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古代戏剧中和谐美的理想

来源 :锦绣·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j1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西厢记》全剧讲述了张生与崔莺莺相爱,但受到老夫人和郑恒等人阻挠,最终冲破世俗障碍在一起的故事。虽然剧中叙述了崔莺莺与张生的爱情的苦难,但最终张生高中状元迎娶了崔莺莺,结局团圆,作品中传达出的思想对后世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关键词:和谐美;突破封建的观念;戏剧冲突;文学魅力
  一.《西厢记》中的两条戏剧冲突
  《西厢记》人物形象生动,戏剧冲突鲜明,情节生动完整,被称为中国戏曲历史上的最高峰,对后世影响深远。
  在《西厢记》中,主要有两条戏剧冲突,这两条戏剧冲突,一个是外界矛盾,一个是内心挣扎。第一个戏剧冲突,是张生和崔莺莺之间的爱情和对爱情的执着,与以老夫人为代表的封建观念之间的矛盾,在剧刚刚开始的时候,老夫人让女儿出门散心,但却要在没人的时候,防止有人看到莺莺,显示出了老夫人封建礼教的思想。可崔莺莺却在诗中说道:“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流露出对苦闷生活的不满和对母亲的抵触情绪,因此,在《西厢记》开篇,就显示出崔莺莺和老夫人两种思想观念的对立,这是贯穿故事始终的主要矛盾。
  崔莺莺与张生相爱后遇到了重重阻力。张生找到人击退了孙飞虎,救下了崔莺莺一家,原本按照约定老夫人应当让张生迎娶崔莺莺,可老夫人却出尔反尔,看不起张生的家庭和地位,将名声看的比爱情更重要,让他们结拜兄妹,张生因此一蹶不振卧病在床,崔莺莺也每日以泪洗面。老夫人的行为凸出了封建社会对于名誉的看中和对幸福的漠视。
  老夫人告诉张生,想要迎娶女儿只能进京赶考中状元,但张生赶考高中状元后,与崔莺莺有婚约的的郑恒听说后,使出歹计告诉老夫人张生娶了别人家的女儿,老夫人勃然大怒决定要撤销对张生与崔莺莺的婚事。这是这部剧中最大的戏剧冲突。而张生与崔莺莺不顾一切追求爱情的态度,以及红娘的帮助,则是对剧中主要矛盾的反抗。张生崔莺莺和红娘这一群追求爱情自由的人,对抗以老夫人为代表的封建礼制,是对旧礼俗的批判,也宣扬了爱情的自由,贯穿了全剧始终,也是剧中最有看点、最能引起观众共鸣的部分。
  除了外部的冲突外,剧中阻碍张生和崔莺莺相爱的另外一个冲突还有主角内心的冲突,崔莺莺自身因为小姐的身份等因素,造成了许多性格上的冲突,为了维护小姐的尊严与矜持的形象,崔莺莺关心张生的身体状态,想与张生写信传诗,让红娘代为传递,却又担心红娘会向母亲告状,因此向红娘隐瞒了自己的真实情感,崔莺莺日夜担心着生病的张生,收到了他的信很开心,但却不能表现出来,还要假装生气斥责红娘,让红娘不知道该怎么办。崔莺莺写了诗“待月西厢下,迎风半户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给张生,向张生表达思念他的心情,但张生从墙的一边跳过来探望崔莺莺时,崔莺莺却大声斥责他,让张生不明白状况。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崔莺莺处于对张生的爱慕和身份限制之间的矛盾与挣扎,也可以看到相爱之人间的互相折磨。而张生热情、为爱痴狂的性格,和红娘的热心帮助,化解了这一矛盾,促成了两个人的相爱。这一戏剧冲突充分展现了人物复杂而又丰富的人物性格,也表现了恋爱中痴情男女的状态,耐人寻味。
  《西厢记》的戏剧冲突完整,故事环环相扣,推动故事合情合理的发展,剧中的人物性格鲜明,使得剧情巧妙绝伦,精彩纷呈。
  二.从《西厢记》中分析古代戏剧和谐美的思想
  纵观中国古代戏曲,大团圆的结局几乎成为了一种固定的模式,虽然《窦娥冤》反应了当时被压迫、被剥削、被损害的妇女集体,控诉了黑暗的社会现实,但最终以沉冤昭雪结尾。《西廂记》讲述了崔莺莺与张生相爱过程中遇到的重重阻碍,但最终也有情人终成眷属。
  分析古代戏剧和谐美的成因,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首先,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儒家学说一直占领着重要的地位,影响深远,直到现在,我们的思想还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我们的审美倾向也有着儒家文化的观点,儒家文化提倡“中和之美”中和之美要求什么事情都要适中,不要偏激,温柔且敦厚,因此带有这种审美倾向的创作者,创作出来的作品一般都以团圆结尾,很少看到悲剧结尾的文学作品。此外,观众的审美风格也同样是“和”与“美”,秉承这种心理的需要,很多作品都会为了适应观众的口味而进行修改,例如《西厢记》在《西厢记》早先的版本,元稹《莺莺传》中,张生原本是个始乱终弃的人物,故事结局十分其惨悲凉,而经过了王实甫的改编,变成了崔莺莺与张生不断克服各种困难,最终结为夫妻的完美结局,充分展现了观众对于团圆、和谐美的心理需求。
  总结:
  《西厢记》人物形象生动,全剧语言优美用词文雅,极具诗情画意,有才子佳人有情人终成眷属,有对封建礼教思想的批判,又有对于封建势力的不懈抗争,其中,团圆与和谐美是《西厢记》亘古不变的主题。
  参考文献
  [1]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中国书籍出版社,2006.
