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清末民初“革命奇士”韩衍

来源 :百年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pacc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韩衍,字蓍伯,在辛亥革命时期,他是响当当的一位激进的革命诗人,又是安徽光复的重要策划者和组织者,被称为“革命奇士”。然而民国初建之时,他却死于非命,所以毁誉全无,事迹终隐。后来陈独秀反袁事败流亡日本时,为怀念这位友人,写过一篇《孤云传》,发表在《甲寅》杂志上,可说是记述韩蓍伯生平最早的文字了。但在述及韩的死因时,却曲笔而过,这是因为杀韩者已是“党国要人”,陈独秀自有难言之隐。


  时至1976年,台湾传记作家惜秋先生撰写的《民国风云人物·柏文蔚》篇中,始说了几句关于韩蓍伯的话。虽寥寥数十言,不过一鳞半爪,但毕竟把这个如石沉大海的历史人物又托了出来,为世人所注目。于是引起黄苗子先生的追思,作《望湖楼小品·绿云楼诗》短文(载1983年《团结报》),以纪念这位辛亥革命的诗人。钟敬文先生曾四处询索韩的诗集,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一家旧书店寻到一本《绿云楼诗存》,喜甚之余,复印寄赠黄苗子分享。随后,《新民晚报》上刊登了几首韩的七绝诗。总之,在韩死了六十四年后,他的名字又“拨云见日”了,但其生平事迹却湮没无闻,殊感遗憾!笔者身居韩先生故乡,乃努力搜集他的轶闻旧事,缀成拙文,因杂乱无章,故名“闲话”。
  
  与陈独秀办报
  
  韩衍原名重,别号孤云,笔名新婴、海若,江苏丹徒人。大约在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来到安庆,先在督练公所当一名文案。后来他目睹革命党人在安庆不断发动起义,虽遭到残酷镇压,仍前仆后继,激励他毅然参加了由陈独秀领导的反清秘密团体“岳王会”,成为“安庆方面的实际领导人”(朱蕴山手稿本:《过去集》,藏安徽省博物馆)。此时,他辞去官职与当地名士孙养癯(即女画家孙多慈之父)、高雨寒(即高语罕)、朱蕴山等合办《安徽通俗公报》,用通俗的语体文,猛烈抨击时弊,鼓吹革命,特别是揭露官方勾结洋人出卖铜官山矿权的事,影响很大,韩衍也由此声誉鹊起。而就在此时,他却公开声明改籍贯为安徽太湖,何以如此,至今悬为一谜。
  1912年2月28日,他又与陈仲甫(独秀)、易月村(白沙)创办《安徽船》日报,对开八版,是一张具有全国影响的民主激进报纸。社址在安庆近郊的怀宁驿口。创刊号上,发表了韩衍为庆贺创刊而作的一首诗:
  
  怀宁驿口浪滔滔,万马声中第一篙;
  寄语诸君须坐稳,前途月黑正风高。
  
  此时民国肇造,革命党人正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韩衍却发出了这种不合时宜的感叹,令革命党人极为不快,说他是过激,更有人指责他“太狂妄了”。从此,“奇士韩蓍伯”这个称谓在民间传开。
  
  关于他的诗作
  
  韩衍最早的一首诗作题为《兵气》:
  
  嚣嚣兵气聚蚩尤,太白光寒照五洲。
  庚子难忘吾国恨,山围战骨野花秋。
   这是为纪念义和团阵亡将士唱的哀歌。又有题为《保定口号》一首云:
  
  谁从辇路入京华?有客西行苦忆家。
  四载无人说兵事,一城开尽白槐花。
   这是在指责慈禧太后那拉氏的逃亡和腐败无能。在那因文字案动辄被投入监狱乃至杀头的年代,韩衍这种举动,可谓胆大矣!大约在宣统二年(1910年),韩将自己的诗三十余篇结集一册,刻印出版,题名《天倪斋近体诗》。诗多近体,风格峭冷。这种刻印本为数不多,现仅有一本,藏安徽省图书馆内。
  时至辛亥革命前夕,韩衍的诗更加锋芒毕露,如1907年光复会首领徐锡麟在安庆就义,他作诗云:
  
