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xw47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学所倡导的,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探究式教学正是这样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综合素质。将探究式教学应用到高中数学课堂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成绩。但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部分教师还是没能掌握探究式教学法的方法,从而影响了教学成果。以下是根据我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对探究式教学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帮助到广大高中数学教师,使其能更好地运用到高中教学当中。
  关键词: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法;应用
  
  当下,新课改已成为全国各地中高考的新浪潮。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高考分数中占着重要的比例,对于很多学生而言数学是一门很有挑战性的科目。对于教师而言,对待高中数学这种抽象性和逻辑性均较强的学科的教学过程时,必须积极改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探究式教学方法就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模式,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生对高中数学的想法,使每一个学生都养成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延伸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一、 探究式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衍生出了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那么什么是探究教学呢?“探究”,顾名思义,探索、研究,就是学生通过自学与探讨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在老师的辅助作用下完成学习的过程。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下,师生之间加强了互动,激发了学生主动思考问题以及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课堂教学,数学教师要设置一些探究性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和研究。此外,探究式的教学法还强调了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相互提问共同探讨学习,解决问题,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新知识点,拓展学生的知识宽广度。另外,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布置探究的作业,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巩固课堂知识的同时拓展课外知识。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探究式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让其感受到自己在课堂中的重要性,更愿意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在高中数学课堂中运用这种方式,能够明显提高现实的学习能力,也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与此同时,教师自身要加强对教材的参透性,抓住重点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数学知识的传授。
  二、 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一) 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做到以学生为本
  探究式教学法能否成功的应用到高中数学教学上,是需要教师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引导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参与到教师的教学中。但是就目前的课堂教学情况来看,大部分教师还是扮演着一言堂的角色,一味地灌输式教学,把教材里的内容灌输到学生脑子里,没有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没有考虑到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思考的能力。新课改的要求是教师不仅要做知识的传授者还要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让学生主动探究问题,为学生搭建一个探讨问题的平台,发挥自身的创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作为教师,就要加强自身的数学专业度和知识容量度,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素养和信息技术素养。
  (二) 构建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思维
  高中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如果教师只是依据教材的内容进行讲解,当学生遇到题目较为复杂的或是一些抽象的题目,学生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思考才能分析出所涉及的知识内容,这样不仅浪费时间还极有可能出现错误。所以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创设知识画面,设计教学情境,让教材里的内容变得生动,使得学生印象深刻,这样对于学生解题有着明显的作用,当学生处于特定的情境下,他们的学习欲望会更加强烈,会产生灵感。
  在新时期下,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学手段也是多种多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直观地将教学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有助于教学难点重点的突破。例如,讲到苏科版高中数学《双曲线》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双曲线的开口方向、离心率、大小与斜线的关系等展现出来。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双曲线的性质。
  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探索问题。例如讲到《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这一节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教材进行一个初步的预习,找到本节课的关键知识点,然后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的角度出发理解集合的概念。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先让学生进行自我介绍:介绍家庭、初中毕业学校、班级等。在介绍的过程中,常常涉及到“家庭、学校、班级、男生、女生”等概念,这些概念与“学生×××”相比,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以这种学生能理解的,并且贴近生活实际的问题做引导,激发学生联系课本知识进行回答。那学生就会回答,“个体与群体,群体是由个体组成的”。通过这样的生活化设置,学生就会对集合的知识有全面的认知,接着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列举生活中的集合实例,这样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知识空间,加深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三) 高中数学解题,要先学会审题
  高中数学题目中,一定是有相应的解题条件的,学会审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数学解题的教学中,教师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找到关键词,将题目转换为自己能理解的数学语言,这样在解题时就会事半功倍。快速準确的审好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很多学生不仔细审题导致解题方向出现错误,最后结果也全部错误。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认真仔细阅读能力,理清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最简洁的办法。
  例如:福州某中学的研究性学习小组为考察闽江口的一个小岛的湿地开发情况,从某码头乘坐汽艇出发,沿着直线方向均匀开往该岛,靠近岛时,绕小岛环行两周后,把汽艇停靠岸边上岸考察,然后又乘坐汽艇沿原航线返回。设t为出发后的某一时刻,s为汽艇与码头在时刻t的距离,那么图像中能大致表示s=f(x)的函数关系的是哪个?在这个题目中,我们要找到题目的关键点,先是沿着直线出发,之后绕着岛环行两周后,靠岸停了一会,最后按原航线返回。按照这样一个思路去解题,答案就很明显了。   (四) 对问题进行设计,引导学生活跃思考
  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曾说过“科学与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会提问题是探究式教学的关键,一系列的问题使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激发了学生想去解决问题的探究欲望。
  例如讲到“数列通项公式”时,教师可以列举①6、9、14、?、30、?②20、14、?、?、2一题。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1. 能否写出上述两个数列的通项公式?2. 求上述两个数列的通项公式用到了什么方法?(二次等差数列法,就是累加法)3. 利用递推公式法求数列通项公式常用的途径有哪些?(构造新的数列法、累加法、累乘法、取倒数法等等)4. 求数列通项公式的常用方法有哪几种?这一系列问题都是循序渐进的。通过提问的方式去解题,使学生对题目产生深刻印象,既巩固了已经学过的知识点,又丰富新的知识,突破了学生不会解题,没有思路的困难,提高了解決问题的流畅性,也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五) 学会多样化解题,训练学生思维变通性
  人们在遇到问题时,利用不同途径去解决问题,这就是思维的变通性。它是按照某一新的方向探究问题的过程。对于数学而言,题目是固定的,答案是不变的,但是解题方法可能不止一种,这就要教师做好引导和启发的作用,使学生能够一题多解。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去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用不同的解法得到相同的结果。由于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将大量的时间精力集中在死记硬背规律上了,但是数学的实践运用不是单一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教材中的题目,教学学生一题多解,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思维活跃度,还可以锻炼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在巩固了所学知识的同时,也训练了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
  教师在锻炼学生一题多解的变通能力的同时,还需要发散学生的思维,由一道题通过联想、类比、延伸,通过改变题设条件或是结论,推广出更多的题目,学生通过相互之间探讨、合作解决这些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领域,培养敢于想,勇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结语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中数学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能力,也注重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将这些元素充分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使得学生除了学到课本的知识外,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探究式的教学法应用到高中数学课堂上,不仅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还锻炼了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减少了对教师的过度依赖的同时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参考文献:
  [1]林燕璇.浅谈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学),2017(7):53-56.
