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汉语中的日源外来词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ili1649588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汉语中有一类外来词源于日语,即所谓汉语中的日源外来词。笔者常常因为难以辨别它们,从而不把它们当作外来词考虑。为了探究这个问题,笔者查阅了一些资料,来考证这一说法。
  关键词:日语 现代汉语词汇 外来词 语言文化
  一
  《上海文学》(2008年随笔精品·第二辑·守望灵魂)发表了王彬彬的一篇文章——《隔在中西之间的日本——现代汉语中的日语“外来语”问题》,这篇文章表示,在今天我们所使用的汉语中的社会和人文科学方面的名词、术语中,有70%是从日本输入的,是日本人对西方相应语词的翻译。这些词传入中国后,便在汉语中牢牢扎根。“我们每天用以高谈阔论、冥思苦想和‘说东道西’时的概念,竟大都是日本人弄出来的。”例如:“寿司”“劳动”“服务”“组织”“纪律”“政治”“革命”“政府”“政党”“方针”“政策”“申请”“解释”“理论”“哲学”“原则”“经济”“科学”“商业”“干部”“健康”“社会主义”“资本主义”“法律”“封建”“共和”“美学”“文学”“美术”“抽象”“取缔”“取消”“引渡”“样”“手续”“积极的”“消极的”“具体的”“目的”“宗旨”“权利”“义务”“当事者”“所为”“意思”“代表”“强制执行”“第三者”“场合”“打消”“动员令”“无某某之必要”“律”“律师”“代价”“亲属”“继承”“债权人”“债务人”“原素”“要素”“偶素”“常素”“损害赔偿”“法人”“重婚罪”“条件”“契约”“从而”“如何如何”“卫生”“文凭”“盲从”“同化”“代表”“压力”“排外”“野蛮”“公敌”“发起”“旨趣”“派出所”“警察”“宪兵”“检察官”“水体”等等。
  这篇文章同时还提出了一个观点:“如果我们将引进的所有汉语外来日文词剔除干净,一个现代的中国读书人几乎就不能写文章或说话了。”这恐怕是大多数中国人所没有想到的:自唐朝以来,日本以我国为师,为何现代汉语中会有大量词汇来自日语呢?
  这恐怕与近代世界、亚洲和中国的历史不无关系。19世纪末20世纪初,整个世界,尤其是亚洲国家,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欧风美雨的熏陶渐染使得国民感受到了来自国门之外的压力,这时许多新鲜事物和概念开始传播,同时也促使了语言词汇的更新和繁荣,一大批有关西方相应事物的语词翻译涌现出来。日本翻译对西方相应语词的翻译通俗易懂,而以严复为代表的中国翻译,则过分强调信、达、雅,不易被中国大众所接受。举几个简单例子:“物理”,我们过去的翻译叫“格致”;“电话”,我们过去的翻译叫“德律风”;“资本”,我们过去的翻译叫“母财”;“经济”,我们过去的翻译叫“计学”;“同情”,我们过去的翻译叫“善相感”;“进化”,我们过去的翻译叫“天演”。根据中日对西方词汇的不同翻译,可以看出当时中日之间的区别,一个追求复古,一个讲求实用。
  二
  一篇文章这样描述日本语外来词对中国的影响:
  2009年2月16日《北京晚报》登载的《“共产党”一词翻译自日文》一文中,提及1960年6月21日毛泽东和周恩来在上海接见日本文学代表团(团长是野间宏)时说了这样一句话:“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日本比中国早,马克思主义的著作是从日本得到手的,是从日本的书上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毛泽东说出了一个实情:马克思主义最初是从日本传入中国的。1906年1月,同盟会党人朱执信在东京出版的同盟会机关报《民报》上摘要翻译了《共产党宣言》,这是最早介绍到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朱执信转译所依据的原本,就是1904年幸德秋水和界利彦合译的日文版《共产党宣言》,他的转译使“共产党”一词在中国第一次出现。