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迎临终关怀

来源 :特别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yi8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属不理解是最大难题
  创建于1987年的北京松堂医院,是中国第一家临终关怀医院。在医院的三层小楼里,几乎每间病房都住满了老人。每间病房外都有一张卡片,记录着老人是否可以交谈、是否需要安静等信息。老人大多在安然入睡,或者静静地望着窗外。
  和这座永远向前奔跑的城市不同的是,这个院子里的人们早已甩开了快节奏的生活,安静地等待生命最后一刻的到来。这家不起眼的医院,已经为两万多位老人带去了诚挚的关怀和帮助,使他们在临终前依然感受到生命的尊严和安详。
  然而,即便是将老人或者绝症患者送到临终关怀医院,很多病人家属也不能马上理解什么是临终关怀。47岁的张大诺从2003年起就在松堂医院担任志愿者,每周他都会去医院2~4次,坐在床边与病人聊天,进行心理护理。对他来说,病人家属的不理解是他志愿工作的最大难题。在对临终病人的关怀过程中,心理护理是最重要的环节。心理护理,一方面是对患者,需要医护人员向患者解释病情、认识病情,进一步理解治疗是有意义的,以减轻患者的疑虑;另一方面是对家属,对其进行死亡教育,先让家属正视死亡,再让其协助医生对病人进行心理辅导。
  张大诺说:“在我关怀过的一百多位临终病人中,只有两三位是家属主动找上我的,有七位的家属是再三观察了我与其他病人交流后才对我说:‘要不,你和我妈妈也聊一聊?’”
  恐惧让人忌谈死亡
  事实上,中国临终关怀事业的起步并不算太晚。早在1988年,天津医学院就成立了中国第一个临终关怀研究中心,并筹建了第一个临终关怀病房。然而,二十多年过去了,临终关怀在中国的境遇却仍显得十分坎坷。
  “中国人对死亡特别恐惧和忌讳,不愿意谈‘死’这个字,当然也不会愿意看老人临终的样子。”张雪梅是一家推广日式养老服务机构的负责人,在日本生活过二十多年。她清楚地记得,曾有一位老人在自己开办的社区养老机构里去世,结果两个年轻护士吓得几夜没敢回宿舍睡觉。
  这与她在日本的感受完全不同。在日本,一些养老机构会设有少量的临终关怀床位,而这些机构大多建在住宅区附近,这样更方便家人探望。有的日托性质的养老机构,更是直接建在居民楼里面。
  “日本人把死亡看作人生中的一个阶段,一个每个人都要走过的阶段,他们可以很淡定、很平静地谈论死亡。”在张雪梅的印象里,在日本的养老或者临终关怀机构中,一位老人去世了,其他老人会一起为逝者举行送别仪式,每个老人手中都拿着鲜花,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献给离世的老人。“当然,运走老人的遗体时,会尽量避开他人的视线,选择特别通道走,但这主要是从不打扰别人的角度考虑的。”张雪梅说。
  有优生也该有优死
  像一枚硬币,临终关怀在中国面临的困境还有另一面。最近,因为被小区居民怀疑“要做临终关怀”,北京万福年华社区养老院的负责人李梅已经当了几个月的“人民公敌”。他们的展架被踩碎,宣传资料被撕毁,只要她和同事一踏入小区,就会遭遇居民的围攻。2015年2月,在上海的杨浦区和浦东新区,得知小区里要建具有临终关怀性质的机构,居民们拉起“反对在小区里设太平间”的横幅;4月,在浙江杭州,二百多位居民签署“抗议书”,反对在小区里建设承担临终关怀功能的护理院。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呼吸治疗科主任成文武教授,被称为“上海送走病人最多的医生”。在他看来,临终关怀服务机构在各地遭遇观念上的阻力,本质上的原因还是在于缺乏对死亡的尊重,“而人家都是从童年时期就开始接受系统性的死亡教育”。成文武看过一本外国儿童书,叫《当爷爷变成了幽灵》,讲的正是大人如何教育小孩子正确面对老人的去世。
  在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死亡教育从20世纪70年代就已进入中小学。即使在同样忌讳谈论死亡的中国香港,有关死亡的选修课也已进入高等院校。而在中国大陆,类似的课程还仅仅停留在医学院的选修课中。在北大医学部教授王一方看来,正是因为缺乏这种教育,死亡才无法“脱敏”。每一个人都会面临生老病死,这是生命的必然过程。让每一位将死的人获得善终,应该是整个社会的承诺,也是那些健康者对同伴的责任。
  我们不断地强调优生,却不谈优死,始终忌讳死亡,缺乏对死亡的尊重,这是多么无奈的一件事!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若秋叶之静美,点一盏心灯,让生命泊于安宁。”为什么我们不能让更多的生命笑着离开人间?
