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债收益率曲线震荡上行中债指数略有下跌

来源 :债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_Har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份,在资金面稳中趋紧、经济增速放缓等因素的影响下,债券市场各类券种收益率小幅上行,中债-综合净价指数略有下跌。
  宏观经济情况
  (一)欧元区消费者信心改善,美国经济逐渐回暖
  欧盟委员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人们对欧元区经济的乐观程度超出预期,消费者信心指数创下近五年最大月度涨幅。数据显示,欧元区3月经济景气指数升至102.4,高于预期的101.4,为2011年7月以来首次上升至长期平均水平上方。该数据意味着今年消费者信心出现改善。
  随着美国气温逐渐回升,美国经济也开始摆脱异常寒冷天气的不利影响,展现出更多复苏的迹象。美国2月份商品零售额在连续两月下降后环比上升0.3%,美国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升至53.7,非制造业活动指数升至53.1,显示制造业和服务业扩张步伐加快,美国3月份非农业部门新增就业岗位19.2万个,同时前两个月新增岗位总数上调3.7万个。
  (二)国内宏观经济增长态势趋缓
  1.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4%,较上月提高0.4个百分点
  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4%(见图1)。其中,城市上涨2.5%,农村上涨2.1%;食品价格上涨4.1%,非食品价格上涨1.5%;消费品价格上涨2.2%,服务价格上涨2.8%。
  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下降0.5%。其中,城市下降0.5%,农村下降0.6%;食品价格下降1.6%,非食品价格上涨0.1%;消费品价格下降0.6%,服务价格下降0.1%。
  % 图1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2.3%
  3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3%(见图2),环比下降0.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2.5%,环比下降0.5%。
  % 图2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涨跌幅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3.采购经理指数(PMI)较上月微升0.1个百分点
  3月,中国制造业PMI为50.3%(见图3),比上月微升0.1个百分点,是自去年11月份后首次回升,预示我国制造业总体平稳向好。
  图3 制造业PMI指数(经季节调整)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4.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9%
  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我国3月进出口总值为3325.2亿美元,同比下降9%(见图4),其中出口1701.1亿美元,同比下降6.6%,进口1624.1亿美元,同比下降11.3%,贸易顺差为77.1亿美元。
  图4 进出口贸易总额增减情况
  数据来源:商务部
  5.货币信贷市场情况
  (1)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平稳增长。3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80.12万亿元,同比增长13.7%。人民币贷款余额74.91万亿元,同比增长13.9%,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末低0.3个和0.2个百分点。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3.01万亿元,同比多增2592亿元。3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112.22万亿元,同比增长11.5%。人民币存款余额109.10万亿元,同比增长11.4%,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末低1.1个和2.4个百分点。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4.72万亿元,同比少增1.39万亿元(见图5)。
  图5 金融机构存贷差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Wind资讯
  (2)货币供应量保持增长。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16.07万亿元,同比增长12.1%,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末低1.2个和1.5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32.77万亿元,同比增长5.4%,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末低1.5个和3.9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5.83万亿元,同比增长5.2%。一季度净回笼现金242亿元。
  6.货币政策工具操作情况
