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博物新潮 再现历史风华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00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中国最早的博物馆之一和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座省级综合性地志博物馆,伴随着近代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山东博物馆悄然度过了百年华诞。
  山东博物馆前身是清朝末年设立于山东省图书馆内的“山东金石保管所”是国内省级地方政府创办的第一所博物馆性质的机构,坐落在济南风光秀丽的大明湖西南角的遐园。1953年10月,山东省文管会的陈列、文物保管部分与省自然博物馆筹备处合并,正式成立博物馆筹备处,1954年8月,被文化部文物局确定为省级地志博物馆的试点单位。
  为适应新世纪发展要求,山东省博物馆新馆于2008年4月开工建设,2009年1月主体结构封顶,2010年6月底完成施工,2010年11月16日山东博物馆新馆正式面向社会免费开放。
  山东省博物馆新馆位于济南燕山立交桥以东、经十东路以北,北面有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蜿蜒而过,南面有泰山余脉丘陵绵延起伏,可谓依山傍水,人脉旺盛。正是在这样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上,山东博物馆新馆彰显了一座文化建筑的磅礴之美。
  新馆占地210亩,建筑面积8.29万平方米。建筑主体外形“天圆地方”。建筑物侧面是柱廊阵列,分别矗立着18根高大的石柱,在穹顶处相连,间隔成17个空间。
  新馆内部布局因各单元位置、功能不同而富有变化,在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同时,现代科技成果和先进材料的运用,更为博物馆建筑增添了环保节能的科技之美。
  
  馆藏精品
  
  山东博物馆共收藏各类历史文物、自然标本11万余件。馆藏文物多为山东地区出土和传世的珍品,历史文物中尤以陶瓷器、青铜器、甲骨文、陶文、封泥、玺印、简牍、汉画像石、书画、善本书最为精美,构成山东博物馆独有的收藏特色。
  
  红陶兽形壶 新石器时代 大汶口文化中期 高21.6厘米
  1959年泰安大汶口遗址出土。盛酒、水器。大汶口遗址出土。胎质为夹砂红陶,通体挂红陶衣,采用雕塑手法制成兽形器身,体态壮硕。背有提梁,臀部有可注入液体的筒状口,嘴可倒水,鼓起的腹部可以加大容积,四足立起也许可以做加热之用。头部浑圆,面短,拱鼻,张口,双耳上耸,四足,短尾上翘,耳穿小孔,近似家猪形象,但是足部与猪不同,可谓是一件情趣盎然而又具使用价值的艺术品。这件采用雕塑手法制作的陶器艺术品,表现的动物形象细腻传神,逗人喜爱。
  
  蛋壳黑陶高柄杯 新石器时代 龙山文化早期
  高22厘米口径8.8厘米底径4.8厘米柄长8.5厘米
  1972年临沂大范庄出土。这件高柄杯为泥质黑陶,器表乌黑光亮。宽斜口沿,深腹杯身,细管形高柄,圈足底座,细柄中部鼓出部位中空,并装饰细密的镂孔,貌似笼状。这件高柄杯的造型体态轻盈,挺拔秀丽,制作技艺美妙绝伦,是一件绝无仅有的古代艺术珍品,充分显示了古代山东人民的聪明才智。
  蛋壳黑陶的陶质极纯,皆为精加淘洗的细泥质黑陶,不含任何杂质,也无任何掺料。蛋壳黑陶的陶胎之薄可谓无与伦比,其最薄部位多在盘口部位,一般厚度在0.2~0.3毫米,其余最厚的地方也不足0.5毫米,重则不超过70克。这种一触即倒、易于破碎的珍贵器物绝非一般生活用具,应该是一种专为礼仪用的器皿。举世闻名的蛋壳黑陶,“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硬如瓷,掂之飘忽若无,敲击铮铮有声。”被世界各国考古界誉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
  
