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悟诗意语文 打造诗意课堂

来源 :中国学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ncy1235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王崧舟的《诗意语文》为我们的语文教育开拓了一片新天空,引领着我们的语文教育“诗意地栖居在语文的大地上”。在书中它向我们展现了什么样的语文是诗意语文,什么样的课堂才是充满诗意的课堂。本文力图在研悟“诗意语文”,领悟其宗旨的基础上,研讨其如何运用六种策略打造诗意的课堂。
  关键词:诗意语文;诗意课堂;王崧舟
  
  读完王崧舟的《诗意语文》不得不为他那诗意的语言、深厚的文化底蕴、高超的教学机智、新颖的解读视角所折服。读个开头,就会让你迫不及待地读下去,一篇又一篇,一遍又一遍,爱不释手。它让你觉得教学中的种种迷团找到了解开的钥匙了;让你觉得自己突然提升了许多,似乎也可成为名师;让你觉得原来语文可以教的如此精彩,从此更加喜欢它了……在书中王崧舟向我们阐释了追寻诗意语文审美化实践智慧的六种策略——举象、造境,入情、会意、求气、寻根,以及“文本细读”这种徜徉于语言之途的良方;向我们传授了如何通过“剑气合一”在语文家园安身立命,如何“读”行天下,有境界自成高格,如何精神三变——骆驼态的接纳,狮子般的唯我独尊,复归于婴儿;向我们揭开了语文科的面纱——复活感性,回到语言生命的源头;生命对话,走向语言境界的融合……本文主要谈一下他对“诗意语文是什么”的解读以及其如何运用六种策略来打造诗意课堂。
  
  一、何为诗意语文
  
  王崧舟从德国的哲学诗人荷尔德林一首小诗中“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上”,得到了中国语文教育的顿悟——“诗意地栖居在语文的大地上”。2004年他以执教《一夜的工作》为契机,开始了他走上语文的朝圣之路。在他诗意语文的旅途中,有发现的喜悦,思考的沉静;有精神同盟的云集响应,不同思想的交锋争鸣;有陷入窠臼的迷惘,突破重围的畅快。
  王崧舟在书中说,假如三年前有人问他什么是诗意语文,他会这样回答:诗意语文是一种精神的、感悟的、儿童的、灵魂的、生活的语文。两年前:诗意语文不是一种另类的语文,而是力图使语文更形象些,更抒情些,更模糊些,当然还可以加更多的一些……一年前:诗意语文是一种境界,它是自由对话的唤醒意会……,是语文的最高境界,它是让语文成为生命的诗意所在。现在:第一句他前面说的都是废话,第二句诗意语文就是诗意语文。从他不同年份对何为诗意语文的解说,可以看出诗意语文在他心中的成长演变轨迹。三年前他从诗意的境界评说;两年前他针对重围“另类“进行方法上的解说;一年前他从新课标的导向来演绎;而现在他从学理上来说。“诗意语文就是诗意语文”一切尽在不言中。但从操作层面上来说,却相对来说缺乏一定的精确性,值得称赞的是,他从新的视角——研究方法转变,把“诗意语文是什么”转变“诗意语文如何做才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用现象学思考回到实实在在的语文教学中,用教学案例研究,领会何为诗意语文。我们不得不称赞他思维的敏锐,为诗意语文研究找到了出路。这种方法确实让我们领略了王崧舟讲课的诗意,学到了诗意语文课堂的部分举措,让我们的教学经验得到了丰富,教学能力到的提升……使诗意语文得到了认可与推广。
  诗意语文作为一个新的概念,不仅是话语的转变与发展,更是思想的活跃与深化。它标志着语文教育领域的研究有新的走向和发展。“诗意语文”是王崧舟语文教学中的独特体验,也是他对语文教育领悟的理论概括。“诗意语文”的背后是他的深度思考和认真探索,体现了他的研究品质。现在我们不能指责没能做出学术上的定义,一个学术概念的完善需要经历一定的阶段。诗意语文是灵动的,更是如此。
  