如果直接从英文翻译“Communist Party”,是“公社分子党”或“公团分子党”。我们后来把“communist”这个词翻译为“共产主义的”,实际是从日文“反向翻译”回去再解释出来的意思。在英文里,“Commune”原意是“公社”,在法国、比利时、意大利等国对最小行政区划里的市区和村镇自治体,也这样称呼;而“Community”还增加了“共有,共用,共同体”义,如今的“欧共体”用的就是这个词。日本的幸德秋水和界利彦把它翻译为“共产党”,中国的朱执信将之照搬过来。于是“Communist”就解释为“共产主义的”。一个后来有无数人为之抛头颅、洒热血的名词,就在中国大地上产生了。
  19世纪中期,中国的社会制度与国家组织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一些对中国社会发展进程极为重要的词汇也作为日本语外来词出现在了汉语之中,它们存在于汉语中的方方面面,数量大、质量高,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小觑。
  三
  日源外来词在汉语中所占据的地位真的有王彬彬文章中所说的那么高吗?为了更加深入地探讨这一问题,笔者对当代社会频繁使用的日源外来词做了调研,发现其已经深深地渗透到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与文化联系日益紧密,语言文化上的交流也逐渐频繁。日本作为我国一衣带水的邻国,文化语境相近的两国在语言上的相互借鉴也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自中國改革开放以来,对当时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先进发展模式和成功经验的效仿和学习使得日源外来词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例如:
  (一)「人気」→“人气”
  「人気」的日文解释是「その会社で好ましいものとして受け入れられること。狭义では、その芸人の出演が娯楽·享受の対象として世人から求められる度合いを差す。」例:人気が出る人気がある。汉语中的“人气”和日语中的大同小异,指人或事物受欢迎的程度。例如:由于该影片获奖,扮演女主角的演员人气急升。
  (二)「写真」→“写真”
  「写真」在日语中指照片。汉语中指明星艺人等的个人特写照片集。例如:青春写真艺术照。
  (三)「料理」→“料理”
  汉语直接把日语词汇借过来,指菜肴。例如:日本料理、中华料理、韩国料理。   (四)「理念」→“理念”
  「理念」的日文解释是「何を最高のものとするかについての、その人(面で)の根本的な考え方。」例:文化国家の理念を挙げる。汉语“理念”即为思想、观念。例如:经营理念。
  (五)「売场」→“卖场”
  两个词都指比较大的出售商品的场所。例如,日文:バーゲン売场;中文:仓储式卖场,大甩卖。
  (六)「物语」→“物语”
  「物语」日语解释为:语り伝えられて来た话。例:《源氏物语》《竹取物语》。汉语中是故事的意思。例:咖啡物语、大银河物语(游戏中多直接引用)。
  (七)「超」→“超”
  在日语中是接头词,表示程度。如:超かっこいい、超やさしい。汉语中主要用于宣传口径的前缀,有夸大其词之嫌,显其贵、表现其竞争力。例:超低价格。
  (八)「准」→“准”
  在日语中也接头词,后补,非正式,最终的なものに次ぐ。例:准会员、准决胜。汉语中也表示离正式还有一步之遥的意思。例如:准妈妈、准儿媳。
  (九)「新干线」→“新干线”
  日语中指高速化的铁路路线。汉语引用为快速前卫的象征。例如:影视新干线。
  (十)「物流」→“物流”
  日语中解释为:商品その他の品物を生产地などから消费地などまでに运ぶための包装,荷役,保管,运送の仕事。汉语中的“现代物流”就是指把物质资料按照客户的要求,以最小的总费用,从供给地转移到需要地的过程。
