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会计是一项非常复杂、繁琐的工作,经常与数字相关联,这就要就会计人员要对数字有着较强的灵敏度,这是因为一点点的误差,不仅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还会造成企业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引发更加严重的后果。因此,会计人员要时刻保持谨慎性的原则,在实际会计工作中,要认真仔细的计算会计数据,确保会计信息的精准性。那么,本文针对会计谨慎性原则进行研究探讨,对其具备的特点以及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做出阐释,得出以下相关结论,以供参考。
关键词:会计 谨慎性原则 特点 应用
只有树立正确的谨慎性原则,并应用于实际的会计工作中,才可以确保会计工作的质量与效率,计算出的会计信息更加具有合理性,使得企业制定明确的发展决策,促进企业更繁荣的发展。然而,部分会计人员对于谨慎应原则的意识薄弱,工作积极性不高,最终导致会计信息出现失真的现象,这对企业的正常运转是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本文就以会计谨慎性原则问题为重点研究课题,从会计谨慎性原则的特点与应用角度出发,总结出一些自身的观点。
1.会计谨慎性原则的主要内容
1.1计提各种资产减值准备,如存货跌价准备、坏帐准备、短期投资减值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等。
1.2存货计价采用后进前出法 、成本与市价孰低法。
1.3计提折旧采用加速折旧法等。
2. 会计谨慎性原则的特点
2.1是指在资产计价及损益确定时,如果有两种以上的方法或金额可供选择时,应选择使本期净资产和利润较低的方法和金额,即资产计价时从低 、负债估计时从高,不预计任何可能发生的收益。
2.2企业在受到其他不确定因素影响时,导致企业无法正常运转,企业必须要根据自身实际的运营情况来做出正确的职业判断,还需要预估出一切潜在的风险以及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不能过于高度资金的收益,更不可以低估负债的可能性,这是因为市场经济体制随时都在变化,生产价格并不固定不变的,也会随着市场变动而发生改变。那么,企业资产必定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如果企业资产出现亏损情况时,会计人员要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在确定企业资产不会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或是呈现下降趋势时,企业必须要充分做好减值的准备措施。
3、会计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准则中的具体体现
3.1无形资产会计准则中谨慎性原则的体现
首先,《无形资产》会计准则第 l3条和 14 条规定:“自行开发并依法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 ,其入帐价值应按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 律师费等费用确定 ;依法申请取得前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 ,应于发生时确认为当期费用 。”也就是说《无形资产》会计准则规定,研究与开发无形资产的费用不得进行资本化 ,只能计入当期损益。
3.2借款费用会计准则中谨慎性原则的体现
新准则规定:“专门借款,指为购建固定资 产而专门借人的款项。”其目的在于,为借款费用资本化的量化起到有效的铺垫作用 ,非专门借款不得资本化。对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起始条件,新准则强调了只有同时满足“资产支出已发生 ;借款费用已发生 ;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活动已经开始”这三个条件时 ,专门借款才可以实施资本化。设立这三个条件的意图,在于防止假借专门借款的名义,实施费用资本化和挪用专门借款资金现象的发生。
4、会计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
4.1坏帐准备
《制度》规定,企业应当在会计期未对应收帐款进行检查 ,并预计可能发生的坏帐损失 ,对预计可能发生的坏帐损失计提坏帐准备。坏帐准备方案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预以说明。在确定坏帐准备的比例时,企业应当根据以往的经验、债务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等相关信息予以合理估计 ,除有确凿证据表明该项应收帐款不能够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外 ,以下几种情况不能全额提坏帐准备 :(1)当年发生的应收款项 ;(2)计划进行重组的应收款项 ;(3)与关联方发生的应收款项 ,及其它已逾期但无确凿证据表明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另外,企业的预付帐款、持有未到期的应收票据及企业的其它应收款,也应当在期未或定期进行检查 ,如有确凿证据表明不能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时 ,计提相应的坏帐准备。
