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单元从内容上看为民俗单元,选入读文七篇。民俗乡风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对此,我们要热爱之、研究之,或投身其中。阅读任何文本,我们大抵要汲取三方面的素养:一是“语”,二是“文”,三是“人文”。“语”是语言表达,“文”主要是写作特色。因此,阅读时我们要注意这三个方面。沈从文的《云南的歌会》,主要抓住印象深刻的来写,细描笔法,“水一样的语言”(沈从文语)。汪曾祺《端午的鸭蛋》写得自由随意,以材料分类结构,语言平淡有味。萧乾的《吆喝》写街头风俗,语言典雅,显示了作者开放五官,用耳朵“观察”的本领。而冯骥才的《俗世奇人》,是人物散文,抓住印象深刻的事件、动态,简洁勾勒,活用方言,生活气息浓郁。下面,我们从课外选编几个有关民俗的文本,让大家去阅读、揣摩。
葬礼(节选)
[苏联]A·别洛尔著 蓝英年译
花钱能免除兵役,
也能摆脱奴役,
可谁也不能从大地母亲的湿土里,
把你哭出来。
——摘自《民间葬礼歌》
老死不可避免的自然事件。有的时候人们没脸再活下去,等待它,招唤它。“我的寿数已尽,那个世界早就等待我了。”洛巴尼哈村的尤利娅·费多西莫夫娜说。德鲁日宁村的伊万·阿法纳西耶维奇·涅乌斯图波夫感到死亡临近了,自己给自己钉了一口棺材。棺材在上面的板棚里几乎放了一年。别人看来这有点可怕。但在老百姓对死亡的领悟中,有乍一看显得奇异的结合:对神秘的崇敬和日常的平静。年迈的时候体面地死等于体面地度过一生。只有精神懦弱的人才怕死呢。
正常人把自己不量折磨也不折磨亲人的死亡当成最伟大的和最后的幸福。同洗礼仪式一样,基督教仪式在这里同请求宽恕和埋葬的古代习俗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圣餐礼、涂圣油仪式和父母对孩子的祝福还得加上宽恕一切的请求和有关个人财产(衣服、职业工具和乐器、装饰品)的口头遗嘱。
在俄国农民家庭中,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给死者洗身,换上干净的,有时还是非常贵重的衣服。把死者放在长凳上,头朝圣像,盖上白麻布(尸衣),双手叠在胸前,右手里塞一块白手绢。葬礼在第三天进行,人们把特别尊重的死者一直抬到墓地。所有这些活动都伴随着哭声和哭丧歌。
北方有过同职业说书人一样的职业哭丧妇。人们常常把她们当作算命妇和女巫医,她们当中最多人具有真正的艺术天才,创造过自己的哭丧歌。
年迈老人的死并不被认为是悲伤的事,在这种场合哭丧歌和哭泣大多徒具形式而已。雇来的哭丧妇能够刹那间改变脸上的表情,用日常闲话打断哭声,然后再接着哭号。
阅读点拨
本文是描述俄罗斯民族葬礼风俗的散文。作者的着眼点主要是抓住葬礼富于特征的事物来写,从民俗学的角度反映民间风俗并赞美其看待死亡的生死观。语言平实准确,不事雕饰是其特征。阅读时思考一下:比较你考察和见闻过的本地葬礼习俗,有什么异同?结合俄罗斯人看待死亡的达观态,谈谈你对生与死的见解。对开头的葬礼歌,谈谈你的理解和评价。如有时间,把这些综合起来,写成一段短文。找出划线句子主干和定语、状语,并试试把这个的句子改用审美化的修辞来表达,比较一下表达效果。
焚鹤人(节选) 余光中
可是他的兴奋,是记忆,而不是展望。记忆里,有许多云,许多风,许多风筝在风中升起。至渺至茫,逝去的风中逝去那些鸟的游伴,精灵的降落伞,天使的驹。对于他,童年的定义是风筝加上舅舅加上狗和蟋蟀。最难看的天空,是充满月光和轰炸机的天空。最漂亮的天空,是风筝季的天空……丰硕而慈祥的四川,山如摇篮水如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他永远记得那山国高高的春天。嘉陵江在千嶂万嶂里寻路向南,好听的水声日夜流着。吵得好静好好听。像在说:“我好忙,扬子江存山那边等我,猿鸟在三峡,风帆在武昌,运橘柑的船在洞庭,等我,海在远方。”春天来时总那样冒失而猛烈。使人大吃一惊。怎么一下子田早喷出那许多菜花,黄得好放肆,香得好恼人,满田的蜂蝶忙得像加班。邻村的野狗成群结党跑来追求他们的阿花,害得又羞又气的大人挥舞扫帚去打散它们。细雨霏霏的日子,雨气幻成白雾,从林木蓊郁的谷中冉冉蒸起。杜鹃的啼声里有凉凉的湿意,一声比一声急,连少年的心都给它拧得紧紧的好难受。
而最有趣的,该是有风的晴日了。祠堂后面有一条山路,蜿蜒上坡,走不到一刻钟,就进入一片开旷的平地,除了一棵错节盘根的老黄果树外,附近什么杂树也没有。舅舅提着刚完工的风筝,一再嘱咐他起跑的时候要持续而稳定,不能太骤,太快。他的心卜卜地跳,禁不住又回头去看那风筝。那是一只体貌清奇,风神潇洒的白鹤,绿喙赤顶,缟衣大张如氅。翼展怕不有六尺,下面更曳着两条长足。舅舅高举白鹤,双翅在暖洋洋的风中颤颤扑动……
“飞得那样高?”四岁半的佩佩问道。
“废话!”真真瞪了她一眼。“爸爸做的风筝怎么会飞不高?真是!”
