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景中,妙在情中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water_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朱自清先生是现代文坛的散文大家,《荷塘月色》是他笔下烩炙人口的散文名篇,是当之无愧的“美文”,文章借助多种修辞手法,巧妙地运用典雅清丽,富有诗意的语言,寓情与景,把情与景的关系处理的“恰是到了好处”。在素淡朦胧,隐曲含蓄的景色描写中,体现了作者创作时的情感心境,抒发了作者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以及对现实的苦闷与惆怅之情。
  关键词:朱自清 《荷塘月色》 景情和谐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c)-0098-01
  唐弢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曾这样评价朱自清,“从散文艺术本身看,代表了朱自清的较高成就的,主要还不是战斗性较强的文字,而是—— 抒情性的散文”。《荷塘月色》就是这样一篇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优秀散文。
  文章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美。它美在诗情画意,美在独特神采—— 作者以非常浓重的笔法来写荷塘之美,以极具想象力的手法凸显了景色的魅力。一连用了十几个比喻。风是轻轻的,花香是微微的,云是薄薄的,雾是淡淡的,光是朦胧的,所有的意象不但在性质上是相当的,而且在程度上是相近的。尤其“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这些鲜活的比喻赋予了盛开的或含苞的荷、朦胧柔和的月色以形,以意,以生机,以个性,引领着读者追逐舞女奇妙的舞姿,想象明净夜空中如珍珠般闪烁的群星,凝神闭目体验月光倾泻的舒适与惬意。再如形象的拟人,“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的”,那荷的姿态清新自然又风情万种,引人爱怜;强烈的对比衬托,“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写物与言情交织在一起,话语中流露出的是欲求“热闹”而不得的怅然!确如王国维所言“一切景语皆情语”。更令人赞赏的是通感手法在文章中的运用。如“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历来被誉为经典。光和影是抽象的,对它们的感觉更是难以把握,难以描摹的,但作者笔端一转,把嗅觉和视觉的形象,转化为听觉的形象,清晰地摹拟出了荷香和月光时断时续,若有似无的形态,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颇显“睹影知竿”之功效。他启发读者展开悠远的想像,从各自的文化素养出发,去领会作品的艺术内涵。这种出神入化的手法,在现代散文的创作中是不多见的,足见朱自清大家散文的精妙,艺术匠心的卓尔不群。而读者从中收获到的又岂止是一幅优雅、朦胧如淡墨水彩的荷塘月色图!
  不过如果仅仅这样写,文章只能称得上是写景的美文,作品的高妙之处就在于没有停留在对荷塘溶溶月色,田田荷叶,亭亭荷花自然美的展示,没有陶醉于表象化的审美之中,而是融情于景,借助荷塘轻纱般掩映的景致,含蓄地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心思。
  本文写于1927年7月,正是“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期,那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作为一个爱国文人,朱自清不满现实的黑暗又看不到救民于水火的出路,内心充斥着苦闷与彷徨,和对中国前途命运的担忧。品读朱自清同期填的词《和李白〈菩萨蛮〉》:烟笼远树浑如幂,青山一桁无颜色。日暮倚楼头,暗惊天下秋!半庭黄叶积,阵阵鸦啼急。踯躅计行程,嘶骢何处行?亦可见他内心情志的焦灼。在中和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他只能选择了“暂时超然的好”,正如他在《那里走》中所说:“乐得暂时忘记,做些自己爱做在事业”。
  为了获得暂时的宁静,作者独自寻着荷塘小径背着手踱着,俨然觉得“象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这个世界没有白日的喧哗与无奈,可以无牵无挂地受用零星的荷,脉脉的水,淡淡的月色,微微的晚风,缕缕的荷香。这些景物不浓不淡,不明不暗,是如此的调和、适中,正符合作者观景的心境,换言之,这些景致暗合了他中和主义的思想,是他理想中的自由境地,因此,也理所当然地被作者青睐为“恰是到了好处”的意境。
  但朱自清同时又是一位现实主义的作家,他无法远离尘嚣,亦不能忍视反动势力对革命的残酷屠戮,对黎民苍生的无情践踏,他不可能做到真正的超然,适意地构建精神家园。当听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他又不得不面对眼前的悲凉。但他跳出前文写景抒情的思路,思接千载,转向对历史的回顾,联想起南朝江南采莲的旧俗,思绪徜徉流连于昔日的热闹场面。这联想可以理解为作者精神上的一种慰藉,是难得的片刻逍遥,与现实心境迥异,不仅写出过去因其可望不可及而弥足珍贵,现实因其无力改变而徒增厌恶与无奈,同时表现出对未来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心情复不宁静。这宁静与不宁静交替出现的感情波澜,这想忘却又难以忘却的矛盾,昭示出的分明是作者对现实深沉的感触。由此不难看出《荷塘月色》中起笔之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就是全篇的“文眼”。
  《荷塘月色》属于抒情散文,所动人者,情绪也,情绪、感觉和语言达到和谐统一,给人的印象就比较强烈。文章中外在的景的美好都是为了表现内在的、自由的、无声的、一个人静静的、不受干扰的甚至孤独的情怀。从心理上来说,外部的寂静和内部的安宁达到了和谐,也就是“恰到好处”,而这就使散文构成了诗化的意境。这种诗化的宁静的境界,是自由的,因而是美好的。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荷塘月色》因其写景意随笔至,景致情韵兼备,几近以文字作画而堪称精美,更因其以细细笔触,扬扬文字,真实曲折的表达“本真自我”,观景怡然自得而淡淡喜,察今满腹牵挂而幽幽愁的情感,无愧于绝妙。
  参考文献
  [1] 孙绍振.名作细读[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2] 高远东.《荷塘月色》:一个精神分析的文本[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1).
