艰巨、细致而又复杂的工作,它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积极配合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殿卿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国际儒学网》2011-01.
[2]张济正:《学校管理学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陈孝彬:《教育管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神传文化网》:儒家.十三经《论语》精解.
关键词:人性;道德;倡议
一、站在正统人性的高度认识学校道德教育
近代以来西方文化价值对中国文化价值,进行了致命的冲击。先是"自由、平等、博爱",接着是"科学、民主、人权",后来是"竞争、革命、战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掩盖或淹没了"仁、义、礼、智、信"等等,所谓"封建礼教"。而历史现实是,"旧礼已废,新礼未立",导致两三代人文化价值的迷失,徘徊在精神和内心世界的十字路口,不知何去何从。尤其是"文革"对“儒释道”的批判与破坏,导致而今道德沦丧与社会乱象。一味的追求发展,强调经济,一切向钱看,破坏易,建设难。爷爷一辈所犯的错误,孙子一代品尝历史的苦果。
二、 正统人性的含义
众所周知,《三字经》开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强调了人的天性,即人性,可见善性就是人的根本。人刚生下来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这时候善良的本性,大致都很相近,没有多大的差别。等到长大以后,因各人的环境不同,所学习的也不同;在好的环境人就会变好,在不好的环境人就容易学坏,于是性情开始有了差别。假如在这个时候,不给他适当的教导,学了种种不良的习惯,他原本善良的本性,就会渐渐变坏;而教导的方法,最重要的就是必须专心一致,不可边做边停,才能使他有完整的学习,这是中华正统文化的人文理念。
三、当今社会的弊端现象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中最宝贵的一部份便是对神佛的信仰。唐朝太宗为得佛法,遣玄奘和尚不远万里去往天竺求取真经;南朝梁武帝甚至放弃皇位,多次出家修行;就是远在北疆的满人,也曾在公元1562年(顺治帝)迎请西藏大喇嘛赴皇宫讲经说道。至于儒、道两家的创始人孔子和老子,就更是备受尊崇,万世香火不断。为何汉代文、景两朝,唐代贞观能为人称道千百年呢?为何那时的社会风气这样祥和完善呢?正是因为人人心底有信仰,有心法的约束。古人讲“举头三尺有神灵”,就是对神的敬畏。人有了敬畏之心,自然不敢为所欲为,社会道德标准自然会有大幅度的提高。这是占了极大的比重。而今天,对神明的敬仰被扣上“愚昧无知”的大帽子,人们缺乏信仰,什么都想干,什么都敢干;更有甚者将宗教场所视为作恶发财的佑护地、财源地,没有了信仰的约束,也就没有了道德的约束,法律、法规也就成了空架子。“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替代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古训,人们自然就狂傲自负,霸气十足。
四、学校的弊端现象
学校场所是学生接受后天教育的重要场所,看看我们的教育是不是“教之道,贵以专”?而实际教学效果却是这样:学生认识上的特点:道德观念十分模糊.是非善恶不分;情感上的特点:有疑惧心理与对抗情绪;意志上的特点:意志薄弱,缺乏自制力,不能用正确的思想约束自己的行为;行为习惯上的特点:品德不良学生有不少坏习惯,有逞能、显胜心理,缺乏劳动和学习习惯,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自觉的学习态度,在集体中不愿受纪律的约束;有的学生对自已既自尊又自卑;凡此等等。
五、在学校弘扬人性道德教育的倡议
中国的道德---中华美德,是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文化价值观,重建立"礼仪之邦",重在新一代的道德教育,帮助他们从精神上富裕起来,让他们体内流淌中华道德血液,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社会良知们的历史责任。因此,我们要站在中华正统人性文化的高度认识学校道德教育,让中华文化、中华美德成为学校教育之灵魂十分重要、迫在眉睫、任重道远。