  镶宝石金带饰 明洪武 通长20.6厘米 宽10厘米
  镶宝石金带饰,1971年出土于邹县(今邹城)明鲁王朱檀墓。表面共计镶嵌各种宝石33颗,正中嵌大蓝宝石1颗,四周分嵌大小珍珠各4颗,红宝石12颗,猫眼石2颗,祖母绿1颗,绿松石6颗,小蓝宝石2颗,宝石1颗。镶宝石金带饰呈如意云形,金质托体,镂空串枝花卉,33颗宝石如同锭放的花朵,看上去绚丽多彩,雍容华贵,而在一枚带饰上镶嵌如此多的珍贵宝石,是极其罕见的。
  
  兽面纹玉圭新石器时代 龙山文化早中期 长17.8厘米 宽5厘米 厚0.5厘米
  这件玉圭是1963年在日照两城镇采集的,应该是用于祭祀的礼器。它玉质坚硬,呈墨绿色,长方形,下端平齐,上端两面斜削成坡面刃,一面宽一面窄,四面平整规范。局部有白色斑和乳白色沁蚀,由于这件玉圭曾断为两截,因此沁色不同。玉圭下端的正反两面均刻有兽面纹,采用的是单阴线刻工艺。其中一面为大圈眼、露齿、头戴冠、面目狰狞的怪兽形象,怪兽头部所戴冠的中间似为一人作昂首向天状,两边是相对称的类似凤鸟的纹饰;玉圭另一面为小圈眼、头戴花冠的怪兽形象。此件兽面纹玉圭以其成熟的线刻纹样广为学者关注,这种狞厉的兽面纹饰为后来的青铜文化所继承,于是它成为人们探求青铜文明的线索之一。
  
  亚钺商代 长32.5厘米 宽34.5厘米
  亚醜钺1965年出土于迄今为止除商都安阳以外规模最大、人殉和人祭数量最多的商代大墓——青州苏埠屯1号墓。因钺的正反两面有铭文“亚”二字,故得名,“亚”很可能是一个族徽。器身透雕有张口怒目的人面纹,眉目鼻均突起,口稍凹下,威猛庄严,极其生动传神。
  钺在古代青铜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目前发现的属于商代的四十余件钺中,制作最精美、最为壮观的就是这件亚钺,堪称山东博物馆镇馆之宝。
  
  戗金云龙纹朱漆木箱明洪武 高61.5厘米 宽58.5厘米
  戗金云龙纹漆盒也出土于邹县(今邹城)明鲁王朱檀墓。木箱为方形,内分三层,上层为套盒,中空,扣盝顶箱盖。下层隔板下为可从左侧拉出的抽屉。木箱内外均髹朱漆,箱体四面和盖顶中部饰戗金团形云龙纹。龙体骄健,龙长喙利爪,鬃鬣飘飘,细鳞卷尾,在祥云间作升腾状。戗金漆器,指在单色漆器表面上采用特制的针或细雕刀,雕刻出纤细的阴纹花饰,并在花纹内填金的漆器。在中国古代戗金技术经常使用在皇家器物上,象征着皇家的威严与地位。元末明初漆器戗金工艺走向了高潮,戗金技艺已极为成熟。明鲁王朱檀的戗金云龙纹朱漆木箱,就代表了元末明初之际戗金漆器的高超水平,被定为国宝级文物。
  
  举方鼎(图6)商晚期 高23厘米 口长16厘米 宽14.2厘米
  1957年出土于长清小屯。举方鼎口沿下饰夔纹,腹部饰巨眼凝视的兽面纹,足部饰阴线蝉纹,花纹雕刻十分精美。器内铸有清晰的铭文,经古文字专家、考古学家于省吾先生释读为“举”字。他认为字上部分像竖着放的一张床,下面是大人举着孩子,这应该是“举”这个家族的标志。这件举方鼎是迄今为止山东境内发现的最精美的晚商时期铜鼎。
  
