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加快,农村青壮年人口外出就业的数量不断增加。在农村中随之产生了这样一个特殊的人群:他们就是农村留守儿童。他们没有能跟随父母外出务工,而是留在家里由自己的祖父母或其他亲戚照料,并由这些亲戚长辈们送到家乡当地的农村上学。但是这种隔代监护的模式对于正处于身体发育、性格养成、知识积累的关键时期的儿童来说极为不利。因为他们长期缺乏父母关爱与呵护,同时由于没有得到正确的教育和引导,这些留守儿童他们极易在生理、心理、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等方面产生很多偏差性的问题。近年来,我校接收了不少留守儿童到我校就读,通过观察发现这些留守儿童孩子跟其他地方的留守儿童一样,容易产生如下几个问题。
(一)品行问题
留守儿童一般为6~12岁的小学生,他们正处于心理成长的关键期。由于长期得不到亲生父母的关爱和教育,而是由祖父母直接来履行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思想教育,而祖父母受教育水平低,思想陈旧,观念和思想跟不上时代步伐,因此这种隔代教育意味着由文盲来抚养孩子,这对于新世纪的儿童来说极为不利。有些父母为了出去挣钱,把子女托付亲戚照管,亲戚普遍认为不便过多管教或经常盘问,而农村教师由于受到教育条件的限制对每位学生的关注也十分有限。其结果造成亲戚以为老师管教,而老师以为有家长照看的情况,学生的道德教育往往放任自由。这样在行为习惯上容易发生消极变化,且难以及时得到纠正,有的甚至出现了较严重的违法乱纪的现象,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二)心理问题
我们都知道,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每一个孩子在成长中会面临许多问题和烦恼,他们需要有渠道倾诉,需要有亲人安慰,需要有家人来正确引导。但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忙于生计,常年在外务工,与子女的通话又少,有时一年难得见上几次面,这种长期脱离母爱父爱现象从而导致了这些孩子遇到问题和烦恼时无人倾诉、无人商量,不能从父母那里找到感情的认可和支撑。无形中他们觉得自己缺失了父母的爱,对父母有一种抵触情绪,从而导致心理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脾气暴躁、自我为中心、得过且过等心理障碍。
(三)学习问题
由于家庭教育基本缺失,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更得不到家庭的有力监督。在学校的时候他可能顾及到老师的威严,不敢明目张胆的干坏事,但是回到家里没有了父母的监督,缺乏自我控制能力,他们开始放任自己,不及时完成家庭作业。再者,由于他们是在祖父母、亲戚等临时监护人的监管之下,这些临时监护人有的忙于家里的繁重农活,很少对留守儿童的学习加以监督与辅导。有的是隔代教育的老人,他们年龄过大、观念陈旧、行动不便。再加上他们自身文化知识较少,在孩子遇到学习困难问题时无法及时正确地监督和指导家庭作业;有的亲戚偏重于照顾自己的孩子,无心对留守儿童在学校中学习情况加以关注和了解。
二、关于留守儿童的有效管理对策
留守儿童出现上述的问题,不仅会危及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而且会给农村的教育以及社会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本人就如何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建立家访制度,保持与家长沟通
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不在孩子身边,建立家访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家访我们可以知道孩子的家庭情况,可以知道孩子的家庭教育是否落到实处,可以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教学策略,弥补集体教育中的不足之处,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此外,保持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与学校一起搭建一道双重互信互通的监管系统,为有效教育留守儿童提供可靠保障,因为留守儿童的问题根源在于父母不在子女身边,使孩子失去了应有的母爱父爱的关怀,从而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出现,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势在必行。通过家长了解留守儿童的过去的生活背景,以便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而家长可以通过学校了解自己子女在学校的学习情况,能及时委托临时监护代其督促子女的学习。
(二)开通“亲情热线”,建立心理质询室
学校要建立和完善硬件和软件设施。坚持人性化管理原则,搭建一条学生与家长的“亲情热线”,让在校学生与家长保持情感沟通与联系。同时设立留守儿童心理咨询室,并配备相应教师进行授课。各班班主任要配合心理老师,要适时开展心理辅导,以这样的方式知道学生思想动态,这样一方面可以弥补留守儿童的感情缺失,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加强学生教育。但是在咨询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护好学生的隐私,不能对学生造成伤害。老师也要换位思考,站在留守儿童的角度上去看问题、做工作,只有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才能把留守儿童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好。
(三)建立团结互助、积极向上的班集体,构建和谐共进的班风
我们都知道,学生在学校生活属于集体生活,他们很多习惯都是在集体中慢慢养成的。所以建立一个健康的、团结互助的、积极向上的集体,构建和谐共进的、一个学风浓厚的,班风纯的、充满友爱的集体对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极为重要。因此各班主任及副班主任要想做好留守儿童的工作就要建立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有了良好的班集体,再让孩子们多与留守孩子做朋友,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交流,让每一个留守儿童感受到大家的关爱与温暖。
(四)完善学生安全教育制度,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学校每周必须设有一节安全教育课,各班主任充分利用好本节课,加强安全知识普及以及传授安全防范基本技能。除了增设安全教育课外,在学校教育中还需要增设相关课程加强精神、心理、生理、行为方面的指导教育。要开设针对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心理课程引导儿童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强心理行为教育课程对儿童的显性和隐性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帮助儿童健康、和谐发展。
