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德里亚的身体理论研究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inj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鲍德里亚认为,在整个消费社会中,身体是最美的消费品。在对身体进行救赎运动中,我们的身体被同质化、外延化和功用化了,在女性解放和医学崇拜的背后是真实个人的被删除。同时,身体在意识形态功能中彻底取代了灵魂成为了一种新的意识形态神话。尽管鲍德里亚对人们身体的被奴役境地给予了无情揭露和批判,但他并没有向我们指出走出困境的道路,原因在于其对马克思主义的背离。
  关键词:身体 意识形态神话 深层逻辑
  中图分类号:B506 文献标识码:A
  
  让·鲍德里亚作为法国著名的社会理论家,可以说是最具“原创性”的学术大师之一,被誉为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开创者和引路人。在《消费社会》一书中,鲍德里亚通过对消费社会丰盛景观的详尽描述、对消费理论的深入剖析与反思,明确指出处在现代资本主义消费社会中人们的奴性境地。人们无时无刻不被引导、被塑造、被区分、被编码、被支配和奴役,无时无刻不处在消费意识形态的统治之下。然而在本书即将接近尾声之际,鲍德里亚笔锋一转,将关注的焦点转向了身体。在笔者看来,鲍德里亚之所以如此关注身体理论,不仅在于鲍德里亚认为身体是最美的消费品,“它比负载了全部内涵的汽车还要负载了更沉重的内涵,”更重要的是,通过对作为消费品的身体的分析,更能突显作为主体的人们,在现代消费的资本逻辑面前是多么的苍白、脆弱与无奈。
  一 同质化、外延化与功用化
  鲍德里亚指出,我们的身体并不是一种明摆着的事实,从本质上讲,身体是一种文化事实,它反映着社会关系的组织模式。通过身体,我们看到的是人类发展最本真最基本最直接的历史过程。而这一点,在消费社会的今天,则体现得更为突出。处在消费社会的人们,无时无刻地不被提醒,你们“只有一个身体,必须对它进行救赎”。同时,人们也不时地被警告,“假如您不进行身体护理,假如因您疏忽而犯错,您就会受到惩罚。您的一切痛苦,都是由您自己不负责的罪过造成的。”于是,在广告、时尚和大众文化的影响下,人们不约而同地被卷入了一场身体的救赎与解放运动,卫生保健学、营养学、医疗学的此起彼伏,护理、健身、饮食时刻冲击着我们的神经,献身于香水、按摩、疗养的人们越来越为常见。或许,沸沸扬扬的“悟本事件”、“道长李一”就是这一救赎运动的真实写照。
  据此,正是在这样的一场救赎运动中,我们的身体被同质化、外延化和功用化了。首先,对于与主体相对的客观身体,我们对它“进行的操作就像在‘处女地’和‘殖民地’上进行地操作一样,它把身体当做一座有待开发的矿藏一样进行‘温柔地’开发,以使它在时尚市场上表现出幸福、健康、美丽、得意动物性的可见符号”,因此,每一个消费者必须把自己的身体当成物品,当成最美的物品,当成最珍贵的交换材料。所以,在消费社会中,身体和物品等同了,它和物品构成了一个同质符号网。并且,人们开发自己身体的最终目的在于提高自己的交换价值,以显性的可见符号来表现自我、提升自我、凸显自我。
  同质化的必然结果是外延化。在消费的深层机制中,身体的重新开发首先要经过物品,身体的解放必然要外延到身体以外的物品中去。因此,在这一意义上讲,身体的解放和开发必然意味着人们对物品的追求与消费,其必然的结果就是购物冲动的解放。于是,我们看到的是急急忙忙进入美容院、健身房的女(男)人,他们一直忙着献身于香水、按摩和疗养。也正是在这样的逻辑支配下,一种效益经济的程式建立起来了,与身体相关的一切领域都成为了资本追逐的场所,都成为了发掘利润的策源地。
  身体异化的突出表现是其功用性特征。其中美丽和色情是两个核心主题。美丽既不是自然的效果,也和道德品质无关。但是,对于女性来说,它却是绝对命令,因为它是“交换着的符号的一种材料,它是作为价值/符号运作着的”,它是资本的一种形式。因为身体在这里发生了一种蜕变——从具体价值、使用价值向功用性交换价值的蜕变。而作为另一个功用性主题的色情,其在消费社会中的一个典型特征则是交换的普遍化,它与本来意义上的性欲是具有明显不同的。“在身体/冲动、身体/幻觉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欲望的个体结构。而在‘色情化’的身体中,起主导地位的则是交换的社会功能。”因此,在消费社会中,功用性的色情必然要受到工具化编码的约束,支配它的是像礼貌和礼仪一样的普遍规则。于是,就模特而言,她们的身体不再是欲望的客体,而只能是功用性的客体,是时尚符号和色情符号的混合而已,或者更直接地说是一种广告载体的物品而已。
