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与得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J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当下图像时代里,在文学作品不断被改编为影视作品且在改编中被“影视化”这一事实面前,两种艺术间相互影响,又都面临着妥协和抗街中求生存的可能性,两者转换生成中各有舍与得,合理借鉴两者的艺术特点,丰富大学文学课堂教学。
  [关键词] 小说的影视化 舍与得 契机 借鉴
  
  文学是众多艺术发展的母体,经典的影视作品往往受优秀小说的滋养,借助经典小说的底气加工出优秀的影视作品,曾产生过较大的影响力,而影视作品又以文学语言艺术不曾有的独特性诠释了经典小说的精彩,两者曾经有过极默契的联姻年代,这种相得益彰的状况使小说与影视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90年代以来,科技的迅猛发展,社会文化及精神格局呈现全新的形貌,传统意义上的文化形态被打破,以市场原则为中心的文化,整个社会价值观发生了变异。“最值得注意的是高等文化和大众或普及文化之间旧有划分的抹掉,从学院派的观点看,这也许是最为悲哀的发展。这些人向来维护一个高等或精神文化领域,以对抗庸俗,质次和媚俗,电视连续剧和《读者文摘》文化周遭环境,以及在向内行人传输读听和看的复杂技巧方面,具有既得利益。然而,许多比较新的后现代主义者的确已给那整片风景迷住了”影视作品实现了对小说的强大殖民,对大众的屈从和取媚,从教育大众到适俗大众,从教育的功能到愉悦的功能,读图时代的小说与影视在搏杀中经典小说的影响力不战而败。而文学创作者在这场战役中明显信心不足,有的成了墙头草,有的干脆放弃语言艺术的创作,主动向影视靠拢。即使有些影视作品来自小说的改编,但是小说在被改编的过程中“编”的成分明显,纯属“借壳上市”,原汁原味小说被淹没。
  面对这种局面,大学课堂教学对经典小说传统的“解惑”形式也正日益被颠覆,课堂上教师单向的教学模式既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又不能适应形势,而小说与影视剧在“叙事”的层面上存在着天然的美学上的可通约性,两种艺术形式在“改”与“编”中又有怎样的借鉴,在被“影视化”的过程中小说又有怎样的收获,其中的小说的“舍”与“得”对大学文学专业教学的影响是怎样的,这是本文思考的主要问题。
  
  一
  
  90年代以来消费文化成为主流,影视等视听媒介对印刷媒介大规模的侵袭后成为主导型的文化传播手段,“视听取代思考,声像挑战文字,影视取代小说,已经成为当代审美文化的一个重要趋势”。小说在影视面前不再尊贵,小说家风光不再,影视大潮冲击下,图像传播膨胀,文学创作的热情消减。美国学者J·希利斯·米勒似乎看到了文学绝望的前景“文学研究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再也不会出现这样一个时代了——为了文学自身的目的”“电影用空前的商业利润收购了文学千年的精髓,迅速将文学苦心经营的文字大厦彻底掀翻,最终让文学成为自己策马奔腾的殖民乐园。电影的勃勃野心,和为金钱而折腰的文学场的集体无意识都是那么强烈而不可抑制。”于是,一些“电视小说”的诞生,如海岩的《永不瞑目》等,刘震云的《手机》干脆先有剧本后有小说,作家对影视的热情使小说成为影视剧本的附庸;大众文化,时尚潮流,读图需求又左右了影视艺术的发展,一些纯粹的商业片大行其道,解构经典片如《满城尽带黄金甲》等纷纷占据了票房的鳌头,一些由经典名著改编的影视剧如《半生缘》,《金粉世家》却因改编而扬名,人们享受视觉的盛宴,获得了极大的感官满足。但同时,人们仿佛又发现了一些影视片可观赏性、现场感强而回味性较弱,如大片《英雄》等。特别是影视只可表现可见的世界,无法将冲突内在化,无法像小说一样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挣扎和灵魂深处的搏斗,很难达到对观众灵魂的深刻触动。
  面对这种现实——小说不断被改编且被观众接受,而在改编中小说中的经典部分被重新诠释,篇章结构被拆解,但其影响却被扩大,观众理解的小说就是影视作品所表现的文学形态。那么。小说改编影视作品在读图时代如何被解构而获得认可的?
  