4.2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随着现代社会体制的不断变革与进步,如果企业没有制定正确的发展决策,无法适应现代市场的需求变化,那么,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面临了巨大的困难,本身所有的固定资产也不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最终导致固定资产实际的经济利润低于账面价值,这也就是固定资产减值现象。因此,企业要高度重视固定资产减值问题,充分做好减值准备,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认真仔细的核算与分析,一旦发现固定资产出现问题时,及时采取减值对策,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转。因此,本文具体以下几种减值情况:
(1)如果固定资产出现了大幅度的下跌,远远超出了企业所预计的范围,并且,在短期时间内并不会恢复到预期内。那么,市场中的价格将会是企业固定资产最直接的变现形式,一旦企业的固定资产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产生大幅度下跌的情况,还不能在预期内恢复。由此,就可以判断出,企业这一部分的固定资产发生了减值,要及时做好减值准备。
(2)如果企业在受到其他不确定因素影响,再加之社会经济体制的快速变化,常常导致企业无法做出正确的发展目标,使得企业面临了严重的生存危机。
(3)产实体一旦受到破坏,将会直接影响固定资产的经济效益,如果企业信誉度不高,产品质量不合格,这也会大大降低固定资产未来的经济效益,可回收的金额并不多,那么,固定资产很容易发生减值。
(4)企业必须对固定资产的预计与使用做出详细的规划,一旦企业终止技术,势必会对企业的信誉形象造成一定的影响。其次,企业想要准确判断出固定资产是否产生了减值,就要从多个方面考虑,结合市场变化规律,做出正确的职业判断。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会计谨慎性原则对于会计工作而言,有着重要的影响,会计人员要通过实践工作,累积更多宝贵的工作经验,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不断加强和完善自我综合素质能力,保持强烈的会计谨慎性原则意识,能够在实际会计工作中,科学合理的运用会计谨慎性原则,尽可能将其他客观因素所产生的影响降到最低,使得会计信息更加精确,企业可以利用有效的会计信息,做出正确的职业判断,从而增强企业整体的竞争实力,使企业能够充分适应与现代市场的发展需求,促进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杜仓红. 浅谈谨慎性原则在会计中的应用[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1(16)
[2] 王利敏. 會计谨慎性原则实际运用问题探讨[J].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09(08)
[3] 张秋宏. 浅谈会计谨慎性原则的特点与应用[J]. 中国商界(下半月). 2009(05)
关键词:会计 谨慎性原则 特点 应用
只有树立正确的谨慎性原则,并应用于实际的会计工作中,才可以确保会计工作的质量与效率,计算出的会计信息更加具有合理性,使得企业制定明确的发展决策,促进企业更繁荣的发展。然而,部分会计人员对于谨慎应原则的意识薄弱,工作积极性不高,最终导致会计信息出现失真的现象,这对企业的正常运转是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本文就以会计谨慎性原则问题为重点研究课题,从会计谨慎性原则的特点与应用角度出发,总结出一些自身的观点。
1.会计谨慎性原则的主要内容
1.1计提各种资产减值准备,如存货跌价准备、坏帐准备、短期投资减值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等。
1.2存货计价采用后进前出法 、成本与市价孰低法。
1.3计提折旧采用加速折旧法等。
2. 会计谨慎性原则的特点
2.1是指在资产计价及损益确定时,如果有两种以上的方法或金额可供选择时,应选择使本期净资产和利润较低的方法和金额,即资产计价时从低 、负债估计时从高,不预计任何可能发生的收益。
2.2企业在受到其他不确定因素影响时,导致企业无法正常运转,企业必须要根据自身实际的运营情况来做出正确的职业判断,还需要预估出一切潜在的风险以及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不能过于高度资金的收益,更不可以低估负债的可能性,这是因为市场经济体制随时都在变化,生产价格并不固定不变的,也会随着市场变动而发生改变。那么,企业资产必定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如果企业资产出现亏损情况时,会计人员要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在确定企业资产不会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或是呈现下降趋势时,企业必须要充分做好减值的准备措施。
3、会计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准则中的具体体现
3.1无形资产会计准则中谨慎性原则的体现
