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数学模型 促进学生发展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rengbul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乘法分配律是小学数学中非常重要的运算律,有的学生在课堂上懂得观察、比较、发现规律,但在实际应用中却常出错。本文以北师大版四上“乘法分配律”为例,谈谈如何在教学中引入几何模型支撑,渗透模型思想,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可见”,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
  一、借助几何直观,丰富数学模型的表象建构
  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在教学中借助图像或几何图形,通过引导学生对直观的“形”的观察、思考、分析、比较,可让他们在感知数学模型的同时,为后续模型的建立积累丰富的素材。
  例如,许多教师从乘法分配律的外形特征出发,借助情境的创设,展示多个有其特征的等式,再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等式,发现其相似之处,再利用不完全归纳方法抽象出乘法分配律。这样的教学重外形记忆,轻本质理解,学生往往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笔者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创造性使用教材,以三个递进的情境切入:
  (1)现实原型:学校为学生购买运动服,上衣需45元,裤子35元,5套运动服需要多少元?
  (2)几何模型:计算两个场地总面积。
  (3)点子图形:计算排队的总人数。
  在第一个情境中,笔者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交流得出:①(45+35)×5,45+35表示先求一套运动服的钱,再乘5表示5套运动服的钱。②45×5+35×5,先求5件上衣和5条裤子各多少钱,再相加,也能得出5套运动服的总价。
  在第二个情境中,学生观察交流后,表达出各自不同的想法:12×6+8×6和(12+8)×6。笔者接着让他们结合示意图说一说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在交流中得出:12×6是左边长方形的面积,8×6是右边长方形的面积,再把两个长方形的面积相加,就是大长方形的面积。(12+8)×6是把大长方形看成一个整体,12+8表示大长方形的长,再乘宽就得到了大长方形的面积,也就是说方法不同,但结果相同。
  在第三个情境中,笔者让学生观察队形图,并讨论交流能否用8×6+5×6和(8+5)×6这两个算式来解决。最后,再引导学生观察、对比三个算式:(45+35)×5=45×5+35×5,(12+8)×6=12×6+8×6,8×6+5×6=(8+5)×6。让学生结合情境说一说三个等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发现等式的结构特征。
  笔者以三个递进的教学情境为切入点,以“5套衣服多少钱(现实模型)—长方形面积(几何模型)—点子图形”等素材为载体,让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学习有了“图”的支撑,学生容易将“分开算”和“合起来算”这两种思路建立起联系,再运用乘法的意义结合“点子图”进行解释。这样的学习,学生经历了从具体问题到类比推理,再到感知模型的过程,从“形”到“义”,实现了在思维层面上的逐步抽象,并积累相关的感性经验,丰富学生对于乘法分配律的模型特征的感知与建构。
  二、依托探究过程,经历数学模型的抽象建构
  抽象性是数学学科的一个重要特征,让学生学会以数学的方式进行思考,首要的就是让学生学会数学抽象,而从问题的现实情境过渡到抽象的数学模式是学生学会数学抽象的关键。教学中,只有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充分感知、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才有利于学生把握数学问题的本质。
  在学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的模型特征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你能写出几组像这样的式子吗?”学生交流并举例:(5+4)×2=5×2+4×2、(40+60)×5=40×5+60×5……接着,笔者让学生不计算,用乘法的意义解释左右两个算式是相等的,让学生再次经历从“具体事物—个性化符号表示—数学化表示”这一逐步符号化的过程,经历模型的抽象建构。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这么多算式,你能只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所有的等式吗?”引导学生交流并统一字母式:(a+b)×c=a×c+b×c,最后再引导学生回顾前面的“场地面积”,让学生说一说这里的a、b、c分别代表什么,除了能表示长方形的长与宽,还能表示什么?学生各抒己见:可表示任意一个自然数,也可表示任意一个数……笔者最后再适时小结:“像这样相等的式子其实我们以前也有接触过。”然后课件出示以下图片,让学生交流图中的内容,从中找出乘法分配律。
  (2)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长×2+宽×2。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举例来验证与说理,感受到用数字表示的局限性,从而产生新的需求,学生经历了从实际问题过渡到抽象概括的探索过程,这时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也就水到渠成了。紧接着适时出示旧知,引导学生进行回顾,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之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更是把学生的认知再次推向深入,学生的数学认识从“具体经验”提升到“理性层面”,深化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本质理解。
  三、深入辨析内化,充盈数学模型的本质建构
  教学时,我们常常会忽视学生对乘法分配律“最本质”意义上的理解,只关注外在变化的“形”,而忽视对内在不变的“理”的探究。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借助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深入辨析,这样才能既及时检测学生对分配律的理解,又让学生在丰富的巩固拓展中充分感知模型思想,从而不断完善对乘法分配律本质特征的理解。
  如在学生对乘法分配律有了一个初步的理解后,笔者接着课件出示:
  (1)请填写完整算式:8×(125+9)=8×( )+8×( );7×( + )=7×48+7×52。
  (2)辨一辨:(7+3)×8〇7×8+4×8,这两个算式得数相等吗?调整两个算式中的哪个数等式就能成立?