(一)唤醒人性引导善念。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呢?显而易见,学校教育应该着手从人的根本做起,唤醒人性、维护人性、提升人性,即引导善念。因为人的善性是与生俱来的,首先我们自己要认识善念,过去老百姓常说:“要积德啊积德,不可缺德”,打开尘封的记忆,不作虚伪有为之事,行善积德,有了德,方能受人尊敬,与人和睦相处。善念是一种道德意识,是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因,来源于追求真理、正义和光明的崇高信念。“湛湛青天不可欺,未曾动念已先知”,天地神明无时无地不在鉴察善恶,有人因一念的诚善,就暗中蒙神赐福;有人因一念的邪恶,就明显遭天谴罚,往往不必表现于事实,而祸福已感应。因为善恶只在心念之间而已。当老师的随波逐流、附炎趋势、人云亦云没有正念,何谈善念教育。遇到问题一味的向外推,把自己放在问题之外,不知自己也是问题的内外因素,从而加重造成教育的混乱局面。可见人的善念十分重要,就在于自己的主意识。人的一念可以铸成大错,造业招天谴;也可以成就善举,积德享福报。善恶出自一念之间,天地可鉴。上天明察秋毫,天理制约一切,因果循环,善恶报应,毫厘不差。
(二)学生品德不良的矫正措施。分析和了解了品德不良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产生品德不良的原因后,我们要在教育上采取有力的预防与矫正措施是十分重要的。那么怎样对学生进行不良品德的矫正呢?具体说来,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并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了解他们不良的道德行为的动机。驱使学生干出反道德行为的动机,常常比较隐晦复杂,不易了解,而且同样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在不同的学生身上,又可能有不尽相同原因。2.培养并利用他们的自尊心。自尊心是一种要求受到社会和他人尊重的情感,是自我意识的表现。自尊心能促使学生珍惜自己在集体中的合理地位,保持自己在集体中的声誉,它是学生积极向上,努力克服缺点的内部动力之一。3.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集体荣誉是个人意识作为集体成员的荣辱和责任的感情,集体荣誉感是推动人们珍视集体荣誉,互相团结,战胜困难,创立功勋的一种力量,也是克服个人缺点与错误的内部动力。集体荣誉感是集体主义意识的具体表现,是学生在争取和保持集体荣誉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4.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恢复自信心。丧失自信心是大部分品德不良学生的一种心理特点。品德不良的学生,自卑感强。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和各种闪光的思想苗头,对他们多鼓励表扬,使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和进步,增强改正错误的信心。5.提高他们辨别是非能力。是非观念薄弱或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是品质不良学生犯错误的原因之一。因此,形成是非观念,提高辨别是非能力,是使学生自觉纠正错误行为和坚持正确行为的重要心理因素。6.抓住醒悟的关键时机,促使矛盾转化。品德不良学生的转变,一般要经历醒悟、转变、反复、巩固、稳定过程,教师要抓住学生醒悟的良机,对他们的微小进步给予及时肯定、鼓励和帮助,他们在进步过程中出现反复是正常的现象。7.引导学生锻炼与诱因作斗争的意志力,巩固新的行为习惯。学生已形成的不良行为习惯要改变是不容易的。为了矫正错误行为,既要改变内部错误观念,也要尽量注意控制不良诱因的影响,因此,在矫正错误行为的初期,切断诱因是必要的。8.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措施。学生的错误行为与不良品德,由于年龄、个性及错误性质的严重程度不同,其行为表现方式也是不尽相同的,为了有效地解决具体对象的不同特点,应采取多样而灵活的教育措施。
总之,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认识天性,尊重人性,研究学生不良思想品德的形成及其矫正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学生的世界观尚未定型,可塑性很大,在不良环境下容易变坏,在有利的条件下也可以变好,我们一定要做好防止和矫正学生的不良品德的教育工作。品德不良的学生并非不可救药,但也要看到对他们的教育是一项艰巨、细致而又复杂的工作,它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积极配合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殿卿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国际儒学网》2011-01.
[2]张济正:《学校管理学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陈孝彬:《教育管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神传文化网》:儒家.十三经《论语》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