  [2]常艳霞.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西部,2017(4):68-72.
  [3]党权.“一题多解”与“多题一解”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价值研究与实践[J].祖国,2017(23):210.
  [4]张丽华.高中数学一题多解中的发散思维培养[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8(22):43-44.
  [5]王亚玲.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少年,2017(6):23-26.
  [6]张显文.刍议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的应用[J].南北桥,2018(19):9.
  [7]赵艳会,闫德明.基于新课程的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之发展审视[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64-67.
  [8]栾维莲.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7(1):89-92.
  作者简介:
  于祥,江苏省扬州市,扬州大学附属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采用韦伯一致性分析法来衡量2019年高考数学(理科)全国Ⅰ卷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发现2019年高考数学(理科)全国Ⅰ卷与课程标准在知识种类、知识深度和知识分布平衡度方面有较好的一致性,但在知识广度方面还有所欠缺。建议:命题者提升试题考查的广度,优化综合新题型;备考者则要注重函数、几何与代数两个主题的学习,重视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注重核心素养的综合提升。  关键词:高考数学;数学全国卷;课程
摘 要:关于作文教学,我们语文老师不得不承认的现实是:首先,尽管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但我们中的大多数却重阅读而轻写作,教课文时每一篇都精心设计,写作指导则比较随意,尤其是缺少写作教学整体规划。其次,作文教学让人感觉没有抓手,教师教得无助,学生习得无助,以致一个个学期过去了,师生都觉收效甚微。第三,寄希望于各种“中考满分作文”之类的书籍以拔苗助长,老师按图索骥,学生邯郸学步,作文没有真情,没有
摘 要:本文试图通过对传统语文教学方法和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方式的对比,寻找出各自对语文教学效果的利与弊,并从中探寻到更加科学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法,给多媒体辅助教学方式更加客观的评价,使其在最大程度上展现语文教学的魅力,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从而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整体提升当前中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信息技术;传统语文教学方法;现代化教学模式;教学质量;学习乐趣;语文素养  
摘 要:随着新课改教学的深入开展,“问题引导”式的教学模式开始进入到初中数学课堂之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依托教材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在问题引导下,教师能够从预习环节掌握学生學习情况、借助问题带领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运用问题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使用问题巩固课堂所学内容。“问题引导”式课堂教学能大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促进班级学生深入学习数学知识。在此背景下
摘 要:新课标明确指出,初中数学教学要以培养学生们的数学理论思维为相关教学目标,旨在帮助学生们通过学习数学知识从而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也是现阶段良好数学核心素养的体现。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在初中数学的课堂实际教学中帮助学生们培养数学思维及核心素养呢?下面,我们将通过初中数学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及其课堂情境设计等对该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
为了消除目标强散射中心的转动相位分量对传统多普勒中心跟踪(DCT)相位补偿方法性能的影响,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相位补偿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得出中频直接采样回波信号脉间相
摘 要:数学学科的中心就是问题。老师可以借助于在课堂上的提问,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促进教与学的共同进步。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可以拓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可以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提高課堂的效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高质量的提问已经成为检验老师教学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的准则之一。课堂提问该如何做到恰到好处,这是所有老师都想的问题,很多教师也正在努力地往这个方向上走,但是很多的数学
摘 要: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可见幸福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当前,学校教育核心素养理念的落实,也需要以推进幸福教育理论为指导,打造小学数学教学新课堂。本文从幸福教育理念的基本内涵出发,探究小学数学幸福课堂的有效构建,主要从开设幸福数学课程,学生充分认识数学的美好;创设幸福数学课堂,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甘做幸福教师,让学生可以
摘 要: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整合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促进初中数学的教学优化整合,以形成优势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优势教学;方式方法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那种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接受型”教学为探究性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整合和处理
摘 要: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科技以及文化都得到了飞快的发展,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在这种环境之下,社会发展所需人才越来越倾向于综合型、高素质型,所以,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甚至教学理念越来越显得陈旧,所以在新时代对于教育事业以及教学实践而言,一定要紧跟时代的步伐,积极探索新方法,在这样背景之下,导学案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就本质而言,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属于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