  (3)想一想:(103-3)×8〇103×8-3×8,乘法分配律在减法中可以适用吗?
  在第一题中,学生作答并交流后,笔者接着提出:“你會用哪种方法进行计算?”学生交流得出:前一道题用8×125+8×9,后一道题用7×(48+52)计算比较简便。最后笔者再适时小结:有时合着算比较好算,有时分开算比较好算,看来,乘法分配律能够使计算简便。随后通过辨一辨、想一想的交流活动,学生对分配律的本质与非本质特征得到进一步的理解与强化。第三道题适时地类推“求和-求差”问题,既沟通了乘法与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又使减法中同样适用乘法分配律这一知识润物细无声地得到渗透,并使乘法分配的基本模型再次“生长”,进一步建构对其规律的本质理解。
  (作者单位:福建省晋江市东石镇金山小学)
其他文献
一、思维生长点:从计数走向计量,几何直观支撑计数单位到计量单位的转换  三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处于从具体到抽象过渡的初期,也是思维进阶的转折点,此时几何直观更有利于学生进行知识的关联沟通。设计如下的对比体验素材,让学生经历关联教学过程,锻炼思维能力。  【题组1】  问题:一共有多少个鸡蛋?(图略)先估一下,再写出算式,用竖式帮助解答。  追问1:为什么列出乘法算式?  追问2:摆竖式的时候,先算的
期刊
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积极思考、实践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使他们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包含现实性与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在观评课中,我们更多的会把视角聚焦
期刊
【教学目标】  1. 正确读写本课生字,理解“一碧千里”“襟飘带舞”等词语。  2. 品味重点语句,想象草原美景,学习借景抒情的表达方法。  3. 感受内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体会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_朗读词句,整体感知  1. 借助古诗,导入新课。  (1)朗读古诗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说说这首古诗写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  预设:一方面写出了
期刊
一份优质的作业既要能检查全体学生是否全部掌握了知识,又要能满足对不同学生进行个体层次的考量。因此,为学生量身定做的校本作业,让教师的教学更具目的性、针对性、层次性,才能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最优化,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得到发展,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一、立足生活,密切作业和现实的联系性  在设计校本作业时,教师若能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从
期刊
一、引入话题,紧扣认知,聚焦问题  刘老师以《田忌赛马》这个经典故事入手,以不同的方式为学生搭建起探究交流的平台。一是学生先将故事内容内化,再进行表述,刘老师将学生表述的内容用板书呈现,活动内容由扁平化转为立体化,有效促进学生对故事的整体认知。二是学生在观看视频时,他们的视觉感知让故事脉络得以梳理,从而深化学生借助事件发展线索巩固对活动内容的理解。刘老师以不同的方式为学习活动搭起“支点”,以学生已
期刊
人们在交际中使用语言,在交际中掌握语言。英语学科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与学的双向互动,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所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要从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在提问交流、语言训练活动和评价活动中,通过互动式教学,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让课堂成为学生积极表达情感,激发创新思维,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高效学习阵地。  一、英语课堂
期刊
教师应该树立学生是主动学习的“建立者”观念,即站在学生立场,沟通学生与数学学习的联系,设计富有趣味性、挑战性的数学问题,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驱动学生去倾听、去思考、去表达。  一、找准学生学习起点,让互动交流言之有序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说:如果我不得不将所有的教育心理学原理还原为一句话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这就是说,在新课教学前,教师必须充分地把握
期刊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提到,小学科学要以探究为主要的学习方式。要想在科学课堂中落实深度学习,能否设计出深度的探究活动成为了关键。《课程标准》对探究活动有明确的目标要求,将探究分成了八个不同的要素,而排在第一要素的就是“提出问题”。但在小学科学课堂上,却经常看到学生提出的问题零散、无法研究,这使得探究问题经常由教师直接提出,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学生不能质
期刊
【教学目标】  1. 通过读懂例文,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知晓可以分几部分把事物介绍清楚,体会说明的准确性。  2. 通过学习例文,借助习作提纲,搭建习作支架。通过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写清楚自己喜欢的事物的主要特点,分几方面把事物介绍清楚,写出属于自己的说明文。  3. 通过互评、互赏、互学等方式,让学生感受习作的乐趣。根据教师的指点及同学建议,自主修改习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板块一
期刊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演唱教学中要重视并着力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尽早积累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集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合唱作为一种音乐表现形式,一直都是小学音乐课的重点板块。从全国使用最广泛的小学阶段人教版音乐教科书中可以看出,从一年级开始,教材就涉及了二声部的节奏训练,十二册一共有56首轮唱及合唱的相关曲目。通过合唱教学的引入,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