  二 身体——新的意识形态神话
  鲍德里亚指出,“为身体进行的长期去魅及世俗化贯穿了整个西方历史中,身体的价值曾在于其颠覆性价值,它是意识形态最尖锐矛盾的策源地。”在很长时间里,在对以灵魂或其他某种非物质原则为中心的唯灵论、说教性意识形态进行攻击批判的过程中,身体一直处于核心地位并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消费社会的今天,身体自己却成了神话、教条和救赎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一整套社会一体化及控制目标,重新肩负起了意识形态功能。
  被解放了的身体——这种更具功用性的当代意识形态,说它比以往所有意识形态更具欺骗性和虚假性,其根本原因在于作为新意识形态神话的身体保护的是个人主义价值体系及相关的社会结构,它用一种自发、完全显性的表现取代了完全内在的灵魂超验性。然而,“当代神话构建的身体并不比灵魂更加物质。它,和后者一样,是一种观念”。因此,我们认为尽管身体具有了物质的表象,但它依旧是意识形态,并且是一种新的更具神话色彩的意识形态。因此,身体成为了指导整个消费领域的核心原则,并进而在整个消费伦理中享有超验的特权。于是,身体最终演变为了经济支柱、成为了指导个体的心理一体化原则和社会控制的政治策略,成为了新的意识形态神话。
  三 身体意识形态神话中的现象学分析
  身体意识形态的表现具有广泛性、多样性和全面性的特点。但最能体现其特色的莫过于关于女性解放的神话与医学崇拜了。也正是在身体这种新的意识形态的引导与控制之下,女性解放、医学崇拜等一切关于解放和实现的神话,都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在消费社会的今天,女性真的被解放了吗?答案是否定的。鲍德里亚指出,“某些女人的解放,在某种程度上,只是庞大战略操作的二手利润、散落的尘埃、借口”而已,与此相联系的仅仅是某种功用性实践。我们必须看到,在女性解放的神话中发生了一个严重的混淆,亦即女性越来越混同于自己的身体,与其说是女性解放,不如说是身体解放。以前,女性是作为性被奴役的,今天则作为性被解放。于是,一个必然的逻辑就是,“女性通过性解放被‘消费’,性解放通过女性被‘消费’”。在这种逻辑的支配下,女性日益演化为一种时尚与前卫的消费品。并且,更为重要的是,女性解放并未实现,因为它同其他一切构成当代社会的主题范畴一样,都是建立在“监护”价值体系之上的。而恰恰就是这种监护体系,把身体这种最具革命性,并因而构成对任何一种既成秩序最根本威胁的因素一体化了,统统被回收到了解放的神话之中,于是,身体再也不是什么最具破坏性颠覆性的力量,转而成为了一体化和控制力最强的新的意识形态。
  同时,也正是在这种新的意识形态的统治之下,现代医学也发生了质的转型。可以说,传统医疗的操作对象,是实际的身体。假如它出了毛病,医生就会恢复身体的神力,使它重新回归于一种客观的存在,身体并没有成为人们进行自我救赎和自我标榜的手段。然而,在当今的消费社会中,医疗除了治疗功能之外更具有了一种文化效力,因为,人们不但要对自己的身体进行救赎,还要通过其来标注自己的地位。因此,与其说健康是与活下去息息相关的生理命令,不如说它是与地位息息相关的社会命令,于是,医生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听告解者”、“赦罪者”、“主祭修士”。更为重要的是,现代医学是建立在一种竞争性和强制性逻辑之上的,人们变本加厉的非理性乃至疯狂地进行着消费,对医疗、外科、药剂服务有着无限要求,而其中或许并没有丝毫的治疗目的。
  四 结语
  1 启示
  通过以上论述,鲍德里亚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在消费社会中,尽管我们对自己的身体百般呵护,但到头来,我们的身体很难说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我们对身体的开发与占有,依据的很难说是主体的自主目标。“鲍德里亚认为,当代资本主义消费结构中……起根本性支配作用的东西,就是由符号话语制造出来的暗示性的结构性意义和符号价值。……消费主体不是个人,在现代消费中,真实的个人消费恰恰是被删除了的。”
  同时,鲍德里亚还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在整个身体意识形态神话的背后,起支配地位的恰恰是功用性、效益和资本的逻辑。人们对自己身体的自恋式投入,实际上只不过是一种竞争的经济投入,一开始就唯“资本主义”目的马首是瞻。在消费社会中,身体在某种意义上被当成了劳动力,它必须“被解放、获得自由”,以便它能够因为生产性目的而被合理地开发。并且,我们说,同样也正是在资本逻辑的支配下,美丽和色情都呈现出功用性的特征。