  禅冠菩萨像(图7) 东魏 通高120.5厘米
  这尊菩萨像为国家一级文物,是上世纪80年代初由博兴县文管所工作人员征集而来,收藏于博兴县博物馆。1994年7月,这尊菩萨像被盗,后流失到英国,最后被日本MIHO博物馆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从英国一家拍卖行购入。经过中日双方多次谈判,日本MIHO博物馆答应无偿将这尊蝉冠菩萨像的所有权归还我国。2008年1月9日,该菩萨像重归故里,入藏山东博物馆。该造像着褒衣博带,目光慈和,面含微笑,肩膀略削,清瘦沉静,体态优雅,衣着飘逸,被人称为“东方维纳斯”。菩萨头冠上的蝉纹装饰十分罕见,在山东佛教造像中,迄今为止仅发现两例,这应当是文献中提到的“蝉冠”,为世俗高官贵族所佩戴。
  
  ←银雀山竹简 西汉
  20世纪70年代初,在临沂城南的银雀山汉墓中出土了大量竹简。其中1号墓出土竹简4900多枚,出土时多残断散乱,一般完整简长27.6厘米。竹简上有《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六韬》《管子》《晏子》《墨子》等先秦诸子,以及阴阳、杂占简书。2号墓出土《汉武帝元光元年历谱》32枚,简长69厘米,这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最早最完整的古代历谱。这次重要发现,丰富了我国古代史特别是军事史的研究资料,同时对于校勘古籍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孙子兵法》和失传一千多年的《孙膑兵法》同时出土,使长期以来存在的关于这两部兵书和作者的悬案得到解决,是我国军事史上的一件大事。
  
