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新发展阶段 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

来源 :唯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8056168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判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进一步明确“十四五”时期教育事业的主要目标是“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立足新阶段、推动新发展、构建新格局,必须要找准新起点、把握新要求、打开新局面。
  回望来时路,找准新起点
  新发展阶段的起点,正位于“十三五”和“十四五”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时刻,正因如此,我们首先应当总结经验、查漏补缺,这样才能更好地坚定初心、重新出发。纵观“十三五”时期,镇江教育事业呈现出以下特征。
  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的力度前所未有。率先出台关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的两大规划,综合投入10亿元实施“三大工程、八校联动”;连续摘得国家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国家航空飞行营地等国字号招牌;以教育现代化先进镇(街道)、教育现代化先进学校为抓手,大力推进苏南教育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教育资源的总量和质量实现“双优化、双提升”。
  教育现代化建设和育人质量提升幅度前所未有。学前教育毛入学率、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及巩固率、高中教育毛入学率常年保持99%以上。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监测得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达标比例连年攀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达标比例、教育现代化建设监测综合得分居全省前列,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达标率100%。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作连续八年斩获优异成绩,健康促进学校金牌校创建率、全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总体合格率、艺术展演总成绩始终保持全省较好位次,全方位育人理念得到有力践行。
  教育综合改革深度前所未有。以江苏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全市教师县管校聘改革、集团化办学和多元化办学齐头并进,学前教育改革被国务院、教育部先后列为国家级实验区和改革试点地区,2018年实现“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市、区)”全覆盖。
  镇江教育取得的成绩同样也是江苏教育发展的生动缩影,背后折射出的是我们“总量保障足、办学质效优、改革推进深、综合实力强”的鲜明特质,这是我们向新发展阶段进军的坚实基础。同时我们也深刻感受到,对标“群众满意的教育”,仍然存在一些短板与不足,主要体现在学位供需矛盾依然突出、“公民并举”格局不够完善、师资建设力量不足、“老城区小、新城区少,发达区挤、偏远区弱”的现状亟待改善等方面,笔者在日常工作了解到,这些问题往往也是困扰全省大部分城市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通病。
  对标高质量,把握新要求
  进入什么样的发展阶段,就会呈现什么样的发展常态。客观分析,立足“十四五”的新阶段,围绕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当前及未来一个时期的教育工作至少将面临三个方面的挑战。
  多元化、多样性的需求挑战。教育有着“国计”“民生”的双重角色、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支撑”“引领”的双重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外来务工人员大规模流动、农村人口向城镇持续转移,受教育的群体变得更加复杂。同时教育本身也在向人的整个生命周期延伸,青少年盼着走出校园,拥有更多的学习和实践场所,老年人盼着走进课堂,拥有更多“充电再学习”的机会,职业教育、特殊教育、成人教育等教育形态日益获得更多社会关注,“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内涵更加立体和多元。
  均衡化、优质化的质量挑战。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刻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间的矛盾。就教育而言,一方面,“上学”已经不再是制约“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最核心问题,如何实现“上好学”是当前人民群众最迫切的诉求,是否能够有效解决教育资源在城乡间、学校间、不同群体间的公平配置,将成为判断一个地区教育水平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这种均衡又绝不是简单地“削峰填谷”、低效均衡,实际上是要求在补齐短板、解决大校额大班额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打造特色品牌,提升办学质量,让群众对教育发展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国际化、信息化的环境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教育是促进各国人民交流合作的重要纽带。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际交流日益深入,无论是在教育理念、教育模式,还是在教育内容上,国际化、合作化的趋势愈发明显。同时中国自身科技不断发展和赶超,专业化、信息化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更加广泛。江苏作为教育大省,也早就把信息化、国际化列为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持续推进国内与国际两方资源对接联动、交互作用,并积极探索以信息化支撑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提升教育事业国际化、信息化水平。
  综上所述,教育工作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呈现出以全方位教育现代化为主要目标的新常态,宏观上表现为教育规模、教育结构、教育效益的更协调发展,微观上表现为教育水平、教育效果、教育内涵的更优质发展,最终表现为“人”的更优质发展。
  适应新要求,展现新作为
  在深入分析自身定位、精准把握时代要求的基础上,要想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重点是兼顾“两方”因素,统筹“三对”关系,紧盯“四个”关键。
  兼顾两方因素,即空间和时间因素。空间因素主要指区域一体化带来的巨大潜力。对江苏而言,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三省一市”、27个城市之间各教育资源出现跨范围流动、跨区域配置;对镇江而言,南京都市圈、宁镇扬一体化建设已经在教育资源引进、教育项目合作、教育功能承接等方面形成强力融合。时间因素方面,处在“两个百年”交汇、“两个大局”交叠、“两个五年”交替之际,教育发展必须同时满足“十四五”阶段性目标和“教育现代化2035”长远目标,既抓阶梯式发展,又抓全局性主动。
