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要再写“梁庄”

来源 :阅读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664374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什么要再写“梁庄”?“梁庄”新的表现形式在哪里?新的思想和新的哲学在哪里?
  这是我放在文档开头的第一句话。每天打开文档,首先看到的就是这句话。它会让我有那么片刻的停顿,犹疑、思考,也是提醒。这一发问,既是就现实而言,也是就文学而言。
  中国当代村庄仍在动荡之中,或改造,或衰败,或消失,而更重要的是,随着村庄的改变,数千年以来的中国文化形态、性格形态及情感生成形态也在发生变化。我想以“梁庄”为样本,做持续的观察,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直到我个人去世,这样下来,几十年下来,就会成为一个相对完整的“村庄志”,以记录时代内部的种种变迁。
  从结构而言,“梁庄十年”仍然以个体生命故事为基本内容,他们的出生、成长、死亡是最值得书写也最迷人的事情;其次,也会把“梁庄”作为一个有机体,它的某一座房屋、某一处花园,都是生机勃勃且意味深长的事情,都值得细细道来。
  但是,好像还有什么地方完全不一样了。一个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作为写作者和生活者的“我”与梁庄人之间关系的变化。
  这十年之中,我仍然保持着一年回家两到三次的节奏,每次回家——一开始是父亲陪着我,2015年以后是我的姐姐们和霞子陪着我,我都会坐在村庄路口的红伟家,和大家一起聊天、说话、打牌,间或看着路边来来往往的人,大家打招呼,或聊几句天。五奶奶还是其中最活跃的、话最多的,大堂哥仍然经常醉着,龙叔仍然在那个大茶杯里泡着酽酽的浓茶,一句话一口痰,花婶仍然站在门口,勉强撑着笑容。我看着他们,看着时间在他们脸上慢慢流逝,就像看见我自己和我自己的生活,我也在变老,也在时间之中,我的父亲已去世,我身边的那么多人,一个个去世。我们互相看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已无法分出彼此。
  我到每家聊天说话,找各种理由,组各种饭局,老年人的、青年人的、小孩子的,把吴镇的饭馆吃遍,我也在各家吃,在丰定家、赵嫂家、五奶奶家,谁回来了,谁又走了,都是吃饭的理由,我出入他们的厨房就像在我自己家,因为他们知道,我自己家的房屋已经几成废墟。
  一切都回到了最初的状态。我和梁庄的关系变成了一个人和自己家庭的关系。爱,欢喜,关心,深深依恋,但同时也忧心忡忡。我就像一个孩子,蹦蹦跳跳的,依赖梁庄,喜欢梁庄的每一个人,无论是生者还是死者。我的爱多得我自己都兜不住,要溢出来。他们不知道我那么爱他们,不知道我在听到他们的快乐时有多快乐,听到他们的悲伤时有多悲伤。这是我的秘密,也是我的荣幸。
  从最初的“看山是山”,看到了梁庄、五奶奶和无数的亲人,到“看山不是山”,每种事物、每个人的身上都被赋予无数的镜像,现在又回到了“看山是山”的状态。
  五奶奶就是五奶奶,明太爷就是明太爷,吴桂兰就是吴桂兰,梁庄、吴镇和所有的历史都隐在后面,没有地域性格,没有社会因素,我只看见他们的容貌,他们的欢笑、悲哀,看见他们身后的那个空间,电线杆、老公路、燕子、湿得要滴下水的乌云。我看见的是他们本身,非常具体,他们的每一个行动、表情和神态,都如浮雕一样,栩栩如生,超然于时间和空间之外。就像我们看待我们的亲人,你很难用一种整体性来叙说,因为你和他/她太熟悉了,那么多细节交织在一起,根本无法用抽象的概念来衡量。
  這几乎让人吃惊,而且感觉美妙。因为有共同的经历和度过,因为有真实的时间长度和真实的人生长度,感觉到人物本身也具有矗立于山河之间的、近乎永恒的真实性。包括我自己。我觉得我真的成为了历史中的一分子,消融在梁庄,和梁庄人一起,站在时间的长河之中,看历史洪流滔滔而来,共同体味浪花击打的感觉。
  最终,我想形成一种长河式的记录。
  这也是“梁庄十年”最根本的思想起点和哲学起点。
  (本文为《梁庄十年》后记)
其他文献
人人都知道开卷有益,阅读对人生帮助良多,可选择书籍该从何下手呢?走进书店,书海茫茫;电商网站更是让人眼花缭乱,各大媒体和出版机构定期推荐的书单数目庞大,随机挑中一本,没准儿觉得乏味。阅读推广人麦小麦在《你离更好的生活只差阅读这件事》中提供的选书法可能会对你有一些帮助。  首先,可以使用跟随他人法。关注喜欢的书评人和阅读推广人,根据他们的书评和书单选书,是比较省力的方法。这些人接触的书籍多,对书的判
期刊
