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与夹江纸”非物质文化研究

来源 :炎黄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ingmomo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张大千是1899年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市中区城郊安良里的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中国泼墨画家,书法家。他是20 世纪最有名、最伟大的中国艺术家之一。张大千游历世界,获得巨大的国际声誉,被西方艺坛赞为“东方之笔”。同时他也是印象派,表现主义画家。这是他的作品之一《幽谷青霞》。
  张大千曾两次来到纸乡,与槽户共同改造夹江纸,研制“蜀笺”、“大风堂”而青史留名。张大千与夹江究竟有何渊源?夹江书画纸为何又以“大千书画纸”来命名?让我们共同来寻找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
  1 马村是夹江手工纸最集中的地方。
  张大千当年为造纸在夹江居住的院落依然完好,距离城北马村乡石埝村北约500米,现已更名为“大千纸坊”。据粗略统计,夹江现有马村、中兴、迎江、焉城等乡镇纸农1万多人,造纸作坊1000多家,年产各种手工纸约4000吨。最集中的马村乡现有纸槽500架,从业人口约6500人,约占该乡总人口的50%.是夹江古法造纸的典型代表区域,与一般的天府农耕景观不同,村落中散布着一个个家庭作坊,小小的车间、仓储、烟囱,加上机器的低鸣,弥漫着山村手工业的热闹氛围以及纸浆的碱性气息。在夹江纸上有一些水纹,这是抗战时期张大千先生到夹江改进竹纸制作技法而形成的。这样的水纹后来成为品评夹江纸优劣的一种重要因素。
  据考证,夹江书画纸起源唐朝天宝年间,兴于宋而盛于明清,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年的历史。清朝康熙乾隆时期被钦定为宫廷用纸和科举考试中的“进士卷”的专门用纸,称为“文闱卷纸”。夹江书画纸一直沿用的是汉代蔡伦造纸术的传统竹纸技艺,2006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资文化遗产。
  2 探寻上乘书画纸
  “七·七卢沟桥”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大举入侵中国,国土沦陷,南京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四川成为抗日的大后方。大量的纸张需求使夹江纸业成为文化抗战的重要力量。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张大千先生当时困居北平,收徒作画。当时随身所带的宣纸已用完,这时整个国家大部分地方已经沦陷,四川也没得宣纸供应。张大千到成都找“诗婢家”老板郑伯英帮忙想办法。郑老板推荐夹江的连四纸,但张大千用后感觉不太满意,决定到夹江探寻上乘之纸。
  3 新版国画纸问世
  张大千从成都来到夹江,在石子清纸行并没有找到满意的画纸,张大千在石子清家住下,并与石国良交为朋友,共同研究改进夹江纸,当时的夹江纸全部用纯竹浆料来生产,张大千同槽户石国良商量,在竹浆中加入一些桑树皮、棉、麻纤维材料,以增强纸的拉力,在纸浆中配入一定比例的白矾、松香,以增强纸的抗水性和洁白度。经过多次试验、试写、试画,新一代夹江国画纸便问世了。张大千根据绘画的需要,亲自定下了纸张的大小规格:四尺乘二尺、五尺乘二尺五寸;亲自设计了宽纹纸竹帘;在纸的两端做上云纹花边和“大风堂造”暗记。经过此番改进,夹江书画纸拉力增强,可承重笔,洁白细腻,浸润性好,宜书宜画,堪与安徽宣纸媲美。
  4 纸鱼换活鱼
  张大千游遍夹江风景名胜,尤对千佛岩的唐代摩崖造像流连忘返。一天,他又来临摹佛像,不知不觉中已是傍晚,感到肌肠辘辘,一摸身上银两忘带了。大千先生灵机一动,铺开画纸,取出烟墨,就着江水,刷刷刷几笔便画了一条鲜活的鲤鱼,然后便朝江边走去。正好遇见几个渔夫,便用他画的纸鱼换活鱼。渔夫看了看纸鱼,说:先生别开玩笑了,你一张纸鱼值多少钱?我一条活鱼值多少钱?看你也不像一般人,干脆就到我家和我们一起吃顿饭吧。大千先生到渔夫家里,与渔夫们吃了江水煮江鱼。临走时让渔夫进城找云吟三房装裱铺的徐老板,用画换20块大洋,顺便买些酒菜,晚上他还来吃饭。第二天,渔夫把纸鱼拿到裱褙铺,找到徐老板提出要换20个大洋,徐老板问明画的来历,确认是张大千所画,便拿出20块大洋给渔夫,说:今后只要是这个大胡子先生的画,尽管给他拿来,价钱好说。
  5 “大千书画纸”之得名
  抗战期间,张大千用“大风堂纸”画了山水、人物、花卉、翎毛等上百件作品,并在成都举办了大型画展。经大千先生改良的造纸技艺迅速被5000多槽户采用,年产量达8000余吨,使夹江书画纸产生了质的飞跃。这些书画纸被一车一车地运出夹江,为全国书畫家们使用,被视为“上乘文化用品”。同时,还广泛用作报刊新闻、出版用纸,为中国的文化抗战作出了重大贡献。1941年春天,张大千二度来到石子清家。在这里,他同石国良一起对“大风堂”纸进一步改进,还研制了蜀笺。不久,他带着夹江生产的书画纸去到甘肃敦煌,率领他的画友、学生、弟子,对敦煌的古代壁画进行了大规模的临摹。1944年,这批艺术品先后在成都、重庆展出,轰动一时。1983年4月,张大千先生在台北逝世。为了纪念大千先生为夹江纸做出的贡献,夹江县人民政府把夹江优质书画纸命名为“大千书画纸”。
  综上所述,张大千与夹江纸的这段历史渊源,诞生了大千书画纸,不仅成就了一位伟大的中国书画家,也为夹江书画纸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更为中国文化抗战的胜利贡献出了巨大的力量。
  作者简介:
  江海萍(1996-),女,江苏无锡人,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漓江画派学院,硕士,研究方向:山水画
其他文献
摘 要:通过发展乡村民族地区的旅游业,是能够有效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乡村振兴战略政策之下,本文根据乡村旅游业的文化背景展开了问题的探讨,同时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持下,提出了关于旅游可持续发展实现扶贫的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1、乡村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重要意义  1.1有效提高乡村农业的竞争力  乡村若想发展起地区旅游业,首先需要立足于农业的发展,以农业作为基