  二、打造诗意语文的课堂的策略
  
  王崧舟在谈“诗意语文如何是”的问题上,列举了六种策略:举象、造境,入情、会意、求气、寻根。六种策略教学案例的例证,体现了诗意语文的方法精髓。
  (一) 举象和造境
  所谓举象就是将语言文字还原成形象、印象、意象。[1](4)王崧舟在解说“举象”的策略时,举了两个老师在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都抓“饱经风霜”这个词的但完全不同的教法。一个是传统的字词用工具书查词义的低效教法,一个是通过举象,引导学生充分联想想象的活学活用的高效教法。二者一对比让读者领略了举象的精彩。 当然举象要灵活运用,否则可能会出现低估学生的理解能力,浪费课堂时间。比如一些简单的词就不适合举象的方法,它应该应用为一些抽象词的理解记忆教法。
  所谓造景,即在举象的基础上进行将语言文字还原成特定的情景、意境、心境。[1](4)王崧舟举了他的教学案例《一夜的工作》。他抓住“宫殿式”这个词,让孩子们联想造境。这房子以前的主人是谁?孩子们有点说慈禧太后的,有的说是皇帝的,当他们知道是当时比皇上还要厉害的摄政王载沣之后,让孩子们联想里面應该是怎样的豪华设施;然后笔锋一转,当成总理的办公室时,陈设是什么样的呢——极其简单,总理极其不简单的精神品质便不言而喻。一切在造境中水到渠成,而一些失败的教学案例要么直诉“答案”,要么就是一番枯燥的句子分析。我们分析的这种传统方法并没有错,错在了分析的思想、角度、手段、过程、结果缺乏灵性,太过陈旧、僵化、单一。对比言之,造境这种分析之妙才是应取之道。
  (二)入情和会意
  所谓入情,就是置身于语言文字所造的境中,体验其承载的情感、情味和情怀。[1](11)怎么入情呢,当然是在造境的基础上,否则就空穴来风,不是一番说教,就是一阵无病呻吟,再者就是落入分析的套路中去。王崧舟在讲“入情”时举了这样一个案例。一位老师在讲《我的战友邱少云》时,把作者在面对邱少云烈火烧身时的心情大卸八块。机械地让同学找都读到了哪些心情,填在破浪线上。被训练一贯的学生找到老师预设的三个答案,但还有一个空没填上,老师便又敲黑板又“引导”,总算“导出”最后一种心情。然后让同学看着黑板讲到:作者心情的变化先是紧张,然后担忧,接着矛盾,最后痛苦,记住了这叫有条不紊,你们以后写心情变化时要像作者学习。这样的讲法怎么不使语文教学干瘪、枯燥乏味呢?不是说语文知识、写作知识、阅读知识不应讲,而应在学生充分体验,打开生命之门感受语文精彩魅力之后再跟他们谈方法技巧。这样的知识与技巧才有灵性。
  入情了是好,但还要出的来,那便是会意。例如王崧舟的教学案例《草船借箭》,仅抓住一个“笑”字,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切都变得好理解起来。“诸葛亮说”共出现了11次,而只有一次是“诸葛亮笑着说”,给人惊喜万分的感觉。他在笑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说鲁肃看到当时场面吃惊害怕,诸葛亮笑是在安慰他,是对朋友的笑;有的学生说是讽刺曹操不敢出兵的笑;有的说是对周瑜蔑视的笑,笑周瑜让诸葛亮造箭是假的,谋诸葛亮性命是真,却被将计就计;有的说他是可以笑他们,但他最应该笑的是他自己,他得意呀。透过一个“笑”字,让学生看到了诸葛亮的智慧,曹操的个性多疑,周瑜的卑鄙,鲁肃的忠厚,所有这些都与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是会意的魅力和神韵。像一些重要的词句段落,就需要去咀嚼,去体验,去会意,会意之后才会读出文字的魅力和神韵。
  (三)求气和寻根
  所谓求气,即在特定的情境中探求语言文字的声气、节奏和神韵。[1](20)如何求气呢?《小音乐家杨科》有段文字:杨科躺在长凳子上,屋子前面有一棵樱桃树,燕子正在树上唱歌。姑娘们……杨科听村子里的演奏,这是最后一次了。前几句描绘了一幅美好的画面,可杨科却快要死了。“杨科听村子里的演奏,这是最后一次了”从语用学上讲是殿后强调,突出伤感,突出对杨科的同情对这个社会的控诉。王崧舟怎么求气的呢?他让全班形成情感基调,先是他每读完杨科听到燕子叫、姑娘唱、村里的演奏,学生就接着读“这是最后一次了”。 “这是最后一次了”表强调,突出伤感,突出对杨科的同情,对这个社会的控诉,一切都尽在不言中了。这还用的着分析灌输这是强调,强调什么吗?
  所谓寻根,就是在特定的情景中,开掘语言文字背后的价值取向、精神母题和文化传承。[1] (22)王崧舟举了一位老师讲“授”《江雪》寻根的例子。当学生问到:“天那么冷,雪那么大,他干嘛还去钓鱼?”老师便顺势问:“你觉得他真的在钓鱼吗?”接着顺手发下相关资料,接着一只一只小手举起来了,有点说是他在锻炼自己的意志,有的说他在欣赏美丽的北国风光,有的更厉害说他太孤单了,把每句的开头连起来就是“千万孤独”。有的很有创意地说他在钓春天,,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这种课堂就诗的内涵寻根究底,是值得学习的。语文老师如果文化意识强,底蕴深就会把课上的更深刻厚重,更丰富有感染力。只有有文化意识的老师才会上“求根”的诗意语文。“求根”即追寻文化,这是新课标的导向,也是每个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读王崧舟的《诗意语文》感悟颇多,也学会了很多。诗意语文的路还很长,王崧舟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并充满着艰辛。我们期待着他在诗意语文的路上始终伴随着诗意因素,充满着创造的激情,闪烁着理性色彩,但又实实在在。愿诗意语文在不同的声音中不断发展完善,不断打造高效的诗意的课堂,开拓一片语文教育的新天空。
  
