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岩井俊二是日本90年代新崛起的青年导演。在他的影片中,经常可以看到传统的日本式温情和内敛的抒情审美文化,特别是在他的经典作品《情书》中展现的尤为明显。这部影片的角色设置立足于关注普通人的视角,并将日本传统的物哀美学思想与拉康“镜像阶段”理论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岩井美学”的独特叙事魅力。
关键词:《情书》;“镜像阶段”;角色;叙事
前言:
《情书》中出现了大量的可以称为镜像的元素和情节,可以说,《情书》是岩井俊二对拉康“镜像阶段”理论最为生动的呈现。本文试图用“镜像阶段”理论来解释影片的角色设置和叙事安排,带受众感受暖暖的青春。
一、角色的设置——“朦胧的爱而未得之美”
拉康镜像阶段理论,即婴儿在 6—18个月的时候通过面对自己在镜中的形象产生了认识上的飞跃和主体成型。具体过程是,刚开始婴儿在镜中认出自己的影像时,认为镜子里的是他人,后来才认识到镜子里的就是自己。在此之前,婴儿还没有确立一个“自我”意识,从镜像开始,婴儿就确立了“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对立。[1]《情书》中的角色设置也是一样,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更是一个真相的认知过程。博子通过“情书”知道了男树选择自己的原因,女树通过“情书”明白了多年前“男树”的心意。“情书”表面上是博子怀念亡夫,实质上导演是想寓意女树的回信才是真正的情书,从而挖掘出一段隐藏多年深切的青春爱情。导演在人物角色的选择上,都选用了“如漫画一样”的美少年或美少女。尤其是男树和女树(同博子)的选择,干净年轻的容颜,青涩般初恋的感觉,这是受众心理的“我”亦或是受众心理的男神和女神。受众通过角色身上体现的特质,或者自身不存在但是精神欲望中曾幻想过的情境进行镜像,将自己想象成角色,同影片剧情发展经历另外一段生活体验。
导演选用中山美惠来同时饰演博子和女树两个角色,本身就是镜像结构的设置,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通过一面镜子,很微妙地解释了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关系。博子在”镜像阶段“理论的论述下,实则自己在影片中已经成为一面镜子,在这面镜子上,反映出的是女树,博子的自我已经沦陷为他者的镜像。博子在自我身份认证的过程中极力想摆脱女树的影响,但是由于镜像作用的存在,自我在身份认证中摆脱不了与自己长相几乎一样的女树,形成自卑的心理倾向,才会忍不住问男树母亲:“我们像不像”。属于博子的这段“他恋”,只能以无奈的释怀告终。影片中男树与女树两个人物的名字相同,相同的名字设置,构成了双方相互关注,才有了接下来的故事。朦胧的感情,和不够被感知到的爱恋,使之成为一场没结果的“他恋”。
二、叙事的安排——“与你走过的青春”
《情书》的叙事是一个隐喻结构,揭示了主客体之间的联系,潜藏在叙事内容之下的象征意蕴逐渐浮出水面,给受众留出了充足回味的空间。在拉康镜像理论的支持下,《情书》是将混淆了现实和想象情景的综合镜像体验。整个故事安排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是渡边博子对男树的难以忘怀,是现实的承载。暗线是女树对男树的点滴回忆,是想象界回忆的情景。[2]故事在情节的设置上平凡而不平庸,给予不同年龄阶段的受众不同的心理感触。
导演在叙事安排上,运用了交叉蒙太奇的叙事发方法。影片中这两个长相几乎一样的女树和博子,意外的通过信件将过去和现在联系在一起,解开了因男树的离世而起,以男树的“移情”而结束的整个事件。男树的“移情”因为这种镜像化的叙事方式,而获得观众合理得认同感。导演设置了影片叙事情节的呼应。女树从来没有想到性格孤冷,平日少言的男树会把对自己的爱恋写在一张图书卡片背面,男树也没想到平日感性细心的女树根本没有看到卡面背面的告白,镜头中她把书放回书架时,窗外依旧是大大的窗户,飘动的白色纱帘和窗外绿色的树木,而白色衬衣的男树再也不会出现。在某种意义上,暗喻着女树选择的图书馆工作也是男树曾带给她某种青涩记忆的镜像化表现。
萨特提著名论点:“他人即地狱”由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引申出来,并且萨特作了进一步的深化,指出自我与他者要保持相当的距离,不然自我极易成为他者的镜像,成为他者的一面镜子。[3]这也是影片最后,女树知道真相后没有再回信,而是与其保持距离,成全了博子不再受她的影响,走出来做真正的自己。博子在知道真相后也勇敢的接受這份青春残忍到无能为力的疼痛。双方在选择保持距离下得以解脱。
结论:
毕竟少年是人生最美好的年龄,就算是在寒冷的冬天,这其中发生的诸多往事回忆起来也是暖暖的。镜像中的优美与残酷,回忆与现实,传统与现代,冷与暖的杂糅风格是导演对于《情书》独具的创作魅力所在。关于爱、告别、新生大抵不过岩井俊二的《情书》如此而已。
参考文献
[1]邵文硕.拉康镜像理论的理论来源及其理论建构[N].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3(第30卷)
