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共老》,最自然温馨的相守

来源 :高考进行时·高三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qdd520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前思考:
  “共老”,下意识我们想到的必然是夫妻之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那么兄弟呢?我们这一代,常常听到,一母同胞为了房子、遗产,争得头破血流……龙应台的《共老》,却是这样一幅画面:“兄弟,不是永不交叉的铁轨,倒像同一株雨树上的枝叶,同树同根,日开夜阖,看同一场雨直直落地,与树雨共老。”作者在行文中用了怎样的写作技巧来表现“共老”的主题?
  共老
  我们走进中环一个公园。很小一块绿地,被四边的摩天大楼紧紧裹着,大楼的顶端插入云层,底部小公园像大楼与大楼之间一张小小吊床,盛着一点青翠。
  淙淙流水旁看见一块凹凸有致的岩石,三个人各选一个角,坐了下来。一个人仰望天,一个人俯看地,我看一株树,矮墩墩的,树叶油亮茂盛,挤成一团浓郁的深绿。
  这三个人,平常各自忙碌。一个,经常一面开车一面上班,电话一个接一个,总是在一个红绿灯与下一个红绿灯之间做了无数个业务的交代。睡觉时,手机开着,放在枕边。另一个,天还没亮就披上白袍开始巡房,吃饭时腰间机器一响就接,放下筷子就往外疾走。和朋友痛快饮酒时,一个人站在角落里捂着嘴小声说话,仔细听,他说的竟是,“尸体呢?”“家属到了没?”“从几楼跳的?几点钟?”然后不动声色地回到热闹的餐桌。人们问:“怎么了?”他说:“没什么。”大伙散时,他就一个人匆匆上路,在夜色迷茫的时候。
  还有我自己,总是有读不完的书,写不完的字,走不完的路,看不完的风景,想不完的事情,问不完的问题,爱不完的虫鱼鸟兽花草树木。忙,忙死了。
  可是我们决定一起出来走走。三个人,就这样漫无目的地行走,身上没有一个包袱,手里没有一张地图。
  然后,我就看见它了。
  在那一团浓郁的深绿里,藏着一只浓郁深绿的野鹦鹉,正在啄吃一粒绿得发亮的杨桃。我靠近树,仰头仔细看它。野鹦鹉眼睛圆滚滚的,也看着我。我们就在那杨桃树下对看。
  另外两个人,也悄悄走了过来。三个人,就那样立在树下,仰着头,屏息,安静,凝视许久,一直到野鹦鹉将杨桃吃完,吐了核,拍拍翅膀,“哗”一下飞走。
  我们相视而笑,然后开始想念那缺席的一个人。
  是一个阳光温煦、微风徐徐的下午。我看见他们两鬓多了白发,因此他们想必也将我的日渐憔悴看在眼里。我在心疼他们眼神里不经意流露的风霜,那么——他们想必也对我的流离觉得不舍?
  只是,我们很少说。
  多么奇特的关系啊。如果我们是好友,我们会彼此探问,打电话、发短信、写电邮、相约见面,表达关怀。如果我们是情人,我们会朝思暮想,会嘘寒问暖,会百般牵挂。如果我们是夫妻,只要不是怨偶,我们会朝夕相处,会耳提面命,会如影随形,会争吵,会和好,会把彼此的命运紧紧缠绕。
  但我们不是。我们不会跟好友一样殷勤探问,不会跟情人一样长相厮磨,不会跟夫妇一样同船共渡。所谓兄弟,就是家常日子平淡过,各自有各自的工作和生活、各自做各自的抉择和承受。我们聚首,通常不是为了彼此,而是为了父亲或母亲。聚首时即使促膝而坐,也不必然会谈心。即使谈心,也不必然有所企求——自己的抉择,只有自己能承受,在我们这个年龄,已经了然在心。有时候,我们问,母亲也走了以后,你我还会这样相聚吗?我们会不会,像风中转蓬一样,各自滚向渺茫,相忘于人生的荒漠?
