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合适的指导内容走进长篇小说类名著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man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本长篇小说可以从情节、人物、环境、语言等众多角度进行阅读指导,选择哪些重要的内容开展阅读指导课是关键所在。当然,老师还要从长篇小说的共性与个性两个角度思考,同时结合学情,慎重地选择指导内容。本文以《骆驼祥子》为例,谈谈如何选择指导内容,从而读出《骆驼祥子》的“原汁原味”。
  《骆驼祥子》不仅情节设置精巧别致、人物塑造精彩独特、环境描写北京风味十足,而且是老舍成熟期的作品,其炉火纯青的京味语言与深刻独特的悲悯情怀也在作品中展露无疑。由此,决定选择以最能读出作品“原汁原味”的人物和语言两个角度为重点,从而体味出作家的悲悯情怀。我设计出以“读出《骆驼祥子》原汁原味”为主题的四节课,即导读推荐、精段选读、语段细读、分享总结,四课推进,走进《骆驼祥子》。

一、导读推荐,初尝“原味”


  1.了解老舍其人。首先在学生面前树立一个真实立体的老舍形象。老舍爽朗、幽默、质朴、热情、蔼然可亲、温柔敦厚;老舍写作认真严谨,语言诙谐幽默。季羡林笔下的老舍是这样的:“有一天,我到东安市场北门对门的一家著名的理发馆里去理发,猛然瞥见老舍先生也在那里……等我坐在椅子上时,从镜子里看到他跟我打招呼,告别,看到他的身影走出门去。我理完发要付钱时,理发师说:老舍先生已经替我付过了。”老舍自己也曾经说过:因为对事轻淡,我心中不大藏着计划,作事也无须耍手段,所以我能笑,爱笑;天真的笑多少显得年轻一些。我悲观,但是不愿老声老气的悲观,那近乎“虎事”。
  2.感受老舍其文。即通过情节、人物关系初尝《骆驼祥子》的“原汁原味”。首先让学生复述故事情节,师生共同理清祥子的“三起三落”。接着完成人物关系图:
  3.初步感受语言。有人说《骆驼祥子》可以朗诵,它的言语是活的。以一个阅读活动初次品味语言:“对于一本小说,我们所要关注的不仅是情节与人物,更要关注小说是用怎样的语言文字来写的?下面就请同学们将导读单上围绕环境描写、人物描写、名俗风貌做的几处批注,进行组内交流。”学生对以下语段进行了批注。比如:“在洋车夫里,个人的委屈与困难是公众的话料,车口儿上,小茶馆中,大杂院里,每人报告着形容着或吵嚷着自己的事,而后这些事成为大家的财产,象民歌似的由一处传到一处。”这句话描绘出老北京人力车夫团体生活的特点。在城乡的各个角落,每个人无不报告、形容、吵嚷着生活的苦难,但一人的事竟能成为大家的财产,并如民歌般传递着。这充分体现了人力车夫群体被迫属于社会底层而无法诉苦的职业特点。这是祥子今后生活的模板和归宿。又比如:“告訴你,祥子,搁在兜儿里,一个子儿永远是一个子儿!放出去呢,钱就会下钱。没错儿,咱们的眼睛是干什么的?瞧准了再放钱,不能放秃尾巴鹰。”此处语言描写,道出了高妈的赚钱经验。大量的北京方言和赚钱“术语”,既体现了她口齿伶俐、深谙社会的特点,也揭示出当时的社会人人只能靠手段以求生存的悲惨处境。作家莫言曾说:“老舍的《骆驼祥子》让我知道了北京车夫的艰辛生活以及生动活泼的北京方言。”第一堂课,初尝了《骆驼祥子》的“原汁原味”,也激发了学生深入阅读作品的兴趣。

