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英语篇翻译再看衔接与连贯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2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功能语言学从语言本身的角度详尽而系统地分析了语篇的衔接与连贯。本文用汉英语篇翻译再次揭示了衔接与连贯的关系,旨在揭示连贯是语篇的立身之本,衔接服务于连贯。
  关键词:衔接 连贯 关系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哈里斯的《话语分析》(Harris,1952)打破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一统江山,将跨句段语言研究纳入人们的视野。50年来,在语篇研究领域,新观点、新思潮层出不穷,较为引人注目的是衔接和连贯。然而综观国内外的研究,笔者觉得对衔接、连贯的界定似有含混之嫌,有必要进一步澄清。本文拟通过汉英语篇对比再次探讨衔接、连贯的关系,旨在揭示连贯是语篇的立身之本,衔接服务于连贯。
  二 语篇衔接与语篇连贯
  Halliday & Hasan(1976)对英语中的语篇衔接手段作了系统地研究,并把衔接分为照应、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衔接。在他们看来,所谓衔接,就是语篇中两个不受句法结构制约的成分在意义上的相互关联,即一个成分的解释依赖于另一个成分的解释。语篇衔接曾被Halliday & Hasan(1976)作为语篇连贯的必要条件,后来(1985),他们对此作了补充论述,认为对语篇的整体连贯起作用的是衔接链,而单个的衔接手段只在句际的局部连贯中发挥作用。我们应当承认,正常人交际中的话语必然有内在的联系。这种内在联系在篇章层面上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正是这种语义联系的期待推动着读者在语篇中寻找话语的连贯。篇章中的衔接手段是话语连贯显性的实现手段之一,有助于读者对文本连贯的解读,因为它通过建立词、句间的约束关系使语义关系显性化。
  连贯本质上是一种心理现象,它存在于交际双方——作者(讲话人)与读者(听话人)的头脑意识之中;它指的是语篇中各个意义单位之间的关系,交际双方的共核世界经验知识是这种关系建立的基础。因此,连贯是词语、小句、句群在概念、逻辑上合理、恰当地连为一体的语篇特征,表现了语篇的深层概念和逻辑的统一性。可以说,整体信息的再现是以语篇的连贯为保证的。而连贯和衔接这两个范畴既有区别也有联系:衔接是通过词汇和语法手段得以实现的,而连贯可以借助信息的有序排列来达到。要使语篇连贯,可有两种方法:其一是运用词汇手段,即所谓的“连贯标记”;其二是指信息的合理排序,即无标记的连贯。Widdawson把连贯分为“形连”和“意连”,从而进一步明确了语篇中除了结构上有明显语句符号的衔接,还有无明显语言符号的意义连贯。
  三 汉英语篇对比
  许地山的《落花生》是一篇既精短又有思想分量的散文名篇。该文不但运笔如风、形散神聚,而且人物对话贯穿全篇,颇具小说味道,堪称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之作。著名翻译家张培基先生和刘士聪先生都对《落花生》进行了典范式的英译,各有千秋。下面从语篇分析理论的衔接与连贯力方面出发,以两个英译本为依托,探讨衔接与连贯在汉英语篇翻译实践中的重要性,以及相应的处理策略。
  例1 原文:“谁能把花生底好处说出来?”
  姊姊说:“花生底气味很美。”
  哥哥说:“花生可以制油。”
  我说:“无论何等人都可以用贱价买它来吃;都喜欢吃它。这就是它的好处。”
  张译:“Which of you could name the good things in peanuts?”
  “Peanuts taste good.”said my elder sister.
  “Peanuts produce edible oil,”said my elder brother.
  “Peanuts are so cheap”said I,“that anyone can afford to eat them.Peanuts are everyone’s favorite.That's why we call peanuts good.”
  刘译:“But who can tell me what the peanut is good for?”
  “It is very delicious to eat,”my sister took the lead.
  “It is good for making oil,”my brother followed.
  “It is inexpensive,”I said with confidence.“Almost everyone can afford it and everyone enjoys eating it.I think this is what it is good for.”