  碧血藏来土未干,百年城郭有余寒。
  此身化作干将去,心似洪炉在人间。
  
  他与革命党人宋豫琳为挚友。1911年初,宋应赵声之命赴粤参加起义,临行前,韩和朱蕴山、高语罕煮酒送行。是年4月,宋在广州起义中被捕,壮烈牺牲,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恶讯传至安庆,韩悲愤不已,作《哭豫琳》诗,寄以哀悼:
  
  袖翻海水入羊城,千里东濠夜有声。
  所欠故人惟一死,头颅掷地作雷鸣。
   说明韩衍当时确有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始终站在时代潮流的前面!
  这一时期,他的诗作积百余篇,友人李铎(警众)为之辑录一册,用其居名题《绿云楼诗》,凡五十二首。后来高语罕化名“王灵皋”编辑《绿云楼诗存》,集百首之多,如今已不易寻见了。
  
  “绿云楼”的来历
  
  韩衍是个不修边幅的诗人。据与他同时代的已故安徽省通志馆馆长李则纲教授回忆:“(韩衍)身材短小,常穿一套褴褛布衣,面部黧黑且多斑点,头发蓬乱,胡须满面。每疾趋街衢,辄多引起人们的注视。”
  别瞧韩衍其貌不扬,却有一位青年女子名红叶者敬重他的诗文才华,常向他请教诗词之作,由敬而爱,遂缔结良缘。韩衍特意在安庆北隅四方城筑一小楼,因红叶蓄有一头乌黑秀发,更增添了几分妩媚,遂题其居名“绿云楼”,那来历是出自杜牧的《阿房宫赋》:“绿云扰扰,梳晓鬟也”。
  韩衍在“绿云楼”中常邀宴友人,如陈独秀、朱蕴山、高语罕、易白沙等都是座上常客,他们畅谈国事,诗文唱和。每遇囊中羞涩时,韩即典当家物易酒,在所不惜。辛亥年春节时,他手书一副春联,贴在“绿云楼”大门上,联云:“盘中第二 乞丐无双”。奇人奇事,传为一时佳话。
  
  组建青年军
  
  就是这么一个奇人怪士,却深得首任安徽都督孙毓筠(少侯)的赏识,招他去襄助政务,颇有成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件事,就是组建青年军。
  青年军共有三个大队,都是从全省学生中广招来的。韩衍自任第一大队长兼监军。他弃青天白日旗和五色旗而不用,却独出心裁为青年军设计了一面“人”字军旗,这旗帜为红底上缀一黄色大字“人”,表示要为悍卫人道而战!当时南北和议正在酝酿之中,他竭力反对和谈,誓师北伐,表示:“与君一扫匈奴窟,为执军前‘人’字旗。”他又自编讲义,题书名《韩衍子》,亲自去天台里军营为官兵讲授,并为军营手书一副门联:“讲地狱学 作天台游”。
  韩衍行为的偏诡殊众,遭到一些革命党人的非议,一些友人亦渐渐疏远,他自己也变得与世寡合,孤傲沉郁,遂自号“孤云”,大有“孤云独无依”(陶潜:《咏贫士》句)之愤慨!后来索性把《韩衍子》书名改为《孤云冷语》,油印数百本,散发给青年军官兵。民初,钱杏(阿英)先生在六安第三农校执教,曾采用过韩衍的这本油印讲义。阿英是有名的藏书家,或许这本小册子尚在天壤之间吧。
  他还写过《韩坤大略》十卷及《补遗》一卷,是研究《易经》的心得体会,颇有研究价值,可惜未能刊印。据说现保存在安徽省博物馆内,倘若任其湮没,那是很可惜的。
  
