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学生还没来得及自主思考,教师就迫不及待地让他们进行交流;学生还没来得及合作交流,教师就会“一锤定音”;学生还没来得及实践,就要先谈谈自己的体会。课堂上,学生跟着教师精心预设的脚印一步一步走着,完全没有自主学习的空间,这对学生的发展极为不利。所以,当学生需要思考、需要交流、需要消化时,教师应该耐心地等待,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去交流、去消化,把课堂完全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创造课堂的精彩。
1 等一等交流,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学生,将摆脱不了对老师、同学的依赖心理,无法养成独立学习的能力,更难养成创造性处理问题的能力。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充裕的思考时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绝不能省略学生“自主思考”这个关键的教学环节,也绝不能让“自主思考”匆匆走过场。哪怕离答案只有一步之遥,也要让学生自己去走、自己去爬。等一等,再等一等,也许下一刻,就是学生恍然大悟、茅塞顿开之时,就是学生创造课堂精彩之时。
例:《年月日》教学中,计算2007年全年天数时,新课程标准要求解题多样化,基本方法学生已经掌握:
方法一:把每个月的天数相加:31+28+31+30+31+30+31+31+30+31+30+31=365(天)
方法二:7×31+4×30+28=365(天)
我引导学生再观察表格中每月的天数,你能有新的发现吗?果然有学生说,每个月份都是接近30天,一石击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又一次活跃起来,不一会儿,有同学发现了新的方法:
方法三:30×12+5=365(天)
我对学生的发现做了充分的肯定后,再一次质疑:还有其它的方法吗?又有学生蠢蠢欲动了。
方法四:90×4+5=365(天)
问:你是怎么想的?……我没有跟他说你很聪明,我笑着说:“你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认识牛顿吗?他就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一代伟人!”上述练习中,学生不断经历思考、体验、探究的过程,才能让课堂成为学生思维操练的场所,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 等一等评价,给学生一个交流的机会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性格、爱好各有不同,已有的生活经验也不尽相同,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角度也不可能完全相同。所以,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发言不能过早地给予评价,避免对其他学生的思维形成定势,而应该留出充分的时间,给学生思维碰撞的机会,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驰骋联想,畅所欲言,相互启发,集思广益,使个性思维得到充分发展。如一位老师上数学练习课时,出示了这样一条出租车的收费标准:“出租车起步价是3千米以内7元,以后每千米1.5元”要求学生根据这一收费标准,计算出,行1千米需要多少钱?学生稍加思考,一生说是7元,又一生说是7÷3得2.33……元。正当学生处于糊涂、不知所以然时,教师问:“你认为谁的正确?为什么?”随即叫了一位手举得高高的同学说,“我觉得应该收7元,因为是3千米以内7元……”这位同学的回答,赢得了教师满意的目光,欣喜地点头以示肯定,随后进行下一环节的研究。
同一问题,学生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答案,教师该怎么办?是急着去判断、告诉学生正确的结果,还是等一等,给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各自想法的机会?教师所提的问题,班上总有一些思维敏捷、反应灵活的学生,难道这部分学生的思维就能代表全班学生的思维吗?“行1千米需要多少钱?”固然,第一位学生的思考是完整的、答案是正确的,但若将上题简约为“3千米7元,1千米收多少钱?”这一问题时,难道第二位学生的思考就无道理吗?等一等,给学生一个思考、交流的机会,学生就会去研读收费标准,从“以后”一词中来发现“3千米以内7元”的真正含义,前3千米内不管是1千米、2千米还是2千米999米,都是7元,答案就自然明了。我们身边所隐藏的许多数学问题,如电话收费标准:“区间内,前3分钟0.2元,以后每一分钟0.1元。”等类似问题,学生就不会感到陌生了。