  在原文的对话中,虽然“花生”一词反复出现,可是就汉语语篇而言,其衔接紧凑、节奏感强,毫无单调、重复之感。但在对其进行英译时,两位译者采取了不同手段:张译与原语篇保持一致,传递出原语照应特点;刘译适应目的语照应习惯,将汉语语篇中的词汇衔接变为英语语篇中的人称照应,两位译者的处理手段各具艺术特色。由此看来,译者在“照应”问题上,要分析其背后潜藏的动力:到底是惯例、文本类型使然,还是作者修辞意图使然。不同的分析往往导致不同的译文。
  例2 原文:“谁能把花生底好处说出来?”
  姊姊说:“花生底气味很美。”
  哥哥说:“花生可以制油。”
  我说:“无论何等人都可以用贱价买它来吃;都喜欢吃它。这就是它的好处。”
  张译:“Which of you could name the good things in peanuts?”
  “Peanuts taste good.”said my elder sister.
  “Peanuts produce edible oil,”said my elder brother.
  “Peanuts are so cheap”said I,“that anyone can afford to eat them. Peanuts are everyone’s favorite.That’s why we call peanuts good.”
  刘译:“But who can tell me what the peanut is good for”
  “It is very delicious to eat,”my sister took the lead.
  “It is good for making oil,”my brother followed.
  “It is inexpensive,”I said with confidence.“Almost everyone can afford it and everyone enjoys eating it.I think this is what it is good for.”
  原文通篇直接引语较多,汉语里“某某人说”、“某某人回答道”等多用在直接引语之前而毫无单调、不连贯之感,但在英语中,若将someone says/said之类的话一律置于直接引语之前,则会显得异常的单调,而且影响语篇的衔接和连贯,这部分反映了汉英两种语言在表达上的差别,两位译者都正确体察到了这一差别:张译本或将“said”置于直接引语之后,或将“said”置于直接引语之中,匠心独具、运笔灵活、毫无斧凿之痕;刘译本通过使用“took the lead,followed,said with confidence”,不但将原文中“说”的概念准确地翻译出来,而且前后照应,契合无间,实现了意义上的自然连贯。
  例3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的这首诗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写“秋思”的名曲,被誉为“秋思之祖”(周德清,《中原音韵》)。
  以下是此诗的译文(贾玉新,1997:267),让我们来推敲其句法特征:
  Grows hovering over rugged old trees wreathed with rotten vine-the day is about done.
  Yonder is a tiny bridge over a sparkling stream.
  And on the far bank,a pretty little village.
  But the traveler has to go on down this ancient road,
  the west wind moaning,his bony horse groaning,
  trudging towards the sinking sun,
  farther and farther away from home.
  从形式上看,此译文用了63个词,篇幅比原文长得多。译者用了5个动词(hovering over,wreathed,moaning,groaning,trudging towards)和三个句子(yonder is a tiny bridge over a sparkling stream,the traveler has to go on down this ancient road,the day is about done)使译文句法结构完整,叙述和描写情理逻辑性强,语义上更加简明易懂,与原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四个现在时(hovering over,moaning,groaning,trudging towards)从形式上译活了原文隐含的意境;使整个画面更赋予情景的立体动态和诗情画意。但由于其明确的文面形式,也使读者失去了许多驰骋和遐想
  由28个字写成的近似于“景物流水账”的短短小曲因述尽了枯败与悲凉、孤独与思乡,而成为广为流传的名曲。其连贯性毋庸质疑,但该曲的衔接和谐程度又如何呢?