  死因之谜
  
  韩蓍伯在安徽拥“青年军”自重,天马行空,独树一帜。他竭力呼吁北伐,抨击妥协,认为:“辛亥革命为议和所误,留下帝王余毒,必有后患!”又写《敬告皖省父老文》云:
  “风云雷动,河山改观,今日之事,有进无退,进则造自由平等之幸福,退则引瓜分灭族之惨。……愿吾皖父兄昆弟应时乘势,奋臂而起……一面宣布独立,晓谕各属,一面分兵北上,联合鄂军,同谋共进,雪二百数十年奴隶之羞, 建万年民国共和之业,时光不再,一发千钧,吾皖同胞,可以兴矣!”
  当传来孙中山将大总统让位于袁世凯的消息后,他忧心如焚,愤而疾呼:“中山一去中原暗,快组虚无一党行。”又集合青年军官兵,声泪俱下地说:“三万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人都承认,我孤云一个人也不承认袁世凯做大总统!”
  他的行为屡遭当时的皖军总司令电报颉质,要他听从指挥,不可妄动。韩却反唇相讥,还把来往电文公布于众,又印成小册子,名之《五日交涉记》,广为散发,致使矛盾加剧,而杀身之祸即隐伏于此矣。
  此事过后一月余,1912年4月中旬的一天夜里,韩衍赴督署议事毕,回家行至同安岭(街道名)时,背后突遭歹徒连刺数刀,当即倒卧在血泊之中。(黄苗子先生在前述短文中称韩“死于贫病”,误。)
  韩死后,孙毓筠称病辞职,不久赴京充任袁世凯总统府的高等顾问;柏文蔚继任皖督,并解散了青年军,焚毁“人”字旗。从此,无人再提及韩衍的事了。
  韩衍之死,震惊各界。他的挚友朱蕴山闻恶讯后,作诗一首痛悼云:
  
  如何箕豆竟相煎?雨泣神州又暮天。
  敌骑纵横君去早,双眸炯炯国门悬。
  
  白刃相仇实可诛,同安岭下血模糊。
  人亡剩有诗篇在,夜半闻鸡拜董狐。
   在诗的前面,朱蕴山还写了一段序文:
  