  2 困境
  在对人们身体的被奴役境地给予无情揭露和批判的同时,鲍德里亚是否向我们指出了走出困境的道路呢?答案是否定的。本文之所以有这样的指认,是建立在对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结语中阐释的有关《布拉格的大学生》电影故事的解读之上的。鲍德里亚之所以在本书的结语中引用这样一个电影故事,恰恰是鲍德里亚消费社会思想的真实写照。
  对于影片中大学生以金子换影像直至最后的死亡。鲍德里亚的评述是这样的:“这一影像并非偶然被丢失或取消了的——它是被出卖了的。它堕入了商品的范畴,或许可以说,这恰是具体的社会性异化的意义”。同时,大学生最后不可避免的死亡也向我们暗示,鲍德里亚认为异化是无法超越的,除了死亡之外别无出路。可以说,这就是鲍德里亚对消费社会未来的定位。《终结的幻觉》是鲍德里亚90年代抛出的阐述其历史观的小册子,其基本观点就是:“由于现代技术使人类社会进入了‘倒计时’状态,因而在世纪交替之际,鲍德里亚悲天悯人地发出了‘历史终结了’的呼唤”。在鲍德里亚的视野中,被塑形的客体消失了,物性生产破碎了,真实缺席了,痛苦被狂欢所代替。因此,鲍德里亚没有成功地构建出真正的能动理论,尽管在他的一生中,“他始终保持一种胜利者的姿态,一种反叛消费和媒介社会的姿态。”
  3 反思
  鲍德里亚没有给我们指出摆脱消费社会困境的道路,并不意味着我们真的无路可走,它只能说明鲍德里亚走错了方向而已。笔者认为,鲍德里亚最关键的错误在于他没有厘清资本与文化的关系,将消费意识形态与消费文化作为了支配整个后工业消费社会的轴心结构。我们说,鲍德里亚并没有向我们指出符号统治背后的真正动力,是什么原因让符号、编码具有如此之大的神奇魔力并变化莫测。或者更为明确的说,鲍德里亚并没有沿着马克思资本的逻辑继续前行,他背离了马克思,也就迷失了方向,从而也就失去了对消费社会进行批判的核心武器。正如学者张一兵指出的那样,“鲍德里亚从来就没有成为过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即便在最初”。因此,我们说尽管鲍德里亚对消费社会的分析与批判很深刻,但他不可能指明摆脱困境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 张一兵:《反鲍德里亚——一个后现代学术神话的祛序》,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3] 孔明安:《物·象征·仿真——鲍德里亚哲学思想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4] [美]毕晓普、凯尔纳等,戴阿宝译:《鲍德里亚:追思与展望》,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 张一兵:《鲍德里亚:从后马克思到反马克思主义》,《现代哲学》,2007年第2期。
  
   作者简介:
   吴会丽,女,1977—,山东泰安人,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2009级在读博士生,讲师,研究方向:政治哲学,工作单位: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
   黄义华,女,1972—,江西临川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哲学、公共管理,工作单位:中共抚州市委党校。
其他文献
摘要:福楼拜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包法利夫人》中的主人公艾玛·包法利出身农家,却接受了贵族式教育,她追寻浪漫的幻影,最终幻想破灭,绝望地死去;丁玲《阿毛姑娘》中的主人公出身农村却幻想大城市的奢华生活,但梦想最终破灭了;李人小说《死水微澜》中的女主人公蔡大嫂从小生长在乡村,幻想改变现实,但最终幻灭。本文试通过文本对比、援引史料等方式,来解析几部在时间和空间上有着巨大差异的作品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福楼
期刊
摘要: 《西洲曲》自问世以来,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美学意蕴,受到历代欣赏者的喜爱。这首脍炙人口的纯情恋歌,通过女子从春到秋的执著、缠绵相思,展示其秀丽轻灵的外表美和真挚纯洁的内在美。诗歌抓住季候特征和景物变化,用梅、莲等清丽的意象营造清新淡雅的意境,其结构精巧婉曲,语言清新自然又含蓄深婉,音节流畅,韵律和谐,富于音乐美。  关键词:《西洲曲》 相思 纯洁 情景交融 清新淡雅  中图分类号:I