  (十一)「视点」→“视点”
  释义:视线的集中点,描绘及论述事情时作者的立场、观点。
  例:作者的视点比较独特,文章很有新意。
  (十二)「职场」→“职场”
  释义:工作场所。
  例:白领的职场生涯。
  (十三)「新锐」→“新锐”
  释义:在某一领域新出现的有实力的人或物。
  例;新锐导演、棋坛新锐。
  (十四)「放送」→“放送”
  释义:播放。
  例:金曲放送、影视大放送。
  (十五)「视界」→“视界”
  释义:从一定位置展望外界的范围。
  例:参观了科技新成果展览,视界大开。
  (十六)「完败」→“完败”
  释义:指球类、棋类比赛中一直处于明显劣势面而输给对手。
  例:甲队0比3完败于乙队。
  (十七)「完胜」→“完胜”
  释义:指球类、棋类比赛中指一直占据较大优势而战胜对手。
  例:主队3比0完胜于乙队。
  (十八)「工房」→“工房”
  释义:摄影师、陶艺师、建筑师等的工作场所。
  例:创意工房。
  (十九)「新人类」→“新人类”
  释义:日语中指新人、新出现的人;汉语中指1980年以后出生的年轻人。
  (二十)「亲子」→“亲子”
  释义:父母的孩子。
  例:「亲子丼」(鸡肉饭上放有煎鸡蛋)、亲子餐(大号套餐+儿童套餐)。
  (二十一)「达人」→“达人”
  释义:指技艺、学术方面的高手。
  例:游戏达人(游戏界内使用广泛)、达人级高手。
  (二十二)「强·弱」→“强、弱”
  释义:程度副词。
  例:A级强、B级弱。
  (二十三)「真」→“真”
  释义:更本质的,更强的。
  例:真·三国无双(游戏界内使用广泛)。
  (二十四)「补完」→“补完”
  释义:补充、增加。
  例:攻略补完。
  (二十五)「入手」→“入手”
  释义:购买、购入,拿到手。
  例:准备入手XXCD。
  从以上的举例来看,汉语中的日本语外来词大大丰富了汉语词汇,促进了汉语的现代化,涵盖面极广,几乎涉及各个领域: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娱乐、游戏、体育、饮食,甚至日常生活中的形容词和副词之中。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许多词语都来自日本语,其数量之庞大是毋庸置疑的。关于汉语外来词中日本语所占的总比例,目前没有统一说法,笔者由于日语水平欠佳,也没有这个能力去更加细致具体地考察。但是对王彬彬的说法笔者存疑,更有人在“天涯”社区中撰长文来论述这个问题,文章名为《汉语中究竟有多少日语外来词?——再驳所谓“离开了日本外来词,中国人无法说话”之谬论》。
  四
  汉语中日源外来词地位的重要与否与其数量的多寡并无对等的关系,对于日语外来词的研究,可以将研究重点放在其地位、来源与发展上,而不是一味地针对“70%”这个数字来做文章。
  语言中的“他源”外来词是一种全球化开始之后的文化传播现象,时代发展的推进力和汉语言所固有的文化語境在外来词的形成上共同发挥作用,故产生的词汇的语义既能符合时代潮流,又能为人们所便捷使用,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些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词语会进一步发展和影响我们的母语。
  参考文献:
  [1]吴迪.汉语中的日源外来词[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2]刘辉.再谈汉语中的日语借词——以词义的考察为中心[J].金田,2013,(4).
  [3]闫志章.汉语中的日语外来词[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8,(4).
  [4]石云艳.梁启超与汉语中的日语外来词[J].广东社会科学,2007,(5):133-139.
  [5]沈国威.现代汉语中的日语借词之研究——序说[J].日语学习与研究,1988,(5).