  对语篇进行衔接和谐分析的首要前提是确定语篇中衔接链赖以存在的语义关系(即同指、同类、同延三类语义关系)。我们首先可以判定该曲中不存在任何同指语义关系,各词项之间也无法组成同指语义纽带,因而确定同指衔接链是不可能的;其次,该曲的所有词项之间不存在类属上的一致性,如我们不能说“枯”与“老”表示类似的意义,也不能说“古”与“西”在意义上有任何相同之处,更不能说“西下”和“在天涯”表示的是同一类行为。因此,我们不能确立类似于“I play the cello,and my husband does too.”中存在的同类语义关系。最后,无论是前三句中偏正词组的修饰成分或被修饰成分,还是后两句中“夕阳”、“断肠人”或“西下”、“在天涯”都不存在同延语义关系,因为我们既不能为“枯”、“老”、“昏”确定一个共同的语义场,也无法将“道”、“马”、“风”归入同一个总体意义,更不能为“夕阳”和“断肠人”找到一个合适的上义词。因此,该曲中没有同延语义关系。这就是说,在此诗中不存在考察衔接和谐所依赖的任何一种语义关系,因而该曲中的各个词项也就缺乏组成衔接链的语义基础。没有衔接链,衔接和谐的三项参数无从谈起,进行衔接和谐程度的考察也就无法进行。由此可以看出,《天净沙·秋思》的连贯性对衔接和谐没有任何要求。其连贯性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从语言内部看,一韵到底的韵律结构(“鸦”、“家”、“马”、“下”、“涯”),《越调·天净沙》这种词牌的特殊语篇结构以及词中的景物描写构成了该曲语篇意义的主要部分,并奠定了其在连贯性上的意义基础。从语言外部看,该曲是否连贯主要取决于语篇接受者能不能根据曲中各词汇所表达的概念意义(conceptual senses)建立一个完整的语篇世界(textual world);该曲连贯性的强弱则与语篇接受者在现实世界(real world)的经验,如阅读、情感等方面的经历以及读者在阅读此曲所处的情景语境、心理和情绪状态等密切相关。另外,任何文学作品的连贯性离不开语言本体之外的文化语境。《天净沙·秋思》之所以成为中国文学作品中的吟咏秋思的顶峰之作,主要还依赖于中国传统文化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悲秋”意识。中国文学作品,特别是古典作品中大量悲秋作品的存在,正是“悲秋”意识存在的明证。古人所谓“秋之为言愁也”,“自古逢秋悲寂廖”(熊开发,1995)等,对《秋思》连贯性的解读提供了宏观的文化语境。另外,中国古诗的最高境界之一就在于:“词之妙,莫妙于以不言言之。非不言也,寄言也。”(刘熙载,《艺概·诗概》),《天净沙·秋思》的高度提炼使其连贯性对衔接机制几乎没有任何要求,因此,衔接和谐不是其连贯性的必须形式特征,其连贯程度也就不是其衔接和谐程度的函数。
  四 结语
  上文的分析与语篇连贯与衔接的关系是一致的。语篇连贯是语言本体(包括语篇意义和衔接机制)、认知心理(包括认知模式和心理思维)和社会文化(包括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等多种因素的综合(朱永生,1995、1996;张德禄,1999、2003)。衔接机制不是语篇连贯的必要条件,而是语篇生成过程中加强语篇连贯性的一种可选手段(苗兴伟,1998);连贯的语篇不一定是衔接连贯的;因此,语篇中就不一定存在衔接机制,当然也就不一定蕴涵其在衔接上的和谐。所以,连贯是语篇的立身之本,衔接服务于连贯。
  
   参考文献:
   [1] 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 朱永生、郑立信、苗兴伟:《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 徐玉臣:《语篇衔接与心理连贯》,《山东外语教学》,2003年第3期。
   [4] 薛静、贺蓉、王庆光:《论语篇的衔接和谐与连贯程度》,《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5] 郑意长:《从语篇分析理论看汉英语篇翻译中的衔接与连贯》,《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作者简介:
   安荣勇,男,1979—,河北唐山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语言学,工作单位:河北大学外语教研部。
   高辰鹏,男,1981—,河北邢台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工作单位:河北大学外语教研部。
其他文献
摘要: 《红楼梦》是一部文学巨著,生动地描写了形态各异的女子。本文拟就《红楼梦》中的女性崇拜展开论述,分析了《红楼梦》的女性崇拜的根源、体现及其研究的意义价值。通过论证《红楼梦》中的女性崇拜,笔者试图说明:《红楼梦》之所以伟大,乃因为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真正尊重女性的作品,它大胆地否定了令人窒息的男性文化,改写了中国主流文学中女性意识缺席的传统,从而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关键词:《红楼梦》 女
期刊
