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做高智商的野蛮人

来源 :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chard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周文,1941年生,男,汉族,江苏如东人。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出版《杨朔散文的艺术》《散文十二家》《散文艺术美》等著作9部,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杂志发表论文300余篇。多次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冰心散文奖、国家图书奖等。曾兼任扬州市作协主席、江苏省现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等职。
  《为你打开一扇门》(以下简称《一扇门》),是著名作家赵丽宏为《中国学生必读文库·文学卷》(语文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所写的一篇序言的节选。它被列入了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上)语文课本的第一篇。笔者觉得,这篇散文选作初中语文教材是非常合适的,而且将它放置第一册的首篇,更是教材编写者的一个明智之举,即对刚刚入学的中学生们,开篇就讲打开文学之门,这确实是把课文与学科、老师引路与学生初学微妙契合的科学性思维。
  赵丽宏是诗人、小说家,但最符合他的称谓的,应该是资深的、有突出成就的散文家。其入选中小学语文课本作为教材的作品,竟有31篇次之多。这充分证明他的散文文本,很符合美文的规范,唯其如此,他才能在符合美文诉求的规范上,成功地赢得了最广泛的读者。早在80年代,笔者就关注过赵丽宏的散文,写过《捕捉生活色彩和芬芳的诗—— 赵丽宏的抒情散文》(《文艺理论研究》1984年第4期)和《评赵丽宏的抒情散文》(《扬州师院学报》1985年第1期)两篇论文进行评论。30年后,我觉得他的散文创作已经走向成熟境界,且对当代散文创作极有它作为个性存在之于一般存在的审美价值,于是近期又写了《重建中国当代散文审美诉求的诗性—— 以赵丽宏散文为研究个案》的论文。窃以为,这三篇拙作可以作为初中语文老师讲析《一扇门》备课时的参考。
  对于《一扇门》的解读,我以为应该把握以下三个问题。
  一、教者必须把握文学基本功能中教化功能的认知
  “为你打开一扇门”,是作者为中学生讲述为什么要打开文学之门,而教者必须把原作者的讲述变成自己的课堂讲演,说清楚文学对中学生的必要与必需。笔者有必要在这里将文学的基本功能向中学老师进行一次交流,并进行新的解释。按传统的说法,文学具有认识功能、娱乐功能和审美功能。这三大功能的说法已经陈旧,其中忽视了文学的教化功能。我个人认为,正确的表述应该是文学具有教化、认识、娱乐、审美四大功能,而对于中学生来说,教化功能则是进行文学教育中的最重要的一种功能,或者说是第一功能。“教化”功能是中国传统理论家与文学家十分重视的一个理念。如《毛诗序》说:“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是以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强调了诗歌教化人伦、移风易俗的作用。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把文章强调为具有“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正能量,其中也是强调的教化。白居易在《读张籍古乐府》中强调诗的功能是“上可裨教化,舒之济万民;下可理情性,卷之善一身”。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中说:“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等等。这些说法文字上有所不同,实质都是一致强调文学的“教化”功能。赵丽宏正是强调文学的教化功能,才说:“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这几句话,是这篇课文的思想灵魂,是“文眼”即课文之“眼”。文学的教化功能主要体现在潜移默化中使读者接受真善美的教育,阅读文学作品可以使中学生等等读者在真善美与假恶丑相纠结的文学境界中,陶冶性情、净化灵魂与自塑道德情操,从中获得一种具象的思想和情感的传导与教育,这种形象思维教育的效果远比抽象思维教育要大得多。你让学生听一场政治或道德修养的报告,学生很可能不喜欢你枯燥无味的理性说教;而让学生听一场《红楼梦》的讲座或看一部《悲惨世界》的小说,他们则跟随文学作品进入形象思维的境界,进入人物、故事、情节、细节所构成的具象境界而感同身受,甚至常常使他们感动得热泪盈眶,情难自已。文学告诉读者生活本来的艰辛和人物磨难重重的命运,告诉读者应该怎样生活、怎样做人、怎样博弈,它动情地、很婉曲地告诉你如何面对人生与事业。因此,文学是读者生活百科的“指南”与“教科书”。如果缺乏文学方面的教育,就必然造成心智结构的残缺,也就是如赵丽宏所说,你在学问上做到了硕士博士甚至更高的学位,但还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因为你在心智上缺少了道德情操的修养,缺少了德智体美四大素质中排列第一的“德”的素质,缺少了“文明人”不可或缺的社会文明所共持之道德、伦理、情操的规范,那无疑是与“野蛮人”无异。质言之,实施与接受文学的教化,是对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和必需。