期刊
摘要: 韩偓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基本上是由不足其诗歌数量三分之一的《香奁集》而产生的。本文通过对《香奁集》内容特色的分析认为,韩偓,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艳夺温李”的情爱诗人,而且是最早的情爱诗人之一,他不仅打破了正统诗教观念一统天下的局面,对唐诗的内容题材进行了新的开拓,给唐诗带来了新的生命和气息,而且,体现了晚唐的审美风尚,推进了词的发展。  关键词:韩偓《香奁集》 情爱诗人  中图分类号:I
期刊
摘要:本文从生命、爱情和美三个方面探讨了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主题。这三个方面相互依存,体现了莎士比亚的个人观,也反映了当时的时代观。  关键词:莎士比亚 十四行诗 主题 生命 爱情美  中图分类号:I106.2文献标识码:A    威廉·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思想主题包含着丰富的意蕴,有对友谊、爱情、婚姻、生命价值的称赞,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个人命运的拷问,对时间、社会、历史、艺术的思考,不仅体现了一个时
期刊
摘要:《世说新语》中的人物形象具有诗化特征。这些诗化特征有着多方面的表现,本文从相貌、言语、性格、感情四个方面对它进行了分析。《世说新语》的结构虽然看似是诗歌式的散金片玉,但它们都具有表现人物形象特征的作用;而这些形象特征不专属于某个个体,它是整个时代的群体性特征。用这些零散的只言片语,表现出一个时代的群体风貌,这正是世说体小说的特点。  关键词:《世说新语》 诗化人物形象 时代人物群像  中图分
期刊
摘要:方回《桐江续集》中具有较高文学价值的部分是他的诗歌创作。其诗歌深刻反映了元朝尖锐的民族矛盾、元军的罪行、赋役深重的残酷的社会现实。在山水田园诗中,描写了旅途所见风景,善于描写变化中的景物。诗人还善于运用比喻。  关键词:《桐江续集》 反映现实 山水田园诗 比喻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方回(1227-1307),字万里,号虚谷,徽州歙县人,南宋景定三年登进士第,提领
期刊
摘要:母爱是莫里森在文学创作中一贯关注的焦点。当这种最天然、纯粹、发自肺腑的爱被放置于奴隶制这种最不人道的制度之下,会发生什么样悲剧性的后果?本文以《宠儿》中塞丝以母爱之名手刃女儿和《慈悲》中母亲以母爱之名主动抛弃女儿为出发点,探讨了奴隶制对黑人母亲及其子女带来的心理伤害。  关键词:母爱 奴隶制 母亲 黑人女奴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托尼·莫里森(Toni Morri
期刊
摘要:: 在网络文学世界中,女性才第一次真正拥有了与男性分庭抗礼的地位。大量“专业女性小说网站”及“女生频道”的出现及蓬勃发展,既体现了商业化背景下各中文原创网自我定位的调整,又与知识经济时代女性从事创作的条件改善相关,并且从深层次上反映了女性特殊的情感体验与表达方式。  关键词:专业女性文学网站 商业运作 知识经济 言情性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最近两年来,一批称得上网络
期刊
摘要: “情欲与死亡”是中国古代小说常见的一个母题。这种母题以起于“情欲”终于“死亡”的叙事来观照人生,有其特殊的创作寓意和文化蕴涵。本文以《金瓶梅词话》为中心,试借鉴结构主义批评方法,从伦理学、心理学视角去阐释这种母题结构中的矛盾,揭示其表层文意下所潜藏的男权心态以及作者对生命本体存在价值的人文哲思。    在民间叙事文学研究中,母题是指反复出现在不同文本中的最小叙事单元,其重要特征是“以类型化
期刊
摘要: 《红楼梦》是一部文学巨著,生动地描写了形态各异的女子。本文拟就《红楼梦》中的女性崇拜展开论述,分析了《红楼梦》的女性崇拜的根源、体现及其研究的意义价值。通过论证《红楼梦》中的女性崇拜,笔者试图说明:《红楼梦》之所以伟大,乃因为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真正尊重女性的作品,它大胆地否定了令人窒息的男性文化,改写了中国主流文学中女性意识缺席的传统,从而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关键词:《红楼梦》 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