其他文献
我父亲快七十岁了,前年开始学计算机及上网,我经常会在半夜两点睡觉时接到他的电话,问我“网络怎么断线了”“打印机打不出来”“怎么切换输入法”之类的问题,我的邮箱经常收到他的转寄信件,大多是一些风景、歌曲、健康、励志等段子,这半年来越寄越欢,简直是临老入花丛,一发不可收。  去年他也开始学用智能手机,本来也就听听音乐,没想到去年年底政治明星、台北市长柯文哲一句“我都用LINE(一种手机通讯应用)联络”
期刊
虚假“便民”常出现,放松警惕就中招,工作证件先查看,正规发票应索要。上门服务盯老人,巧编名目骗信任,询问物业上网查,免费服务要谨慎。独居老人要设防,生人敲门细端详,雇用保姆找中介,正规公司有保障。  热心老乡来帮忙,巧言令色祸心藏,利用地域攀交情,小心背后放“黑枪”。街头算命称“消灾”,迷信法事把你宰,买药看病到医院,身心才能有保障。捡钱骗局经常演,糊涂路人仍不防,不当得利损人品,光明正大才安全。
期刊
她是退休在家的老局长,也是烧饼店的一把手。她的第一家烧饼店2013年开业,不到半年,在安阳已经拥有四家分店,湖南、山东、山西也有了三家分店。对此,她还远不满足。年逾六旬的她,还梦想“搭大台、唱大戏”,在自己做生意的同时,给更多人、特别是下岗工人创造就业机会。  退休后在家闲不住  马光英五年前从安阳县畜牧局正式退休。在工作岗位上时,她是副局长,一心扑在工作上,甚至忽略了对家人的照顾,身边人都叫她“
期刊
父亲今年101岁了。自打他90岁起,每当夏日来临,我们姐弟四家总要聚在一起,开个会,讨论一下父亲的避暑问题。预案总是很多,比如去外地住上一阵子,比如请三个月的全天候保姆,又比如用空调在室内保持恒温,等等。但每次都被父亲一一否决:外地不去的,保姆不用的,空调不开的。父亲说,人老了,最怕的就是生活的变动。一切如常,以不变应万变,乃最好的养生长寿之道。百岁是硬道理,他说的话是不能不听的。  父亲的话说得
期刊
我还是幸运  时至今日,父母健在  这个世上,还有人叫我孩子  还有种种叮咛和嘱咐  尽管,那些话基本多余  早已丧失了应用功能  父母大人,都比盛年时  小了整整一圈  挺拔的不复挺拔  窈窕的不复窈窕  此时,就坐在我的面前  却是逐渐变远的样子  父亲母亲,如今  想到他们就有些心酸  我知道,他们已经分别  写好了遗嘱,不用看  我知道那文字里的内容  他们会把那有限的  用工资存起的钱,
期刊
老经验越来越不值钱  按照《衰老与老龄》一书的作者波斯纳的说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老年的价值、老人受到尊敬的程度是不一样的。  在原始社会,因为没有多余的食物,已经没有生产能力的老人,很可能被抛弃或杀死。日本电影《楢山节考》描绘的就是这样一种习俗:在日本信州一个贫困的小山村里,老人一到70岁,不论身体健康与否,都要被子女送上山等死。  在农业社会中,老人的地位比狩猎采集社会要高。农业社会流动少,不
期刊
2015年4月30日,敬一丹主持完她职业生涯中最后一期《焦点访谈》,正式退休。第二天,她的新作《我遇到你》在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敬一丹在央视任职了27年。4月29日,她首次不以《焦点访谈》主持人的身份亮相电视节目,和观众畅谈“退休”这个话题。有观众问敬一丹:“您这样突然退休,会不会有些落寞?今后,您又该怎么去适应退休生活?”  敬一丹笑着回答:“我写了一本书,对自己已有交代。该说的我说了,该回
期刊
一直以来,我和老伴分工明确,她主内,我主外。她负责洗衣做饭,而我只管工作挣钱。我称她为“后勤部长”,她送我外号“搂钱筢子”。婚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我们各司其职,她这个“后勤部长”十分称职,把日子打理得有滋有味。我家能有今天,老伴功不可没。  然而,老伴不能与时俱进,家庭经济条件变好了,她却仍以原来的生活方式经营家庭。比如,她看电视不开灯,家里的灯很少有两盏同时亮的时候;上街买蔬果,她很少关注那些质量
期刊
多子女的家庭,常常有一个孩子是父母最依赖的,他们吃住在一起。父母辞世,常常引起子女们的遗产纠纷:一方认为自己与父母同住,出力最多,操心最多,理应多分遗产;另外一拨则针锋相对:你已经被父母照顾最多,占便宜最多,还想多分?  那么,与父母同住,到底是尽的赡养义务多还是属于“啃老”呢?  陪伴慰藉很重要  一直与老母亲共同居住的赵东没想到,近日自己竟被大姐告上了法院,还说他并非“赡养”,而是“啃老”,所
期刊
2014年盛夏时节,66岁的上海退休教师王建华,驾着一辆他所谓的“房车”,从上海出发,开始“中国西南之行”。车上还有他已过花甲的老伴儿和四岁的外孙女。  在长达29天、行程6000多公里的长途旅游中,王建华驾着这辆车,穿越浙江、福建、广东、广西、贵州、重庆、湖北、江西、安徽等省市。  高质量穷游  2009年夏天即将退休的王建华便带着老伴儿尤立,开了一辆手动挡的别克车首次长途自驾,游玩了东北三省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