  参考文献:
  [1]王崧舟.诗意语文——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王崧舟.王崧舟教育思想与经典课堂[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北京范大学出版社,2001.
其他文献
语言是护士与病人思想交流的主要手段。病人对医护人员的言语非常敏感,护士应针对不同类型的病人的实际情况,用不同语言安慰病人,调动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增加相互信任感。质疑解难,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早日康复。    一、礼貌性语言,使病人感到亲切    护士丈与患者之间应建立在平等,相互尊重信任与合作的基础上,讲究文明礼貌是护患交谈的原则。如病人剛到科室,我们在接诊,叫病人坐时,应说“请您坐”,“请
期刊
摘 要:从旅游发展来看,旅游区概念早已深入人心,但对于地类旅游区提法,还未有人涉及。至于场地类旅游区类型及特点,亦是如此。本文就此展开论述,首先,提出了场地类旅游本质特征。然后,又依据其本质,探析了其类型及特点。  关键词:场地类旅游区;免票制;开放式    旅游区的概念至今并未形成统一认识,国家相关旅游机构、国内众多学者对此都作过界定,而以國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期刊
摘 要:从审美对话的角度研究电视广告设计的审美创意,实质就是使广告设计的审美创意着眼于受众与广告之间的心灵对话的完满实现。这就需要广告设计者考究受众的心理欲求,以真诚,真情打动受众,实现与受众的心灵震撼感应,同时通过发挥想象,创造出新、奇、异的广告媒体,开拓受众的审美心境,获得愉悦的审美体验。  关键词:审美对话;审美创意;情调与意境    审美就是一种在审美关系中的对话,作为艺术形态的广告,只有
期刊
摘 要:陶渊明的个性品格、诗歌题材、诗中之理、艺术风格无不表现了对自然的追求。自然与自由相关,实际上表征了他对形体自由及精神自由的双重渴望。有一点值得注意,那就是渊明的自然追求与鸟大有关联。与玄风盛行相表里的,是魏晋诗文中,鸟意象出现得比率明显增加。这决不是偶然的现象,应该说是有其深刻时代内涵的。  关键词:陶渊明;鸟;山水田园诗    鸟在我国具有一定象征意义的对象物,它的象征内涵是经过长期积淀
期刊
摘 要:审计的目的不仅是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纠正问题。审计问责对于国家审计来说已经成为至关重要的环节。本文通过具体解决由谁问责、向谁问责、以何标准问责、问责后的处理等问题来设计、构建我国的审计问责制度,并分析了审计问责制度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审计问责;问责制度;外部环境      国家审计署原审计长李金华说:“审计的目的就是要发现问题,发现问题的目的就是要整改、纠正这些问题,审出问题不处理问
期刊
经费保障财务管理机制是企业财务人员在对理财环境认真分析的基础上,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而不断推动财务活动正常运行的过程。企业要想实现既定的财务目标,必须建立经费保障财务管理的良性循环机制。    一、重构经费保障财务管理目标,优化导向机制    经费保障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经费保障财务管理所要达到的根本目标,它制约着财务运行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方向。不同的经费保障财务管理目标,会产生不同的经费保障财务管理运行
期刊
司马迁的《史记》开创了史书以写人为中心的人物传记体,它通过运用“太史公笔法”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  《史记》之前,史家把惩恶劝善、以史为鉴作为撰写史书的目的。例如,《春秋》是以史为法的典型代表,孔子运用“笔则笔,削则削”的手法,以体现其正名王道的儒家思想,达到惩恶劝善的目的。《史记》突破了以往史书惩恶劝善的道德层面,把史书上升到对历史现象规律性的认识层面,即历史哲学层面。司马迁在
期刊
企业集团是一种重要的现代经济组织形式,反映着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竞争实力。改革开放30年,我国在实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国企业集团由于规模迅速膨胀以及组织结构的复杂化,在内部控制与管理上,尤其是在对子公司的管理和处理母子公司财务关系的问题上,存在财务控制失效问题,影响着企业集团协同效应的发挥,也影响着企业集团的持续经营和健康发展。处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
期刊
摘 要:购机补贴惠农政策的实施,调动了农民的购机积极性,拉动了社会资金投入,农机购置补贴增加了购机户的经济收入,机购置补贴加速了曹县农机化水平的快速提高,农机补贴推动了玉米机械化生产及保护性耕作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农业机械;补贴;新农村建设    为加快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落实,今年以来,曹县财政、农机部门以“保护农民利益、服务农机企业”为宗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公开政策,规范程序,严格操
期刊
摘 要: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博大精深,不但在战略、战术方面内容丰富,而且在军队管理上亦有独到的见解。本文分析了中国古代军队明法审令、爱抚士卒、教化在先、身先士卒管理思想的特点,从四个方面找出对军队院校管理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管理思想;军队院校管理    在我国几千年悠久的历史上,兵家灿若繁星,兵书卷帙浩繁。我国古代管理思想是军事家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具有极为珍贵的军事学术价值。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