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被理解的“困”境:随时随地睡着的人生

来源 :今日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岁开始,杨铥铥(化名)总是不分场合突然睡着,或者一激动就瘫倒在地。课堂上,这个东北女孩还时常止不住地吐舌头。同学们逐渐疏远她,“别和她玩,她睡觉传染”。
  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睡眠中心,妈妈刘彩霞(化名)被告知,女儿真得了睡病——发作性睡病。
  世界睡眠学会秘书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睡眠中心主任韩芳介绍,发作性睡病在国际上属于罕见病,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两千分之一,远高于渐冻症的十万分之一。截至目前,我国约有70万名发作性睡病患者,超过三分之二在七八岁左右发病。
  “发作性睡病没法自愈,目前也不能通过药物治愈。”韩芳说,“这意味着很多患者从小开始就没法认真听课、吃饭、考试、开车……他们甚至在数钱时都能睡着。”

“困”如“断电”


  每逢考试,刘彩霞总要提前提醒监考老师,杨铥铥睡着时要把她叫醒。杨铥铥也不想这样。她拿笔、圆锥扎自己,也“制服”不了困意,白白在胳膊和大腿上留下了一个个伤疤。
  “头悬梁锥刺股的事情,在儿童患者中很常见。”韩芳说。
  发作性睡病患者组织“觉主家”负责人暴敏冬,也是一名发作性睡病患者,她把这种难以控制的嗜睡比喻成“强制断电”。在她看来,得了这个病的人,就像一块蓄电池,容量比平常人小,还时不时“断电”。这种“断电”不由自主,而且能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内进入梦境,而正常人可能需要两三个小时才能做到。
  一次突然“断电”,可能持续几分钟到数小时,每天数次到数十次不等。经過短时间的“充电”,患者可以保持清醒,但不能维持太久。
  暴敏冬自嘲说:“就像手机广告说的那样,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
  除了突然“断电”,患者还有猝倒、睡瘫(俗称“鬼压床”)、幻觉和夜间睡眠紊乱等症状,它们与白天犯困并称为发作性睡病的“五联征”。
  “发作性睡病患者的噩梦特别生动,就像真实发生的一样,醒了之后依然记忆犹新,以至于有的患者分不清梦境与现实。”有一阵子,暴敏冬连续梦到被人追杀,醒来后很长一段还能“闻到”梦里的血腥味。
  在睡觉前,暴敏冬还能清楚地听到“不存在”的电台广播声音。在韩芳接诊的小患者中,有人睡觉时能“看到”人影、“听到”敲门声。
  “至于‘鬼压床’,成年人都害怕,更别提小孩了。”暴敏冬说,很多病患到了青春期还得父母陪着才敢入睡。
  这些外人难以体验的复杂症状,导致“充电人”经常被误诊为癫痫和精神病。韩芳说,对发作性睡病认识不足导致的误诊较为常见,不少患者在确诊之前,已经走了好几年的“弯路”。

多重“困”境


  除了“困意”,杨铥铥们还面临“不被理解”之困、“无药可用”之困以及“无钱可治”之困。
  杨铥铥记得,很长一段时间,不管自己怎么解释,有些老师总是说,“她的病不过是不想上学找的借口,全是家长惯出来的”。
  暴敏冬说,很多人固执地认为,不就是犯困吗?不能克服克服,再挺一挺?即使已经确诊的儿童,也常常得不到家人、老师的理解,就觉得孩子懒惰,太娇气、没有意志。
  “对于孩子来说,不理解、贴标签都是伤害。一些孩子因此陷入深深的自责,变得自卑、抑郁。”暴敏冬说。
  刘彩霞发现,当女儿在课堂睡觉,不是所有的老师都能保持耐心和理解;同学也常给铥铥起外号,“孩子最后连交朋友的勇气都没有,一见陌生人就手心冒汗、说话结巴。”
  刘彩霞回忆,没生病前的杨铥铥聪明伶俐,谁见了都想抱一抱,给买点好吃的。她叹了口气说,女儿生病之后,性格变得暴躁,还对刘彩霞说,不要她管。
  但母亲哪能不管呢?拔罐、针灸……能尝试的希望,刘彩霞都没放过,也碰到过不少医托和骗子,最后不得不接受目前这病还没法根治的现实。
  为了省钱,每次到北京看病,刘彩霞都给杨铥铥买卧铺票,自己坐硬座。在车上,母女一顿就泡一碗面,女儿吃面,母亲喝汤。到了北京,两人也是找最便宜的地下室过夜。
  刘彩霞是县医院的助产士,每月工资三千元,丈夫郭伟在工地打零工,收入不稳定。
  杨铥铥吃“莫达非尼”,属于国家一类管制精神药物。“这种药国内已有药厂仿制,300块钱一盒,一盒两片。”刘彩霞介绍,“但这只是一天的量。贵,还不一定买得上,据说全国只有20家医院能开。”
  不少患者选择从国外代购,因为疫情,这一渠道已经中断。也有患者吃的是另一种促醒药“专注达”,一种治疗多动症的处方药。一盒15片300元,能管一周。
  韩芳介绍,中国大陆尚未正式批准任何药物用于治疗发作性睡病,医生用药选择非常有限。患者目前使用的药品都是超适应症用药,存在相当大的风险和经济压力。
  刘彩霞建了一个100多人的患者家长微信群,大部分人反映可用药少、用药难、用药贵等,期盼相关药物能获批,并纳入医保。
  韩芳遇到过一位患者是理发师,剪着剪着睡着了,结果剪到了客人的耳朵,赔了钱也丢了工作。“发作性睡病患者换工作很常见,有人甚至一个月换一次。”韩芳说,“这也导致患者和家庭陷入‘发病——贫困——用不起药’的恶性循环。”

