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讲”方式下“讲”的定位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cai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学讲计划”中,自主先学,以学定教,以教促学等理念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这种理念最终落实于如何更好地把它转换为课堂行为的能力。自主先学是学生探究新知、发现疑难的导航仪,学生的“讲”,在于讲出理解,讲出疑问,讲出不同,讲出精彩的智慧分享。而教师的角色则定位为引导者、协助者,监管、调节、激活、优化学生的思维过程,教师的“讲”是根植于学情基础上的讲授和点拨,是言传身教的示范,是智慧的引领,是集中知识与能力的生长点上的技巧性的表达。提高“讲”的质量,其核心诉求是指向并指导学生的主动学习、学会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 学讲方式 自主先学 学会学习
  “学讲”课堂的本质是强调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单纯把它理解为“学生讲,老师不讲”无疑是错误的。在实际的课堂实施中,为“学讲”而“学讲”的现象,并不少见。在很多热闹的课上,学生似乎都张口说了话,看似教师给了他们言语的自主权,但他们的能力其实没有得到提高,只是把原来自己肚子里有的东西展示给大家,小组交流只限于平面滑行,语文课堂的诗意和人文气息被冲淡。那么,教师的“讲”,讲在什么时候,讲到什么程度,“顺学而教”是不是顺着学生“信马由缰”,“畅所欲言”是不是漫谈讨论,小组合作是不是每节课都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泛泛而谈,是应该引起每位教师深度反思的话题。师生“讲”的定位,都应共同指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学习单辅助教学,培养自学能力“有的放矢”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但不是唯一阵地。很多时候,教给学生一种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更重要。学法的指导是渗透在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的。目前,自小学阶段的中高年级起,都强调随文设计导学单,指向学生有目的的自主学习。倘若失去了学习方法的指导,高效课堂便是一句口号。
  以词语教学为例,学生和教师的“讲”该着眼何处。首先看词语理解方面的教师的“讲”和学生的“讲”——关注陌生的词,既明白其读音,又了解其意思,借助工具书或查阅资料理解;关注有多音字的词,查阅字典,结合其义项,作出明确判断;关注有歧义的词和有积累价值的词语,如果难以用准确语言解释,就造句或举例加以理解;关注与中心人物、中心思想有关联的,则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思考其深意。课堂上,交流词语的预习时,让学生多讲,让学生会讲,则是在依托学习单的基础上,让学生讲所得,即通过自主先学获得的东西;讲积累,即在预习中所储存的信息、知识和事件;讲所疑,也就是在自学中发现的难点和疑惑。在交流词语理解中,教师的“讲”,需在对课文词语做到分析归类后的助推,创设情境、讲述故事、分析构字字理、出示图片,或是适时联系文本,拓展延伸,既丰富学生词语积累,又对课文的理解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再看学法上的引领,词语预习不拘一格,但有效预习的方法应作引导,学生除了讲内容外,还会讲方法,讲过程,分享自己获取知识、找到答案的途径、过程和方法,而在学生汇报过程中,教师的讲,则是为其他学生指明了实现学习目标的可取路径。
  二、教师角色准确定位,使学生深度学习“有法可依”
  每一篇教材都有独特的内容和教学价值,不同体裁的文章体式特征自然也不同,教师必须研究所教内容,从编者意图、作者内在表达和学生的阅读期待出发,挖掘文本的人文气息和语用训练点。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每一位语文教师首先要学会做“语言大师”,一句一顿,一腔一调,都要充满浓浓的语文味儿。及时引导和纠正学生的“讲”,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指导学生会讲,有条理地讲,配上动作讲,用上修辞讲,如《桂花雨》一文中,教师引导学生感受飘落的桂花的美(像精致的小蝴蝶、像飘飞的落叶、像芬芳的雨点,像调皮的、给我挠痒痒的小精灵……)感受花瓣纷纷落下,落得满头满身的情景,创设情境,合作交流,一个拍头拍肩的动作,一种陶醉自得的神情,就是一种无声的导引:像戴了一顶金黄的皇冠、像穿了一件华丽的长裙……孩子们的理解个性而灵动,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个巧妙的铺设,激情激趣,学生便越来越愿讲,并能讲得好,讲得精彩。
  2.教师是同伴互助的评价者
  学生合作探究,团结助学,是需要积极的、有技巧的指导的。同伴的认可、悦纳、包容和帮扶需要积极向上的团体目标的引领,这种友爱互助的同伴关系的建立和维系,需要监管的过程。教师首先要善于发现小组合作中的问题,对于合作完成的思维成果,教师的评价关注合作的过程,引导学生善于补充同伴的观点,善于欣赏他人的长处,善于委婉地指出不足。组间也同样关注过程评价。
  3.教师是点石成金的智者
  目前,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习单出示后,学生自主学,然后开始汇报后,学生的理解是“碎片化的”,散乱而缺乏深度。结果——发散下去,造成的就是“一个平面”。教师的“讲”落实在哪里?讲方法的渗透,讲情感的激励,讲在学生肤浅地表面化的理解处,讲更深度的问题的启发,讲文本的深层内涵。
