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染美术教育的文化底色

来源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pf4433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术”是什么?在我期待的答案里,“美”关乎美好的一切事物、“术”浓缩了技术与方法,它有着自己完整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体系。那么,置于孩子的角度,这个答案又会是什么呢?天天上美术课,课本上赫然印着“美术”两个大字,它在孩子的眼里、心里到底是個什么模样?孩子们的回答很单纯也很令我愕然:美术,就是画画!……
  这让人触动的答案不禁让我勾想起一些令人费解的片段:三年级在上过点彩画之后,竟然没听说过点彩画派的创始人修拉和那幅享誉世界的代表作《大碗岛星期日的下午》;在上五年级《画情绪》一课时,孩子们对曾经临摹过的《星月夜》作品所具体表达的情感竟一无所知;把现代著名的绘画大师吴冠中与《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混同;把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和西方现代艺术(立体派)的创始人毕加索穿越成一个时代;更不必提美术对其它知识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仿佛,美术只是为了画而画,为了画得像而画,为了纯粹的技术而练技术。这样的答案,不是学生的尴尬,而是昭示了美术教育的偏执与懈怠。没有美术文化参与的教育,目的是不明确的,技术是机械的,前途是迷茫的。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要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因为“艺术家在创作艺术作品时,不可避免地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所谓文化情境,实际上指的是一件美术作品被创作出来时,所依托的文化环境、条件及其特征。”只有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才能使学生体会美术作品中所隐含的各种信仰、价值取向和审美趣味,了解美术与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相互之间的联系,使学生真正从纯粹的技能型学习提高到文化学习的层面上来。因此,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的学习。
  一、文化铺垫,悄然入色
  在文化情境下的美术教学可采用多种手段来启发学生,如在美术鉴赏教学中,针对美术作品、美术现象,用有关的音乐、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创设情境,加深对历史、文化以及美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如在《撕纸贴画》课的开始,我讲了一个关于撕纸的趣谈:“话说倾国倾城的美人杨贵妃有个小癖好,就是喜欢听纸被撕破的声音。一天,她正撕的高兴的时候,突然皇上驾到,杨贵妃怕引起皇帝的不悦,冰雪聪明的她想了一个办法,不但没受到责罚,反而还赢得了皇帝的称赞。聪明的你也想一想,她用了什么办法得到了奖赏?”学生的注意力马上被我的问题抓住,集中到“撕的纸该怎么处理”的思考中,使其对破损的纸怎样变成一幅美丽的画产生浓厚的兴趣。继而老师再侃侃地将中国源远流长的纸文化穿插其中,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造纸术到宣纸的辨认及手感,让学生在亲近各种质地的纸张到从剪纸中得到撕纸效果的启发,在浓浓的探究和文化氛围渲染下,教学达到丰富知识内涵、开阔知识视野、唤醒求知欲、实现目标真正达成的目的。
  二、诸之以形,潜然晕色
  在课堂教学中美术文化教育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环节,而是与其他教学因素一道构成的不可分割的有机体。显性的教学目标与无形的文化浸润融为一体,才是真正完美的课堂教学。
  在《看新闻,画新闻》一课的教学中,我开场是这样设计的:前一阵子,吴老师在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中看到了一则新闻,颇有感慨,大家一起来看看——公路上的别样风景。我从2014年河南省一运送苹果的卡车侧翻后遭疯抢的事情说起,逐一展开历历令人侧目的疯抢事件,并组织思考:那些参与哄抢的村民个个笑逐颜开,他们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在学生沉思后,我话锋一转:也有一些事故现场,却是充满温情,与哄抢镜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些助人不图回报的人什么也没得到,但却令人肃然起敬。如果你遇到这样的事情,你会怎么做?学生在是与非的强烈对比下、在心灵善与恶猛烈的冲击中,美与丑自然显现,对与错一目了然,看新闻和画新闻一下拉近了学生与社会、与生活的距离,美术的社会文化功能一触即发。
  三、学科综合,和谐融色
  对美术的学习与理解不能局限在本学科的知识技能层面,更应与美术相关的艺术(如音乐)、历史、文学、地理、科学等学科的知识进行联系与融合。美术新课标中设置的四个学习领域中,“综合·探索”部分就是鼓励从跨学科的角度,弥补分科课程的不足,促进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进行整合,通过美术学习了解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共通之处和相异之处,自觉主动地融会不同学科的内容,形成跨越学科的横向性、综合性学习。例如美术与语言文学的相得益彰,在《画感觉》一课中,鉴于学生认知发展的程度和想让学生对“感觉”有更贴近的理解和感受,我把教学难点设计为“为(本学期刚学过的)一首好诗、一段好句画感觉”。因为“感觉”是无形之体,必须依附其它载体外现,而语言文学,本身就是文化的一种载体,极具魅力,它给人以足够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在“用诗词体验来联想”过程中,启发学生感觉的联系,巧借文学“通感”达到各种感官最大限度的配合,将学生引向身有其感,画有其道的境地。又如,教师在美术作品欣赏中运用文学语言的起承转合抑或播放情境接近的背景音乐,也可从另一个侧面深深地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对不同美术作品所产生的不同情感波澜。