摘要::鲍德里亚认为,在整个消费社会中,身体是最美的消费品。在对身体进行救赎运动中,我们的身体被同质化、外延化和功用化了,在女性解放和医学崇拜的背后是真实个人的被删除。同时,身体在意识形态功能中彻底取代了灵魂成为了一种新的意识形态神话。尽管鲍德里亚对人们身体的被奴役境地给予了无情揭露和批判,但他并没有向我们指出走出困境的道路,原因在于其对马克思主义的背离。  关键词:身体 意识形态神话 深层逻辑 
期刊
摘要::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揭示了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提出了解决思路。《手稿》中所体现的生态自然观,为我们深入理解人类社会与地球生命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探寻人为生态灾变产生的深层原因与对策,提供了重要启示。  关键词: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生态观  中图分类号:B17 文献标识码:A    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是生态人类学关注的
期刊
摘要::普米族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美学思想,即“亲和观”。这个观点,与“自然观”、“素朴观”是呼应的。“亲和观”这个民族美学思想核心的形成,与自然崇拜、素朴观、民族审美心理、风俗等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关键词:普米族 美学思想 亲和观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在当前研究少数民族的学术领域中,从社会艺术学角度探索普米族的民族美学思想,是很有价值的,与研究普米族的文化、历史、
期刊
摘要::在庄子散文中,寓言、重言和卮言在形式上相互独立,具有各自的独特性,但是在本质上由于存在不确定性、相对性等共通之处,又彼此形成和声关系。三言的独立性和共通性使得庄子散文具有复调型体裁的特征。这种体裁从形式到内容都凸显了一种对话精神,它把差异和不同带入对话之中,让它们自己言说、自己显现。庄子散文中的复调与对话深刻地体现了庄子的语言观和相对应的中国传统哲学观;而庄子复调型体裁散文中所体现出的对话
期刊
摘要::宗白华的同情说是其美学思想核心之一,是对中国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感物”美学的进一步深化。与来自西方的“移情说”相比,“同情说”更切合中国艺术实际。宗白华将“静照”,作为达到“同情”状态的审美方式。  关键词:同情说 移情说 静照  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    1920年,宗白华在发表于《少年中国》上的《艺术生活—艺术生活与同情》一文中,充满深情地呼吁:  “诸君!艺术的生活就
期刊
摘要::卦象和诗象均为符号化的意象系统,二者都是以一种认知隐喻模式将“言不尽意”的抽象概念具体化的。在诗歌英译(中外译者合作翻译)过程中,可以借鉴卦象独有的“立象以尽意”的方式发挥图画符号的表意功能,辅助外国译者深刻准确地理解原诗的意象及意境,帮助其译出上乘的佳作。  关键词:卦象 诗象 唐诗英译 立象以尽意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而唐诗又是中
期刊
摘要::生态美在唐诗中有丰富的体现,从生态美学视域出发对唐诗的生态美进行解读无疑会对它的英译大有裨益。本文以李白的小诗《自遣》及其英译为审美客体,探讨生态翻译观照下译者如何发挥主体性在译文中充分体现原作的生态美。  关键词:生态美学 《自遣》 意象 生态翻译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古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朵奇葩,为了弘扬中国文化,许渊冲、裘克安、林语堂等翻译大家都对中国
期刊
摘要::“玉”承载了颇深的中国文化底蕴,唐诗三百首中涉及“玉”及“玉系”文化的诗词篇章比比皆是,“玉文化”已经成为中国诗人创造特殊诗歌美学效应的工具,因此如何更好地翻译、鉴赏“玉文化”,对于我们弘扬、传播中国古典文化十分必要。文章从语义角度解读唐诗中“玉文化”的翻译,为热衷传播中国古典文化的有志者们抛砖引玉。  关键词:唐诗 玉文化 语义 翻译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一
期刊
摘要::诗歌,人类最唯美的语言形式,一直为人们所吟咏传唱。除了唯美的形——音韵格律之外,诗歌中所蕴藏着的真切的情、不朽的志,更是诗歌广为流传并为中外诗人和读者喜爱的重要原因。可以说,诗以言志,诗以咏情,情志一统于诗歌中。  关键词:诗歌 情志 多情 移情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诗歌,在文字出现之前就以民歌的形式口头流传。文字出现之后,诗歌又创造出人类文化史上炫目的辉煌。在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