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应把“一言堂”变为“群言堂”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skkkmmm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堂教学长期以来都满足于把知识点——零碎的知识点灌输给学生,教会学生识记背诵,最多是理解运用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师容易满足于这种初级的教学状态,而忽视了对学生再创造的激发与培养,忽视了挖掘学生的内在学习潜力。
  一言以蔽之,就是語文课堂教学长期处于一种封闭式的“一言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单向传送知识的教学形式,是一种以教师为“极端的主导”,以教师为中心话语甚至是“霸权话语”的教学模式。整个课堂教学是教师全过程地施动,学生全过程地受动,甚至是麻木地被动的一种活动。从而使得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与沟通,缺乏活跃的课堂气氛。
  “一言堂”的教学模式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教师一张嘴不停地说,学生一双耳朵无奈地听;教师一支粉笔潇洒地写,学生一支钢笔痛苦地记。教师讲的内容大都是千篇一律,毫无新意。每节课都是题解、作者、时代背景、划分段落、归纳大意、主题思想、写作特色等“现代新八股”,硬是把这些优美的文章进行残忍的肢解,然后交给学生一些支离破碎的东西就算大功告成了。在这种模式笼罩下的学生,他们学习的主体性与美感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基本上被剥夺了,这无疑就会降低了课堂教学的预期效果,不能进一步地拓展学生的思维境界。经过这种教学模式的洗礼,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丧失了自学的基本能力,更谈不上自主地去寻找知识来武装自己,他们的创造力与再创造力受到了最大限度的束缚。教出来的学生只会记忆一些最简单的字词句语法等比较僵化的知识点,记忆一些毫无实际作用的大而空泛的“条条框框”,只是一群高级的“应试机器”。如果要这类学生运用一些灵活的语文知识进行一些创造活动,他们就显得捉襟见肘了,最多也是勉为其难,比如要他们写作文,他们只好无病呻吟,或者是把背下的范文“改头换面一番”也算是高明的了。也就难怪我们培养出来的语文尖子会做题目,却不能流利清楚地表达自己的内心观点。目前这种“一言堂”的教学模式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一是背离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与预期功能,二是束缚学生的思维与创造力,三是容易使教师形成惰性。
  要改变这种“一言堂”的语文课堂教学现状,打破这种僵化的陈旧的模式,最好的办法是结合语文教学的特点与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实施“群言堂”的教学方式。所谓群言堂的形式就是既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又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一种教学形式;是一种以教师点拨引导为主线,以启发为思路,学生充分并积极表现参予的一种教学形式;是一种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功能,注重培养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整体把握与认知,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四种基本能力与心理感受能力的以及审美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各种综合能力的一种开放型的课堂教学形式。因为语文教学承担着文化的传播,人文精神的延续,还包括思想的渗透的重任甚至要担负科技意识环保意识审美意识等的渗透。要担负起如此多的任务,光靠教师在课堂内的讲授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他们自己利用课外的时间去寻找知识。因此,课堂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讲授知识,分析课文,更重要的是通过课堂教学的形式挖掘他们的创造力。要达到激发培养学生创造力这一目的,就一定要一改过去的“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实行“群言堂”的教学形式。
  要实行“群言堂”的教学形式,首先要准确把握语文教学的性,认识语文教学的不确定性、知识的系统性整体性,理解语文教学的模糊性可感知性,把语文教学的这些特性带人课堂教学的具体过程中去,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得到“心智的启迪”,扩大学生学习的心理空间。
  其次要充分利用各种新的教学手段,改变过去一张“铁嘴说遍天下的”的旧模式利用现代的各种教学媒介,如录音录相图片等,使学生的全身心都参予进来,调动起来,达到“心灵舞蹈”的境界。
  再次要由教师主动创造一个充分说充分表现的课堂机会,创造一种“自由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勇于质疑,提出不同见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供一种“物理”的与“心理”的场式环境。
  最后是要加大课堂训练学生再创造的力度,大力拓展语文教学的内涵与深度。
  总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如何让学生在短短的课堂教学时间内,从有限的课本知识中汲取更多更好的营养,全面增强自身素质,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在教学过程中施展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活动首先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学生及他们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改变把学生放在被动地位的旧的教学模式,改变教师独占课堂,学生被动听、记、练的局面。做到这一点,除了要有明确的教学指导思想外,还应该在教法上有所创新。对同一问题,倡导师生之间共同思考、相互启发、相互受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力争使学生由单纯掌握知识的知识型向应用和深化知识的能力型发展。要把语文教学的“一言堂”模式变为“群言堂”模式,一定要贯彻语文知识本身的特点,一定要贯彻培养学生创造力与再创造力的基本原则。
其他文献
