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初中物理概念有效教学

来源 :中学理科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进行物理概念有效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成为概念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概念的建构过程中来;教师的指导要根据物理概念的特点及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在反思以往物理概念教学的基础上,认为通过四个方面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概念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物理概念:有效教学
  
  物理概念是物理知识的基础,讲清物理概念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关键,物理概念清楚,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同时,对有一定学习能力的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概念,我们在讲解物理概念时,既要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了解掌握概念的同时,更要发展其观察、思考、分析、推理等相应的能力。
  初中学生已具备了比较完全的物理感知能力,他们能对与物理现象相关联的各种条件做浅显的分析。在此认识过程中他们表现出较强的心理积极性,这是一个积极的因素。但是在对感性材料进行分析、概括、抽象的时候,他们心理上的主观能动性往往调动的不够,这是一个消极因素,教师在进行物理概念教学时,必须充分利用心理因素的积极方面,克服消极方面,以期达到最好的效果。
  为了提高物理概念教学的有效性,本人依据物理概念教学的一般程序和教学原则,针对我校学生的特点,通过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通过实践活动,引入概念
  
  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引入概念,因为生活实践留在记忆中的印象容易被学生理解。尤其对于初中学生,从生产生活中感知到的大量的、丰富的物理现象是他们认识物理概念的必要的感性材料。这些感性材料为他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物理环境。教师利用好这些生活素材布置学生观察或动手实验,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简单机械的学习中,课前布置学生找找生活中杠杆、轮轴的实例以及它们的作用。再如在压强的教学中,课前布置学生完成两个实验:①一个较胖的同学和一个较瘦的同学同时站在沙坑中,观察脚陷入的情况如何?②同一个人穿平底鞋和穿细高跟鞋站入沙坑中,脚陷入的情况又怎样?这样,使学生对压强大小的决定因素有一个初步的、感性的认识。也能为压强概念的学习打下较好的基础。例如讲摩擦起电这一课,玻璃棒摩擦后吸同学发丝,看到摩擦起电的现象,促使他继续了解摩擦起电的原因。对初中学生,尤其要讲究实践的形象、鲜明、生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概念的强烈欲望,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平时实践活动的作用。
  
  二、通过实验,认识概念
  
  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的认识上,深入不下去。教师的任务就在于从正面、反面、侧面全方位的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他们深入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对于物理实验中出现的各种物理现象,学生往往是出于好奇心,而不是有目的去观察,只停留在物理现象的个别特征上,这样不利于物理概念的形成。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动口、动手进行实际的练习或操作才能达到。要有计划、有目的地选编各种概念思考题,练习题。
  如讲完大气压强等于76厘米高水银柱后,学生对大气压强的值大小是没有感性认识的。教师可以利用马德堡半球叫学生自己动手做演示,当全体学生看到经抽气的两个空心半球,贴得很紧,不能被两位“大力士”同学拉开的事实后,叫同学们自己去分析,这不仅进一步解决了大气压值的疑团,并且,对巩固大气压的概念也是有益的。再以沸腾的概念为例,对于水烧开的过程,学生往往只注意冒气泡这一现象,而忽略了其变化,这样不利于形成完整的沸腾、汽化的概念。这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观察水开的全过程:加热前有无气泡?加热过程中,气泡的部位如何?气泡怎么变化?剧烈程度如何?温度是否上升等,从而把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上正确的轨道。这样学生才能理解沸腾概念和沸腾时出现的现象。
  
  三、通过分析讲解,理解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感知是很重要的,但是不应让学生的认识停留在感性认识上,而要引导他们把所感知的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上升为理性认识,形成概念。
  如讲浮力时,教师要揭示弹簧缩短的原因是力所致即物体浸在液体前后受到的力发生了变化,得到物体浸在液体里受到的力发生了变化的结论,在此基础上要揭露其现象的本质是: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施加的力,这个力称为浮力。再如讲导体的电阻时,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同一导体的电压和电流的比值为同一恒量,这个恒量表征导体的一种物理属性——电阻。对同一导体属性是固有的。需要指出的是有的教师在向学生介绍了有关的感性材料后,不作必要的分析与综合,就简单地搬出结论,或不引导学生亲自进行分析和综合而完全由教师包办代替,结果感性的东西和理性的东西在学生的头脑中,还是处于“分离”的状态,认识没有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上升。教师对有关的物理概念多做一些分析,运用物理本质,去进行判断和说明。这样可使学生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对概念有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四、通过巩固应用,掌握概念
  
