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没那么神秘

来源 :中学生百科·悦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qst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电视台做了一个节目,测量冲水温度对蜂蜜的影响。他们用不同温度的水去冲蜂蜜,然后测量蜂蜜的“酶值”,发现高温的水会让酶值大大降低,最后得出结论——“冲蜂蜜不能用65℃度以上的水,否则会降低营养价值”。节目还采访了专家,专家宣称:蜂蜜中主要的营养物质就是酶,如果用开水冲调,酶会失去活性,于是就失去了“营养价值”。
  有专家的“科学解释”有专业机构的检测数据,结论还符合蜂蜜爱好者的预期,毫不意外得到了广泛传播。然而,这完全是一个混淆视听的“科学谣言”。
  蜂蜜的主要成分是糖类和水,微量成分中有一些酶。这些酶为什么存在于蜂蜜中还不完全清楚,但它们的生物学功能是很明确的。蜂蜜中主要的酶有五种:淀粉酶、蔗糖酶、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酸性磷酸酯酶。淀粉酶的作用是把淀粉切成小分子,蔗糖酶把蔗糖水解成葡萄糖和果糖,葡萄糖氧化酶把葡萄糖转化成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酶把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气,而酸性磷酸酯酶把磷酸酯进行水解。不管这些酶是否被加热失去活性,吃到肚子里都要经过胃酸和蛋白酶的攻击,保留活性的难度并不比被开水烫来得低。而且,即使有一部分能够经历重重考验到达下消化道,也无法被吸收进入血液,也就无法实现生理功能——“营养价值”或者“保健功能”,都只是想象。
  那么,如果它们中有一些“幸运儿”到达了肠胃还保持着催化活性,是不是就能“帮助消化”从而具有“营养价值”了呢?答案依然是否定的。首先,淀粉酶和蔗糖酶人体是会正常分泌的,来自蜂蜜的那点含量对于人无异于沧海一粟。葡萄糖氧化酶产生过氧化氢,对人体甚至有害无益。而且,过氧化氢酶和酸性磷酸酯酶所催化的反应,都不是正常消化所需要的,也就更谈不上“帮助消化”。
  蜂蜜行业的确曾经把“酶值”作为评判蜂蜜品质的评判指标。这个检测的理论基础,是蜂蜜中含有一定量的淀粉酶,而糖中不合。如果有人通过掺入糖的方式来造假,蜂蜜的酶值就会变低。此外,如果对蜂蜜进行了加热处理,或者长时间储存,酶值也会下降。所以,这个指标的设立是通过淀粉酶活性的值,来判断蜂蜜是否存在掺假或者经过了加热处理。也就是说,淀粉酶只是一个用来推测蜂蜜“历史清白”的指标,它本身并不具有什么营养价值。用开水把它降低,或者用冷水让它保留,都没有营养上的意义。
  虽然这个指标曾经很常用,但在现实作用中,用它来判断蜂蜜品质并不靠谱。作为一个评判指标,需要指标高低和品质之间有明确的关系——比如酶值,理想是“酶值高,表明蜂蜜好;酶值低,则蜂蜜不好”。但是,蜂蜜中的淀粉酶含量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有的蜂蜜天然酶值就高,而有的天然就低_用这个指标来判定优劣,那些天然酶值低的 “好蜂蜜”就无辜中枪了。更重要的是,淀粉酶并不难获得,在掺糖造假的时候也完全可以加一点进去,想要多高的酶值都可以得到。
  除了主要成分糖和水,蜂蜜中还有一些微量成分,蜂蜜爱好者们相信这些“微量成分”具有特别的功效。科学界和蜂蜜生产商都对这些“微量成分”和传说中的各种功效很感兴趣,各种各样的研究也极大丰富。然而,迄今为止,只有抗菌作用能够得到科学证据支持。
  蜂蜜是葡萄糖和果糖的混合物。在适当的条件下,前面提到的葡萄糖氧化酶能把葡萄糖氧化成葡萄糖酸,并释放出过氧化氢。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是常用的杀菌剂。蜂蜜中还含有过氧化氢酶,其作用却是把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气。一个要产生过氧化氢,一个要分解过氧化氢——在这对冤家的矛盾统一中,不同的蜂蜜也就有了不同的抗菌能力。
  此外,蜂蜜中还可能含有一些其他的抗菌成分,比如新西兰的麦卢卡蜂蜜,就定义了一个“麦卢卡活性因子”( UMF)。它的化学成分是甲基乙二醛,本身也是一种常见的化学试剂。过氧化氢和甲基乙二醛等抗菌成分的存在,使得蜂蜜在外用涂抹的时候有一定的抗菌效果。其实过氧化氢和甲基乙二醛都不是麦卢卡特有的,只是很多蜂蜜的研究都用它来做试验而已。麦卢卡蜂蜜把它定义成了自己的标准,更是成功的营销策略。
  除了外用时的抗菌功效,蜂蜜厂家和爱好者们津津乐道的其他“功效”都“没有被证实”——就像有人说树林里有兔子,一拨又一拨的人去找过,但都无功而返。我们依然只能说“没有兔子存在的证据”,至于“到底有没有兔子”,人们还是通过“信”或者“不信”去解决。
  科学家们花费了那么多精力去验证蜂蜜的种种“功效”,却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人们当然可以继续认为“找过了没有找到,不代表不存在”。但是,无论有没有这些传说中的“功效”,蜂蜜中占主导地位的还是糖——它对健康的影响,跟我们深恶痛绝的“垃圾饮料”中的糖,是一样的。
