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到逢年过节,给父母送什么礼愁坏了许多子女。然而,2012年,这一难题似乎有了不同的答案。一整年的时间,不少人都曾听到这则广告:“妈妈的回忆录写成的那天,她激动地哭了。已经多少年,她没有在我面前掉过眼泪。我总以为,让她吃好喝好,住上大房子,有钱四处旅游,就是她最大的快乐。但那天我发现,回忆才是她所有快乐的源泉。了解你的家人,给他们最想要的。”
这是一家撰写回忆录的公司所做的广告,“写回忆录”这一新鲜的方式,给很多子女带来了新的启发。对于老人,究竟什么才是更好的“孝顺”?出了物质赡养,我们是否也应该花点时间,给他们多一点精神的关爱?
“他们是想用回忆,慰藉自己的一辈子”
人们常说,每个人身上都有故事。可家住北京市海淀区的李成阳怎么也看不出,自己父亲身上能有什么故事。在他看来,父亲开了一辈子出租车,再平凡不过的人生。退休了每天逛个早市,吃完就坐沙发上,对着家里32寸的液晶电视,从战争片看到爱情片,那呆呆的眼光,似乎能把电视看穿。
直到有一天翻家里的老照片,李成阳翻出一张窄窄长长、发黄的小照片来,上面的青年是年轻时的父亲。父亲对着这张照片,突然打开了自己的话匣子,说到18岁时,和班里一个高干家庭的女孩相爱,那女孩的父母死活不同意他们在一起。然后文化大革命来了,他们一起上山下乡,那女孩最后郁郁而终,父亲在医院里,陪了她人生的最后一程……提起往事,父亲的眼睛亮晶晶的,那些埋藏在记忆深处的东西,像河水一样流淌出来。李成阳突然发现,面前的人不只是自己的“父亲”,他是一个曾有过刻骨铭心的爱的“男人”。
李成阳希望给父亲写本回忆录,他找到一家专门给老人撰写回忆录的公司,发现这里有很多像父亲一样的人。从2010年开始,给老人写回忆录逐渐成为一个产业,先是在北京,然后在天津、长春,甚至南方等地陆续出现。
“我们这儿70%是子女找上门来,想给父母写本回忆录。”一家影印公司的创始人申小姐说,调研中发现,市场上老人的精神需求,基本是一片空白。第一,老人有孤独感,子女都在外面拼事业,即使在同一个城市,也很少在身边;第二,即使子女在身边,老人说话也没人听,这种倾述的欲望得不到满足;第三,老人年纪大了总喜欢想以前的事、翻看过去的照片,有比较浓的回忆情结。
在给300多位老人写过回忆录后,申小姐说,一些老人对“回忆”的执着深深地打动了他们。一个山东老人打着看病的名义瞒着子女来北京写回忆录,没想到真的在医院里查出晚期肺癌。“他的回忆录成为我们这个春节前加急制作的一本。”“回忆”也成为父子两代人情感的最好联系,一个北京老人和儿子冷战了15年,公司把他的回忆录寄给远在日本的儿子,他们心中的冰雪慢慢融化了,儿子带着他从未谋面的孙子回到了北京。在写回忆录的过程中,其实是灌输一种温情:不要嫌老人烦,他们是想用回忆慰藉自己的一辈子。那些你不能陪伴他的日子,你不了解他的生活,你错过他的岁月,都可以在回忆里找到。
倾听是最好的尽孝方式
事实上,与其说有些老人热衷于回忆,不如说他们更想找个人,倾听自己的诉说。中国1.85亿60岁以上老人中,49.7%为空巢老人。远在他方的子女难以满足他们尽在咫尺的需求,他们不知可以和谁说话,有些人高薪招聘保姆,只为和自己聊天。即使子女在父母身边,“八成人没时间陪父母”,“近七成人很少陪父母聊天”……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老年中心主任李娟分析,老人这种“被倾听”的需求,归根结底,来自于他们“被关注”的渴望。“孩子和老人都有被关注的需求,所不同的是,孩子是由于发展中未完全成熟,老人则是由于成熟后的衰退和缺失。”身体的老化、对社会新事物的陌生,让他们自觉远离这个时代,产生一定程度的恐惧感。苏州荣格心理咨询中心督导王国荣认为,这种现实中缺失所带来的自卑和不安,导致老人在回忆过去中追求一种“补偿心理”的满足。回忆仿佛一面镜子,从那里面,老人看到了自己盛年的芳菲四月。以往的荣耀弥补了他们今日的被忽视,他们以“无限的过去”补偿自己“有限的未来”。
在李娟看来,这种“补偿”是件很有意义的事。“研究表明,孤独和抑郁往往伴随在一起。”她说,如果不能充分倾述,轻则让老人的幸福感降低,重则当他们遭遇亲朋好友丧失等负面事件、个人耐受力又比较差时,会引发抑郁情绪,严重的会患上抑郁症。
“缅怀”是心理学上一种治疗的方式,心理咨询师会用“苏格拉底式提问”,不断启发人回想起生活中成功的经历,抵消失败所带给他们的负面效应。李娟说,“回忆”的过程也是对人生中负性东西的重建,当老人回顾一生时,会有意无意地把不好的记忆过滤掉,把好的东西进一步强调,这对他们的心理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孝”不仅是传统的,更是现代的美德
为老人撰写回忆录的行业之所以如雨后春笋一样兴起,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很多子女没时间听老人回忆;即使他们有时间,也不愿意用来倾听那些陈年往事、已过时的荣耀、蒙尘的资历。然而,一个阅读过父亲回忆录的儿子写下的一段话,可能对他们有所启发:“不是每个年轻人都能有这么幸运的机会,看到父亲的一生。即使像我这样一个经常跟父亲沟通的人,也发现书中有很多事是我不知道的。儿子、丈夫、教师、一个普通的社会人——通过回忆录,父亲把他不同的角度展现给我们。谢谢父亲!”