  [2]陈清茹.《从始乱终弃到终成眷属——试析西厢记对莺莺传的改写》[J].2016.
  [3]北京电影学院编委会.《艺术概论》[M].2016.
  作者简介:
  欧阳卓群(1997-),女,汉族,山东泰安人,在校研究生,单位: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戏剧影视编剧专业,研究方向:戏剧影视编剧。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近些年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建设中,传统元素出现在大众视野的次数逐渐增多,提升了插画中对其涉及的范围。本文采用回顾分析法,解决了传统元素在插图设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其具体应用措施,如绘画线条、技巧、纹饰等。  关键词:中国传统元素;插画设计;水墨元素  以客观的角度分析中国传统元素在插画设计中的使用,不仅能让其体系不断完善,并获得新活力,还可通过展示其中的不同类型、内涵与形式等丰富
期刊
《黑与白》50cm*60cm油画 张汶静  王晓晖《追·忆》90cm*150cm国画  赵玥《相伴》30cm*30cm 国画  作者简介:张汶静(1994年-),女,汉,四川绵阳,在读硕士研究生,山西大学,研究方向:油畫;  赵玥(1993年.-),女,汉,山西吕梁,讲解员,本科,山西省文水县博物馆,研究方向:美术(国画);  王晓晖(1994年-),女,汉,山西临汾,在读硕士研究生,山西大学,研
期刊
摘要:文章从语境语义角度,对朝鲜语教学问题进行探究,分析了影响语境语义渗透的限制因素,并提出针对性建议,望所述观点,对提高朝鲜语教学质量有所帮助。  关键词:朝鲜语;语境;语义;策略  引言  朝鲜语是朝鲜民族的通用语言,而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融合国家,在部门地区,仍然还有部分朝鲜族人民在使用朝鲜语进行沟通,因此,无论从民族团结角度,还是与他国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交流的角度出发,我们都必须要对朝鲜
期刊
摘要:近年来,巴西国内的经济与政治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使得巴西文学的走向也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了质的变化。本文主要对巴西文学的变化进行详细的分析,进而分析未来巴西文学的具体走向。  关键词:巴西;文学;研究  引言  自从巴西的经济出现衰退之后,巴西的各行各业都遭受了巨大的危及。不仅如此,巴西的总统被弹劾后,使得这一危及更加雪上加霜。在这一过程中,巴西的文学界对于这一变化都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进而将此
期刊
摘要:田沁鑫作为中国话剧界为数不多的女导演,她的戏剧作品具有极强的个人风格。她的作品中不仅体现出西方话剧的写实风格以及表现主义的倾向,同时还蕴含着东方传统美学的积淀。  关键词:田沁鑫;《青蛇》;《北京法源寺》;美学观念  话剧作为一个舶来品融合了东方戏曲和西方戏剧,其中体现出的传统美学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分支,反映出中华传统美学的精神内核,同时也反映了长期以来积淀形成的艺术创作风格和审美追求。将
期刊
摘要:菏泽市实施“文化强市”战略以来,有力推动了菏泽历史文化资源的研究和开发,促进了文化事业发展与繁荣。“千年古县”鄄城是是“建安之杰”曹植的重要封地之一,“鄄城王”曹植作为三国时期的文化名人,分析曹植在鄄城王时期的经历与心态变化,梳理曹植创作情况,有助于深化曹植学术研究。同时,开阔视野,联合兄弟省份,站在曹植封地系列研究高度,充分利用好相关文化资源,有助于拓展和丰富曹植文化和旅游开发。文化强市战
期刊
摘要:山东作为儒家文化的传承地,各种以儒家文化为根基的文艺形式竞相发展,本文结合山东文化背景,以泰安东平地方戏为例,分析东平戏曲民俗文化传统的发展,以及探讨泰安地区的民间智慧和民间趣味。  关键词:山东;地方戏;端供腔  泰安紧邻曲阜受到儒家文化强烈影响,再加上其位于山东省中部,致使其民风民俗都较为传统。山东东平地方戏端供腔以儒家文化、宗教仪式为根源发展而来,反映出人民的美好愿望。本文以泰安东平地
期刊
摘要:语言与文字,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对于促进文化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成为记录信息、传递信息不可替代的工具,而朝鲜语及其文字,虽然使用人数不多,但依然对人类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基于此,文章将对朝鲜语言、文字的诞生及其未来发展相关问题进行探究,望所述内容,能够加深人们对于朝鲜语言、朝鲜文字及其相关文化的认知。  关键词:朝鲜语;社会背景 ;未来趋势  引言  朝鲜语是朝鲜半岛地区所
期刊
摘要:党支部建设工作在国企发展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只有将国企党支部建设工作做好,才能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发展,才能为经济增长贡献力量。  关键词:国有企业;党支部建设;问题;对策  引言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党组织是我党执政的根基所在,国有企业党支部是基础党支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中只有做好过期的支部建设工作,才能助力也有的发展,才能将企业带到更加灿烂的明天。本文从国企党支部重要性、存在问题以
期刊
摘要:艺术创作要根据时代变化而变化,反映时代的特色。中国画的笔墨也要适应新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我们在创作过程中要继承前人的经验,取其精華,从中也要展示自己的个性,在作品中抒发情思,确立自己的语言体系。在实现自我艺术价值的道路上,既要遵循时代需求,也要坚持自身特点,不盲目求新。  关键词:笔墨语言;时代发展;继承创新;坚持自我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过程,在发展过程中要遵循一定的准则。这种准则是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