  总之,时下的美术教学既要加强双基,又要淡化痕迹,既要轻负又要高质,我们要积极转变学生惯于接受的方式为主动吸收,将美术文化教学悄无声息的浸润,与学生的感悟力、理解力交融、发酵,最终才能酿出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甘醇的审美品位和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 语文似一杯茗茶,耐人寻味,在语文学习中,我们要慢慢品味,发现其中的内涵。深度阅读是品味语文的重要方法,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有助于捕捉语文的意蕴,引导学生发现语文的美和真谛。  【关键词】 小学语文;学生;课堂  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为语文课堂深度阅读给出了具体方向。深度阅
教学主题生成:随着时代的发展,广告已成了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并正飞速地发展。它创意新颖、语言生动、特点鲜明、简洁易懂、形象独特、幽默风趣,吸引了不少孩子,也成为大语文课堂不可封顶的教学资源。如何让广告走进孩子的学习,既能让孩子了解广告的意义和作用,又能让孩子享受广告的广告文化,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我们有时不凡组织孩子收集、品析广告素材,让学生借用活动课的形式加强广告体验,了解广告文
当今社会是一个科技的迅猛发展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越来越注重个人能否与人合作共事。人的成功往往取决于其参与团队的合作程度。“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于是,“小组合作”便走进了课堂。然而,现实的课堂中相当一部分合作学习存在问题,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的多
星期六早晨,我早早地从床上起来,刷牙、洗脸、梳头。全部搞定之后就开始了我的“工作”。  我先从里面打扫开始,小角落、桌底下统统不放过,一不小心,我的手被扫帚上的竹条扎出了血,妈妈看了后,伤心地说:“不要打扫了,休息一下吧。”“不”,说完就拿起扫帚继续打扫起来。  接着,我又拿起拖把,开始逐个房间地拖,一不小心头撞到了床角,痛的我眼泪都出来了,但我没有放弃,继续工作。一个小时后全部拖完了,只感觉腰酸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大板块。“课标”说它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可见其地位不可谓不高也!然而令人尴尬的是:学生怕写作文、烦作文,教师怕教作文、忧作文。作文教学为何总是这样高耗低效?深究起来,学生知识积累缺乏、表达欲望低下,教师指导不力是主因。  那么,如何摆脱作文教学的困境呢?在我看来,我们不妨从以下“三求”入手,来改变作文教学现状,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一、积累求多  作文究竟是什么
儿童是一个个不同的个体,同样好的作文教学也应该有足够的方法和策略来有效应对作文教学中层出不穷的问题。联系日常教学实际,我发现在作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不仅有学生方面的原因,而且往往与我们教师的指导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下面我就浅谈一下我在这方面的发现及体会。  一、拨动心灵弦,情动而辞发  我认为好的作文教学,应该用真实的生活体验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激起学生内心情感的喷发,从而达到词如泉涌、一吐为快
【摘 要】 几年来,国民经济高速增长,人们把重心逐渐转移到教育上来,由于教育的普及,人们不再担心孩子有没有学上,而是更加关注教学质量的好坏。尽管教育设备在逐年改善,但是教学质量一直不见起色,在小学的教学中,小学生缺乏问题意识的现象已经越来越严重,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们日后的发展极为重要。因此,笔者在此浅析如何才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们的问题意识。  【关键词】 小学数学;问题意识  创造力
《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指出:要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既是日常生活的需要,又能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和发展。从现在的社会需要来看,“能说会道”也将成为人才所应具备的基本要素之一。然而“能说会道”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它需要从小就开始逐步培养,这就要求我们小学教师在从事教育的
【摘 要】 依据《体育课程标准》的理念,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的体验与感悟,将教、学、想、练相结合,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辅助教学手段的安排具有目的性,设疑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水平提出,具有针对性。运用多种素质教学方法,发展学生的素质能力,养成终身体育意识。  【关键词】 健康;能力;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
上个星期天,哥哥和姐姐在家里走象棋。  哥哥调兵遣将,向姐姐发动了总攻。姐姐且战且退,哥哥紧追不舍。慌张了的姐姐用低沉的声音对我说:“弟弟,把毛巾拿来。”我把毛巾递给姐姐。姐姐用毛巾擦去脸上的汗水,把心定下来。由于哥哥是个强手,所以不到十分钟,姐姐的“帅”就被哥哥的各路兵马包围了。姐姐开始急了,眉头皱起来。我在为姐姐担心,也在为哥哥的胜利而高兴。这时候,哥哥得意忘形,骄傲地对姐姐说:“认输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