此外,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安全教育宣传片,如观看地震中一些求生基本技能,滑坡泥石流逃生路线。或者,学校在校园内显眼处出有关安全知识黑板报,以此提高和丰富学生的安全知识。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加快,农村青壮年人口外出就业的数量不断增加。在农村中随之产生了这样一个特殊的人群:他们就是农村留守儿童。他们没有能跟随父母外出务工,而是留在家里由自己的祖父母或其他亲戚照料,并由这些亲戚长辈们送到家乡当地的农村上学。但是这种隔代监护的模式对于正处于身体发育、性格养成、知识积累的关键时期的儿童来说极为不利。因为他们长期缺乏父母关爱与呵护,同时由于没有得到正确的教育和引导,这些留守儿童他们极易在生理、心理、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等方面产生很多偏差性的问题。近年来,我校接收了不少留守儿童到我校就读,通过观察发现这些留守儿童孩子跟其他地方的留守儿童一样,容易产生如下几个问题。
(一)品行问题
留守儿童一般为6~12岁的小学生,他们正处于心理成长的关键期。由于长期得不到亲生父母的关爱和教育,而是由祖父母直接来履行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思想教育,而祖父母受教育水平低,思想陈旧,观念和思想跟不上时代步伐,因此这种隔代教育意味着由文盲来抚养孩子,这对于新世纪的儿童来说极为不利。有些父母为了出去挣钱,把子女托付亲戚照管,亲戚普遍认为不便过多管教或经常盘问,而农村教师由于受到教育条件的限制对每位学生的关注也十分有限。其结果造成亲戚以为老师管教,而老师以为有家长照看的情况,学生的道德教育往往放任自由。这样在行为习惯上容易发生消极变化,且难以及时得到纠正,有的甚至出现了较严重的违法乱纪的现象,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二)心理问题
我们都知道,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每一个孩子在成长中会面临许多问题和烦恼,他们需要有渠道倾诉,需要有亲人安慰,需要有家人来正确引导。但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忙于生计,常年在外务工,与子女的通话又少,有时一年难得见上几次面,这种长期脱离母爱父爱现象从而导致了这些孩子遇到问题和烦恼时无人倾诉、无人商量,不能从父母那里找到感情的认可和支撑。无形中他们觉得自己缺失了父母的爱,对父母有一种抵触情绪,从而导致心理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脾气暴躁、自我为中心、得过且过等心理障碍。
(三)学习问题
由于家庭教育基本缺失,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更得不到家庭的有力监督。在学校的时候他可能顾及到老师的威严,不敢明目张胆的干坏事,但是回到家里没有了父母的监督,缺乏自我控制能力,他们开始放任自己,不及时完成家庭作业。再者,由于他们是在祖父母、亲戚等临时监护人的监管之下,这些临时监护人有的忙于家里的繁重农活,很少对留守儿童的学习加以监督与辅导。有的是隔代教育的老人,他们年龄过大、观念陈旧、行动不便。再加上他们自身文化知识较少,在孩子遇到学习困难问题时无法及时正确地监督和指导家庭作业;有的亲戚偏重于照顾自己的孩子,无心对留守儿童在学校中学习情况加以关注和了解。
二、关于留守儿童的有效管理对策
留守儿童出现上述的问题,不仅会危及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而且会给农村的教育以及社会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本人就如何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建立家访制度,保持与家长沟通
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不在孩子身边,建立家访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家访我们可以知道孩子的家庭情况,可以知道孩子的家庭教育是否落到实处,可以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教学策略,弥补集体教育中的不足之处,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此外,保持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与学校一起搭建一道双重互信互通的监管系统,为有效教育留守儿童提供可靠保障,因为留守儿童的问题根源在于父母不在子女身边,使孩子失去了应有的母爱父爱的关怀,从而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出现,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势在必行。通过家长了解留守儿童的过去的生活背景,以便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而家长可以通过学校了解自己子女在学校的学习情况,能及时委托临时监护代其督促子女的学习。
(二)开通“亲情热线”,建立心理质询室
学校要建立和完善硬件和软件设施。坚持人性化管理原则,搭建一条学生与家长的“亲情热线”,让在校学生与家长保持情感沟通与联系。同时设立留守儿童心理咨询室,并配备相应教师进行授课。各班班主任要配合心理老师,要适时开展心理辅导,以这样的方式知道学生思想动态,这样一方面可以弥补留守儿童的感情缺失,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加强学生教育。但是在咨询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护好学生的隐私,不能对学生造成伤害。老师也要换位思考,站在留守儿童的角度上去看问题、做工作,只有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才能把留守儿童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好。
(三)建立团结互助、积极向上的班集体,构建和谐共进的班风
我们都知道,学生在学校生活属于集体生活,他们很多习惯都是在集体中慢慢养成的。所以建立一个健康的、团结互助的、积极向上的集体,构建和谐共进的、一个学风浓厚的,班风纯的、充满友爱的集体对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极为重要。因此各班主任及副班主任要想做好留守儿童的工作就要建立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有了良好的班集体,再让孩子们多与留守孩子做朋友,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交流,让每一个留守儿童感受到大家的关爱与温暖。
(四)完善学生安全教育制度,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学校每周必须设有一节安全教育课,各班主任充分利用好本节课,加强安全知识普及以及传授安全防范基本技能。除了增设安全教育课外,在学校教育中还需要增设相关课程加强精神、心理、生理、行为方面的指导教育。要开设针对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心理课程引导儿童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强心理行为教育课程对儿童的显性和隐性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帮助儿童健康、和谐发展。
此外,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安全教育宣传片,如观看地震中一些求生基本技能,滑坡泥石流逃生路线。或者,学校在校园内显眼处出有关安全知识黑板报,以此提高和丰富学生的安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