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使数学课堂“活”起来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gz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1世纪是高科技的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到小学课堂,这也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将它与教学进行整合,有着较强的感染力,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这就使数学新课程的改革与实施,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数学课堂 辅助教学 教学方法
  
  传统的数学教学是枯燥乏味的,而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的引入,给传统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方法更加多样、更加灵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本质上改变传统教育的单调模式,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教学效果。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良好的兴趣就有良好的学习动机。数学本身比较抽象、枯燥,小学生又生性好动,自控能力差,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创新能力难以提高,而多媒体技术能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枯燥的数学问题趣味化,符合小学生爱听故事,爱看动画片的特点,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例如,如在教学“有余数除法”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在一片果园里,到处都是成熟的果实,兔妈妈对白兔、灰兔和黑兔说:“家里种的桔子已经成熟了,今天我摘了10个桔子,你们快来吃吧。”于是三只小兔飞快地去拿桔子,可是10个桔子怎么分呢?兔妈妈也为难了,兔妈妈说:“谁来帮我分分呢?”听了这段图文并茂的对话,小朋友兴致很高,都想来帮助兔妈妈,在分桔子的同时,我因势利导,也就将“有余数除法”这一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形象直观的内容,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到了知识。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学重点和难点。只要点击鼠标,就可以进行大量演示,在课堂中无论一个老师是多么善于表达、比划,也难以表现一些抽象和具有共性的知识内容,而这些知识内容又往往是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几何知识的教学中,注重直观形象,把数学课本上抽象的文字描绘和静止图像转化为具体直观的动态过程,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问题的实质,最终解决问题。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在课件中出示三次分苹果的图片:第一次出示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问每份有几个?第二次出示把2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问每份有几个?第三次出示把1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问每份有几个?根据学生的回答,用课件演示结果。通过这三次分苹果,学生知道了分数是人们在生活实际中产生的,同时理解了分数的意义,加深了对分数的理解。
  
  三、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十一世纪需要创造型人才,培养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动手创造,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多媒体教育网络、多媒体技术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让静止的图像动起来,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开拓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施展才能的空间。如:在教学“圆的面积”和“圆柱体的体积”时,直接利用教具剪拼图形,有时难以细分,操作起来也比较困难,而在多媒体教学中,可以将图形最大限度地多次划分,逐步渗透转化和极限思
  想,让学生学会变通,体会到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为创新思维打下基础。
  
  四、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知识
  
  目前的教学形式主要是班级授课制,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很难接触更为广阔的天地,扩大知识面。在信息技术高速发达的今天,多媒体技术走进课堂,它把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不仅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在教学“年、月、日”时,我让学生课前上网查阅有关太阳、月亮和地球的运行规律,使学生知道地球绕太阳一周是一年,月亮绕地球一周是一月,地球自转一周为一日。同时有的学生会对年、月、日是怎样产生的及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等产生疑问,激发了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提高了他们的认知程度。
  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在网络环境下的小学数学多媒体课堂教学已成为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数学改革的新视点,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形象、生动的描述,能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展现知识的内在规律,开拓了学生视野,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培养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形成,符合现代化教育的需要,在教与学之间架起了科学的桥梁,发挥了语言教学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其他文献
摘要:当今时代,是视听并重的信息时代。作为学校的教学,传统的只凭教师讲、学生听的纯听觉传输和吸收知识的课堂结构,显然早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把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创造视听结合的教学模式是有必要的、而且是科学的。电教媒体技术是教师创设情境的最佳方式;是激发情趣的重要方法;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最佳手段。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课件 作用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是当前最先
期刊
在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的今天,网络、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课的整合,往往可以满足具体教学环境的需要,增加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从而成为文字教材的延伸、升华,并可优化整体教学效果,使语文课更精彩。    一、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供自悟的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感悟是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中介,是衡量学生是否读懂课文的重要标准。如果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
期刊
历史课程标准鼓励和提倡不同地区和学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如何因地制宜地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呢?笔者认为,历史教师必须深层次地去挖掘教材内涵,增补一些本地区的历史和当前国际国内的焦点热点问题,因为在教学中渗透地方史和新闻时事,有利于激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兴趣,有利于学生探究他们关心的焦点热点问题。只要学生有了探究兴趣,这就为他们学好历史知识奠定了基础。  第一,渗
期刊
随着新教材中古代诗歌比重的增加,随着高考诗歌鉴赏题范围和题型的变化,古代诗歌课堂教学模式也应该进一步优化。以下,我就古代诗歌教学的朗读、感悟、评赏、迁移四环节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为此,我们应该明确:  1. 古代诗歌的文体特征。古代诗歌是韵文学,它与音乐是孪生姐妹,随着发展,其对韵律的要求更加严格,因此,韵律是古代诗歌美的特质之一。我国古代诗歌重意境、重表现。以言志、缘情为主流,相对叙事性而言,
期刊
数学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为基础,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可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创设问题
期刊
摘要: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宗旨和教学理念,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因此,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如何提高初中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再次成为学校体育教学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根据初中女生体育课兴趣不高的原因,通过课堂气氛、选择项目、教法手段、练习形式及教学任务等几个方面,对如何提高初中女生体育兴趣、积极性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学生 教师 培养 体育教学 运
期刊
摘要: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日之功,必须从平时课堂教学的一点一滴抓起,持之以恒,才有可能最后解决英语书面表达的难题。  关键词:书面表达 语感 背诵 日积月累 策略    英语高考书面表达一题是根据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要求设置的。该题要求考生能够根据提示在30分钟内完成80-100个词的短文,意思表达清楚,无严重语言错误。其分值为30分,占总分的20%。怎样才能提高英语书面表达能力
期刊
虚拟语气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是块难啃的骨头,许多人望而却步。笔者经历多年的高中教学,深知英语学习者的困惑,经过探索总结出以下规律:从整体上说,虚拟语气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使用if从句虚拟情况来叙述事实内容,通过提前谓语的时态来表现虚拟情况。另一类是采用should加动词原形的形式。现就第一种虚拟语气论述如下:  虚拟语气的句子通过三种形式来考查。如表示与过去事实相反的假设必须在条件从句中用过去完成时。
期刊
摘要:培养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是改革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发展学生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手段,是语文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从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从扶到放、联系实际、积极鼓励、扎实基础几个方面下手,灵活运用在语文的教学创新中。  关键词:语文 创新教育    所谓创新就是在原有基础上给予革新,或是创出前所不曾出现过的。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
期刊
摘要:情感因素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是不容忽视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应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通过情感因素的作用来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从几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恰当而有效地培养与运用情感因素,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英语 情感因素 学习动机 师生感情    情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态度的体验。《英语课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