  二
  
  在文化史上两种艺术间的交汇往往有一个对作品的过滤过程,田可艺术接受外来文化都有所选择,如文学艺术界对印象派的接受一样,在被“影视化”的过程中小说又有重要的收获。
  小说改编为影视作品,对小说而言,首先有了时代化的因素,也是一种扩大和正面影响,正如语言艺术找到读者一样,影视的改编找到以观众为切入点使视觉艺术对小说的解构能力得到验证,这对打通文学艺术间的角色壁垒形成新的艺术产品意义重大。其次,每一次改编都是小说向大众的开放,也是对小说一次创造性的阐释,这对小说艺术效应的扩大作用显而易见的,是小说在一般读者心目中影响力的一个升级。文学是通过语言叙事的,而电影则是通过画面流动展现故事,真实性强,观影体验,如身临其境。这是因为画面“通过光,影,声,画等手段体现了一种视觉审美,同时多重‘能指’的影响展示既满足了影响的可看性,也拓展了画面的想像空间”接收者有了轻松享受文学的光辉烛照和精神滋养的可能,更易获取生命体验,心灵慰籍,感官享受,本能释放,这些人的原始精神需求,使接收者各种欲望和需要得到满足,各种情绪得到宣泄,成为另具魅力的文本形式。“电影改编不再是仅仅发挥其普及经典阐释文学原著的功能,也不再仅仅是选‘兼具电影性和文学性的小说’或‘能够充分电影化的作品’来改编,它的外延与内涵都扩大了。”第三,电影生产者用画面展现世界,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元素通过视觉,听觉进行包装,打破了民族的、地域的疆界。影视作品具有普遍接受性,在传播过程中,文学向受众者强加的文字、典故、韵律、艺术素养等条件在影视接受中统统得到豁免,观众不再需要宁心静想,不再需要先期的知识投资以期具有某种稀缺性的精神利润的回报,人们在影视欣赏过程中,回到了对语言最初的直观感知阶段,即通过图像与物体的形似关系来理解符号意义的阶段,这样,影视的形式更具有世界性、普遍性的传播形式。第五,小说重视的是叙述,而影视剧则是“演述”,小说的叙事形式则被直观画面代替,增加了戏剧元素和可观赏性,强化了视听的冲击力,商业片通俗化更是保证了更大的观众能理解影片的意图,制造题材的卖点。
  这种联姻使影视剧深刻地影响着小说,使其在价值追求、题材、主题、内容、美学趣味、风格方面都发生了明显变化。在上世纪30~40年代的上海作为近代中国最早形成的大都市,发达的商业电影氛围下的小说家们既对电影产生了浓厚兴趣,小说创作也自觉或不自觉地模仿、吸取电影风格。特别是新感觉小说家张爱玲,在小说创作中多方面地吸取了电影的叙述技巧。这种变化大大加强了小说的表现力,增进了小说创作手法的多样性和小说现代化进程中的包容性。影视对小说的这种影响在当代文学中出现的频率更高。
  小说改编为影视作品毕竟是再理解、再 创造,再高明的改编者,也无法完整传达文字叙述故事的那种“神韵”。你的文笔无论如何优美准确,也写不过摄像机的镜头了。唯有气味,摄像机还没法表现出来。正是这种故事之外的“气味”体现了小说与影视剧美学上的不可通约性,表明了小说与影视剧之间的联系,构成了小说的影视剧改编既有内在联系又有各自独立的艺术规律。
  
  三
  
  当文学已不再成为社会文化的主流,以视听文化为其主要表征的影视势必将成为社会文化的主体的今天,在小说被改编成影视作品的过程中经典小说失去了什么?
  经典小说具有无穷的想象力,在激发和拓展人类艺术空间的同时,也将文字符号的解读能力和艺术领悟能力作为进入的必要条件,从而建造起一个精神世界的神圣王国,使接受者在方块字的构图中领略时空转换,时代变迁,人类丰富的内心世界。这是一个潜思默想,神游万仞的艺术世界,它美轮美奂,对缺乏想像力、领悟力和耐力的人来讲它显的遥不可及。同时,小说又是极具个人化的产品,作家用心灵感受世界,字字心血,实现“我手写我口”,具有极强的主观色彩,它甚至需要接受者有较为丰富而全面的知识储备,方能和作家一起神游。加上每一个人的阅历和人生经验的不可重复性,造成文学形象理解的多义性,文学形象正因为是多义的,复杂的和虚幻的,有着鲜明的个人化因素,和接收者的理解,阅历,经验,想像有密切关系。而且语言表达和使用的特性,艺术形象魅力地域性,又使小说走进世界每位接受者的步伐明显受阻。这样,经典小说的接受按照接受能力形成了一个金字塔式的等级群体,一些难以企及的接受者往往被拒之门外,显得极为神圣而高不可攀。
  当然,真正优秀的小说自有其读者,不需要借助影视剧的改编。小说的不可替代性体现在没有其他文化形态能象小说那样给予人那么多美的体验、深邃的思想……正是如此,阅读小说会使人进入一种境界,一种氛围,情感得到渲泄、升华,灵魂与形象展开对话,人们会体会到宇宙与人生最伟大的和最微妙的地方。
  小说到影视的改编特别是依据小说为文本的影视剧,是把间接的,抽象的,多义的文学形象变成直接的,具体的,单一的荧幕形象,把侧重理解分析的艺术变成直感体验的艺术。文学形象理解的个人化明显降低,图像替代了想象,语言媒介的魅力,文学无穷的想象力大大缩水。由改到编的过程中,“改”将文学描写中复杂的心理过程展示拉直了,画面化了,单一化了,微妙心理变化的内容、人物内心激烈的搏斗撞击无法实现,文学的形象思维,多义性,暧昧性,虚幻性,审美性降低,接收者参与的主动性、创造性丧失;影视制作的类型化,统一化,标准化,在被雷同化的镜像里,特别是镜像消失后可回味的地方没有了,刺激性带来的是需求的不断新奇化和审美的疲劳,发展的结果将会是作家对影像化叙事的一味追求与强调将导致文学本体特征的隐退和审美价值的流逝。
  加之近几年来市场化对文学的影响也使一些作家放弃坚持文学,为了成为影视改编对象,作品有看点、卖点,一些粗制滥造的小说挤进影视市场,主动削弱甚至放弃作品中的文学性、批判性和文化内涵;甚至在一些商业片中,作为艺术的电影语言的功能也逐渐地淡化,电影艺术文学性的消解成为趋势。
  