  然而,又不那么简单,因为,和这个世界上所有其他的人都不一样,我们从彼此的容颜里看得见当初。我们清楚地记得彼此的儿时——老榕树上的刻字、日本房子的纸窗、雨打在铁皮上咚咚的声音、夏夜里的萤火虫、父亲念古书的声音、母亲快乐的笑、成长过程里一点一滴的羞辱、挫折、荣耀和幸福。有一段初始的生命,全世界只有这几个人知道,譬如你的小名,或者,你在哪一棵树上折断了手。南美洲有一种树,雨树,树冠巨大圆满如罩钟,从树冠一端到另一端可以有三十公尺之遥。阴天或夜间,细叶合拢,雨,直直自叶隙落下,所以叶冠虽巨大且密,树底的小草,却茵茵然葱绿。兄弟,不是永不交叉的铁轨,倒像同一株雨树上的枝叶,虽然隔开三十尺,但是同树同根,日开夜阖,看同一场雨直直落地,与树雨共老,挺好。
  思考点睛:初读文字,会咂摸出一种苦涩:淡淡的失望。兄弟亲情慢慢落寞为一层晚烟,挥之不去却又无从说起。但之后你的心情又会在那一棵雨树面前变得缓和,“日开夜阖”这是在各自有了归属和家庭之后最安然的凝望。当然,如果你再细心想想,也许你会会心一笑,“有一段初始的生命,全世界只有这几个人知道,譬如你的小名”,这份情永远被镌刻在时间的眼眸里,待到你静心凝神,她自然一一交付与你,丝毫不会藏留。这便是兄弟姐妹情。先抑后扬的写作思路,通过其他情感的反衬手法,以及类比的修辞,都是作者表现“共老”主题的写作技巧。
  (作者:戴启江,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思想者的勇气  余杰  一个有良知的人如何面对掌权者、尤其是不义的掌权者呢?  俄罗斯思想家就是一个好榜样:他写的《哲学书简》在《望远镜》杂志发表之后,由于其对俄罗斯民族性格和文化传统的尖锐批判,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许多自以为是的“爱国者”们愤怒地谴责作者是俄罗斯的“敌人”和“叛徒”。俄国书刊检查总局召开会议,专门讨论这篇文章及其产生的影响。连不爱读书的沙
期刊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名家评说钱钟书  金宏达  邹文海:“我过钱家,每回都听到钟书书声琅琅……”  我与钟书君,两度同学,一度同事,前后有十几年的交往。因为他是通学我是寄宿,虽在同一年级,很少一起游息。只是先严督责我读书时,常引他为话题:“我过钱家,每回都听到钟书书声琅琅,谁像你一回家就书角都不翻了!”父亲的训斥,引起我对钟书君的反感,“什么了不起,还不像我一样,数学糟透顶,
期刊
想通过高考成为一名军人,可通过报考相关的军事院校、普通院校的国防生和定向培养士官来实现自己的梦想。我们首先从定义出发,来了解一下这三种方式的区别。  总观:共性和差异共存  军校生  军校生,从广义上讲,只要是通过国家考试并录取到军队院校中就读的学生,皆可称为军校生。就高三学生而言,一般是指根据军队建设需要,由军队院校从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录取入学且毕业后由军队统一分配的学生。  国防
期刊
2012年度感动中国  十大人物事迹  1. 林俊德:工作到最后一刻林俊德入伍52年,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倾尽心血,在癌症晚期,仍以超常的意志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拒绝手术和化疗。住院期间,他整理移交了一生积累的全部科研试验技术资料;5月31日上午,已极度虚弱的林俊德,先后9次向家人和医护人员提出要下床工作。于是,病房中便出现了震撼人心的一幕:病危的
期刊
文题亮相  作文题为第7页“本期作文”。  自我检测  你如何审题?  你如何立意?  你如何构思?  你如何选材?  你会选择哪种文体?  写作指导  关于审题:人字,本无大小写之分。我们从字典上也仅仅只能够查到“大写”的原始意义,而这个意义显然是不能用来修饰“人”的。“大写的人”的“大写”应当是它的引申义,它的文化意义,是反映人的品格人格的,而决不能只是从本义上去理解。  于是,我们只能另辟蹊
期刊
【延伸训练一】  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上帝召开了一次会议,了解他自从赐给鸟儿翅膀后,鸟儿是怎么使用的。  鹰说:“我用我的翅膀在天空中飞翔,一切猎物都逃不过我的眼睛,我因此生活无忧。”  鸵鸟说:“我用腿在地上奔跑,翅膀对我好无用处,它成为我沉重的负担。”  企鹅说:“我已把翅膀变作了鳍,它让我能像鱼一样在海洋自由来往。”  这时,上帝发现会场里还坐着一个人,便奇怪地问
期刊
一、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题目。  处方碑  吴克敬  ①法门寺北去十里,见一座石碑,巍然高耸,立于人来人往的大路边。  ②克敬问过家父:“这是谁的碑子呢?”  ③家父说:“一个善人的。”  ④再问家父:“善人是谁?”  ⑤家父不再回答,也去看碑石,迷茫的眼睛显见也不知道善人是谁。立碑的“善人”此后成了克敬心中一个抹不去的谜。后来识得一些文和字,再与家父去法门寺赶会,歇在石碑下,想想能从碑上
期刊
推荐人语  “人”字,书写不是靠纸笔,而是靠精神。人生是一种生命过程,而每个人的人生观也会有所不同,要做怎样的一个人?是一个有关生命意义的严肃命题。  有人说:芸芸众生中,我,只是沧海一粟;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我更像是个无知者。有什么必要有“大写”般的高贵品格?  但更有人认为:我不因自己渺小而妄自菲薄,在追逐梦想的征途上,时刻不敢放松自己。在物欲面前,在喧嚣声中,以凛然正气,守住本分,守住理想,
期刊
模仿是学习的开始,这个观点在考场作文练习方面很值得参考。但是,模仿什么,怎么模仿,模仿后为了什么都是需要注意的。模仿什么?不是看到文章就模仿,也不是看到满分就模仿,模仿前要判定模仿对象的价值,选作模仿的文章应该是平稳中有大亮点的文章,必须是合乎自己审美口味的文章,必须是自己在一定的时间内有可能接近的文章。怎么模仿?一篇文章只要模仿其一个方面即可,仿其方法、神韵为上,先反复琢磨,再动手仿写,再细加比
期刊
读前思考:这几年龙应台突然成了一个“热词”,但想想,这份“突然”其实真的都不算是突然。她的文字总会让你获得感同身受的冥想或是垂泪,譬如《目送》。她在一页文字中娓娓告知你的是:身为父母与子女双重身份的她逐渐明了人世中亲情的牵绊不仅是当下的感动,亦是渐行渐远的必经路程。那么,作者是怎样谋篇布局,以一根线串起这篇分量很重的文章呢?  目送  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