  二、教者必须把握课文主体部分内在的逻辑思路
  课文的第三节是文章的主体部分,讲述“文学”大门里面的“新奇美妙的风景”,也就是对文学本质进行了多维度的解释,有着作者缜密的逻辑思路。我不妨按讲述的层次,逐一进行解析。
  第一个层次,讲述文学与历史的关系。“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这是讲述文学将“人类感情”进行“最丰富最生动”表达的基本特点,并用这一特点诠释历史,诠释一个民族历史的今昔。所以,第一个层次指出文学与历史的关系,是以文学的形象思维诠释历史的一种关系。
  第二个层次,讲述文学与时代的关系。作者一连用“缩影”“心声”“社会风俗画”“人文风景线”“精神和情感的结晶”等五个关键词语作为定性判断,认定文学是时代生活与时代精神的反映与表现,这五个定性判断也是从反映与表现时代的内涵上,进行了具体和形象的概括。
  第三个层次,讲述文学与人类精神文明的关系。“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这句话是揭示文学对于人类精神文明的价值与意义。人类社会发展依赖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两大支柱,两翼并飞,缺一不可。作者指出,文学“传达”人类对未来的“憧憬和理想”,同时又“凝聚”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内涵非常丰富,又非常深刻。大体应该这么理解:文学表现人类的精神文明就集中于这两个方面,故而文学与艺术比之哲学、宗教、道德、伦理、历史、教育等等意识形态门类,比之实施政治权力的各级官府、执法机构、党派组织、军队警察、法院监狱等等“权力性”的“上层建筑”,更具教化的绵软性(寓教于乐)、人格的理想性与先知先觉之精英的导向性,它是建设人类社会精神文明最重要的、属于“观念性”的一种特殊的“上层建筑”。从这个意义上说,赵丽宏深刻地强调了文学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在“软性教化”中发挥举精神之旗、立精神之柱、建精神家园的巨大能量。上述解释,是由赵丽宏两句话的指点而来,我揣摩也是作者的思想,他只是限于文学语言的表达而未能展开细说。我的解释仅供教者参考,教者可以变成自己的语言向学生进行课堂的讲析。以上文学的三种关系,从文学的外延和内涵揭示了作者所理解、所认知的文学本质。   第四个层次,讲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社会、自然和人生“大有裨益”,进而说明文学阅读的重要意义。“大有裨益的事情”如何变成现实?作者对此进行了三点说明。第一点,从文学接受方面说,文学作品之于读者有一条“潜移默化”的特殊途径,它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隐形状态的传导,是作家与读者“润物无声”的心灵对话。第二点,由于这种特殊影响的途径,久而久之,日积月累,文学“阅读”就必然形成了“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积累,一种智慧的积累,一种感情的积累”;对于读者来说,“潜移默化”的过程加上正能量的“积累”,这就是“裨益”之所在。第三点,说明文学的“裨益”造化人的最终结果。作者指出,如果“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就会“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也能丰富人的感情”,而变成“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反之,即使你拥有了其他方面的丰富知识与学问,也还是“高智商的野蛮人”。
  上述可见,课文的主体部分先以前三个层次,从文学与历史、文学与时代、文学与人类文明三个方面讲述打开文学之门的意义,实际上是从本质意义上对文学进行了诠释。在理论上诠释阅读文学的意义之后,作者进一步在第四个层次里,从途径、积累、造人三个层面具体说明阅读文学作品对读者尤其是中学生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显然作者的讲述条理清晰,层层推进,极富逻辑性与说服力。因此,课文的最后小节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地得出“文学确是一扇神奇的大门,只要你走进这扇大门,就不会空手而归”的结论。