期刊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记忆,是人类创造世界文化的源泉。凤凰镇山清水秀,历史悠久,河阳文化源远流长,内蕴丰富。根据近年来的搜集整理,凤凰镇现已有18项项目被列入《张家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中1项列入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非遗传承人20位。丰富多彩的河阳文化以及卓有成效的传承使该镇先后获得了“中国吴歌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期刊
摘 要:航空摄影测量是利用光学或者数码摄影机摄影得到的影像,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航空摄影测量经历了从模拟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到数字摄影测量的跨越,目前正逐步进入信息化测绘时代。现代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在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里面得到快速的推广应用,现阶段测绘高新技术的出现将逐步替代传统的测绘生产方式、工艺流程及产品形式。  关键词:新技术;遥感;航空摄影;测量  中图分类号:P231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教育要主动肩负起推进学生全面发展发展、健康向上的责任,接受来自不同学科的知识期间,对其做好人文素养与综合发展的引导。高中时段的旅游地理知识有着很好的人文教育基础与美丽。因此,在此阶段,必须做好人文教育的引导公众,在课堂教学中,要将人文素养作为现代教育目标,使用有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不断提高综合素养。  关键词:旅游地理;知识教育;人文素质;培养方法  1 旅游地理中人文素质预
期刊
摘 要:研学旅行是贯彻落实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之实践能力的不可缺少教学活动环节,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我校“2019研学旅行——九溪游”活动中,笔者指导6个同学围绕“民间组织”展开调查并整理资料。通过调查发现九溪村存在数量惊人的民间组织,多达14个,丰富多样而独特的民间组织,吸引笔者再度深入探究,希望揭开这些民间组织的形成机制和特点,并对他们进分类总结。  关键词:九溪村; 民间组织;形成
期刊
摘 要:我国的工程测量技术由来已久,并随着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此同时,相关工程部门和管理人员也对工程测量应用技术提出了更为严谨、规范的要求,力求测量结果能在不断更新的现代仪器设备中减小误差,达到精准。目前已取得显著成就。本文就我国现阶段的工程测量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发展状况和成就作出了详细的分析,希望能为工程测量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作出贡献。  关键词:工程测量技术;应用发展现状;显著成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越来越好,但自然环境在社会发展之中遭到严重的破坏,为保障城市空气质量,气象部门必须做好空气质量检测。本文首先阐述了环境空气监测的重要性,然后探讨了环境空气监测数据分析办法,最后分析了环境环境空气监测数据处理方法,旨在提升空气监测质量。  关键词:环境空气监测;数据分析;数据处理  1 环境空气监测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工业化产业的不断发展,大量大型企业不断
期刊
摘 要: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加速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全球性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问题日益尖锐。现代地理学由此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与生态学相互融合,为全球问题的解决作出重大贡献。本文通过查阅资料,对现代地理学的产生背景、发展过程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简单的概述,并进一步探讨了现代地理学的生态学研究方向的特点及研究内容。  关键词:现代地理学;生态学;发展趋势  现代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自然现象以及它们之间
期刊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经济的进步,近年来我国的水电开发企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现阶段我国有三峡大坝工程、葛洲坝水电站等世界著名的水利水电工程。水电工程项目的快速建设意味着我国水利水电的饱和,水电开发项目逐年减少,为了确保水电开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很多水电开发企业也开始着手于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中长期发展战略,从而实现对水电开发企业的重新定位。本文从我国水电企业的类型入手进行分析
期刊
摘 要:我国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保护文化遗产是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和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莫高窟(Moga.o Grottoses)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坐落于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