其他文献
《汉语拼音方案》中有6个单元音韵母,它们是:ɑ、o、e、i、u、ü。给学前班小朋友或小学一年级学生编写的学习汉语拼音的教材,为了教学的形象化,往往画一些插图。最常见的是“ɑ”韵母旁画一个医生为一个小朋友查看口腔,小朋友大声发“ɑ”,“o”的韵母旁画一只大公鸡,“e”的韵母旁画一只大白鹅……  “ɑ、e”的插图形象贴切,但“o”的插图为什么是一只大公鸡叫呢?我们看几部字典、词典对“喔”的读音标注和释
期刊
摘 要:《蛙》是一部以计划生育为题材的小说,本文从接受美学角度分析该作品葛浩文译文所有政策性语言,从中选取典型例子,考察译文是否满足读者的期待视野,是否创造了读者与文本的视域融合,如何做到将文本中的“空白点”具体化,归纳总结葛氏译文中所用直译、意译的翻译策略与转换、替代、增译、省译、正说反译等翻译技巧,期望能为小说中政策性语言的翻译提供些许启示。  关键词:翻译 接受美学 政策性语言 《蛙》 视域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宁波市旅游景点为例,讨论旅游景点简介英译中的文化缺失现象及其应对策略,发现导致旅游景点简介英译中文化缺失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三个:直接音译、对中国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解释不够、对汉英语言风格缺乏足够的重视。文章提出,在旅游景点汉语简介的英译中,应注意中国文化的恰当传递,并举例说明译文中尽量完整呈现中国文化因素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旅游 景点简介 翻译 文化缺失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
期刊
摘 要:《老残游记》的词汇面貌与现代汉语词汇差异较小。绝大多数的词汇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都可以查到,但语言毕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书中词汇发展至今,由于语言内部和外部的多方面原因,也有不少词汇淡出了历史舞台。本文就《老残游记》的词汇进行考察,对词汇的退隐情况进行描写和解释,希望对清末词汇的发展变化提供一些数据补充。  关键词:词汇 消隐 原因  《老残游记》作为清末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不仅有着很高
期刊
摘 要:沉浸式教学法通过讲授非语言学科内容,使学生自然进入情景,习得或无意识习得目的语,获得接受和产出性技能。近年来,沉浸式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越来越受关注。法国中学的汉语国际班自2008年开设以来,一直采取沉浸式汉语教学法,用汉语教授数学。通过汉语的跨学科使用,提升学生的汉语能力、数学素养,并使学生熟悉中国文化。这样的教学是两个学科之间的衔接点,有助于增强学生这两门学科的能力。  关键词:沉浸
期刊
摘 要:桐乡老城区方言中疑问语气词颇为丰富,适用于是非问、特指问、选择问和正反问等疑问句中,且有疑问语气词合音(甚至疑问语气词与句末表征时态的助词合音)现象。疑问语气词本身还具有特殊的语用功能,可以反映说话人的情感态度。本文在方言调查的基础上总结了11个疑问语气词,并进行了描写、解释,旨在构建起桐乡老城区疑问语气词系统,并在与普通话进行对比中探索对应规律,为吴语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桐乡
期刊
摘 要:《论语》中的修辞句有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本文通过顺应论分析理雅各和辜鸿铭两个译本中比喻句的翻译,探讨如何在顺应论的指导下,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技巧和策略,再现原文的语言风格和文化底蕴。  关键词:顺应论 《论语》 比喻句  一、引言  文学作品,尤其是文学典籍承载了民族传统思想文化的精华。《论语》是中华民族道德和伦理的结晶,对中华民族的思想和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作为先秦早期的一部语录体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又双叒叕”体在网络上热度不减。本文从其外在形式出发,结合修辞学、文字学、认知语言学等相关理论,讨论该语言现象的性质特征、生成理据及其对汉字视觉修辞的新拓展,发掘语言现象背后的语言规律,揭示其网络走红的原因,从而促进人们正确认识网络语言。  关键词:又双叒叕体 汉字视觉修辞 生成理据 网络汉字  2012年12月17日,朝日新闻中文网的一条微博:“我们又双叒叕要换首相了。”这样一句
期刊
摘 要:英文纪录片《美丽中国》播出后,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观众们的欢迎,这离不开其成功的字幕翻译。本文将在翻译目的论框架下,以英文纪录片《美丽中国》为个案,剖析纪录片英汉翻译纲要,探讨该类翻译实践所遵循的原则,总结纪录片字幕翻译中可行的翻译策略,如简化、套译等,旨在为该领域的翻译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翻译策略 目的论 《美丽中国》 纪录片  一、引言  在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日益
期刊
摘 要: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希望本国的语言、文化能在国际上得到传播,从而增强其影响力。为顺应这种趋势和需求,2007年,15所高校开始开设MTI的课程,以培养专业化的翻译人才。通过市场调查和相关研究发现,“懂”外语的人越来越多,但真正能满足市场需求的MTI人才极其缺乏。文章从三个方面探讨MTI课程教学中人才培养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关键词:MTI 课程教学 人才培养 解决策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