“困”兽犹斗


  杨铥铥已经上了高二。刘彩霞眼下最担心孩子以后怎么办?“很多事不敢去想,只盼着孩子能用上更好更便宜的药。”
  2018年5月,国家卫健委、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会同其他部门发布了第一批罕见病目录,包括了121种罕见病,并提出今后会继续调整和扩充。遗憾的是,发作性睡病暂未被纳入。
  暴敏冬觉得,和其他罕见病患者一样,发作性睡病患者也希望社会多关注,希望“病者有其药”,并纳入国家医保支付目录。然而,很多发作性睡病患者和家长却不愿意“被看见”,不愿被确诊。
  “让社会公众和家长理解甚至比教育患者更重要。一些家长遇到孩子生病手足无措,把自己的焦虑进一步传染给孩子,加剧了患者的心理压力。家长是孩子的定海神针,如果家长都崩溃得不成样子,那孩子更不知道如何面对。”原本就精力不足的暴敏冬坚持运营“觉主家”的原因之一,就是希望家庭和学校能为孩子提供更安心的成长环境。
  在很多患者和家长眼中,暴敏冬“积极向上”“精力旺盛”。她当过杂志记者、国企职工、保险顾问,还运营患者组织,在患者交流活动上发言两个小时都不困。刘彩霞觉得杨铥铥以后能像她这样就挺好。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除了发作性睡病,暴敏冬还患有侵袭性纤维瘤和抑郁症。她这么拼,就是想告诉家长,为小“充电人”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即便带“困”生存,也能演一出好剧。
  (胡朵儿荐自《华声》)
其他文献
19世纪之前,人类对自身消化机能所知甚少。19世纪早期,科学家认识到,胃是消化的关键,但没人能说清它处理食物的方式是什么,是化学作用,还是物理研磨?胃液是不是一种化学溶剂?直到1822年,美国军医威廉·博蒙特遇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实验对象”,并进行了长达8年的实验,最终获得了对胃液和消化的突破性认识。  出身农民家庭的威廉·博蒙特从未接受过正规的医学训练,很大程度上,他是自学成才。他曾跟随全科医生
期刊
在瑞典的街道上,你大概率能看到这样一幅场景:零下五度的大雪天里,一位穿着冲锋衣的母亲(也可能是父亲),推着婴儿车在路上行走,然后在一家人声鼎沸的餐馆(也可能是飘着香气的咖啡厅)前驻足。随后,这位家长将婴儿车靠墙放置,大步流星迈进温暖的室内,和朋友热情地打招呼,自在地坐下,大口咀嚼热气腾腾的食物。  而娃,静静睡在门外的婴儿车里。北风呼啸,白雪飘飘,不一会儿,婴儿车上就堆积起小山似的雪;一墙之隔的家
期刊
在英国众多的博物馆中,苏格兰的阿伯丁大学博物馆虽然历史悠久,但并没有多大名气。然而这家博物馆最近的一个举动,不仅在英国开了先河,而且可能带来雪崩效应,对西方国家博物馆的运作带来重大影响。那就是,该博物馆馆长在今年3月宣布,将会把馆藏的一座雕塑“无条件”归还非洲。  这是一座青铜头像,展现的人物据说是西非古代王国贝宁的国王。铜像生动细致,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然而,这是一件抢来的文物,归还也是出于这个原
期刊