  三、立足学情,助推学生语文素养的“有增無已”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学生思维的宽度与深度决定了他们言语表达的质量。如果不能潜心在文章中走上几个来回,就不能领悟文章的精华。学生的“学进去”“讲出来”,立足于其语文能力的提高。在小组讨论或合作学习中,由于他们的自学能力和知识基础所限,教师若满足于形式的“张罗”,满足于搜寻文本的表层信息,浅读课文,满足于让学生尽情表达看法,那么,语文课堂将越来越肤浅。其实,小组合作学习只是一种形式,是培养学生倾听习惯、合作意识和自主探究能力的一种手段。教师参与其中,不着痕迹地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表达的欲望,把学生放到课堂上,巧妙地推波助澜,是需要功底的。这种功底便来自于充分的准备,备教材知识点,备学生整体现状和个性化差异,备文本与学生一生成长的联系,备课堂可能出现的动态和变数,只有做到“胸中有丘壑”,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把握有度。
  在“学讲”方式中探究语文学习的实践之路,教师应高屋建瓴,巧搭桥梁,智慧点拨,让合作真正聚集智慧,让尊重和倾听成为自然之音,让畅所欲言、不拘一格的课堂形态成为思维的生长点,让灵动悦纳的个性和心灵成为语言素养积淀的土壤,立足于脚下,服务于长远,实现每一个生命个体的“最大限度的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函数学习一直以来是初中生数学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因为函数有一定的抽象性,加之又是数与形的结合,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以理解,从而失去学习函数的动力。将探究式的教学策略引入初中函数教学,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对函数进行探究,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体验教学全过程,亲近和应用函数,最终真正成为函数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初中;函数;探究  函数学习一直
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变题教学法,可以使学生的解题思路更加清晰,思维得到发散,数学综合能力得以提升。本文是变题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反思和总结,以期让变题教学法应用更加广泛。
数学作为我国初中生教育培养必不可少的科目之一,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形势的不断变革发展,社会各界对初中数学教学的实效性提出
《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为此,学生做语文作业的目的在于巩固和消化所学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正确处理好作业,对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发展学生智力和创造才能有着重大意义。新课标理念下,作业布置除了传统的落实和巩固知识目标外,更需要考虑的是多元化的目标,即能力目标、情感态度目
杂交稻新组合“福优77”雷捷成,游年顺,黄利兴,朱雄涛,郑向华(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350019)一、组合来源福优77是本所以福伊A与明恢77配组育成的新组合。福伊A是本所新育成的野败型不育系,已通过
很多人认为体育课应该是很受学生们的爱戴的,殊不知体育教学并不是像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也是需要培养学生的兴趣的。所以说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也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摘 要: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方式,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写作能力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朗读教学 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新课标有明确规定:“小学各年级必须重视朗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进行朗读,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朗读能够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能够帮助学生加深记忆,也能够帮助学生对语文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  朗读是将文字作品转化为声音语言
控制变量法和模型法是物理学习的两种重要方法。本文通过几组实例介绍在物理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运用控制变量法和模型法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Controlling variable
针对网页及点的特点,分析多个优秀网页,结合相关设计理论,总结出点在网页构成设计中的多种设计表现方法,探讨了这些方法的具体实施手段与产生的效果,及对表达主题思想所具有
摘 要: 教学在进行语文或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时应适时适量地创设情境,为学生学习语文服务,为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服务。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情境教学 情境创设 兴趣激发  情境教学是一种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儿童热烈的情绪,把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能够大大优化学习效果,其丰富有趣的内容、鮮明生动的形象、真切动人的情意、宽阔感人的意境及耐人寻味的哲理,使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