“又不是爸爸的舅舅飞!是爸爸的舅舅做的风筝!你真是笨屁瓜!”十岁的雅雅也纠正她……
(选自《余光中文集·焚鹤人》)
阅读点拨
词典释云,自然形成的为风,社会形成的为俗。放风筝,也是常见的民俗。作者是著名诗人、学者,这个文本写法比较复杂。第三人称叙述,运用心理、景物、行动、语言描写手法。语言富于激情,流畅中透着诗情,善用想象、比喻、拟人的写法。阅读时不妨思考一下,本文如果换成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叙述,将会怎样?仔细揣摸一下划线的语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文中的对话,为什么那么有趣?划出运用得精彩、传神的动词、形容词,甚至是名词,换个同义词比较一下,反复品味其中妙处。把文本朗读几次,把划线的语句读熟。
水乡情歌,溢满东升(节选)
东方莎莎
有鱼有酒,就离不开歌,无论闲时还是忙时,水乡的情歌更令人陶醉,这情不仅仅是男女爱情,更是亲情和乡情。
咸水歌,水乡人自己的歌,无论闲时还是忙时,在田间、基围、河堤或者老榕树下,水乡人都以歌抒情,以歌释怀,以歌会友,以歌结缘。十年前,我在水乡的河道上听摇船的大妈唱,今天,我却在水乡的胜龙小学,听学生们唱。
“乜野花开蝴蝶样,开花结子尺二长?”“豆角花开蝴蝶样,开花结子尺二长。”民间歌曲中蕴含了大量的生活常识和做人的道理,对人的启蒙作用是相当重要的。民歌走进第二课堂,正是寓教于乐的手段。我看见学生们载歌载舞,把一曲传统的咸水歌演绎得满台生彩,情趣盎然。过去的咸水歌站着清唱,表演成份寡淡:而走进学校的咸水歌。融入了现代化的音乐伴奏以及动作表演或者伴舞等新的艺术元素,更加吸引新一代年轻人,也有利于其传承和发展。 咸水歌起源于沿海,海水是咸的。广东江河密布、海岸线长,而水乡的广大水网地带,原是咸水海滩,经珠江水经年累月冲积而成。旧日水利设施颇差,每于冬末春初,多数沙田受海潮侵渗而产生咸潮现象,故称咸田地带,所以人们把这种水上歌谣称作咸水歌。
广东的水上民歌在历史上相当发达,清初学者屈大均曾有诗云:“江行水宿寄此生,摇橹唱歌桨过滘”。抗日战争以前,每年中秋节,水上人家都将小艇停泊在一起,举行集体唱咸水歌活动——“唱姑妹”。
上世纪50年代,中山的咸水歌和汕尾渔歌唱进北京。中央音乐学院等高校,还将中山咸水歌选为民间音乐教材。
(选自《粤海散文》,2009年第4期)
阅读点拨
这篇散文采用的是我们在教材中见到的,最常见的自由、随意的写法,作者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东西来写,按大脑中联想的材料思绪自然成文,轻松、随意,既写印象,也写认识,写见闻,也写历史。在自然、平淡的叙述中,民歌与文人诗又似信手拈来,为文章增色。这得益于作者的的采访、观察的功夫。想一想,这一片断的内容分几类?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来。咸水歌的过去和现在有什么不同?划直线处的成水歌词,运用了什么修辞方式?屈大均的诗,对文章有什么作用?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文段语言朴实无华,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方式?试试把一些句子,换成用修辞句子表达,比较一下效果有什么不同?文段用了不少长句,划曲线处的两个句子,前为单句,后为复句,分析一下它们的结构。
走进滇西(节选)
淡墨
在滇西大峡谷里,有一条十分有名的博南古道,但那已经成了历史和故事的一根线索了。当你看到独龙人至今还用两块石片磨碎粮食,当你看到碧罗雪山那永无改变的表情和姿势,那是免不了要伤心和叹息的。
但不管你对滇西的情感怎样翻云覆雨,滇西就是滇西。滇西是一部没有完全向世人展开的神话,是被大自然反复修改后的美丽,大山藏了又藏的姣好。