首先,《无形资产》会计准则第 l3条和 14 条规定:“自行开发并依法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 ,其入帐价值应按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 律师费等费用确定 ;依法申请取得前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 ,应于发生时确认为当期费用 。”也就是说《无形资产》会计准则规定,研究与开发无形资产的费用不得进行资本化 ,只能计入当期损益。
3.2借款费用会计准则中谨慎性原则的体现
新准则规定:“专门借款,指为购建固定资 产而专门借人的款项。”其目的在于,为借款费用资本化的量化起到有效的铺垫作用 ,非专门借款不得资本化。对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起始条件,新准则强调了只有同时满足“资产支出已发生 ;借款费用已发生 ;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活动已经开始”这三个条件时 ,专门借款才可以实施资本化。设立这三个条件的意图,在于防止假借专门借款的名义,实施费用资本化和挪用专门借款资金现象的发生。
4、会计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
4.1坏帐准备
《制度》规定,企业应当在会计期未对应收帐款进行检查 ,并预计可能发生的坏帐损失 ,对预计可能发生的坏帐损失计提坏帐准备。坏帐准备方案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预以说明。在确定坏帐准备的比例时,企业应当根据以往的经验、债务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等相关信息予以合理估计 ,除有确凿证据表明该项应收帐款不能够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外 ,以下几种情况不能全额提坏帐准备 :(1)当年发生的应收款项 ;(2)计划进行重组的应收款项 ;(3)与关联方发生的应收款项 ,及其它已逾期但无确凿证据表明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另外,企业的预付帐款、持有未到期的应收票据及企业的其它应收款,也应当在期未或定期进行检查 ,如有确凿证据表明不能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时 ,计提相应的坏帐准备。
4.2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随着现代社会体制的不断变革与进步,如果企业没有制定正确的发展决策,无法适应现代市场的需求变化,那么,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面临了巨大的困难,本身所有的固定资产也不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最终导致固定资产实际的经济利润低于账面价值,这也就是固定资产减值现象。因此,企业要高度重视固定资产减值问题,充分做好减值准备,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认真仔细的核算与分析,一旦发现固定资产出现问题时,及时采取减值对策,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转。因此,本文具体以下几种减值情况:
(1)如果固定资产出现了大幅度的下跌,远远超出了企业所预计的范围,并且,在短期时间内并不会恢复到预期内。那么,市场中的价格将会是企业固定资产最直接的变现形式,一旦企业的固定资产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产生大幅度下跌的情况,还不能在预期内恢复。由此,就可以判断出,企业这一部分的固定资产发生了减值,要及时做好减值准备。
(2)如果企业在受到其他不确定因素影响,再加之社会经济体制的快速变化,常常导致企业无法做出正确的发展目标,使得企业面临了严重的生存危机。
(3)产实体一旦受到破坏,将会直接影响固定资产的经济效益,如果企业信誉度不高,产品质量不合格,这也会大大降低固定资产未来的经济效益,可回收的金额并不多,那么,固定资产很容易发生减值。
(4)企业必须对固定资产的预计与使用做出详细的规划,一旦企业终止技术,势必会对企业的信誉形象造成一定的影响。其次,企业想要准确判断出固定资产是否产生了减值,就要从多个方面考虑,结合市场变化规律,做出正确的职业判断。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会计谨慎性原则对于会计工作而言,有着重要的影响,会计人员要通过实践工作,累积更多宝贵的工作经验,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不断加强和完善自我综合素质能力,保持强烈的会计谨慎性原则意识,能够在实际会计工作中,科学合理的运用会计谨慎性原则,尽可能将其他客观因素所产生的影响降到最低,使得会计信息更加精确,企业可以利用有效的会计信息,做出正确的职业判断,从而增强企业整体的竞争实力,使企业能够充分适应与现代市场的发展需求,促进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杜仓红. 浅谈谨慎性原则在会计中的应用[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1(16)
[2] 王利敏. 會计谨慎性原则实际运用问题探讨[J].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09(08)
[3] 张秋宏. 浅谈会计谨慎性原则的特点与应用[J]. 中国商界(下半月). 2009(05)