  根据公开披露的数据统计,本月央行在公开市场共开展11次正回购操作,合计金额6020亿元。由于有正回购到期3460亿元以及国库现金管理定存到期300亿元,本月共实现资金净回笼2860亿元(见表1)。
  表1 公开市场操作货币投放与回笼测算表(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Wind资讯
  货币市场运行情况
  3月,货币市场资金利率先跌后涨。主要由于2月份外汇占款少增减弱了此前市场对流动性的乐观预期,加之央行在公开市场开展正回购操作力度不减以及临近季末时点。货币市场利率从月中开始持续上行,到月末逐渐企稳。具体来看,银行间回购加权利率R01D品种较上月末上行99个基点至2.82%,每日平均成交量6224.6亿元;R07D品种较上月末上行67个基点至4.19%,每日平均成交量820.9亿元(见图6)。
  图6 3月主要货币市场利率及成交量走势图
  数据来源:中国债券信息网
  债券市场价格走势
  (一)中债收益率曲线震荡上行
  3月份,在资金利率震荡回落又高企等因素的影响下,债券市场各类券种收益率小幅上行。本月银行间市场整体资金面逐步趋紧,具体来看,政策性银行债、企业债(AAA)和中短期票据(AAA)收益率曲线各关键期限点收益率较上月末平均上行22BP、16BP和17BP(不含隔夜收益率);中债银行间固定利率国债收益率1Y(含)以上期限较上月末平均上行4BP,1Y(不含)以下期限较上月末平均下行29BP(不含隔夜收益率,见表2)。
  表2 中债部分收益率曲线关键期限月涨跌情况(单位:BP)
  从银行间固定利率国债10年期与2年期利差来看,期限利差继续扩大(见图7),反映了市场对明年宏观经济运行较为乐观的预期1。   图7 宏观经济景气指数、CPI
  与银行间固定利率国债(10年期-2年期)利差走势图(2012年以来)
  (二)中债-综合净价指数略有下跌
  3月份的中债-综合净价指数略有下跌。全月来看,中债-综合净价指数从上月末的97.89点微跌至本月末的97.37点,跌幅0.53%。中债-综合财富指数从上月末的149.68点微跌至本月末的149.48点,跌幅0.13%。
  债券市场的交易结算
  3月份,全国债券市场21个交易日共发生交易结算26.62万亿元(见表3),同比下降4.38%。其中,在中央结算公司登记债券的交易结算量共计18.79万亿元,占全市场交易结算量的70.57%,同比下降14.4%;在上海清算所发生的交易结算共计1.3万亿元,占全市场交易结算量的4.87%,同比下降13.33%;交易所成交共计6.54万亿元,占全市场交易结算量的24.55%,同比增长49%。
  中央结算公司的本月交易笔数(不含柜台)为76736笔,同比下降15.53%;日均结算量8945.25亿元,同比下降14.42%;日均结算笔数3654笔,同比下降25.32%。
  表3 2014年3月全市场交易结算情况(按市场)
  (1) 3月份中央结算公司登记债券的现券交易结算量达24622.2亿元,比上月增加7675.37亿元,环比增长45.29%。从交易活跃程度讲,3月活跃的机构类型包括城市商业银行、全国性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外资银行和基金类,交易量分别达6812.61亿元、5329.62亿元、4797.92亿元、2714.54亿元和1943.93亿元。从债券机构买卖净额的角度讲,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全国性商业银行为现券的主要净卖出方,净卖出量达到705.5亿元、191.17亿元和165.08亿元;证券公司、基金类和外资银行则表现为现券的净买入,净买入量分别为203.64亿元、149.71亿元和91.6亿元。
  (2)从中央结算公司登记债券的换手率来看,3月份当月的平均换手率是9.57%。其中,较为活跃的债券包括企业债、中期票据和政策性银行债,本月换手率分别为15.65%、15.02%和12.43%(见表4)。
  表4 2014年3月各券种狭义换手率 (单位:%)
  2.政府支持机构债券:目前包括汇金公司发行的债券、2013年以来铁路总公司发行的债券以及原铁道部发行的所有债券。
  数据来源:中央结算公司
  (3)3月份,中央结算公司登记债券的质押式回购交易结算量为155592.81亿元,较上月增加60121.17亿元,环比提高62.97%,同比提高13.05%。买断式回购交易结算量为7635.13亿元,较上月增加3536.66亿元,环比提高86.29%,同比提高32.78%。
  债券市场发行情况
  3月份,全国债券市场新发债券585只,发行总量为11190.09亿元,同比提高30.63%。其中在中央结算公司登记新发债145只,发行量共计5742.82亿元,占债券市场发行总量的51.32%;上海清算所登记新发债券395只,发行量共计5274.8亿元,占债券市场发行总量的47.14%;交易所新发行债券共计45只,发行量172.47亿元,占债券市场发行总量的1.54%(见表5)。
  表5 2014年3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债券市场存量结构
  3月末,全国债券市场总托管量达到30.54万亿元,环比提高1.90%,同比增长11.81%。其中在中央结算公司托管的债券总量为26.4万亿元,占全市场托管量的86.43%,同比增长7.93%;上海清算所托管总量为3.09万亿元,占全市场托管量的10.12%,同比增长50.80%;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托管总量为1.06万亿元,占全市场托管量的3.47%,同比增长30.29%(见表6)。
  表6 2014年3月全市场余额情况(按托管场所)
  注:1. 从历史经验看,期限利差较宏观经济景气指数及CPI有约12个月的领先性。
  作者单位:中央结算公司债券信息部
  责任编辑:罗邦敏 夏宇宁
其他文献
5月份,在资金面稳中趋松、经济基本面仍显趋弱等因素的影响下,债券市场迎来“小牛”行情,各类券种收益率全线下行,中债-综合净价指数整体上扬。  宏观经济形势  (一)美国经济继续复苏,欧元区通货紧缩压力增加,新兴市场股市奋起直追  6月6日,美国劳工部(Department of Labor)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5月非农就业人口环比增加21.7万人,略超经济学家21.5万人的广泛预期。此外,失业率维