不同的学生在学习、探究知识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差异,这种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学时我们必须关注学生的差异。课堂上,当学生出现差异时,教师就应该耐心地等一等,允许学生暂且保留这种差异,给他们交流的机会。当他在和同学交流的过程中,思维不断地被激活,经验不断地被唤醒,在不断地冲突、碰撞中,自然消除困惑、豁然开朗。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探究和交流的过程。
3 等一等订正,给学生一个实践的过程
课堂上,当学生出现差错时,教师不要急于修改、更正他们的错误,急着把正确的答案告诉给学生,把完整的结论灌输给学生;学生在没有经历亲手实践、探究体验的无意识状态下,其所得的知识,是模糊不清、不够透彻的,是容易淡忘不够牢靠的。停一停、等一等,给学生一个实践的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地去调整自己的认识,同化、重构新的知识。如教学《三角形的认识》:学生已经知道“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教师提出问题:“如果给你任意的三条线段,你一定能搭出一个三角形吗?”全班同学用同一种声音响亮地回答:“能。”“真的一定能吗?”老师的一个反问,学生好象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连忙说:“不能”。老师随即补充道:“以后你们会学到:三角形两条边的长度之和总是大于第三条边的。如果是小于第三条边,就不能拼成三角形了。”学生一片茫然,但又无奈只得接受。既然以后要教的,何必在这堂课上提出呢?既然已经提出了,为何不让学生弄个明白呢?现在错误已经出现,怎样让学生来发现错误,从而自觉改正错误呢?等一等,别急着抛出你正确的结论,给学生一个反思的过程吧。不妨为学生准备一些长度不等的小棒,如10厘米、4厘米、6厘米和5厘米的小棒若干,让学生从中选择任意的3根搭出三角形来。学生会满怀兴趣、满怀喜悦地进行拼搭。在这过程中,学生自然会发现问题、产生疑惑,激起进一步研究、探索问题的热情,在动手做中,就会发现“三角形的两边之和一定是大于第三边”这一性质,从而就会自觉去否定、修正原先那个错误。学生自己发现所获得的知识远比教师的直接告诉有价值得多!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中,需要我们多一些等待。多一些等待,学生就多一些自主探索的经历和体会,多一些对问题的深思和熟悉;多一些等待,学生就多一些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机会和体验,多一些对知识的理解和提升……学会等待,你的心中就装下了班里的每一个学生;学会等待,你的课堂就充满了灵魂和活力。只要这样等待,就能等出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等出学生学习的乐趣,也必将等出课堂姗姗而来的精彩!
1 等一等交流,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学生,将摆脱不了对老师、同学的依赖心理,无法养成独立学习的能力,更难养成创造性处理问题的能力。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充裕的思考时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绝不能省略学生“自主思考”这个关键的教学环节,也绝不能让“自主思考”匆匆走过场。哪怕离答案只有一步之遥,也要让学生自己去走、自己去爬。等一等,再等一等,也许下一刻,就是学生恍然大悟、茅塞顿开之时,就是学生创造课堂精彩之时。
例:《年月日》教学中,计算2007年全年天数时,新课程标准要求解题多样化,基本方法学生已经掌握:
方法一:把每个月的天数相加:31+28+31+30+31+30+31+31+30+31+30+31=365(天)
方法二:7×31+4×30+28=365(天)
我引导学生再观察表格中每月的天数,你能有新的发现吗?果然有学生说,每个月份都是接近30天,一石击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又一次活跃起来,不一会儿,有同学发现了新的方法:
方法三:30×12+5=365(天)
我对学生的发现做了充分的肯定后,再一次质疑:还有其它的方法吗?又有学生蠢蠢欲动了。
方法四:90×4+5=365(天)
问:你是怎么想的?……我没有跟他说你很聪明,我笑着说:“你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认识牛顿吗?他就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一代伟人!”上述练习中,学生不断经历思考、体验、探究的过程,才能让课堂成为学生思维操练的场所,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 等一等评价,给学生一个交流的机会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性格、爱好各有不同,已有的生活经验也不尽相同,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角度也不可能完全相同。