[2]林晓兰.追忆逝水年华:《情书》小说和电影版的“回忆”叙事特征[J].安徽文学2014,(2)
[3]徐俊.主体终结时代的来临—拉康“镜像阶段”理论初探[Z].大众文艺200234
关键词:《情书》;“镜像阶段”;角色;叙事
前言:
《情书》中出现了大量的可以称为镜像的元素和情节,可以说,《情书》是岩井俊二对拉康“镜像阶段”理论最为生动的呈现。本文试图用“镜像阶段”理论来解释影片的角色设置和叙事安排,带受众感受暖暖的青春。
一、角色的设置——“朦胧的爱而未得之美”
拉康镜像阶段理论,即婴儿在 6—18个月的时候通过面对自己在镜中的形象产生了认识上的飞跃和主体成型。具体过程是,刚开始婴儿在镜中认出自己的影像时,认为镜子里的是他人,后来才认识到镜子里的就是自己。在此之前,婴儿还没有确立一个“自我”意识,从镜像开始,婴儿就确立了“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对立。[1]《情书》中的角色设置也是一样,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更是一个真相的认知过程。博子通过“情书”知道了男树选择自己的原因,女树通过“情书”明白了多年前“男树”的心意。“情书”表面上是博子怀念亡夫,实质上导演是想寓意女树的回信才是真正的情书,从而挖掘出一段隐藏多年深切的青春爱情。导演在人物角色的选择上,都选用了“如漫画一样”的美少年或美少女。尤其是男树和女树(同博子)的选择,干净年轻的容颜,青涩般初恋的感觉,这是受众心理的“我”亦或是受众心理的男神和女神。受众通过角色身上体现的特质,或者自身不存在但是精神欲望中曾幻想过的情境进行镜像,将自己想象成角色,同影片剧情发展经历另外一段生活体验。
导演选用中山美惠来同时饰演博子和女树两个角色,本身就是镜像结构的设置,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通过一面镜子,很微妙地解释了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关系。博子在”镜像阶段“理论的论述下,实则自己在影片中已经成为一面镜子,在这面镜子上,反映出的是女树,博子的自我已经沦陷为他者的镜像。博子在自我身份认证的过程中极力想摆脱女树的影响,但是由于镜像作用的存在,自我在身份认证中摆脱不了与自己长相几乎一样的女树,形成自卑的心理倾向,才会忍不住问男树母亲:“我们像不像”。属于博子的这段“他恋”,只能以无奈的释怀告终。影片中男树与女树两个人物的名字相同,相同的名字设置,构成了双方相互关注,才有了接下来的故事。朦胧的感情,和不够被感知到的爱恋,使之成为一场没结果的“他恋”。
二、叙事的安排——“与你走过的青春”
《情书》的叙事是一个隐喻结构,揭示了主客体之间的联系,潜藏在叙事内容之下的象征意蕴逐渐浮出水面,给受众留出了充足回味的空间。在拉康镜像理论的支持下,《情书》是将混淆了现实和想象情景的综合镜像体验。整个故事安排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是渡边博子对男树的难以忘怀,是现实的承载。暗线是女树对男树的点滴回忆,是想象界回忆的情景。[2]故事在情节的设置上平凡而不平庸,给予不同年龄阶段的受众不同的心理感触。
导演在叙事安排上,运用了交叉蒙太奇的叙事发方法。影片中这两个长相几乎一样的女树和博子,意外的通过信件将过去和现在联系在一起,解开了因男树的离世而起,以男树的“移情”而结束的整个事件。男树的“移情”因为这种镜像化的叙事方式,而获得观众合理得认同感。导演设置了影片叙事情节的呼应。女树从来没有想到性格孤冷,平日少言的男树会把对自己的爱恋写在一张图书卡片背面,男树也没想到平日感性细心的女树根本没有看到卡面背面的告白,镜头中她把书放回书架时,窗外依旧是大大的窗户,飘动的白色纱帘和窗外绿色的树木,而白色衬衣的男树再也不会出现。在某种意义上,暗喻着女树选择的图书馆工作也是男树曾带给她某种青涩记忆的镜像化表现。
萨特提著名论点:“他人即地狱”由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引申出来,并且萨特作了进一步的深化,指出自我与他者要保持相当的距离,不然自我极易成为他者的镜像,成为他者的一面镜子。[3]这也是影片最后,女树知道真相后没有再回信,而是与其保持距离,成全了博子不再受她的影响,走出来做真正的自己。博子在知道真相后也勇敢的接受這份青春残忍到无能为力的疼痛。双方在选择保持距离下得以解脱。
结论:
毕竟少年是人生最美好的年龄,就算是在寒冷的冬天,这其中发生的诸多往事回忆起来也是暖暖的。镜像中的优美与残酷,回忆与现实,传统与现代,冷与暖的杂糅风格是导演对于《情书》独具的创作魅力所在。关于爱、告别、新生大抵不过岩井俊二的《情书》如此而已。
参考文献
[1]邵文硕.拉康镜像理论的理论来源及其理论建构[N].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3(第30卷)
[2]林晓兰.追忆逝水年华:《情书》小说和电影版的“回忆”叙事特征[J].安徽文学2014,(2)
[3]徐俊.主体终结时代的来临—拉康“镜像阶段”理论初探[Z].大众文艺200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