34岁的凌越说,父亲去世后,他每次去陵园扫墓,都能看到路边橱窗里的“二十四孝图”:孝感动天、亲尝汤药、噬指痛心、百里负米……在现代社会里,怎样做才是“孝”,曾让他久久思考。2012年,新发布的“新二十四孝”行为标准,包括“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节假日尽量与父母共度,为父母举办生日宴会,亲自给父母做饭”等。在凌越看来,这些全是为人子女应该做到的基本事,却变成我们需要提倡的“孝”?
“在汉语言文化里,‘孝’字是上‘老’下‘子’,体现下对上的好。”王国荣说,抛弃传统文化中的尊卑关系,“孝”字体现的是爱与回报:用父母爱我们的方式爱父母。儿时父母如何倾听我们的稚嫩童语,我们便应如何倾听父母的抱怨唠叨;父母如何对我们心疼照顾,我们便应如何对父母嘘寒问暖。然而,回报的能力是需要培养的。中国父母对孩子大多极力呵护、一味付出,让他们长大后只知索取,失去了回报的能力。
一个充满了“孝”的家庭是温暖的,李娟说。真正的“孝”是把父母看做一个有快乐有烦恼、有过去和现在“人”,去了解、倾听他们,平等交换相互间的爱,而不是把他们看作一个仅能提供住处、饭菜和金钱的“机器”。
这是一家撰写回忆录的公司所做的广告,“写回忆录”这一新鲜的方式,给很多子女带来了新的启发。对于老人,究竟什么才是更好的“孝顺”?出了物质赡养,我们是否也应该花点时间,给他们多一点精神的关爱?
“他们是想用回忆,慰藉自己的一辈子”
人们常说,每个人身上都有故事。可家住北京市海淀区的李成阳怎么也看不出,自己父亲身上能有什么故事。在他看来,父亲开了一辈子出租车,再平凡不过的人生。退休了每天逛个早市,吃完就坐沙发上,对着家里32寸的液晶电视,从战争片看到爱情片,那呆呆的眼光,似乎能把电视看穿。
直到有一天翻家里的老照片,李成阳翻出一张窄窄长长、发黄的小照片来,上面的青年是年轻时的父亲。父亲对着这张照片,突然打开了自己的话匣子,说到18岁时,和班里一个高干家庭的女孩相爱,那女孩的父母死活不同意他们在一起。然后文化大革命来了,他们一起上山下乡,那女孩最后郁郁而终,父亲在医院里,陪了她人生的最后一程……提起往事,父亲的眼睛亮晶晶的,那些埋藏在记忆深处的东西,像河水一样流淌出来。李成阳突然发现,面前的人不只是自己的“父亲”,他是一个曾有过刻骨铭心的爱的“男人”。
李成阳希望给父亲写本回忆录,他找到一家专门给老人撰写回忆录的公司,发现这里有很多像父亲一样的人。从2010年开始,给老人写回忆录逐渐成为一个产业,先是在北京,然后在天津、长春,甚至南方等地陆续出现。
“我们这儿70%是子女找上门来,想给父母写本回忆录。”一家影印公司的创始人申小姐说,调研中发现,市场上老人的精神需求,基本是一片空白。第一,老人有孤独感,子女都在外面拼事业,即使在同一个城市,也很少在身边;第二,即使子女在身边,老人说话也没人听,这种倾述的欲望得不到满足;第三,老人年纪大了总喜欢想以前的事、翻看过去的照片,有比较浓的回忆情结。
在给300多位老人写过回忆录后,申小姐说,一些老人对“回忆”的执着深深地打动了他们。一个山东老人打着看病的名义瞒着子女来北京写回忆录,没想到真的在医院里查出晚期肺癌。“他的回忆录成为我们这个春节前加急制作的一本。”“回忆”也成为父子两代人情感的最好联系,一个北京老人和儿子冷战了15年,公司把他的回忆录寄给远在日本的儿子,他们心中的冰雪慢慢融化了,儿子带着他从未谋面的孙子回到了北京。在写回忆录的过程中,其实是灌输一种温情:不要嫌老人烦,他们是想用回忆慰藉自己的一辈子。那些你不能陪伴他的日子,你不了解他的生活,你错过他的岁月,都可以在回忆里找到。
倾听是最好的尽孝方式