  辛亥革命光复时,韩蓍伯坚决反对让位于袁世凯。在江淮一带,他树起反袁世凯旗帜,创立青年军,形成一股革命力量,保卫江淮,进行北伐,大有作为。当时同盟会内部妥协派恨韩入骨,骂他为过激派。安徽是江淮重要地带,是南京门户,兵家所必争。从太平天国失败先例看,江淮不保,天京(即南京)即陷于危亡境地。而后来韩蓍伯被刺身死,青年军自动解散:这实际上是为军阀张勋、倪嗣冲长驱直下苏皖,为袁世凯复辟帝制扫清道路。
  朱蕴老一语道破:韩蓍伯之死,实为亲者痛仇者快的“窝里斗”的恶果!
  韩蓍伯遇难后,《安徽船》报同人痛感悲愤,作《呈报韩君事迹并请旌恤文》刊出,(据传为陈独秀执笔,待考。)有云:
  “韩君以乞丐生涯,尽国民义务……其停辛伫苦,牺牲国事之劳,实不在熊成基、范传甲诸烈士之下。”
  但此文刊出后,再无下文,烈士遗体草草掩埋在北门的大龙山中。遗孀红叶变卖掉“绿云楼”,携子雁门、女秀兰离开安庆,从此便踪迹杳然了。
  这位在辛亥革命时为安徽光复,“虽黄金在案,白刃当胸,卒不以利害夺其志气”(《韩先生衍墓》碑文,现存安庆博物馆)的革命诗人,八十多年来,功绩湮没,忠烈不彰,昭无闻,能不令后来者仰天感叹吗!?■
其他文献
所谓“智擒王光美”    文革初期发生的所谓“智擒王光美”事件,是当时的造反派颇为津津乐道的一件事,在北京、在全国煽动性都很大。实际上这是清华井冈山兵团造反派头头蒯大富他们设下的一个圈套。  1月6日,也就是在第一次批斗少奇同志后的第三天,下午5点钟左右,我正值班时,电话突然“嘀铃铃”地响起来。拿起一问,对方说是北京市第二人民医院的,说刘平平放学回家途中,叫汽车把腿轧断了,需要家长速来签字做手术,
期刊
印红标同志的《“全国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出笼记》(《百年潮》1999年第7期),是一篇审慎调查、寻根求源、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好文章。它澄清了长期以来对“文化大革命”期间一件重要史实的不准确说法。  众所周知,“文化大革命”初期,全国性的自下而上冲击当权派和学术权威的狂飙恶浪,是从被毛泽东称赞为“写得何等好啊”的“全国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在全国报刊发表、电台广播而掀起的。那么这张大字报是怎样
期刊
1949年1月,国民党政府预感南京不保,极力动员各国驻华使馆随同政府一起搬迁广州。包括美国使馆在内的几乎所有国家的大使馆都决定留在南京,努力寻求与即将成立的新中国政府建立外交接触,惟独苏联大使罗申随着国民党撤到了广州。这件事不可避免地成了此后中苏关系史上一段让人不那么愉快的回忆。  无独有偶,许多年以后,随着美国和前苏联的档案相继公开,人们吃惊地发现,从1947年秋冬开始,俄国人就已经在试图调处国
期刊
主席休克了    “九一三”事件后,毛泽东很少在公共场所露面。1972年1月10日,在没有任何消息的情况下,毛主席突然来到八宝山革命墓告别厅,参加陈毅同志的追悼会。  数月不见毛主席他老人家了。他显得比以前苍老多了,腰板挺得不那么直了,走路不那么稳健了,精神也不那么神采奕奕了。  毛主席在陈毅夫人张茜的搀扶下,缓步走到告别大厅,站在陈毅同志的遗像前,静静地听完周总理致的悼词,向党旗覆盖的陈毅同志骨
期刊
1947年9月,苏联、波兰、南斯拉夫、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法国和意大利九国共产党的代表在波兰召开会议,宣告成立共产党情报局。为确定情报局总部所在地,会议曾有过讨论,但莫斯科坚持认为应当设在南斯拉夫的首都贝尔格莱德。此后,情报局一直在贝尔格莱德进行工作和召开会议。出人意料的是,仅仅9个月之后,南斯拉夫共产党就被作为异教徒逐出教门,铁托被说成是帝国主义的走狗、杀人犯和间谍。从此,
期刊
每一幅成功作品的背后,必然会有一个感人的故事;《李约瑟博士像》的诞生亦是如此。  今年年初,我们收到了父母亲从北京托人带来的邮品—李约瑟博士像的邮折和小型张。这套邮品是由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为纪念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李约瑟博士而共同制作、北京邮票厂印制的。小型张上印有国家主席江泽民的题诗:“明窗数编在,长与物华新”;和由父亲绘制的李约瑟博士肖像。小型张的设计者是中国集邮公司著名工艺师张石齐先生。
期刊
毛泽东说:马海德是完全是中国人。  邓小平说:五十年,不容易啊!  马海德,原名乔治?海德姆,祖籍黎巴嫩,1910年9月26日出生于美国纽约州布法罗市。1933年毕业于瑞士日内瓦医科大学,获医学博士;同年,远涉重洋到中国行医,考察东方热带病。他结识了宋庆龄女士,在她影响下,同情中国人民的苦难和中国革命,并开始帮助中共地下工作者进行革命斗争。1936年,由宋庆龄介绍,他同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一起,秘
期刊
谁最终会成为中国人民共产党内毛泽东的“接班人”?这在六十年代初中期,是西方政治家们颇为关注的一个问题。熊向晕先生《毛泽东向蒙哥马利谈“继承人”》一文(载中央党史出版社《我的情报与外交生涯》一书),真实地披露了毛泽东与蒙帅之间的交谈,以及双方对这个问题的带有谋略的考虑。这刚好说明了西方大国此时的一种动态。  蒙帅和毛泽东的这次会谈是在1961年9月。当时,对中国人说来,毛泽东的回答,即他的继承人“很
期刊
英国是最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西方大国。1950年1月6日,英国就宣布承认新中国。但是,中英之间的外交关系却迟迟未能建立。在论及原因时,不少论者指责英国不愿断绝与国民党残余政权的关系,在联合国的中国代表权问题上搞两面派,变相阻挠中国进入联合国。但是,根据笔者在英国国家档案馆所见英国外交部档案,这一说法至少在1950年中是难以成立的。    中国要求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英国弃权,中国极为不满    
期刊
中国现在一步步走向强大。在20世纪近一百年之内,有多少海外华裔、华人,热心关注祖国进步、发展,用他们自己的方式,给祖国以支持、援助啊!我认识的日籍华人企业家、作家张宗植先生,就是其中非常独特的一位。    “辩证法的唯物论,为我开拓一个崭新的世界。”    1913年,张宗植出身于我国江南的“儒林之乡”江苏宜兴。从小丧母,生活在徐舍镇书香门第的外祖父家。在良好的乡间自然环境里,既诵读中国经典,学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