所以,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发言不能过早地给予评价,避免对其他学生的思维形成定势,而应该留出充分的时间,给学生思维碰撞的机会,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驰骋联想,畅所欲言,相互启发,集思广益,使个性思维得到充分发展。如一位老师上数学练习课时,出示了这样一条出租车的收费标准:“出租车起步价是3千米以内7元,以后每千米1.5元”要求学生根据这一收费标准,计算出,行1千米需要多少钱?学生稍加思考,一生说是7元,又一生说是7÷3得2.33……元。正当学生处于糊涂、不知所以然时,教师问:“你认为谁的正确?为什么?”随即叫了一位手举得高高的同学说,“我觉得应该收7元,因为是3千米以内7元……”这位同学的回答,赢得了教师满意的目光,欣喜地点头以示肯定,随后进行下一环节的研究。
同一问题,学生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答案,教师该怎么办?是急着去判断、告诉学生正确的结果,还是等一等,给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各自想法的机会?教师所提的问题,班上总有一些思维敏捷、反应灵活的学生,难道这部分学生的思维就能代表全班学生的思维吗?“行1千米需要多少钱?”固然,第一位学生的思考是完整的、答案是正确的,但若将上题简约为“3千米7元,1千米收多少钱?”这一问题时,难道第二位学生的思考就无道理吗?等一等,给学生一个思考、交流的机会,学生就会去研读收费标准,从“以后”一词中来发现“3千米以内7元”的真正含义,前3千米内不管是1千米、2千米还是2千米999米,都是7元,答案就自然明了。我们身边所隐藏的许多数学问题,如电话收费标准:“区间内,前3分钟0.2元,以后每一分钟0.1元。”等类似问题,学生就不会感到陌生了。
不同的学生在学习、探究知识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差异,这种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学时我们必须关注学生的差异。课堂上,当学生出现差异时,教师就应该耐心地等一等,允许学生暂且保留这种差异,给他们交流的机会。当他在和同学交流的过程中,思维不断地被激活,经验不断地被唤醒,在不断地冲突、碰撞中,自然消除困惑、豁然开朗。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探究和交流的过程。
3 等一等订正,给学生一个实践的过程
课堂上,当学生出现差错时,教师不要急于修改、更正他们的错误,急着把正确的答案告诉给学生,把完整的结论灌输给学生;学生在没有经历亲手实践、探究体验的无意识状态下,其所得的知识,是模糊不清、不够透彻的,是容易淡忘不够牢靠的。停一停、等一等,给学生一个实践的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地去调整自己的认识,同化、重构新的知识。如教学《三角形的认识》:学生已经知道“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教师提出问题:“如果给你任意的三条线段,你一定能搭出一个三角形吗?”全班同学用同一种声音响亮地回答:“能。”“真的一定能吗?”老师的一个反问,学生好象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连忙说:“不能”。老师随即补充道:“以后你们会学到:三角形两条边的长度之和总是大于第三条边的。如果是小于第三条边,就不能拼成三角形了。”学生一片茫然,但又无奈只得接受。既然以后要教的,何必在这堂课上提出呢?既然已经提出了,为何不让学生弄个明白呢?现在错误已经出现,怎样让学生来发现错误,从而自觉改正错误呢?等一等,别急着抛出你正确的结论,给学生一个反思的过程吧。不妨为学生准备一些长度不等的小棒,如10厘米、4厘米、6厘米和5厘米的小棒若干,让学生从中选择任意的3根搭出三角形来。学生会满怀兴趣、满怀喜悦地进行拼搭。在这过程中,学生自然会发现问题、产生疑惑,激起进一步研究、探索问题的热情,在动手做中,就会发现“三角形的两边之和一定是大于第三边”这一性质,从而就会自觉去否定、修正原先那个错误。学生自己发现所获得的知识远比教师的直接告诉有价值得多!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中,需要我们多一些等待。多一些等待,学生就多一些自主探索的经历和体会,多一些对问题的深思和熟悉;多一些等待,学生就多一些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机会和体验,多一些对知识的理解和提升……学会等待,你的心中就装下了班里的每一个学生;学会等待,你的课堂就充满了灵魂和活力。只要这样等待,就能等出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等出学生学习的乐趣,也必将等出课堂姗姗而来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