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宋代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特征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er1978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宋代的中国山水画是我国传统山水画发展的高峰,宋朝文人、士大夫文化相互渗透,画家们深入生活,或旷游大自然,或深居山林,在山水画创作中融入自己对大自然的感悟。宋代的中国山水画是渐趋世俗生活的,并且形成了符合宋朝“民族本色”的中国画风格。这个时期的山水画,其表现技巧、表现形式以及它的意境都上升到了一个顶峰时期,对元、明、清后世的中国山水画发展起到了推进的作用。
  关键词:宋代;中国山水画;理学;意境
  一、前言
  宋太祖推翻了唐末五代的战乱纷争后,他开始偃武修文,革新图治,谋求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宫廷美术在当时发展到了一个全盛的历史时期,画院的设备齐全,名画家辈出,名作层出不穷。宋代的绘画以中国山水画为最佳,水墨格法得到空前的发展,各种绘画技法成熟了,讲究笔墨韵味的点、皴、擦、染等技法就在这时横空出世。宋代山水画的造景重理性、重造化,审美特色由原来的政教、宗教精神逐渐转向了人文精神,并且在这个时候把我国传统的山水画技法和意境推向高峰。
  二、宋代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特征
  宋代的中国山水画比五代后发展得更加迅速,并走向成熟期,此时的名家辈出,风格呈现出多样性。宋代的中国山水画强调师法自然,多数是写实的风格。画家们进入大自然,游览名山大川,反复观察和体会景色中的意境。宋代的中国山水画,其表现的题材上以访友论道、寻幽游乐为主,画家们在山水中寄寓了自己的情感,或者表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与生活品味。北宋初的中国山水画,成就最高的是李成和范宽。北宋中后期,翟院深、许道宁、郭熙等人都受到李成作画风格的影响,同时出现了以赵令穰为代表的富有诗情的小景山水,米芾父子创造的米点山水,王希孟、赵伯驹等人的青绿山水。
  中国山水画中的“皴法”起初是源于模仿而发明的,而北宋时期的诸画家对“皴法”有所创造,其中以北宋山水画坛的“三家山水”成就最大。“三家山水”以李成、范宽、董源为代表,当时李成的中国山水画是“当朝第一”。李成根据齐鲁地域山貌的特点创立了“卷云皴”;范宽则以直笔短线刻画关陕高山巨石之风貌而创立了“雨点皴”;董源创立了更适宜表现江南山质的“披麻皴”。
  三、宋代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范畴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由“意”和“境”一起构成的、相互融合的一体,是物与人、人与自然、情与景的统一。“意”是画家的主观创意,“境”是对生活物象的客观反映。中国山水画是通过物象传达作画家思想感情的,并让观者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和思想启发。
  意境的美学范畴在中国山水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是中国的国画家融入自身的审美理想以及审美情趣,画家采用一定的艺术手法创造出了一种精神境界,意境美是“虚”与“实”、“形”与“神”、“动”与“静”、“有”与“无”的和谐统一。中国山水画中的意境是通过思、景、笔、墨、气、韵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同时在“意与象”、“情与景”的之外体现出了诗意美、空灵美和外象美。
  宋代的山水画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山水画具有具体而真实的空间想象,既要求神似,又要有意境。意境可以说是山水画的灵魂,优美的意境往往是情景交融的,是山水画家通过描绘景物、表达思想所形成的艺术境界。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程,是一段不断发展和创新的历史。宋代的中国山水画家既继承前人的经验,又结合自己的感悟,创造出了新的意境。宋代的中国山水画注意画中人物的参与意识,让欣赏者在品味山水的同时,去体会画中优美的意境。
  四、宋代理学对山水画的影响
  理学是宋朝王权在寻找稳固政治过程中的产物,并最终发展成了中国思想史上重要的经典文化。理学探索人精神的价值取向,在自然山水观的理性认识上不是形而下的。宋代中国画的画家在观察自然万物中,能感悟大自然山与水的走向,感悟大山、白云、流水、山泉、树木等大自然景物的变化,造化于心,自然而然就会有一种对生命状态的真实感。
  因此,宋代的中国山水画家具有一种对自然山水的原创精神。“外师造化”是宋代中国山水画家体悟大自然最直接有效的方法。画家从自然山水中写出性灵,写出风格,以此来建构新的中国山水画。画家在关怀山水的自然形态中,其自然精神的价值取向从“物理”的层面引伸到精神的层面,从而达到了客体自然再现到主体精神表现的统一。画家在描绘大自然的山水中,山水画是可视可读的,是形而下的实在之物,其气息、气韵是形而上的,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
  宋代山水画家在作画上重理法,这和理学上重理是一致的。理学家重视“格物致理”、“观物察己” 、“穷理尽性”,强调要对自然山水画进行深入观察与研究,从而提高物象表现的真实性(形)与深刻性(神),这是山水画家创造自然景观中进行了体验并探本求源的原因。在探索人的心智精神的表现上和技法的原创状态中,宋代山水画家也比前人有所开拓。例如从宋代山水画大师范宽的《溪山引旅图》、李唐的《万壑松风图》、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等经典名作中,我们可以看出宋代中国山水画精神理念的可贵之处,它的思辩性不是艺术家感受自然景观,而是处处以物度理,以理度性,乃至以景度情。像宋代山水画家这样把时代文化意义上理学的人文价值取向,用于体察自然物象的精神实体中的艺术创作,在中国山水画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五、结语