  四
  
  面对小说改编为影视作品生成过程中的“舍”与“得”,大学课堂作为对小说艺术的阐释者和传承者,怎样巧妙的利用“得”,认真对待“失”,改进课堂教学,增进审美感受,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当下读图时代文学教学必须冷静对待的。目前,网络迅速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全民创作”时代文化的大众化,大学课堂上传统的教学法一教师单向“解惑”的方式已造成了学生不愿学,教师无法教的尴尬局面,特别是经典名著更是倍受冷遇,课堂的审美活动被拒。因此,课堂教学方法如果不改变,便是对学生占有的文学资源(包括影视感受)的轻蔑与亵渎,对教学对象的不负责任。针对这种现象,注意借鉴和分析小说与影视剧在文学性的层面上构成互动关系,突出小说的文学性,兼顾影视的画面性展开教学正是一个契机。
  首先,确立文学是影视艺术根本,二者不可分割的概念。没有文学就没有影视,另一方面借助现代传媒而迅速发达的影视,特别是一些优秀影视作品,也反过来极大的扩张了文学的传播范围,甚至影视的表达方式使文学实现了文体和文学创作观念上的自我更新和极大进步;文学借助影视,用奇幻的想象,深刻的思想和浓厚的精神关怀,重新点燃文学的价值,迎来一个借助影视提升价值和转移的新时代。这样,拒绝影视作品而事实上就是放弃了文学本身。
  其次,教学中坚守经典名著原有的传统价值观念,引进图像艺术的特点,增进教学信息量和可感性及丰富性。信息时代教师和学生同为信息主题、审美主体和创造主体,现实生活中学生信息量大,有一定生活感受与体验的储备,课堂教学中应将讲授式与对话式、师生共同体验式结合起来。讲解中注意提醒学生小说往往用散点透视与通感的方式结构文体尉小说的接受要通过直觉、联想特别是创造性想象来领悟、品味小说的滋味、情感与审美意象,进而体味其所传达的人生况味与生命体现,这种批评方法不但能把握小说的真谛,更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力,而创造性想象恰恰是开拓型人才最重要的一点:欣赏时还注重把作家作品尽可能还原到一定的历史情境,力争能作出比较公允、客观的评价。体验式是通过观赏影视作品,了解文学中复杂的栩栩如生的人物,纷繁复杂的关系,各具形态的人物性格,曲折离奇的情节,精巧其妙的结构,怎样被电影所借鉴和表现,小说语言艺术提供的文学性。怎样增添了影视剧故事性的艺术魁力和文化内涵。
  第三,利用图像的直观性和综合型特点来丰富文学教学的想象。影视作品无法展示人物内心激烈的冲突,但画面结构,色彩,音响,这些画面具有的“言说”特点,带给人的现场强烈的感受是小说不具备的;“改并编”的过程参杂着的受当下市场化的价值因素影响等都带有文化的变化、发展、流变的痕迹,关注文化的变化,使学生理解影视在艺术门类中独领风骚的原因和占有市场的背景,这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当然,对那些改编以牺牲小说文化精神为代价来追求商业上的最大利益影视剧,教师还应以批判的眼光传达给学生,这样对话式的教学方法,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就可能实现。
  大学文学课堂教学既要坚持文学立场。又要充分考虑影视文化的特征,注重当下文化市场特性使小说与影视剧的关系由单向变为双向,一方被动的变为双方互动的,影视剧固然可以影响小说,小说也完全可以影响影视剧,这样不回避影视艺术影响广的事实,师生同时观赏,共同探讨,相互交流,改变了师生间紧张而对立的关系,解惑也就变得有趣而丰富,教师的审美也会在和学生的交流中提升。
其他文献
[摘要]尽管我们对李少红的这版《红楼梦》有着许多不满,但我们还是期望向好的方向发展,我们看到的李少红剧组是一个竭诚团结的集体,新版《红楼梦》至少不是一部粗制滥造的剧作。谁都知道,《红楼梦》是中国文学的瑰宝,每个人都对它心怀虔诚没有谁会去亵渎它。我们每一次翻拍都相隔数十年,它代表一个时期影视创作的最高水准,甚至体现红学研究的最新进展。但愿李少红导演充分认识自身承担的神圣使命,拍出的《红楼梦》能够真正
期刊
[摘要]电影《紫颜色》以二十世纪初期美国南部为背景,反映了当时美国黑人的生存状态,强调人的发展成长,尤其是黑人妇女在种族与性别双重压力下自我意识的觉醒,从“奴隶”走向独立的过程,彰显了妇女间的团结在个体成长中的作用,探索男人成长产生变化的可能性。  [关键词]种族歧视 父权思想 黑人女性 抗争    电影《紫颜色》根据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的同名小说拍摄,斯皮尔·伯格执导。由于电影体裁形式与小说不