期刊
农发行自2004年开始通过银行间市场进行市场化发债筹资,至今已走过十年的历程。十年来,农发行的发债筹资业务发展迅速,取得了辉煌成就。农发债也成为我国债券市场一个主流交易品种,在繁荣市场交投、推动我国债券市场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机构投资人通过参与农发行金融债券交投,优化了投资组合,提高了投资收益,实现了业务可持续发展,农发行和投资人实现了共赢。在新的历史时期,适应深化改革趋势,坚持市场化发行,农
期刊
自1994年成立至今,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已然走过20载春秋。20岁的农发行虽年轻却已历经风雨;20岁的农发行在成长中展示着辉煌。20年来,农发行承载着历史使命,积极探索实践,与市场经济体制同步完善,与“三农”事业共同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内生性可持续发展之路。20年后的今天,一家充满活力、面貌崭新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岿然屹立于中国日臻完善的金融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此,衷心祝贺中国
期刊
自1993年《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1993〕91号)正式提出在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以来,相关准备不断完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推进工作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现实性  众所周知,中国自计划经济以来一直实行的是隐性全额存款保险。这种制度安排存在诸多问题:一是缺乏明确的
期刊
中国银行:  农发行债券发行规模的迅速扩大,不仅大大拓宽了农发行的融资渠道,降低了融资成本,更为银行间市场提供了新的具有主权信用的投资品种,成为各类投资者特别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投资品种之一。  随着发债规模的扩张,农发行不仅打造了完整的收益率曲线,满足了各类投资者的不同偏好,更不断创新,推出了各类浮息债、含权债等创新品种,丰富了投资者的投资工具,推动了银行间市场的持续创新。同时,农发行坚持贴近市场
期刊
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见证了农发债的成长。十年间,农发行市场化发债从零起步,踏实求索,经受住了债券市场不同时期的各种考验,实现了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债券品种逐渐丰富、期限结构日趋合理、投资主体不断多元化的跨越式发展。十年里,农发行不仅成功凝聚市场力量,为“三农”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性信贷资金支持,也为推进债券市场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十年求索,市场化筹资之路成效显著  (一)承载使命,搭建社会资
期刊
当众人或惊讶或流连于宋鸿兵笔下货币那段似真似幻的历史时,债市同仁可否意识到,在我们从事固定收益的人天天接触、安身立命的债券身上,也发生过很多真真切切的有趣故事?  今年是马年,不妨从马说起。  赛马场与“杰罗姆大道”  马与债券的趣缘,更准确地说,是跟赛马有关。赛马这项运动虽然在国内参与者寥寥,在国外却是十分流行,尤以美国为甚。赛马记的主人公,便是一位名叫伦纳德·杰罗姆(Leonard Jerom
期刊
2014年3月27日至28日,由财政部国库司主办,海南省财政厅、中央结算公司协办的“中国国债管理战略国际研讨会”在海南海口隆重召开。会议由财政部国库司副司长周成跃主持,财政部国库司司长翟钢、中央结算公司总经理水汝庆出席了会议。世界银行库务局首席财务官Lars Jessen先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货币与资本市场部副处长Michael Papaioannou博士应邀参会。此外,中国人民银行、中
期刊
摘要:“超日债”违约打破了中国债券市场零违约的记录,对债券市场信用利差的重估和评级分布的变化影响重大。本文以“超日债”违约为切入点,首先分析了此前我国债券市场有关信用利差方面的特征,其次从行业层面梳理了未来信用风险暴露的路径,最后提出在当前的信用环境下,建议宏观政策将如何做好信用风险管理。  关键词:信用风险 信用利差 “超日债”违约 行业风险 信用风险管理  2006年以来,我国债券市场上经历过
期刊
特邀专家: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 祝宝良  中国农业银行金融市场部处长 李刚  中信建投证券宏观与债券首席分析师 黄文涛  北京乐瑞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煜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信息部估值组 黄山  主持人: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债券》杂志执行主编 景乃格  主持人: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请各位专家谈谈,全球经济近期的发展趋势将是怎样的?对中国将带来哪些有利影响,存在哪些不利因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