滇西。一个长在深闰人未识的楚楚动人的女子。到了滇西,愈是看不到的地方你愈想去看,愈是摸不得的地方你愈想摸……
美丽和神奇使得多少人想去闯滇西。于是,离别便成了大山永恒的主题。可滇西女子不会唱“哥哥走西口,妹妹泪长流”。滇西女子把男人送到山丫口,唱的是“大河涨水波浪宽,哥是浪子不恋山,妹变鲤鱼来戏水,郎是蛟龙要下滩”。滇西人的情感像澜沧江一样,在大山里弯了弯。滇西是一棵树,树上结满了五颜六色的梦境。一个马哥头把滇西说得很神,他说他一泡尿便从泥巴里冲出来一砣翡翠,他用它从老外那里足足换了10万美金。
到了滇西,你才懂得什么叫刺激和兴奋,那带蛮荒味的“响马”倒是罕见了,在十字坡也不会碰到卖人肉包子的孙二娘,但从“金三角”那边偷渡过来的毒品犯,却经常与缉毒队在山谷里上演枪战片,骇人的枪声,惊落了老鹰黑色的自由和随意。与你同行的旅伴中,说不定就有十分老辣的警探。
看见太阳每天从这里升起又落下,落下又升起,火红火红的。将这山谷里的日子夯得既实在又热烈。风把云驮来,云把雨驮来,万物生长繁衍得十分茂盛。
(选自《当代散文精品·1997-1998)),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2月第1版)
阅读点拨
同是写乡俗风情,优秀作家的写法各有特色。主观化、美学化、艺术化的叙述,抓住印象来写,是本文的显著特征。本文渗透着作者对山区乡民贫穷的叹息:对滇西女子爱情的赞美,对生活牧歌般的欣赏,展示着一种苍凉、峻朴的美。在语言上,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等方式。仔细揣摸划直线的语句的意蕴,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划曲线的语句是什么体裁?表达滇西女子的什么思想感情?把文本朗读几次,把划线的语句读熟。
葬礼(节选)
[苏联]A·别洛尔著 蓝英年译
花钱能免除兵役,
也能摆脱奴役,
可谁也不能从大地母亲的湿土里,
把你哭出来。
——摘自《民间葬礼歌》
老死不可避免的自然事件。有的时候人们没脸再活下去,等待它,招唤它。“我的寿数已尽,那个世界早就等待我了。”洛巴尼哈村的尤利娅·费多西莫夫娜说。德鲁日宁村的伊万·阿法纳西耶维奇·涅乌斯图波夫感到死亡临近了,自己给自己钉了一口棺材。棺材在上面的板棚里几乎放了一年。别人看来这有点可怕。但在老百姓对死亡的领悟中,有乍一看显得奇异的结合:对神秘的崇敬和日常的平静。年迈的时候体面地死等于体面地度过一生。只有精神懦弱的人才怕死呢。
正常人把自己不量折磨也不折磨亲人的死亡当成最伟大的和最后的幸福。同洗礼仪式一样,基督教仪式在这里同请求宽恕和埋葬的古代习俗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圣餐礼、涂圣油仪式和父母对孩子的祝福还得加上宽恕一切的请求和有关个人财产(衣服、职业工具和乐器、装饰品)的口头遗嘱。
在俄国农民家庭中,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给死者洗身,换上干净的,有时还是非常贵重的衣服。把死者放在长凳上,头朝圣像,盖上白麻布(尸衣),双手叠在胸前,右手里塞一块白手绢。葬礼在第三天进行,人们把特别尊重的死者一直抬到墓地。所有这些活动都伴随着哭声和哭丧歌。
北方有过同职业说书人一样的职业哭丧妇。人们常常把她们当作算命妇和女巫医,她们当中最多人具有真正的艺术天才,创造过自己的哭丧歌。
年迈老人的死并不被认为是悲伤的事,在这种场合哭丧歌和哭泣大多徒具形式而已。雇来的哭丧妇能够刹那间改变脸上的表情,用日常闲话打断哭声,然后再接着哭号。
阅读点拨
