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长寿是福还是袱?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z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常在媒体听到或看到有这样的报道:说中国目前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全国的咱暂不去说它,就说我们上海吧。据说目前沪籍60岁以上的老人有307.7万,占到全市沪籍人口的24.5%。也就是说,现在一个年轻人将来要侍奉四位老人,因此,包袱很重。人口老龄化还造成医院床位紧张、进福利院要排队……甚至还有一种怪论,说是现在许多年轻人找不到工作岗位,是由于现在有不少老年人退而不休,还赖在岗位上(其实是因为这些人有技术、有经验,单位需要而返聘的专业人员),因此是挤占了青年人的就业岗位,造成了社会的不安定等等。
  老年人真的这么讨厌么?我不知道说这种话的人是否意识到,你自己將来总有一天也会变老!其实,人口老龄化是世界各国都面临的问题,不独我们中国有!
  唉。其实老年人健康长寿乃是小辈们的福分。我们平时在医院就诊,不是经常会碰到医生要了解患者既往家族病史,尤其是直系亲属中是否有患恶性肿瘤、高血压、糖尿病等等的情况吗?现在已经可以证实的是:有家族病史的人群中,患同一种疾病的发病率要比没有家族病史的人群要高(当然也不排除后天的其它因素),而家族中长寿老人多的,其后代在正常情况下也长寿的居多。有人说这是遗传,也有人说这是基因。既然这样,那么反过来说,那些长寿老人的基因就是优质基因。从这一点上说,老人长寿,不就是做子女的福荫么?
  至于说到老年人挤占了年轻人的就业岗位,那其实也并不准确。大家仔细想一想,有些老年人之所以七八十岁还在岗位上,那是由于这些人的资历、学识、经验、威望并不是年轻人所能替代的呀!老年人的体力固然也比不上年轻人,有些甚至还不懂电脑。但他们见多识广。他们的经验、阅历、文化底蕴本身也是一座开采不尽的矿藏,譬如像故宫博物院里的那些老师傅,他们如果没有一点儿绝技。这么大一把岁数了,人家还肯再聘用他么?因此也谈不上什么退而不休,或者挤占了青年人的就业岗位等等。
  此外,还有一些老年人,他们退休以后还在发挥余热。那并不是因为他们有什么高深的学问或技术专长。人家之所以看中他们。肯聘用他们,那是因为这些人可靠!工作踏实、认真。不会虎头蛇尾,也不会弄虚作假,把工作交给他们,放心!譬如说:像小区的门卫、看自行车的大叔、清晨送牛奶的大婶。这些人的工作,我们那些小青年肯去干吗?因此,说老年人挤占了年轻人的就业岗位,依我看,那也谈不上!
  最后,我要说的是,老年人长寿、健在,其实是咱们社会、家庭的凝聚力。老年人的言谈举止。其实大多是劝人节俭、从善、尽孝、感恩的。过去,宁愿在车站上等候乘一元钱公交车的,绝大多数是老年人。他们一年四季很少再添置新的衣服,有些人至今还在穿过去的中山装而舍不得扔掉。他们吃的也不讲究。商店里几乎赚不到他们的钱!
  有的单位,考虑到老人退休以后回一次单位也不容易,条件好的单位还专门给他们发了出租汽车票,有的还发了“一卡通”,想让他们下次来,不再挤那公交车了,可他们还是我行我素!倘若你去问问他们:上次发给的交通卡哪里去了,为什么不用?他们大多支支吾吾。一了解,原来是去“孝敬”孙儿了。唉,这样的老人,这样的仁慈,我们有些人还把他们看作是包袱、是累赘,这合适吗?
  总之。老人在,就是火种在,精神在,凝聚力在!因此,老人长寿其实并不是什么包袱、负担。而是小辈们的福祉!至少在这些人身上有长寿的基因。至于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一些负面现象,其实,我以为这并不是老年人本身所造成的。因此,一味消极地去埋怨、责怪似无道理。我们应该积极地去创造条件,让老年人活得滋润、活得舒心;让年轻人真正感悟到老人的健在。其实是自己的一种福分。有了这样共识的社会,才称得上是我们所向往的和谐社会。
  年轻的朋友。你们说对吗?