海外朋友學中文的原因,各有不同。无法否认很多是为了到中国经商的需要,却也有热爱中华文化,为维护和传承传统不言放弃的华人。  中国朋友对于多数马来西亚华人会讲数种语言,感到吃惊:他们一般至少会四五种语言,普通话、英语、马来语不必提,还有方言如闽南话、广东话(广州话)、潮州话、客话和海南话等。其实大家都不是天才,而是环境迫人。普通话是华人的日常用语。  在槟城,华人除了讲中文之外,一般还会福建话(闽南
期刊
92岁那年,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我国著名炼油工程技术专家陈俊武稍稍放慢了速度——他把每周上班的时间减至3天。连续工作几小时后,他可能需要睡上一大觉才能恢复体力。  陈俊武工作了70年,“不搞创新就要落后于别人”的紧迫感自始至终催促着他一直“想方设法地创新”。70年间,他为中国炼油工业的催化裂化技术作出一系列开创性的贡献,给我国高速前进的现代工业注入源源不断的“能量”。在“科学的春天”绽放青春  陈
期刊
前不久,一位北京大妈火了。  这位自称“正黄旗”的大妈,在公交车上辱骂他人,言辞之间,充满着高高在上的优越感。“正黄旗”三个字,仿佛是贵族的標签,镶嵌在大妈的眉眼之间。  关于“正黄旗”的来龙去脉,笔者无意再去查阅资料,细数其变迁。我们只需要知道一点,有清一朝,“正黄旗”也没能成为排名第一的大旗。也许有人较真——不是第一,也是上三旗,这身份在过去肯定要比大多数人高贵许多。果真如此吗?  要弄明白这
期刊
我友晓雁,是个牙医。我本人的牙齿就还算健康,也整齐,有几个长得不太合作的龋齿和智齿,经过我和晓雁认识这么多年,该补的补,该拔的拔,该根管治疗的根管治疗,早都处理好了。晓雁说,我现在牙齿最大的问题是:有牙缝。  其实我能接受它是自己各种残缺之一,因为这些残缺在我身上也不少了。但晓雁不这么看,她说:牙缝当然不好了,对清洁不利,容易引起龋齿,而且,你知道你为什么花钱像个大花洒,总是没有存款吗?广东人有个
期刊
我刚出生时没有喝到奶,是家乡特产肥儿粉把我喂养大的。我爸把肥儿粉调得很稠,从奶嘴吸吮有些困难,他就把奶嘴剪了一个大口子,方便我自己“喝”。  因为父母都是双职工,家里没别人,我爸把我扎在蜡烛包里,只有头可以转动,把米糊兑好放在奶瓶里,奶嘴塞进我嘴里,他们就锁门上班去了。大约两小时后,其中一人跑回来,给我换尿布,奶瓶空了的话再灌满,又锁门上班。  “这是真的。”我妈坦白。  “天啊,你们也不担心噎死
期刊
陪妻子回娘家。大舅哥打来电话说,去年腊月我给老人家买了个取暖器,你们回家的时候告诉老娘,别舍不得用,电费我都缴过了,另外,要让她注意用电安全。  九点出门,城市公交转城际大巴再转乡村公交,然后步行六里路,下午一点钟,我们终于到了与六安一河之隔的岳母家。  八十五岁的岳母一个人正在厨房里忙着做饭,见我们回来,眯着双眼,高兴地问这问那。岳父十多年前因病去世,大舅哥也曾把岳母接到合肥住过一段日子,但岳母
期刊
1  昆明,是一个宁静的城市,虽有些堵车,却总能在这个城市的角落发现一些安静与美好。  五华区书林街59号,金马碧鸡坊附近有一家格调很高的客栈,它的名字叫“书林别院”。开这家店的老板姓邓,是一个“80后”姑娘。  我有一群云南的朋友,他们与这个俗世的世界格格不入,但他们一直笑着,微笑幸福地活着。那天晚上,我们哼着歌,听着民谣,喝着黑啤。在天地之间,我听完了小云的故事,听完了老牧的传奇,也看到了邓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