  三、教者必须给这篇课文的文体定性,并且把握其精美的主要特征
  众所周知,赵丽宏原本是一位诗人,他是从创作诗歌集《珊瑚》开始问鼎文坛的,而且后来也潜心研究、品赏中国古典诗歌,写下《云中谁寄锦书来》一书,可见他是一位有着诗人气质与诗学素养的散文家。由诗走向散文,此类作家有冰心、朱自清、何其芳、余光中等等,赵丽宏也是如此。正是因为诗人气质和诗学素养,他驾驭任何散文的样式都会如冰心等作家那样,自然而然地表现出其诗性—— 诗的意境、诗的情调、诗的趣味、诗的语言,从而表现出诗的艺术魅力。《一扇门》原是为文学卷的《中国学生必读文库》所写序言之节选。“序跋”是散文的一个品类,是书作者或编辑者说明成书的缘由、主旨及过程等的体裁。这篇序言只选取了单一谈“主旨”的内容,割舍了成书的缘由、过程等等其他内容而单独成篇。唯其如此,也就割舍了关于“缘由”的说明、“过程”的叙述,只剩下节选部分的议论。于是,现在单独成篇、作为教材的课文就是以议论为主的议论文了。就议论的内容而言,是议论打开文学之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问题,因其议论的深刻和诗性表达的出色这两方面的原因,才被初中教材的编写者发现而入选的。毫无疑问,《一扇门》在体裁上赋以诗性,如以叙事、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进行散文分类,我以为它应该是一篇“诗性的议论性散文”,冠以“诗性”的属性,是出于对这篇课文思想与艺术呈现之总体特征的认知。
  《一扇门》的诗性表现为精美的特征,换言之,它是一篇精短的美文。之所以言其精美,我可以列出下面几条理由加以说明。
  首先,用“打开一扇门”言说学文学的主旨,命意本身是一个精当的比喻,是引导青少年亲近和进入文学领域的意思。这个比喻是整篇构思形象思维的方法。作者没有说开门入室之后的“室”是什么,其实不言自明,“室”就是华丽的文学宫殿。宫殿里究竟藏些什么,这就是课文主体部分的前半部分那些关于文学与历史、时代、社会精神文明关系的诠释,以及后半部分关于文学阅读意义的讲述,这两个方面诠释与讲述,就是宫殿的“华丽”之所在。
  其次,课文虽短,但有起、承、转、合结构的精致。“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着的门”,是文章的起始之句,接着对打开“探求”还是门外“沉睡”展开议论,在对照中指出“探求未知的天地……一个乐趣无穷的过程”的必要,为全文制造了引人入胜的悬念。从无数门说到“文学”的一扇门,这是文章的“承”,即承接、过渡,本文的过渡快捷而且流畅。文章的主体部分是讲述文学的本质和亲近文学的意义,这是文章的“转”,从结构上的“转”而进入文章主旨内容的讲述,展现了进入文学之门的无限风景。最后一节“文学确是一扇神奇的大门……就不会空手而归”,点题,紧扣中心议题,以斩钉截铁的口气强调打开文学大门之后,一定会有“神奇”的收获。如此归结全文,恰与开头的“开门”相呼应、相圆合,可谓针脚绵细和缜密。
  第三,语言的精练,而且是讲究诗性修辞的精练,是课文一个重要的艺术表现的特点。如前所述,文体是诗性的议论文,加上向青少年说话的口吻,这决定了语言的自然感与亲切感,在自然与亲切中表现了流畅的精练。另一方面,用语言的修辞格演绎成诗意的表情达意,是语言诗性的突出表现。如用“沉睡”,暗喻“不开门”;以“为你展现新奇美妙的风景”,暗喻打开某“一扇门”的学习所获;如以“缩影”“心声”等几个排比词组等定性优秀文学作品的效能,用“积累”的复沓强调“积累”的成效等等,这些都是艺术层面的诗性表达。余光中先生说过:“把中国的文字压缩、捶扁、拉长、磨利”,“在变化各殊的句法中,交响成一个大乐队”(余光中《逍遥游》后记)。赵丽宏也是如此,用多种修辞方法使自己的语言具有余光中先生所说的字词应有品格的“质料”,他总是选择他认为最有效的文字和语法,去作诗人思维的表达,《一扇门》语言“质料”的诉求,就是一个明确的证明。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包括两类:一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我”的形象,如《春夜洛城闻笛》中李白自己的形象;二是诗歌中刻画的诗人之外的特定人物形象,如《题李凝幽居》中隐者李凝的形象。  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虽不像小说中的形象那么丰满、完整,也没有明显的故事情节,但仍然是通过人物的神态、笑容、动作、语言片段,心理的一个微妙变化,表现出的一个典型的细节等方面来表现人物的。因此,鉴赏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同样要
期刊
表达艺术赏析主要见于文学作品阅读中,从各地高考试题题干表达与答案看,“表达艺术”的内涵与外延很不一致,确实是目前比较“杂乱”的一个知识点。因此有必要从知识内涵出发,进行梳理和探究,使其赏析的思路清晰起来。  要讲清“表达艺术”,比较有价值的依据应当是“江苏高考考试说明”。《江苏2016年高考考试说明》中,根据文体有两种提法:古诗文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艺术技巧”;现代文阅读,“分析作品