【摘要】美术是情感艺术,情感性是美术的生命所在。美术教育的任务就在于促进学生审美情感的产生,完善其人格,锻炼其审美的感受和表达能力。通过对美术表现情感特质的揭示,强调情感因素是美术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目标,美术教育应特别注重对人的情感的研究与探索。  【关键词】 美术教育 情感  作为美术学科本身具有情感的特性,美术教学的内容具有强烈的情感特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审美的清泉
期刊
课前预习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讲述新课之前自主学习的过程,可以有效培养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习惯,提高其自我学习的能力,为其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初中数学课前预习对学生能够很好地当堂掌握知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学年我结合自己的科研课题进行了一节《多边形的内角和》的公开课展示。我提前设计好了预习提纲,让学生进行了充分的预习,整节课前后连贯、重点突出、探究充分,整体效果非常好,得到了听课老师们的一
期刊
美的欣赏能力,它蕴藏着浓厚的智慧思想,触发着人们大胆的探索神奇奥秘的世界,创造出人类文明的今天.这一审美能力的体现,不是先天的,而是需要后天的教育给予引导,启发,去发展人的审美理想和美的创造力.西方学者称“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我们在审美教育中普遍提出的新理念。 那么,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在美好事物中的审美情趣和创造精神.那就需要在广阔的领域中努力为学生创设情境,以汲取更
期刊
每位老师都知道:作业批改包括“批”和“改”两方面。在 这里谈一淡其中的“批”的书面评价语言的运用。作业批改中的书面评价,就是教师在作业批改过程中,对作业进行书面的评点和估价,以引导学生的“思考”在以后的学习行为中扬长避短,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因此,书面评价作为批改中与学生间接对话的一种形式,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其作用体现在:  一、沟通教学,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  学生作业是教师指导后的练习和巩固,是
期刊
在小学体育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毫无疑问的,半个世纪以来,国家一直是这样要求的,广大体育教师也一直是这样做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德育与体育又是学校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教学中贯彻德育,应该做到以学生为本,这样,才能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系统地构建德育的环节。通过把学生推上德育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到自我认识,自
期刊
摘要: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贯彻落实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推动高职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从树立正确的观念;建立和健全完善的教育体制与建章立制,强化责任意识三方面阐述了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议  一、要树立正确的观念  (一)要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观  要突出职业教育特点,抓好学生基本职业素质教育。我们在进行学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训练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把自己的知识、体验、情感外化的一种表现,是学生知识重组、创新的过程。因此,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沃土。  可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一个普遍的现象,特别是在农村中学,许多老师非常重视课文教学,在每一学期初,老师都能根据教学计划、大纲制定详细、合理的课文授课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而对作文教学却没有一个详细的计划,即
期刊
摘要:高新技术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离不开合理的成本管理。本文已经就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  关键词:高新技术;成本管理;对策  高新技术企业是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提高高新技术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使其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自己的位置,不仅可以提高高新技术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水平,而且是改变我国经济、技术落后局面,迅速增强综合国
目的:通过对比浮针配合康复疗法、传统针刺配合康复疗法与单纯康复疗法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PSHS)的临床疗效,观察比较患者治疗前后Fugl-Meyer评价表中的上肢运动功能评价表(
新课程改革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开发人的潜能,注重学生健全个性的培养,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以便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何建构体现新理念、具有实效性的课堂,是每一位教师共同面临的新问题。那么,如何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呢?  一、和谐的师生观是高效课堂教学的前提  教师和学生之间能否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将会直接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良好的师生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