事实上,与其说有些老人热衷于回忆,不如说他们更想找个人,倾听自己的诉说。中国1.85亿60岁以上老人中,49.7%为空巢老人。远在他方的子女难以满足他们尽在咫尺的需求,他们不知可以和谁说话,有些人高薪招聘保姆,只为和自己聊天。即使子女在父母身边,“八成人没时间陪父母”,“近七成人很少陪父母聊天”……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老年中心主任李娟分析,老人这种“被倾听”的需求,归根结底,来自于他们“被关注”的渴望。“孩子和老人都有被关注的需求,所不同的是,孩子是由于发展中未完全成熟,老人则是由于成熟后的衰退和缺失。”身体的老化、对社会新事物的陌生,让他们自觉远离这个时代,产生一定程度的恐惧感。苏州荣格心理咨询中心督导王国荣认为,这种现实中缺失所带来的自卑和不安,导致老人在回忆过去中追求一种“补偿心理”的满足。回忆仿佛一面镜子,从那里面,老人看到了自己盛年的芳菲四月。以往的荣耀弥补了他们今日的被忽视,他们以“无限的过去”补偿自己“有限的未来”。
在李娟看来,这种“补偿”是件很有意义的事。“研究表明,孤独和抑郁往往伴随在一起。”她说,如果不能充分倾述,轻则让老人的幸福感降低,重则当他们遭遇亲朋好友丧失等负面事件、个人耐受力又比较差时,会引发抑郁情绪,严重的会患上抑郁症。
“缅怀”是心理学上一种治疗的方式,心理咨询师会用“苏格拉底式提问”,不断启发人回想起生活中成功的经历,抵消失败所带给他们的负面效应。李娟说,“回忆”的过程也是对人生中负性东西的重建,当老人回顾一生时,会有意无意地把不好的记忆过滤掉,把好的东西进一步强调,这对他们的心理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孝”不仅是传统的,更是现代的美德
为老人撰写回忆录的行业之所以如雨后春笋一样兴起,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很多子女没时间听老人回忆;即使他们有时间,也不愿意用来倾听那些陈年往事、已过时的荣耀、蒙尘的资历。然而,一个阅读过父亲回忆录的儿子写下的一段话,可能对他们有所启发:“不是每个年轻人都能有这么幸运的机会,看到父亲的一生。即使像我这样一个经常跟父亲沟通的人,也发现书中有很多事是我不知道的。儿子、丈夫、教师、一个普通的社会人——通过回忆录,父亲把他不同的角度展现给我们。谢谢父亲!”
34岁的凌越说,父亲去世后,他每次去陵园扫墓,都能看到路边橱窗里的“二十四孝图”:孝感动天、亲尝汤药、噬指痛心、百里负米……在现代社会里,怎样做才是“孝”,曾让他久久思考。2012年,新发布的“新二十四孝”行为标准,包括“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节假日尽量与父母共度,为父母举办生日宴会,亲自给父母做饭”等。在凌越看来,这些全是为人子女应该做到的基本事,却变成我们需要提倡的“孝”?
“在汉语言文化里,‘孝’字是上‘老’下‘子’,体现下对上的好。”王国荣说,抛弃传统文化中的尊卑关系,“孝”字体现的是爱与回报:用父母爱我们的方式爱父母。儿时父母如何倾听我们的稚嫩童语,我们便应如何倾听父母的抱怨唠叨;父母如何对我们心疼照顾,我们便应如何对父母嘘寒问暖。然而,回报的能力是需要培养的。中国父母对孩子大多极力呵护、一味付出,让他们长大后只知索取,失去了回报的能力。
一个充满了“孝”的家庭是温暖的,李娟说。真正的“孝”是把父母看做一个有快乐有烦恼、有过去和现在“人”,去了解、倾听他们,平等交换相互间的爱,而不是把他们看作一个仅能提供住处、饭菜和金钱的“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