一千多年前,韦庄曾写下“春日游,杏花吹满头”的诗句。趁着花开的季节走向杏林,风乍起,杏花便飘落在游人的发髻上了。  在古代,时令鲜花除了“主动”飘落在发髻外,还可能会被人们争着插在头发或帽檐上,从枝头落入人间,从宫廷佩戴走向民间小巷,点缀着古人头上的一年风景。  将花插在头上又被称为簪花(可簪之花既有生花,也有像生花。生花即鲜花,像生花就是仿造花形做的假花,本文谈论的为生花)。  在汉代,簪花风气
期刊
4月23日,在2021全国新时代乡村阅读季暨“多彩贵州书香高原”全民阅读活动中,来自中央和贵州省各级宣传部门、农业农村部门、乡村振兴部门的代表参观了娄山关的红色农家书屋,并参加了红色农家书屋结对阅读志愿服务示范活动暨娄山关读书会成立仪式。  娄山关红色农家书屋是贵州省第一个红色农家书屋试点,从硬件设施到阅读志愿服务都有鲜明特色,极具创新性。  硬件设施方面,书屋运用“互联网+书屋”方法,推动农家书
期刊
今天,齐老板要请我吃大餐。  齐老板是我们这个小城的千万富翁,按说和我一个教书匠是没啥关系的。但富人也有求穷人的时候,齐老板的儿子小豆子刚上初三,成绩很一般。  为迎接中考,齐老板请我去当家教,给小豆子补习作文。昨天他在电话里说:“明天是您第一次上门,就在我家吃顿便饭吧。”  送我出门时,妻子打趣说:“咱家八竿子也打不着一个富贵亲友,这次到有钱人家做客,可别嘴馋吃坏了肚子。”我哈哈一笑,“那是当然
期刊
老子曾言:“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世间最美的声音乃是无声之音,正所谓静水流深,人,亦是如此,到达一个境界,便懂得沉默的智慧。经历的越多;越是成熟,越是成熟,越是沉默。  成熟的人,话不多;沉默的人,格局大  《道德经》中讲道:“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聪明的智者从不多言,反之,越是无知的人越是喜欢到处说长论短。  晚清重臣曾国藩在岳麓书院读书时,遇到一位脾气暴躁的书友,不仅经常骂东骂西,还爱针对他。
期刊
时下大多中国人评价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大体不外乎是通过一些很刚性的指标,比如身份、地位,职业、收入,房子、车子,孩子的教育、本人的游历等等,似乎一旦拥有这些也就可以称之为成功了。  在国外评价一个人是用“有趣”來界定,如果被人说“没趣”,那将是很失败的。为此有人说,人生最大的敌人是——无趣。  无趣是有历史源渊的:上一辈人经历了一个灰色年代的洗礼,看世界的眼光是阶级斗争是非观,有趣的含义基本等同
期刊
提到《三字经》,你可能会想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但是你知道吗?清华大学校友周坚出了一份《新三字经》。  让我们来看看,《新三字经》都说了些什么吧。  总则  人之初性本善  到老年求平安  世间事难万全  别失落顺自然  窗外事淡如烟  无欲求潇洒点  莫比攀化恩怨  快乐过每一天  从呱呱坠地到耄耋之年,人的心态、心境都在不停变化。  曾经执着拥有的,回头看看,只会默默微笑。  
期刊
1977年的一个秋日,得知“大笔杆子”要调到县里工作。我向生产队请了一天假,急匆匆地赶回家送他。他深感意外,“没想到你还专程从队里赶来送我。”他扔掉半截香烟,双手紧握着我,笑出了少见的灿烂。  他的热情唤醒了我的歉疚。插队务农一年多了,我很少离队,偶尔回家一次,也是蜻蜓点水,扑腾几下,旋即匆匆飞回乡下,没看见过他一次,也未曾想过主动去看看他。他依旧面色苍白,却精神了些,穿的还是那件中山装,插的还是
期刊
唐僧师徒四众连带白马,合称“五圣”。这五圣,很多人已经看出来了,暗中与五行相对应。《西游记》虽然写了取经故事,作者对佛学,似乎只有一点点常识,骨子里还是个道徒,对于道家的养性修真、内丹外丹那一套,实际功夫如何不得而知,说起来很是头头是道。孙悟空是金,唐僧是火,八戒是木,回目中已明说了,小白龙自然是水,而毫不起眼的沙和尚,却占了五行体系中作为核心的土。  从相克的一面来看:虽说是靠了手中有紧箍咒,加
期刊
徐贵祥的长篇小说《英雄山》,于2020年8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本书延续了“英雄主义”的精神内核,以精彩曲折的故事情节、全新的人物形象、前所未有的战争视角,再塑了军事文学长篇小说的新高峰。  《英雄山》出版后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半年销售四万册,入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年度20大好书”等多个图书榜单,也获得了众多读者和评论家的盛赞。  今天,我们在此分享作家西元为《英雄山》写的精彩评论文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