  [3] 唐弢.中国现代文学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新的教学理念已逐步深入人心,新的教学模式已逐步为人们接受,并逐步得到应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练作为一个载体,就像一座桥构建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良好氛围。  关键词:教学练 英语教学 集体备课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c)-0188-01  我校作为一所镇办中学,在前些年的教学质
期刊
摘 要:艰苦生活也可以教育人,使人发愤。本文仅借使学生体会劳动艰辛而很快改变的案例尝试探析。  关键词:生活教育 苦其心志 发愤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c)-0186-01  一直以来,人们对于问题学生的教育可谓不遗余力,文章连篇累牍,俨然千方百计。然而,在现实面前,却往往不尽人意。“晓理动情”,无动于衷而厌烦生腻;训斥责罚,抵触逆反而关
期刊
摘 要:问题教学法,是开展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适当的课堂提问,可以达到画龙点睛、激发兴趣和培养思维的目的,有效的问题教学具有师生和谐、点面结合和把握尺度的特点。  关键词:问题教学 自主学习 教学相长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c)-0205-01  在新课程中,历史课从传统的满堂灌逐渐转变为启发式教学,从以往的只注重知
期刊
摘 要:教学是互动的过程,是引导学生发展的过程,教师就不能一味将学生置于被动地位,应结合教材灵活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地参与其中,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到更多的语文知识,学生饱满积极的热情被激发出来,就能踊跃、满怀热情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  关键词:兴趣 情境 引导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c)
期刊
摘 要:工作十几年,我一直从事班主任工作,一路走来,有付出,更有收获,选择了教师这份职业我只求无愧于自己的良心,只求在工作中享受那份幸福与成就感。教学生明理,懂事,感恩,有是非心……这些分散在平日教学的一点一滴,绝不是一蹴而就的。看我的学生日渐的成熟进步,作为一个老师,我心满是收获的充盈。收获着学生的爱,做一个班主任,我,幸福!  关键词:良好开端 教给方法 培养习惯 赏识激励 触及心灵  中图分
期刊
摘 要:目的形成稳定、和谐班级的心理氛围,促进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方法:在几种单一编排座位模式的基础上,从学生的视力、心理、行为习惯、学习成绩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通过调整变化提出了“原则+调整、变化的综合模式”。结果:课堂纪律明显改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后进生的进步很大,考试中各科成绩有明显的提升。结论:“科学、合理、有效”的座位编排既是教育的契机,也是最终实现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班
期刊
摘 要:用爱去教育学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工作的基础,用爱去教育我们的学生,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快更健康的成长,用爱去宽容学生,用爱去指导学生,最终他们必会成为让我们骄傲的学生。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 师生关系 思想转化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c)-0227-01  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
期刊
摘 要:中职学生厌学问题是当前中国职业教育体系存在漏洞的具体表现之一。学生厌学是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自身等诸多因素综合影响下的表象。本文基于威海市H职业技术学校部分学生的调查分析,深刻剖析引起中职学生厌学的原因,并从学校的角度出发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中职教育 厌学心理 厌学表现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c)-00
期刊
摘 要:如何创造实践机会引导学生“经营”生活?笔者认为:动手制作,主动了解知识;开展活动,主动发现知识;实际操作,主动探究知识;联系生活,主动运用知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 实践机会 “经营”生活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c)-0034-01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
期刊
摘 要:近些年以来,我国教育部对课程改革提出了较高要求,特别是高中课程改革要求更为严格。而且这即将发展成未来教育的主要趋势。这主要是由于传统教学方法不能满足传统历史发展需求,所以,身为教育者来说,要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逐步完善教学模式,采取有效的教学对策,最终将高中课堂教学予以优化处理,提高高中课堂教学效果。文章主要根据当前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课程教学现状进行了深入探究,并且提出几点有利于提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