其他文献
当代的杂文写作,我觉得最迫切的是求新,难觅新意的原因首先是题材疲劳。重复的老旧题材一遍遍拾起,很难翻出新意。写杂文的人笔力都比较成熟,即使选取老旧题材和重复别人写过的题材,靠笔力功底,也能成篇,所以造就了大量的没有新意的杂文。  杂文写作大量取材于中国历史文化,这类题材的杂文之所以写不败,我看倒不是缘于这类题材的魅力和有人孜孜不倦地读书挖掘和发现,而大多是重复别人挖掘使用过的现成的题材,走的是一种
期刊
好好说话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哩。我就遇到过这么三个老兄。  第一位是个“话痨”。话特多,特能讲,特别喜欢讲。朋友们都说他表达欲特别强。特别是在一些公共场合,或在开会学习演讲比赛时,“话痨”就更来劲了。他在台上旁若无人,滔滔不绝。讲就讲呗,你要好好讲,一字一句讲,正正规规讲。可他却摇头晃脑,手舞足蹈,一嘴汤圆,囫囵吞枣。时不时夹杂一些晦涩怪癖的字、词、句,自以为高深莫测,却叫人一头雾水、不知所云。讲到
期刊
日前多家媒体报道,在清明节期间游客数量猛增令北京应接不暇之际,一些“不文明行为”也随之发生,包括爬树、采花、破坏植物、在公园湖泊钓鱼,以及在公园内非法出售商品等。该市旅游管理部门表示,正考虑建立一份“不文明游客”黑名单,以遏制游客不良行为。公园将使用人脸识别和其他监控技术对有不良行为记录的游客采取一定限制措施,被列入黑名单的不文明游客或被禁止游览该市公园。此一被有些媒体称为“游园黑名单”的新招,不
期刊
自习课钟声刚敲过几分钟,满课堂的孩子便百无聊赖地骚动起来。拿出圆珠笔、钢笔,在或白或黑的小胳膊上画起了手表,我也在其中。  胳膊一会儿平放在课桌上,一会儿悬空拧着,凭着对手表的想象与渴望,先画了最中意的第一块。圆形表盘、条块刻度、夜光表针、真皮表带,右侧画个小旋钮,还装腔作势地拧拧调试。调完,将手腕横在眼前,盯看,大声报时:嗯,北京时间下午三点整。耳朵凑近,似乎真能听到时间“嚓嚓”走动的声音,甭提
期刊
《三国演义》中,陈琳作《为袁绍檄豫州文》,痛斥曹操“身处三公之位,而行盗贼之态,污国害民,毒施人鬼”。檄文传到许都,曹操正患头风痛卧病在床。读了檄文,竟“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不觉头风顿愈,从床上一跃而起,顾谓曹洪日:‘此檄何人所作?’”  读了痛骂自己的文章,头不痛了,床不卧了,“顿愈”——病竟然好了!  读书也能治病?《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难免有虚构之嫌。  宋朝欧阳修在《东斋记》中写道:
期刊
“多么美好的时代”  有关民国的风土人情,我们常见到的是些颇为煽情的赞誉文字。前两年就有人写道,“那是一个多么美好的时代,人和人之间的信任,人们那种自古传承下来的、中华民族的那种忠孝礼仪都延续得非常好”。其例证就是梁思成先生抗战前曾给全国每个县的邮政局长汇去两块大洋。他也不知道人家叫什么,只写邮政局长收,然后每个都写一封信说,我们正在考察保护中国古建筑,希望你收到两块大洋以后,能把你们县境内的古建
期刊
一日在某校操场,看老师带学生课外活动,内容是“抱球接力跑”游戏。规则是:将全班学生分为人数相等、实力相当的两队,每队依次出一名队员,怀抱仨篮球跑至“折返点”返回,再传球给队友,中途跑丢球,队友不得帮忙,抢先完成任务的队获胜。接近尾声,甲队只剩一名队员A,折返时球落地,恰遇大风,风推仨球飞出赛场。此时,乙队还剩两名队员B和C,B怀中的仨篮球也有欲掉的迹象,B趁球尚未离开怀抱之际,蹲下身子,把仨球理顺
期刊
分享,就是和别人共同享受欢乐、幸福、好处等。  我的知识很少,读书的范围有限,在我所能记住的也是感人至深的事例中,顶数一个叫黄奕住的人“分享”做得最棒:黃奕住是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县人,是印尼前首富及糖王,是一位爱国华侨、社会活动家,1945年去世。当年,他凭着一手剃头的手艺,年纪轻轻就到新加坡、印尼闯荡。在一位高人的指教下,“剃头”没干几年,就改行经商,从事蔗糖贸易,投资房地产。由于他脑子活络,又肯
期刊
从四季的轮回更替里去发现大自然的朴素之美,又从澄澈悠远的意境里去领略生命的沧桑辽阔,著名作家、美学家蒋勋所著的《此时众生》(湖南文艺出版社2019年2月出版),用他隽永的文字,诗情画意般的铺垫,由表及里的诠释,勾勒了一幅曼妙多姿的众生图景,带给我们他对美、对自然、对生命更多的思考。  这本记录人间万象,捕捉自然纯净、透彻之美的散文集,是蒋勋横亘二十四节气,从一年的夏季,写到第二年夏季的一本心情笔录
期刊
笔者读了点鲁迅,庶几寻觅到了一份命中注定属于自己的精神遗产,便希冀着踩着先生的脚印,为自己尚未枯萎的魂灵呐喊几声。  我读鲁迅,便知“杂文的品格”是“生存的小品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鲁迅《小品文的危机》)。“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鲁迅《革命文学》)——杂文是“血写的文字”。  便了悟“鲁迅以后无杂文”(聂绀弩语)的深邃涵义,并非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