二、精段选读,读懂人物


  《骆驼祥子》人物形象刻画得独特、深刻、立体。祥子朴实、勤奋、坚忍,但又木讷、固执、不知变通;虎妞粗俗、丑陋、自私,但又大胆、能干、敢爱敢恨;小福子懦弱而温柔,刘四爷蛮横而可怜……这节课,我们选择以主角祥子为例,带领学生走进人物世界。
  1.发现前后变化的祥子。祥子是在故事进行的过程中从老实、健壮、坚忍、吃苦耐劳变得麻木、潦倒、狡猾、自暴自弃,也正因这个变化的过程体现出小说的主题,引发读者对社会与人性的思考批判。例如以下前后两处语段的对比就无比深刻:
  2.发现矛盾性格的祥子。祥子令人又爱又恨,他来自农村,没有小市民的无聊、懒惰、消极,但又显得目光短浅自私固执。同样可以选择对比性的语段进行阅读探究。
  3.梳理祥子与其他人物的情感关系。可以制作思维导图,探究祥子与其它人物的情感关系,如祥子与虎妞、小福子、刘四爷、高妈、孙侦探、曹先生等。学生探究发现祥子与虎妞的关系:虎妞对祥子的爱,虽然粗野,却也全心全意,她能带给祥子家的感觉。在虎妞的影响下,祥子的生活态度改变了,婚前还坚持自己的追求;婚后虽仍想抗争,却只剩招架之力,最终屈从于命运的安排。当然,祥子的被套牢,固然和虎妞的强悍、工于心计有关,也与他自身的软弱脱不了干系。
  4.探究祥子悲剧的原因。通过以上阅读内容的选择,学生了解了祥子丰富矛盾的人物形象,并进而思考祥子人生的悲剧成因,来自社会的压力,也源于自身的个性缺陷。可见,阅读长篇小说类名著,决不能只是情节的粗略把握,而要同小说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从人物的喜怒哀乐中体验作者的情感价值。

三、语段细读,体味语言


  《骆驼祥子》的语言,北京方言是一大特色,其次还具有用词精炼、比喻精妙的特点。可以选择书中一些经典语段,引导学生体味语言的魅力。
  作品语言当然还有其他的特点,比如精彩的环境描写和优质的心理描写,但是我们只能选取某些精华,以典范的例子呈现。