  概念的巩固是始终贯穿于教学过程的。但为了牢牢地掌握概念,使其在记忆中的痕迹得到强化,仍需专门的巩固工作。只有抓好概念的应用,才可能加深理解,形成自然记忆,并借此可促进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及时暴露概念学习中的问题,使教学及时得到反馈的信息。
  如,在初三的“电流的磁场”一节的教学中,当教师讲完电流产生的磁场和安培定则之后,应该让全班学生都伸出右手练习,明确直线电流和螺线管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的判别法。此时便可发现,即使学生听懂,但不一定就会懂得判别,有的学生对图示的螺旋管的绕法和电流方向分辨不清,有的握拳不正确,等等。因而无法判断电流的磁场或由磁场方向来判断电流的方向。针对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教师应该认真加以纠正和示范。只有这样经过反复的练习和教师的指点之后,学生对电流的磁场和安培定则才会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总之,概念教学方法有多种多样,要根据学生和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采用最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人才任重道远,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把握好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概念教学,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许国梁.中学物理教学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张民生.中学物理教学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其他文献
请你设计一种测量该电流表内阻R的实验电路,画出电路图。并写出你所选用的器材代号(只能用一个待测电表)。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从上面2例可以看出。当杂质与主要成分含相同的阳离子时,除杂质,也就变成了除去杂质中的阴离子,而用来除杂质的试剂一般与主要成分含相同的阴离子,然后将阴离子杂质转变为难电离的物质如水、沉淀或气体除去。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摘要:电子教学,重在培养实践技能。本文论述了在教学过程中从充分利用实物教具、上好实验课、结合专业课理论课程、电子小制作、注重实践考核、以考促教、以赛促教以及在班级中培养技术骨干等方面来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电子实践技能。  关键词:电子;实践:技能    电子工业需要大批的高素质且动手能力强的技能型人才,而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针对职业岗位的教育,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在生产一线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因此必须
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知识的获得。学生学习主动积极性的发挥。都离不开教学情境的创设。创设良好的情境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昂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和体验,保持旺盛的学习情绪和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和探索,就此浅谈几点看法。
同学们在练习及考试中总会出现一些本该能避免的、看似偶然的失误现象。唯物辩证法指出,偶然中存在必然。所以,这些看似偶然的失误现象认真地总结经验,透过表面现象看本质,找出自己在“教法”或学生在“学法”上的不当或不足之处,并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加以调控或弥补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主要从以下三种在解题过程中最常见的失误现象出发,剖析原因,寻求对策。
摘要:思维是个体认识客观事物的心理过程,是打开一切宝库的钥匙。化学教学中,通过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贯彻“最近发展区”的教育思想,创设新的思维“最近发展区”,挖掘学生的最大潜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最近发展区:思雏热点:挖掘潜能    思维源于问题。所谓思维热点就是围绕某一主题设计的,能够引起学生主动积极思考与探索,并能提高学生思维深度与广度,优化学生思维品质,不断
函数是中学数学教学的主线,是中学数学的核心内容,也是整个高中数学的基础。函数的性质是竞赛和高考的重点与热点,函数的对称性是函数的一个基本性质,对称关系不仅广泛存在于数学问题之中,而且利用对称性往往能更简捷地使问题得到解决。对称关系还充分体现了数学之美。本文将通过函数自身的对称性和不同函数之间的对称性这两个方面来探讨函数对称有关的性质。
课堂教学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没有固定的模式,教师只有不断实践,不断摸索,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作用。课改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要有意识地去创设情境。精心设计符合引导学生学习的问题,再通过提出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就能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进行回忆、对比、分析、综合和概括,来开启学生心灵,诱发学生思考,开发学生智能,调节学生思
摘要:如何减轻学生学习数学的负担?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本文从有效教学策略入手,并结合具体教学案例进行剖析。  关键词: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和谐的氛围,准备好的教学设计,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实现现代教学技术与数学的整合,重视应用意识的培养等,可以充分开发和发展学生的潜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进入最佳思维状态,使他们的数学学
引文对称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形式之一,是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之一。站在对称思想的哲学高度来研究,对称可分为两种:即具体事物的对称性如狭义的形(数)对称和抽象事物的对称性如广义的对等性对称。人们在认识和解决具有对称或对等性的问题过程中产生和形成的思想、方法,我们称之为对称思想方法。树立对称思想方法意识有利于认识和分析相关问题,达到遵循对称规律、简化问题、缩短解决问题的目的。对称意味着均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