  统筹“三对”关系。一是统筹好期望与现实之间的关系。虽然总的目标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但群众期盼是一个持续上升、精益求精的过程,而现实投入必须立足于“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总前提,确保财力可持续保障。二是统筹好内部和外部的关系。一方面,对于教育本身而言,需要心无旁骛、保持定力,克难奋进、精益求精;另一方面,对于“教育+”延伸出来的各种新模式、新业态,同样需要系统思维、综合谋划,从而促使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适应匹配。三是统筹好战术与战略之间的关系。教育改革是教育发展的核心引擎,在局部改革、单一改革中必须更加注重战术灵活、敢闯敢试,而在关乎育人理念、队伍建设、行业规范等顶层设计上,必须尊重教育发展客观规律,坚决贯彻中央部署,审慎稳妥推进。   紧盯“四个”关键。一是进一步彰显教育优先。思想决定行动,认识决定高度。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必须优先发展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真正把教育作为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工作来抓。我们将坚定不移地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财政资金投入、公共资源配置等方面,优先安排教育,优先保障教育,优先满足教育需求,加强财政性教育经费绩效管理,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通过扎实的供给,有效解决学位供需矛盾、设施设备不足等制约瓶颈。同时大力培树挖掘更多教育先进典型,广泛弘扬尊师重教理念,大力展现教育发展成果,努力将“教育优先”理念践行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二是進一步树牢育人导向。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发展需要直面的根本问题。我们将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加强体、美、劳教育,科学开展德育教育、挫折教育,深入推进学生心理建设,努力培养心智健康、人格完备、综合素质过硬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积极提升各类教育品质,加大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和省市优质幼儿园创建力度,加快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加快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加快教与学的方式转变,切实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融入学校课程体系和课堂教学。三是进一步推动共建共享。承上所述,教育发展正在向全社会融合、全产业衔接、全生命周期延伸,促进教育事业共建共享业已成为高质量发展题中应有之义。对此,在公民协同方面,我们将持续推进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改革,完善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机制,大力整治和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积极鼓励社会力量依法兴办教育,继续推进和完善“公民同招”改革,促进民办教育适宜、优质、可持续发展,努力构建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互相补益、协同提升的良好格局。在产教融合方面,立足镇江市正在大力推进的“产业强市”一号战略,制定完善具有镇江特色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方案,建设一批立足镇江、服务镇江、发展镇江的职业院校;同时深入实施名城名校协同提升工程,围绕重点产业领域和在镇高校特色学科,全方位拓展产学研合作渠道。在家校共建方面,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将行为习惯培养、综合素质评价等工作有机融入家校共育范畴,采取社会联动、多元共治等策略,有效提升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四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教育现代化、教育体制机制、教师队伍建设等一系列改革部署要求,结合镇江实际,加强顶层设计。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实现中小学教师编制动态管理,宏观调控区域内教师合理流动;推进教师绩效评价制度改革,坚决破除“五唯”倾向(唯学历、唯资历、唯“帽子”、唯论文、唯项目);完善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制度,鼓励优秀校长、教师到农村学校工作,不断充实提升师资队伍整体力量;探索完善集团化办学模式,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均衡发展,降低择校热度。依托教育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打造符合国情实际和群众需求的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教育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镇江教育将以新理念引领新实践、以新思路寻求新突破,通过区域教育的质量革命、效率革命和动力革命,进而实现区域教育理念和方式转变、资源和结构优化、质量和效益提升,乘势而上加快教育强市建设,用实际行动深入践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
  (作者系镇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责任编辑:高 莉
其他文献
为避免网络爬虫成为悬在头顶的“达摩克斯利剑”,必须明确违法的界限,而明确违法的界限的前提则必须明确刑事违法的本质以及应当基于何种立场明确标准.实质违法标准有规范违
随着贸易方式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跨境数据流动逐渐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支撑.但我国在跨境数据流动方面存在一些缺陷,如我国没有形成统一的跨境数据流动立法体系、缺乏跨境数
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做出的重大决策,是我们党牢记初心使命、增强历史自觉、奋发开拓未来的战略举措。江苏省政协高度重视,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部署和省委要求,強化政治责任,落实关键举措,以讲严求实作风努力把“规定动作”做到位、使“自选动作”有特色,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走心。  一  突出一个“悟”字,聚
联合国将12月9日设立为全球“反腐败日”,这使我们每年都有机会重提反腐败的话题.应当说,“腐败犯罪”是人类社会的“毒瘤”和“附随物”,具有社会的“排污功能”.“腐败”不
期刊
建立统一规范高效的管理体制既是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改革的重要目标,也是未来《自然保护地法》中的重要内容.考虑到作为管理对象的自然保护地具有特殊的空间属性——“嵌套”
近十年来,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生活中的高频词之一。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9月22日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更是吹响了文化与旅游战线追求创新发展、转型发展的时代号角。  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提出,自改革开放以降的40多年里,经历了从行政配
2021年是我们党成立100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也是市县乡领导班子集中换届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要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力量,认真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强化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
在一个相互依存和全球化的世界中,全球税收治理的逐步出现是不可避免的.全球税收治理概念源于全球税和国际税务组织的提议与探讨,在联合国发展筹资系列会议中得到传播与发展,
现行法律确立的“政务处分——行政惩戒”之双轨处分体制面临监察监督能力不足与行政惩戒动力不足的双重困境.应以准确界定两种处分主体之间的关系作为解决问题的方向.政务处分和行政惩戒分别属于外部(异体)监督和内部(同体)监督,两种监督在功能上互不可替代,前者实质上是对后者的再监督.从微观层面看,监察机关与任免机关存在分工、配合及监督制约关系.任免机关对其所管理的公职人员之违法行为具有优先处分权,但职务违法案件和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应由监察机关处理.二者的配合主要表现为任免机关作为协助主体所承担的协助义务及在处分工
与其考察继受法益知识本身是否真实可靠,不如细致研究法益知识本身的本体功能,从而探索出契合我国司法实践需求的本体知识.法益定义应在应然与实然两个层面做出:前者是指,根据自然法的基本原则所应保护的、客观上可能受到侵害或威胁的人的生活利益;后者是指,根据自然法的基本原则,由法所保护的、客观上可能受到侵害或威胁的人的生活利益.自由主义的实现依赖法益论的坚持与完善.法益的状态说与利益说之争蕴含着前实证法意义上的法益上升为刑法法益的正当性难题,应坚持人本主义法益论去逐步解决.法益抽象化、精神化并非不合理,不合理的仅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