  所以,如果把糖当作我们的饮食中需要限制摄入的成分,那么,蜂蜜的营养——不管是用热水冲调还是冷水冲调——都是零,或者,是负的。
其他文献
@负二  心理学里面有个分支叫作“旅游心理学”。这门课在我读的那所大学的心理学专业是没有的,只在旅游管理专业里开,因为上的人太少,后来开放成全校选修课。为了混学分,我糊里糊涂地选了,只去听过一节课,就是最后一节课,其实主要目的是去考试的。我还记得选择题第一道题就是“旅游有何心理学意义”——答案是“提升自我评价”和“找回自尊”。  @汪凌凡  旅行的意义之于我:让我明白,原来自己认为必定是正确的东西
期刊
对于人类姓名的起源,没做过研究,感觉老祖宗创立姓名的最初意图,只不过是用来区分“你、我、他”,有了姓名之后,张三、李四、王五、赵六就有了特定的符号,就不容易混淆了。但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进步,本来只具有符号功能的姓名逐渐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含义,形成了一种文化、一种学问,而且,这种符号还与人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当然,所谓姓名决定人的命运,纯属扯淡,不过是江湖骗子敛财的把戏而已,实在当不得真。然而,在现
期刊
有言道:母亲是苦吟的诗人,孩子是她最精彩的一首诗。亦有人说:母爱是人间的一首歌,责备是低音,呵护是高音,牵挂和思念是母爱的主旋律。而这或许是我名字的由来,她说:心之所系,情之所牵。便是如此,我是她一生的牵挂,她是我永远的依靠。  也许是因为我的全力仰视,造就了她的伟岸。小时候,她是我崇拜的对象,她的手似乎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小到纸花,大到衣服,样样都会。如今,我却将我的秘密妥善地交给日记本来保管,不
期刊
很多年后,我没有留下一张照片,没有留下一句祝福的话,甚至没有一件纪念品,但我还是能够清晰地想起:在景德镇的七月炙热的阳光下灼烧的痛感;交错在荒草里的铁轨;几个人围起来都不能抱住的粗大樟树;还有一张张幻影般的青春脸庞,凛冽地擦肩而过。  这些离我过去许久的时光,恍然会觉得若是以其他的形式铭记,就有点不真实,那些记忆就好像对自己不那么重要了。相反,只有经过时间的沉淀,那些慢慢留在你心上的东西,才是真正
期刊
前些日子,帮学校小垃圾街的山东大妈卖了几天的杂粮饼。每天傍晚,都有一对父子过来买饼。两个人,一个饼加肠。每次,看我准备要装袋了,父亲就会说:“切成两份,香肠都放在一份里。”然后,接过饼,把没加香肠的那份套在后座儿子的手腕上,把加了香肠的放在儿子手里,说:“趁热吃哩,还饿,再吃那份。”  其实,这件事很小,或许每个人在生活中都遇到过,无非就是父母把好的东西留给儿女吃,自己选择吃剩下的。但这一幕给站在
期刊
有一天放学坐公交车回家,在我前面上车的是个年轻的上班族,拿卡在感应处刷了好几下都没反应,看样子有点着急,于是瞄了一眼司机,用嘴巴叫一声:滴!然后,年轻人埋着头,快速走向车尾……谁知司机大哥按捺不住了,一手抓着年轻人的衣角吼道:“小子!这已经不再是两块钱的事了!你这是在侮辱我的智商你知不知道?”
期刊
人会颓废消沉,会失去斗志,大概是因为迷茫。迷茫是一种不太好描述的感觉,有时候是短时间的恍惚,有时候是长时间的麻木,泡在日复一日的茫然中不知所措。  如果上网搜索迷茫,你会找到许许多多奇形怪状的迷茫,仿佛这个世界光有迷茫就能充得满满当当。学生因为学习、未来迷茫,毕业的大学生因为找工作而迷茫,家庭主妇因为要不要去工作而迷茫……各种各样的问题,令人眼花缭乱,甚至让人啼笑皆非。  因为担心他因为迷茫而失去
期刊
十几岁的年纪,总有太多无处安放的青春。心里明明装满天蓝海阔的梦想,却穿梭在局促逼仄的生活中。那些怏要溢出瓶口的烦躁与不安,那些时时刻刻都在缠绕盘旋的忧愁与伤感,仿佛坚硬如磐石,堵在我们将要穿过或者想要穿过的每一个路口。可是,年轻的脚步哪有那么容易被束缚?就算暂时越不过现实的高槛,至少还有想象的翅膀。  一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铺天盖地而来,被写在签名档里,被镶进自己对自己的承诺和愿望里。不
期刊
提示:方励,四川成都人,年过六旬。学过地球物理,干过深海打捞,做过电影制片,2002年辽宁大连“5·7”空难黑盒子打捞者,《安阳婴儿》《颐和园》《观音山》《二次曝光》以及《后会无期》等电影制片人。白天干科技,晚上干电影,贪玩到舍不得睡,活出了两倍的人生。  我简单跟大家说一下我的经历吧。17岁我就被下放了,在贵州山里边打了一年隧道修了一年桥,然后19岁进工厂,20岁北漂当蓝领工人,1978年考上大
期刊
毕业论文写完了,答辩也结束了,我终于过上了从前梦寐以求的不为论文也不为考试而读书的日子:在图书馆的书架间晃悠穿梭,单凭兴趣为一些古怪有趣的书名停留,而非刻意去寻找老师或课本推荐的书单。读小说,终于不用神经过敏似的只挑选世界名著;读诗,终于不用为“这个诗人课本上提过吗”“考试会考吗”之类的细节斤斤计较;甚至可以到文学以外的区域,抽一本油画集、壁画史或者素食主义专著,半知半解地随便翻翻。碰上一本村上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