期刊
拓展延伸是阅读教学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从教学实际来分析,它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思维,有助于学生生成新的学习感受,为他们全面、深入和个性化地把握文本提供了途径,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便于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新课改以来,随着“开放的课堂”理念的不断深入,拓展延伸成为时下阅读教学中常见的环节。课堂上合理有效的拓展延伸的确使阅读教学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如果用之不妥,则会造成适得其反的结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班建武,从青少年的认知、审美取向、语言特点等方面分析当下青少年文化的三大特征。  一是认知方式呈现图像化,“童年”退场。伴随着电子传媒取代印刷传媒成为主导媒介、视觉文化取代印刷文化成为主导文化形态,以展示图像为主的电子媒介成为当代青少年最常接触的媒体,图形、图像成为当代青少年阅读的主体内容,这冲击了文字媒介,青少年对文字阅读的兴趣减弱,尤其是对抽象的文字唯恐
期刊
据2015年6月公布的数据表明,目前有28467万人在阅读网络文学,占网络使用率的42.6%,他们年龄大多在30岁以下,绝大多数是学生。网络文学已经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深刻地冲击和改变着中国传统的文学观念,也深刻地影响着我国青少年的价值观、世界观及文化意识和审美观念的形成。网络文学的“经典化”成为学界与政府的共同期待。  文学批评界对于网络文学“经典化”的批评和期待,是基于精英文学的知识体系和
期刊
编者按:语文教学需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与体验,如何通过情感的路径发展学生的心智,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无锡市梅里中学语文组的老师就这一问题展开了讨论,我们选取几位老师的观点,供读者参考。  阅读要达到“有感情”的要求,对学生而言,必须进行情感体验;对教师而言,必须呈现学生情感体验的过程。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体验过程中不断积累感情,逐步做到言为心声,以声传情。因为情是“根”,言是“苗”
期刊
这已经是我第三次和学生共读《雷雨》。  2005年,在使用苏教版选修教材《中外戏剧选读》教学时,我和学生仅仅读了第二幕周朴园和梅侍萍相认那一场,当时,学生和我的主要观点都是:周朴园的那一句“谁指使你来的”充分暴露了他的虚伪,他对梅侍萍的感情是虚假的。  2014年,我和高二IB班的学生共同阅读和探讨了完整的《雷雨》,因为在此之前阅读了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所以,我们在讨论相关问题时,会时时将两
期刊
汪曾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他的作品尤其是短篇小说,以独特的个人风格营造了一种优美和谐的民俗情境。后来有人评价汪曾祺是一个“衔接现当代的作家”,的确,其隽永、冲淡的风格,给时代和社会“一种富于人情味的思想”,甚至他半现实半理想的表现内容,也让人百读不厌。然而,少有人强调的是,汪曾祺的短篇小说,作为他主要的写作形式,也都隐含着他内心的真正情感。  一说到汪曾祺的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是绕不过
期刊
语文课堂活动的组织和推进,是一个语文教师教学艺术和教学智慧的集中体现。语文课堂活动做得饱满、做得充分,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和思维能力。  一、力求“螺旋上升”的课堂结构  好的课堂活动,呈现着分层推进的程序之美,也体现着螺旋上升的思维之美。  比如,一位教师上作文课《学会写景》,整堂课组织了以下几个活动:1.观察图片“雨中雏菊”,说说景物特征;2.提炼出“运用修辞、调动感官细描摹”的写景技法
期刊
第九届茅奖榜单中,有两位曾被冠以“先锋”名号的作家—— 苏童与格非。“现实主义”历来是茅奖的一个重要评奖尺度,两位作家的获奖当然也和他们在现实主义创作方面的尝试和努力有关。先锋作家关心的是“怎么写”的问题,由先锋作家转变为一个“现实主义作家”,不仅是一个观念转变的问题,也是一个技术处理的问题。苏童与格非在这方面作了一个很好的示范,让我们看到了作家突破原有范式、开拓文学疆域的诚意和勇气,也看到了他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