期刊
[摘要]在《老无所依》这部商业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影片中,科恩兄弟一如既往地传达着他们的哲学寓言,即人类普遍的生存悲剧。然而,生存悲剧这一寓言并不以内容表述来承载,而是通过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来传达的,即情节结构的寓言化与黑色氛围的营造。  [关键词]生存悲剧 “有意味的形式” 科恩电影    从一举成名的《血迷宫》、狂野不羁的《米勒的十字路口》、到残忍冷酷的《法尔戈》以及古怪幽默的《逃狱三王》,科恩
期刊
[摘要]大片《赤壁》的热映和票房新高,彰示了中国商业大片的又一突破。这种新高和突破的原因在于其内在商业元素诸如古典传统剧情的审美认可、古装加动作的影像美学镜头语言、巨星璀璨的人气组合、移植到历史剧中的现代娱乐看点、好莱坞式的营销发行策略等的合理运用与配置。  [关键词]大片《赤壁》 商业票房 商业元素    由香港导演吴宇森执导的国产战争史诗巨片《赤壁》自2008年7月10日公映以来,便一举刷新了
期刊
[摘要]迪斯尼动画是当今世界最受欢迎的动画之一。它以令人折服的动画技巧和引人深思的故事情节吸引了各个年龄层的观众。《汽车总动员》通过一部赛车身上的故事,劝诫了人们在生活中不要急功近利,不要遗忘生活中关好的亲情,爱情和友情。影片通过出色的剧本创造和人物形象设置,让观众在忍俊不禁的同时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关键词]迪斯尼动画 剧本设置 哲理 人物形象    一、动画概述    动画可以说成是电影艺术
期刊
[摘要]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多样化的,非静态的,教师不再是“保姆”。任务型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恰当地设计任务,使学生围绕设计合理的任务,以高质量地完成任务来学习某种技能和知识,让学生在“做中学”,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但这也对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
期刊
[摘要]西班牙新锐导演约格·桑切兹一卡比祖多的处女作《向日葵之夜》获得多项大奖和电影理论界的普遍关注,影片所构建的关于意识形态领域和现实世界中个人欲念和社会环境之间存在的二元对立是一个值得深思和探究的文本论题。  [关键词]出走/留守 个人欲念/社会环境 二元对立    我们小时候生活的乡村,  在地下一百尺的地方。  ——[法]若埃·布斯凯    在西班牙新锐导演约格·桑切兹一卡比祖多的处女作《
期刊
[摘要]美国的动画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早已形成了成熟的生产模式,特别是在动画角色造型上创立出具有美国特色的风格。美国动画角色造型设计时,善于运用符号化的图解模式设计出动画角色造型的视觉形象,深受观众认可和喜爱,至今在世界动画业中别具一格,其成功的经验值得研究和学习。  [关键词]动画角色造型 符号化 图解模式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摘要]日本动画多给人以高度商业化的印象,而《恶童》从主题到风格都可以归为异类,角色造型、画面风格。剧情、制作技术等诸多方面都有创新,不失为一部艺术与商业并重的佳作。  [关键词]《恶童》 造型 蒙太奇 动画 风格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摘要]随着计算机软件的飞速发展,以数字技术为手段的CG插画、卡通动漫、游戏动画、影视特效等数字艺术创作正源源不断的融入我们的视野。它不但向我们展示了令人炫目的图像和不可思议的视觉效果,同时也推动着最新科技、娱乐和社会价值的传播。  [关键词]CG技术 场景 意境 氛围 模拟 写实    无论是《阿甘正传》片头中羽毛徐徐飘落的镜头的婉约,还是《珍珠港》中日机横行肆虐的场景的浩大,CG的运用均可称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