本文是描述俄罗斯民族葬礼风俗的散文。作者的着眼点主要是抓住葬礼富于特征的事物来写,从民俗学的角度反映民间风俗并赞美其看待死亡的生死观。语言平实准确,不事雕饰是其特征。阅读时思考一下:比较你考察和见闻过的本地葬礼习俗,有什么异同?结合俄罗斯人看待死亡的达观态,谈谈你对生与死的见解。对开头的葬礼歌,谈谈你的理解和评价。如有时间,把这些综合起来,写成一段短文。找出划线句子主干和定语、状语,并试试把这个的句子改用审美化的修辞来表达,比较一下表达效果。
焚鹤人(节选) 余光中
可是他的兴奋,是记忆,而不是展望。记忆里,有许多云,许多风,许多风筝在风中升起。至渺至茫,逝去的风中逝去那些鸟的游伴,精灵的降落伞,天使的驹。对于他,童年的定义是风筝加上舅舅加上狗和蟋蟀。最难看的天空,是充满月光和轰炸机的天空。最漂亮的天空,是风筝季的天空……丰硕而慈祥的四川,山如摇篮水如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他永远记得那山国高高的春天。嘉陵江在千嶂万嶂里寻路向南,好听的水声日夜流着。吵得好静好好听。像在说:“我好忙,扬子江存山那边等我,猿鸟在三峡,风帆在武昌,运橘柑的船在洞庭,等我,海在远方。”春天来时总那样冒失而猛烈。使人大吃一惊。怎么一下子田早喷出那许多菜花,黄得好放肆,香得好恼人,满田的蜂蝶忙得像加班。邻村的野狗成群结党跑来追求他们的阿花,害得又羞又气的大人挥舞扫帚去打散它们。细雨霏霏的日子,雨气幻成白雾,从林木蓊郁的谷中冉冉蒸起。杜鹃的啼声里有凉凉的湿意,一声比一声急,连少年的心都给它拧得紧紧的好难受。
而最有趣的,该是有风的晴日了。祠堂后面有一条山路,蜿蜒上坡,走不到一刻钟,就进入一片开旷的平地,除了一棵错节盘根的老黄果树外,附近什么杂树也没有。舅舅提着刚完工的风筝,一再嘱咐他起跑的时候要持续而稳定,不能太骤,太快。他的心卜卜地跳,禁不住又回头去看那风筝。那是一只体貌清奇,风神潇洒的白鹤,绿喙赤顶,缟衣大张如氅。翼展怕不有六尺,下面更曳着两条长足。舅舅高举白鹤,双翅在暖洋洋的风中颤颤扑动……
“飞得那样高?”四岁半的佩佩问道。
“废话!”真真瞪了她一眼。“爸爸做的风筝怎么会飞不高?真是!”
“又不是爸爸的舅舅飞!是爸爸的舅舅做的风筝!你真是笨屁瓜!”十岁的雅雅也纠正她……
(选自《余光中文集·焚鹤人》)
阅读点拨
词典释云,自然形成的为风,社会形成的为俗。放风筝,也是常见的民俗。作者是著名诗人、学者,这个文本写法比较复杂。第三人称叙述,运用心理、景物、行动、语言描写手法。语言富于激情,流畅中透着诗情,善用想象、比喻、拟人的写法。阅读时不妨思考一下,本文如果换成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叙述,将会怎样?仔细揣摸一下划线的语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文中的对话,为什么那么有趣?划出运用得精彩、传神的动词、形容词,甚至是名词,换个同义词比较一下,反复品味其中妙处。把文本朗读几次,把划线的语句读熟。
水乡情歌,溢满东升(节选)
东方莎莎
有鱼有酒,就离不开歌,无论闲时还是忙时,水乡的情歌更令人陶醉,这情不仅仅是男女爱情,更是亲情和乡情。
咸水歌,水乡人自己的歌,无论闲时还是忙时,在田间、基围、河堤或者老榕树下,水乡人都以歌抒情,以歌释怀,以歌会友,以歌结缘。十年前,我在水乡的河道上听摇船的大妈唱,今天,我却在水乡的胜龙小学,听学生们唱。
“乜野花开蝴蝶样,开花结子尺二长?”“豆角花开蝴蝶样,开花结子尺二长。”民间歌曲中蕴含了大量的生活常识和做人的道理,对人的启蒙作用是相当重要的。民歌走进第二课堂,正是寓教于乐的手段。我看见学生们载歌载舞,把一曲传统的咸水歌演绎得满台生彩,情趣盎然。过去的咸水歌站着清唱,表演成份寡淡:而走进学校的咸水歌。融入了现代化的音乐伴奏以及动作表演或者伴舞等新的艺术元素,更加吸引新一代年轻人,也有利于其传承和发展。 咸水歌起源于沿海,海水是咸的。广东江河密布、海岸线长,而水乡的广大水网地带,原是咸水海滩,经珠江水经年累月冲积而成。旧日水利设施颇差,每于冬末春初,多数沙田受海潮侵渗而产生咸潮现象,故称咸田地带,所以人们把这种水上歌谣称作咸水歌。