  宋代的中国山水画重理法、重写实、重质趣、重人文精神,是当时的文人、士大夫参与绘画的结果。宋代文人的意趣,是中国山水画渗透意境的成因。由于文人、士大夫的参与,宋代的中国山水画发展被推倒了历史的高峰期,并深刻启发着后世中国山水画的创作方法和理念。
  【参考文献】
  [1]张海生.试论五代宋初北方山水画的特点[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0(20)
  [2]杨新林.意境——山水画的灵魂[J].才智,2008(10)
  [3]权锦鸿.心与自然的对话——浅谈山水写生的通神[J].美术观察,2012(02)
其他文献
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将不可测的灾后财政救助变为定量的灾前保险投入,政府通过转嫁风险,发挥保险救助机制,助力现代经济发展.
本文应用WRF(v 3.4)模式输出资料,揭示了风垂直切变(Vertical Wind Shear:VWS)在垂直方向上的波状变化特征,这种波状变化在台风不同发展时期又有不同形态,其中在持续强盛期呈双模态分布.应用VWS引起的次级垂直环流影响台风对流分布和强度变化的基本原理,用模式资料分析发现:对流层中层具有的VWS是整层VWS的主要部分,台风强度变化滞后VWS的形态突变6h左右;双模态波状变化的
对Cu2+在湿法炼锌浸出液锑盐法深度净化除钴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考察了钴离子浓度达到深度净化浓度([Co2+]〈0.1mg/L)的时间、低于该浓度的持续时间及所需初始铜离子浓度([Cu2
【摘要】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考试成绩的提高,而且是学生以后工作生活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本文分析了小学生语言表达的现状,以小学语文为例,从课内文本积累、课外阅读积累、摘抄周记积累等三个方面以积累的角度提出了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措施。  【关键词】积累;语言表达;提高;策略;现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一直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肩负的重要任务
做好对开展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能够为小学语文教学的进步带来重要支持。本文以兴趣、生活、实践三个方面为切入点,对如何开展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予以探讨,希望能够为
高校图书馆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必须提高服务质量,而提高服务质量的前提是要增强图书馆员的责任感.这是时代任务、工作性质、素质要求决定的.增强责任感的途径主要有加强职
【摘要】材料作文是当前高考语文作文题目的重要呈现类型,主要考察的是学生提炼观点和分析材料的能力。本文以“高中语文材料作文的教学方法”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阐释了学生如何对材料进行吸收和把握,其次从教学层面的角度说明了写作方法的提升技巧。望本文的论述,能对当前高中语文应试教育以及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有所裨益。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材料作文;材料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在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中职语文教学设计之中,使语文课堂迅速地变得形象、生动,真正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优化教学设计,实现与学生良好交流,更好地培养了学生根据具体内容进行思考的能力,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用视、听等多种感官参加语文课堂活动,从而诱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职语文;教学设计;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飞天形象在不同朝代的造型特点意义代表也不同,揭开飞天形象的发展演变过程,对了解宗教绘画在中国的发展及表现,以及多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它显示了当时
【摘要】从目前来看,小学儿童文学阅读主要存在以教师讲解为主,忽视学生的自读自悟;以课件展示为主,忽视学生的诵读领悟;以无限延伸为主,迷失了教学的目标等三个方面的问题。“互联网 ”的有效应用可以使得阅读教学更为有趣,进一步拓宽了阅读教学的广度,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更有利于他们共享学习心得,获得更为开阔的眼界,为学生鉴赏、审美和阅读水平的提高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