四、分享总结,再读老舍


  第四节课是阅读总结,进一步了解老舍的文风与人生观,激发学生阅读老舍其他作品的兴趣。因此,我们形成以下几个学习板块:
  由《骆驼祥子》的阅读指导我们发现,阅读指导长篇小说类名著的一般内容可以是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作品主旨以及作品的总结拓展。当然,整本书阅读的实施过程设计要充分体现其“整”的特点,需要合理组合阅读与鉴赏活动,表达与交流活动,梳理与探究活动。整本书阅读的阅读流程、阅读内容的选择、阅读方法的使用以及阅读任务的设计都要体现一个“整”字。长篇小说类名著因其自身的艺术表现形式是个整体,所以阅读指导尤其需要在整体的基础上进行。
  [作者通联:浙江温州市瓯海区教师发展中心]
其他文献
时间:2008年11月15日  地点:江苏省教育学院礼堂  学生:南京市29中七年级学生    师:咱们今天学习冰心先生的《荷叶母亲》。第一步,熟悉课文。慢慢地、轻声地、自由地朗读起来!  (生自由朗读)  师:好的,你们刚才在自读的时候,我观察了一下大家读书的神态,我想大家已经进入到课文里面去了。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屏幕,了解一下作者,一起读起来!  屏显:  冰心,福建人,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女作
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收录了刘亮程的散文《寒风吹彻》。林贤治曾赞誉其作品“令人想起高更笔下的塔西提岛,但是又没有那种原始的浪漫情调,在那里夹杂地生长着的,是一种困苦,一种危机,一种天命中的无助、快乐和幸福。”选文秉承作者一贯的写作风格,着眼于寻常生活场景,以质朴的文字和诗性的叙述,深刻诠释了生命的本质特征和个体的生存方式。在此,笔者试从文本呈现的生命色彩入手,解读其中蕴含的生命哲学。   一、直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的必读课外名著《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长篇代表作之一,也是老舍自己最钟爱的作品,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旧中国个体劳动者的悲惨命运。由于书中反映的生活距离学生较远,学生初读此书时普遍热情不高,梳理祥子三起三落的情节后草草得出一个结论:旧社会不让好人有好的出路。  祥子这个好人的美好品质是怎样被毁灭的?祥子的堕落只能怪社会吗?初中阶段正值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确立的关键
【教学目标】  1.把握新闻的结构、特点。  2.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并体会语言的准确、简洁。  3.运用迁移、对比阅读的方法,加深对课文教学重点的理解。  4.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流程】  一、突出重点  (一)导入课文  (播放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歌曲)同学们,你喜欢读报吗?喜欢读报纸上的新闻吗?新闻是我们了解时代生活的
在初中教学多年,我一直对诗歌教学不以为然,认为初中阶段对学生诗歌鉴赏的要求不高,加之诗歌较之小说等文体不够通俗易懂,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又不浓,因而,忽视了对诗歌教学的研究,在平时,我往往让学生读读、背背,概括主题就草草了事。  可前不久,我上了一堂诗歌欣赏课,学生在诗歌方面表现出惊人的“才气”,也改变了我对诗歌教学的狭隘认识,引发了我对诗歌教学的深层反思。  我在教授“诵读欣赏”余光中的《乡愁》时,
文本的基本特征,是将含义隐藏在句子当中,只有当读者读懂了句子,才能读得懂文本的含义。实际教学中也有很多语文同行高度重视句子的作用,一个典型的事例就是不少语文教师会让学生收集整理好词好句,只不过这样的行为背后的初衷是为了让学生堆砌出一篇能够吸引人眼球的作文,并不是让学生去深刻认识这些好句好在何处。从这个角度讲,在遇到好句时如果不能破译句子的密码,那这样的语文教学是没有意义的。苏教版必修四中《〈黄花岗
近年来,语文这门学科饱受诟病。如果说上世纪末那场力度空前的批判主要来自圈外人士,那么,自课改以来,持续不断的非议之声则从语文界内部产生。最近几年,不仅有人对语文课改理念提出质疑,更有人在批判的同时,打出了名称响亮的“旗号”,广聚同道,制造影响。继前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现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先生倡导“真语文”之后,今年年初,又有人以强大的声势推出了“正道语文”。拙文将从一篇与“正道语文”密切相关的文章
一、语文教育术语研究亟需体系化、科学化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语文教育无论在理论研究层面还是实践研究层面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其中对理论层面的相关概念术语的研究尤为突出。术语学认为一门学科体系是否完整规范的重要标志恰恰体现在学科术语上。可以说特有的概念术语积累的数量及其运用的质量直接反映着这门学科的成熟程度与发展体势。朱绍禹先生曾指出:“语文教育学科已经积累了最低限度的概念,并由概念联结
近年来,全国高考作文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思辨能力的考查,这既顺应了新时代高考选拔人才的需求,也彰显了新时期高中语文教学的导向。诚如福建师大中文系潘新和教授所言:“高中作文教学应培养学生对生活对社会的理性思辨能力,作文训练应以议论文训练为主;对学生议论能力与思辨表达的检测考量,应是高考作文的主要方向。”然而,从高中作文教学和高考作文阅卷实践来看,高中学生的思辨能力普遍趋于低下,不少学生甚至不知思辨为何物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体。“定核·理脉·构链”的尝试,为的是破解教学内容模糊化、课堂教学拼盘化和整体框架无序化的阅读教学窘境。  一、定核:探索一篇文本的核心教学点  所谓“定核”,就是从课程与教材的整体角度,定位一篇文本的核心教学价值,寻找切入文本教学的路径。这样的“课核”既牵动着文本的解读,也决定着教学的创意,需要有深邃的潜在能量,具有高度的整合性,成为教学中可聚合又可辐射的深层内核。“定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