广东的水上民歌在历史上相当发达,清初学者屈大均曾有诗云:“江行水宿寄此生,摇橹唱歌桨过滘”。抗日战争以前,每年中秋节,水上人家都将小艇停泊在一起,举行集体唱咸水歌活动——“唱姑妹”。
上世纪50年代,中山的咸水歌和汕尾渔歌唱进北京。中央音乐学院等高校,还将中山咸水歌选为民间音乐教材。
(选自《粤海散文》,2009年第4期)
阅读点拨
这篇散文采用的是我们在教材中见到的,最常见的自由、随意的写法,作者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东西来写,按大脑中联想的材料思绪自然成文,轻松、随意,既写印象,也写认识,写见闻,也写历史。在自然、平淡的叙述中,民歌与文人诗又似信手拈来,为文章增色。这得益于作者的的采访、观察的功夫。想一想,这一片断的内容分几类?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来。咸水歌的过去和现在有什么不同?划直线处的成水歌词,运用了什么修辞方式?屈大均的诗,对文章有什么作用?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文段语言朴实无华,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方式?试试把一些句子,换成用修辞句子表达,比较一下效果有什么不同?文段用了不少长句,划曲线处的两个句子,前为单句,后为复句,分析一下它们的结构。
走进滇西(节选)
淡墨
在滇西大峡谷里,有一条十分有名的博南古道,但那已经成了历史和故事的一根线索了。当你看到独龙人至今还用两块石片磨碎粮食,当你看到碧罗雪山那永无改变的表情和姿势,那是免不了要伤心和叹息的。
但不管你对滇西的情感怎样翻云覆雨,滇西就是滇西。滇西是一部没有完全向世人展开的神话,是被大自然反复修改后的美丽,大山藏了又藏的姣好。
滇西。一个长在深闰人未识的楚楚动人的女子。到了滇西,愈是看不到的地方你愈想去看,愈是摸不得的地方你愈想摸……
美丽和神奇使得多少人想去闯滇西。于是,离别便成了大山永恒的主题。可滇西女子不会唱“哥哥走西口,妹妹泪长流”。滇西女子把男人送到山丫口,唱的是“大河涨水波浪宽,哥是浪子不恋山,妹变鲤鱼来戏水,郎是蛟龙要下滩”。滇西人的情感像澜沧江一样,在大山里弯了弯。滇西是一棵树,树上结满了五颜六色的梦境。一个马哥头把滇西说得很神,他说他一泡尿便从泥巴里冲出来一砣翡翠,他用它从老外那里足足换了10万美金。
到了滇西,你才懂得什么叫刺激和兴奋,那带蛮荒味的“响马”倒是罕见了,在十字坡也不会碰到卖人肉包子的孙二娘,但从“金三角”那边偷渡过来的毒品犯,却经常与缉毒队在山谷里上演枪战片,骇人的枪声,惊落了老鹰黑色的自由和随意。与你同行的旅伴中,说不定就有十分老辣的警探。
看见太阳每天从这里升起又落下,落下又升起,火红火红的。将这山谷里的日子夯得既实在又热烈。风把云驮来,云把雨驮来,万物生长繁衍得十分茂盛。
(选自《当代散文精品·1997-1998)),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2月第1版)
阅读点拨
同是写乡俗风情,优秀作家的写法各有特色。主观化、美学化、艺术化的叙述,抓住印象来写,是本文的显著特征。本文渗透着作者对山区乡民贫穷的叹息:对滇西女子爱情的赞美,对生活牧歌般的欣赏,展示着一种苍凉、峻朴的美。在语言上,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等方式。仔细揣摸划直线的语句的意蕴,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划曲线的语句是什么体裁?表达滇西女子的什么思想感情?把文本朗读几次,把划线的语句读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