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导入刍议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jie1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堂数学课上得如何,除了看教师的教学理念、教案预设程度、教学方法以及应变能力外,导入也是其中相当重要的一环. 俗话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 课堂导入得好,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散学生的思维,学习的主动性也就被激发了出来. 相反,如果一个蹩脚的开头,学生提不起兴致,学习效果自然就差.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大教育家第斯多慧也有一句名言:“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可见,重视并努力提高导入这一教学环节的质量,将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一步. 我在教学实践中常注意到这几方面:
  一、课堂导入,不忘突出主体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实施主要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学’是主要方面,‘教’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学’. ”既然学生是主体,课堂教学每个环节都应努力贯彻这一理念,导入当然也不例外,但是在部分教师心中总觉得,新授过程可以突出主体,导入还应由教师把关. 曾经听过一堂数学课,导入选用了作业纠错这个常规角度,共花时8分钟,教者一直是一个人在滔滔不绝. 表扬了作业好的学生,指出了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尽管教者分析中肯、条理清晰,但效果却不如意. 我悄悄问坐在旁边的一个学生,该生摇头回答说还是没太听懂. 推究其因很可能是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接受式学习中缺少了主动性. 我认为,如果以作业纠错式导入让学生来质疑、分析、总结,教师只是略加点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导入效果就会明显不同. 导入虽是教学的一个初始环节,用时又不多,但同样需要教师角色的正确定位. 我在导入中的常规做法是能让学生做的,老师绝不代替,教师能不讲的尽量不讲,留下足够的时间给学生. 比如学习了《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反比例函数》)后的一次作业,我发现学生错误的原因除了计算上的粗心外,主要对函数的内涵以及变化与对应的理解还不深透,遇到实际问题就疑惑犯错. 针对这种情况,评价作业导入时我没有自己去总结概括,更没有再去炒冷饭,而是要求学生提出这次作业中的疑问,然后交由大家讨论. 讨论的过程也就是梳理复习并深化巩固知识的过程,学生由此得到的知识,其印象就特别深刻了. 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上曾经有这样一句格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到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 ”老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该在教学中放手,在放手中指导.
  导入有多种方式,但无论是什么方法,都应该把突出学生主体放在首位.
  二、情境设置,尽量自然贴切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说:“课堂气氛主要是教师行为的产物,奏效的气氛将取决于教师做些什么以及他怎样做. ”皮亚杰也认为:“智力的活动必须由一种情感性质的力量所激发,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引起学习动机. ”这种“奏效的气氛”的创设和“引起学习动机”的教学手段就是情境设置. 关于情境设置,几乎每个教师都非常重视. 大家深深懂得,课堂导入得好,情境设置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实际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矫枉过正的现象,为情境设置而情境的就是其中的一种. 这种设置斧凿痕迹过于明显,是属于可情境或不可情境的一种. 比如,生活化数学是提高学生兴趣的一种手段,运用生活化情境能够更好地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我们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增强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因此,有的教师在原先课本的数学题上硬是加上了“附近某一生活小区”这一标签,试图拉近题目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虽然用心良苦,但未免有生拉硬扯之嫌. 有的为了搞活动化导入,设置了与导入内容没有多大联系的数学活动,这样的活动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也就显得多余. 我认为,情境的设置要尽量自然贴切,不要牵强附会. 比如学习《轴对称变换》(同上,八年级上册第十四章《轴对称》),我先选用了问题情境,要求学生在一张半透明纸张的左边部分画出左手掌印,提问:如何能由此得到相应的右手掌印?然后要求大家将纸对折后描出右手掌印. 设计的目的是通过画手印,观察、感受轴对称图形的形成过程,理解轴对称图形的作图方法和基本性质. 这里的问题也好,活动(画手印)也好,其情境都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有机结合. 情境设置需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三、角度切入,适宜灵活多变
  初中学生年龄相对偏小,他们的学习绝大部分还是依赖于兴趣.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还说:“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做一种礼物来领受. ”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得更是直截了当:“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 ”假如教师能够在上课伊始的导入中给学生感官上的刺激,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堂课的教学质量就会很理想. 从这个角度上说,导入的手段不应该局限在一种或两三种上,而应广开“导(入)”路,让每一天的导入对学生来说都新颖鲜活,千万不能今天以故事导入,明天还是故事导入,这样学生会因为手法单调而感到乏味. 比如,讲《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同上,第十三章《全等三角形》)计划用4课时,我安排的导入方式有四种:第一课时试图通过画图讨论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运用了设疑导入法;第二课时用生活化途径导入新知“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第三课时从作业评价导入;第四课时带有小结性质,为了扩大课堂的学习容量,运用了课件导入法. 这样的安排学生兴致盎然,情绪高涨.
  个人感觉,课堂导入不仅是技巧问题,主要是观念更新问题. 观念更新了,方法总会有.
其他文献
土壤中单个多环芳烃的量多在ngg-1甚至更低水平,且土壤样品的基体复杂,因此本文旨在建立一种准确的测定土壤中痕量多环芳烃的方法.
通过对普通高校女生专项课现状的调查,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代大学女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为进一步搞好女生专项课教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思路。
1前言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德育、智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紧密配合,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建设人才.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是发展社会
从系统论角度,分析了羽毛球赛前训练的重要性,及各因素的相互关系。指出传统的简单子系统各自运行没有充分发挥系统间潜在的作用,将主系统与子系统加以协调,子系统服务于主系统,则
花样游泳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它在碧波之中向人们展现变幻不定的、难度极高的组合动作和各种排列及造型,和冰上、雪上运动及各类体操等运动形式一样,它们在运动的同时,还在向观赏者
音乐是花游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动流程中的形象语言.它直接影响到编排的构思与风格,是表演中的运动信息向观众传递另一方法.音乐风格的突破将决定编排和表演风格的突破.
“探究—研讨”法是美国的教育专家兰·本达(Lan Benda)教授提出来的. 它是一种科学、有效、易操作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它凸现了学生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在问题中积极探索,在探索中品尝成功. 学生的能力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在自我探索、自我发现中逐步沉淀、逐步积累起来的. 使每名学生所获得的认识更加丰满和完整,将探究中所观察到的现象内化,进而
高中数学是进行高中物理和化学等课程学习的基础,在高中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从某种程度上说,能否学好高中数学直接决定着学生能否很好地完成高中教育任务.如何有效地进行高中数学教学,帮助学生学好数学是每个数学教师都应该认真探索的问题.笔者已从事了多年高中数学教学,对如何进行有效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深有体会,本文提出几点个人浅见,供各位同行参考.  1.立足新教材,深入解读课本  新课程标准下的新教材与以往的
【摘要】 新课程要求我们改变过去那种“独白”的单一的对话方式,努力构建生生“交织”的对话模式,使知识在对话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 因此本文提出要构建从“单一”到“交织”的有效的对话,也就是“让学生说话”,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使学生走进数学,走进有效学习.   【关键词】 对话;单一;交织;问题    新课程改革提出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课堂”几乎成了数学教学的聚焦点,也是我
【摘要】职业类学校的学生的学习基础较普通高中的学生相去甚远,且对于学习没有兴趣,也无信心能学好数学.职业中学的数学课正处于学生不想学,教师就随便教的恶性循环中.本文以《复数的概念》这一节新课为例,探讨如何能使职业学校的数学课堂再有生机,提高职业学校数学课的有效性.  【关键词】复数的概念;课堂教学;教学有效性    职业类学校的学生的学习基础较普通高中的学生相去甚远,这是众所周知的.尤其是数学,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