  东平彩绘壁画 西汉末年到东汉早期→
  2007年10月,山东省东平县城区内商城建筑工地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汉代壁画墓。经勘探发掘,这处墓地为家族墓地,时代约从西汉末年到东汉早期。1号墓的壁画内容丰富,布局均匀合理,保存完好。壁画绘制在白色地之上,墓顶绘制云气纹和金乌,象征天空和太阳。门楣绘武士,须发皆张,肌肉发达,表现出武士张扬的个性和辟除邪恶的勇武。墓壁以人物画像为主,巨大的门卒像表现出墓主人避免外人进入墓室扰乱的美好心愿。可惜这种愿望有些脱离实际,经过发掘,发现1号墓多次被盗,随葬品几乎没有遗留下来,反而是壁画保留了下来,成为汉代人们生活状况直接而形象的描述。
  山东省博物馆藏品数量庞大,品级精美,以上所述藏品仅为其沧海一粟,但也足显其在中国博物馆中的独特地位。(责编:雨岚)
其他文献
编者按:  由中国名家收藏委员会主办、中国《收藏界》杂志社承办的“上海收藏大家许四海藏品北京鉴赏会”,于2月19日在北京“收藏界艺术馆”举行,约40位专家学者出席,品鉴了许四海先生带来的书画、陶瓷、紫砂壶等精品50余件。许四海收藏的历代陶瓷、紫砂精品以及吴昌硕、李可染、傅抱石、黄胄等大师的8幅书画作品受到了专家学者们的高度评价。本刊现将鉴赏会中专家学者们的品鉴精华摘录出来与广大读者分享。(根据录音
期刊
一、被“误读”的一座里程碑    2007年是中国当代油画市场最火的一年。12月,陈丹青1980年作的《西藏组画·牧羊人》在北京匡时从700万元起拍,以高出估价5倍的3584万元成交,创个人价格新纪录,位列年度油画单价第五名。该画2003年曾在中国嘉德以187万元成交,短短四年内涨幅近20倍,让人瞠目结舌,而业内人士称:“此价格是实至名归”。  《西藏组画》为什么如此被市场热捧?  该组画是中国当
期刊
老年画 新风情    随着新年的到来,各类色彩丰富、风格各异的年画开始势不可挡地走进收藏市场,来到我们的眼前。  年画在我国历史悠久,它是民间迎新春、祈丰年的一种民俗艺术品。历史上,民间对年画有着多种称呼:宋朝叫“纸画”,明朝叫“画贴”,清朝叫“画片”。直到清朝道光年间,文人李光庭在文章中写到:“扫舍之后,便贴年画,稚子之戏耳。”年画由此定名。传统年画以木刻水印为主,追求拙朴的风格与热闹的气氛,因
期刊
我国从美国成功追回国家一级文物唐代石椁    事件回顾:2010年6月17日下午,陕西省公安机关将从美国追回的唐贞顺皇后陵墓(敬陵)被盗石椁正式移交给陕西省文物部门,专家们对石椁进行修复和复原后,将长期存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内免费供人参观。至此,流失美国长达6年之久的珍贵文物唐贞顺皇后陵墓(敬陵)石椁终于回到了中国。这是近年来我国公安机关从境外成功追回的重量体积最大、文物级别最高、件数较多的唐代文物
期刊
唐代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词云:“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词中描述了一位渔父在鹭白桃红的江南水乡垂钓,恬静淡泊,清逸闲适,飘潇自如。张志和自号“烟波钓徒”,由于厌弃功名利禄,隐居江湖,沉浸于山光水色中,超脱于利欲熏心的官场纷争,返璞归真,追求豁达与飘逸。诗人借渔父的形象表达其与世无争、安于淡泊的处世态度。由于渔翁的特定环境和隐士们的心境相吻合,在中国历史上
期刊
吴湖帆是现代绘画大师,著名书法家、收藏家、鉴赏家。早年与溥儒被称为“南吴北溥”,后与吴待秋、吴子深、冯超然,在画坛有“三吴一冯”之称。吴湖帆集书画、鉴赏、收藏于一身,其成就是多方面的。在书画创作方面,吴湖帆与其他画家诸如张大千等一道构筑了20世纪中国画坛的辉煌。  由于吴湖帆在民国时期画坛上享有很高的声望,成为画坛公认的领袖人物,跟其学画的人众多,桃李满天下,当代著名书画家王季迁、徐邦达、陆抑非、
期刊
西安博物院藏有大批明清书画,分为人物、花鸟、山水画,可称之书画宝库。对这批书画的了解,为我们进一步认识这时期的书画艺术风格特征与发展提供了实物资料。现介绍六幅山水画与读者共赏:    蒋嵩(崧)《高山松木图》(图1)  《高山松木图》纵l37厘米,宽46厘米。蒋嵩(崧),生卒年不详,字三松,号徂来山人,三松居士,江宁(今江苏南京)人。善山水、人物,宗吴伟,用焦笔枯墨最入时人之眼,然行笔粗莽,多越矩
期刊
许四海这名字不知是谁起的,但对拥有这个名字的人来说,那真是贴切准确、实至名归。书画界常讲“书如其人,画如其人”,许四海就是名如其人并壶如其人了。  许四海来到这个世界,似乎就是为壶而生、为壶而来的。  他玩壶较早,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在部队时就已经喜欢了。他爱壶、买壶、藏壶进而亲手制壶,四十多年奋斗以壶而闻名于世。他纵横四海,四海纵横,过手的紫砂壶超过两万,收藏老壶一千多把。在那个年代,他做着每个人都
期刊
由中国泥人博物馆、《收藏界》杂志社、《鉴宝》杂志社、汉隆文化机构传统文化保护中心共同发起,联合国内活跃的收藏界、古泉园地、翰龙雅集收藏、复兴致远收藏、新开元收藏、草原文化收藏社区、鉴宝联谊会、钱币纵横等二十多家收藏网进行藏品征集活动,揭开了传统博物馆与民间收藏结合征集藏品的模式。  位于无锡惠山古镇的中国泥人博物馆即将落成开馆。中国泥人博物馆占地面积11163平米,整体建筑呈青瓦覆盖,斜面大屋顶形
期刊
陈毅谦于上世纪70年代生于天津,原名陈锡平。锡平的父亲陈邦杰是我中学时的同窗好友,由于同在学生会负责宣传工作,常在一起设计壁报,画画是我们共同的爱好,因此来往交厚。后来我有缘进入“泥人张”彩塑工作室从事彩塑艺术。由于上世纪60年代在报刊上常发表了一些作品,在社会上和同学心目中有些影响,于是邦杰荐独生子锡平拜我为师学彩塑。  学艺首先是得踏实,且有耐心。锡平年轻时沉默寡言不善言谈,喜爱美术,正是学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